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

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属于雷达领域。所述发明包括通过构建的原始接收阵列,将该原始接收阵列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虚拟处理,得到若干与原始接收矩阵结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进而分别通过原始接收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信源的接收,使用了双线对称虚拟变换的形式,对虚拟子阵接收的数据进行合并运算,最终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矢量进行数据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得到信源相对于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从而完成对信源方位的准确测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抵消了因构造旋转不变性子阵而容易造成的阵列孔径损失,提升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3394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58443.8

  • 发明设计人 聂卫科;徐楷杰;冯大政;陈晓江;

    申请日2015-04-03

  • 分类号G01S3/74(20060101);

  • 代理机构61216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李郑建;王芳

  • 地址 710069 陕西省西安市太白北路22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12:0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3-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S3/74 授权公告日:20171031 终止日期:20180403 申请日:2015040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10-31

    授权

    授权

  • 2015-09-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3/74 申请日:201504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8-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 分离算法。

背景技术

在雷达领域中,确定DOA(Direction Of Arrival,波达方向)一直是研究 的重要课题。

在现有的技术中,常用的有最大似然和MUSIC(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多信号分类)和ESPRIT(Estimating Signal Parameters via  Rotational Invariance Techniques,借助旋转不变技术估算信号参数)方法,其 中ESPRIT通过计算闭式解的方法,就可以得到信源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两个重 要参数,从而完成对DOA的估计,不需像最大似然和MUSIC方法那样要经 过对谱峰进行搜索,可以显著降低相关数据的计算量和存储量。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作为其中较为优秀的方法,ESPRIT算法因构造旋转不变性子阵而容易造 成的阵列孔径损失,导致无法对DOA进行准确估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 2D‐DOA分离算法,所述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包括:

部署用于接收信源的原始接收阵列;

根据所述原始接收阵列,构建2l组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结构相同的虚拟 接收阵列;

通过所述原始接收阵列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矢量为x0(t),通过所述2l组 虚拟接收阵列接收到的虚拟信号矢量为xk(t),对所述虚拟信号矢量xk(t)进 行虚拟内插变换,得到虚拟变换因子Bk

基于所述虚拟变换因子Bk,对所述原始信号矢量和所述虚拟信号矢量进 行叠加合并运算,得到虚实矩阵X;

对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获取旋转不变因子矩 阵对应的特征值Dp

对所述虚实矩阵X中的参数Φ进行反解,得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 阵列的俯仰角数值,在所述俯仰角对应的范围内根据MUSIC算法进行一维搜 索,确定所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数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原始接收阵列,构建2l组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结 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包括:

令所述原始接收阵列中心的位置作为X‐O‐Y平面的原点,使得所述原始 接收阵列中的所述阵元均位于所述X‐O‐Y平面内,构建X‐Y‐Z空间坐标系;

在所述X‐Y‐Z空间坐标系内,沿Z轴的正方向构建L组与所述原始阵列结 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沿Z轴负方向构建L组与所述原始阵列结构相同的 虚拟接收阵列。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虚拟变换因子Bk,对所述原始信号矢量和所述虚 拟信号矢量进行叠加合并运算,得到虚实矩阵X,包括:

所述原始信号矢量为x0(t)=A0s(t)+n0(t),每个所述虚拟信号矢量为 xk(t)=BkA0s(t)+nl(t)=B-lA0Φk+ls(t)+nk(t);

对所述原始信号矢量和2l个所述虚拟信号矢量进行求和运算,得到 xΣ=x-l+...+...+xl-1=B-lA0E-Φ2l-1E-Φs+n=AΣs+n,结合x-l-xl的运算结果, 得到叠加求和运算的结果即虚实矩阵 其中,Φ=e-j2πλdcosβp.

可选的,对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获取旋转不 变因子矩阵对应的特征值Dp,包括:

获取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对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进 行特征值分解,得到虚实信号子空间Us1、Us2

根据所述虚实信号子空间Us1、Us2的旋转不变关系求得旋转不变因子矩 阵,获取所述旋转不变因子矩阵的特征值Dp

可选的,对所述虚实矩阵X中的参数Φ进行反解,得到信源相对于所述 原始接收阵列的俯仰角数值,在所述俯仰角对应的范围内根据MUSIC算法进 行一维搜索,确定所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数值,包括:

对所述虚实矩阵中X的参数Φ进行反解,得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 阵列的俯仰角数值βp=acos((-angle(1-Dp)*λ/2/π/d))*180/π,其中 angle(·)表示取复数·的复角主值;

在该俯仰角数值对应的范围内,根据MUSIC算法进行一维搜索,确定所 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数值。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构建的原始接收阵列,将该原始接收阵列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虚拟处 理,得到若干与原始接收矩阵结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进而分别通过原始 接收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信源的接收,使用了双线对称虚拟变换的形 式,对虚拟子阵接收的数据进行合并运算,最终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矢量进行 数据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得到信源相对于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从而完成对信源方位的准确测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抵消了因构造旋转不变 性子阵而容易造成的阵列孔径损失,提升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 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的 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圆形的阵列接收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估 算俯仰角的结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结 合一维MUSIC算法搜索方位角的结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估 算方位角的结果示意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估算俯仰角的结果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中一维MUSIC算法搜索方位角的结果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一维MUSIC算法结合俯仰角搜索方位角的结果示意 图;

图9是本发明提供的不同信噪比下,两种算法的俯仰角均方根误差仿真 曲线示意图;

图10是不同信噪比下,两种算法的方位角均方根误差仿真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作 进一步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如图1 所示,所述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包括:

101、部署用于接收信源的原始接收阵列。

102、根据所述原始接收阵列,构建2l组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结构相同 的虚拟接收阵列。

103、通过所述原始接收阵列接收到的原始信号矢量为x0(t),通过所述 2l组虚拟接收阵列接收到的虚拟信号矢量为xk(t),对所述虚拟信号矢量 xk(t)进行虚拟内插变换,得到虚拟变换因子Bk

104、基于所述虚拟变换因子Bk,对所述原始信号矢量和所述虚拟信号 矢量进行叠加合并运算,得到虚实矩阵X。

105、对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获取旋转不变 因子矩阵对应的特征值Dp

106、对所述虚实矩阵X中的参数Φ进行反解,得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 始接收阵列的俯仰角数值,在所述俯仰角对应的范围内根据MUSIC算法进行 一维搜索,确定所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数值。

在实施中,为了令该算法更容易被理解,这里介绍原始接收阵列的模型, 其实本方法中的接收阵列可以为任意形状。如图2所示:有M个具有任意方 向性的阵元分布在空间。阵元的坐标分别为(xm ym zm)。选坐标原点为参 考点,信号的方位角、俯仰角、频率分别为αp、βp、f。信号入射方向的归 一化向量为:

r=[cosαpsinβp sinαpsinβp cosβp]

其接收信号矢量为

x(t)=As(t)+n(t)

其中A为信号波达方向角与阵列结构有关的M×P维导向矢量矩阵, s(t)为P×1维信号矢量,n(t)为P×1维噪声矢量。

x(t)=[x1(t) x2(t) … xM(t)]T

A(αp βp)=[a(α1 β1) a(α2 β2) … a(αp βp)]

s(t)=[s1(t) s2(t) … sP(t)]T

n(t)=[n1(t) n2(t) … nM(t)]T

通过构建的原始接收阵列,将该原始接收阵列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虚拟处 理,得到若干与原始接收矩阵结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进而分别通过原始 接收阵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信源的接收,使用了双线对称虚拟变换的形 式,对虚拟子阵接收的数据进行合并运算,最终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矢量进行 数据处理,根据处理结果得到信源相对于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从而完成对信源方位的准确测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抵消了因构造旋转不变 性子阵而容易造成的阵列孔径损失,提升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原始接收阵列,构建2l组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结 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包括:

令所述原始接收阵列中心的位置作为X‐O‐Y平面的原点,使得所述原始 接收阵列中的所述阵元均位于所述X‐O‐Y平面内,构建X‐Y‐Z空间坐标系;

在所述X‐Y‐Z空间坐标系内,沿Z轴的正方向构建l组与所述原始阵列结 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沿Z轴负方向构建l组与所述原始阵列结构相同的 虚拟接收阵列。

在实施中,首先将原始接收阵列的中心作为平面坐标系X‐O‐Y的原点, 并使得该原始接收阵列中的阵元均位于X‐O‐Y平面内,进而以平面坐标系 X‐O‐Y为基础,构建X‐Y‐Z空间坐标系。

其次,在以构建的X‐Y‐Z空间坐标系内,详情如图2所示,在原始接收 阵列沿Z轴正方向的区域内,构建l组虚拟接收阵列,在该区域内,每组虚 拟接收阵列的节点的空间坐标为P+lm(xm ym d*l),对应的,在原始接收阵 列沿Z轴负方向的区域内,同样构建l组虚拟接收阵列,在该区域内,每组 虚拟接收阵列的节点的空间坐标为P-lm(xm ym -d*l)。其中,m为每个虚 拟接收阵列中的阵元数量,d为相邻子阵的间距。

按上述步骤,总共构建2l组用于辅助进行信号接收的虚拟接收阵列,每 个虚拟接收阵列都会从各自的位置进行信号接收,从而便于使用这些虚拟接 收阵列辅助原始接收阵列对信源进行定位。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虚拟变换因子Bk,对所述原始信号矢量和所述虚 拟信号矢量进行叠加合并运算,得到虚实矩阵X,包括:

所述原始信号矢量为x0(t)=A0s(t)+n0(t),每个所述虚拟信号矢量为 xk(t)=BkA0s(t)+nl(t)=B-lA0Φk+ls(t)+nk(t);

对所述原始信号矢量和2l个所述虚拟信号矢量进行求和运算,得到 xΣ=x-l+...+...+xl-1=B-lA0E-Φ2l-1E-Φs+n=AΣs+n,结合x-l-xl的运算结果, 得到叠加求和运算的结果即虚实矩阵 其中,Φ=e-j2πλdcosβp.

在实施中,首先,原始接收矩阵接收到的信号矢量为 x0(t)=A0s(t)+n0(t),而每个虚拟接收阵列接收到的信号矢量为 xk(t)=BkA0s(t)+nl(t),对xk(t)展开后,则有xk(t)=B-lA0Φk+ls(t)+nk(t),这 里的k=2l。

其次,将原始接收阵列接收到的信号矢量x0(t)和2l个虚拟接收阵列接 收到的信号矢量xk(t)进行求和,得到矢量xΣ,具体的

xΣ=x-l+...+...+xl-1=B-lA0E-Φ2l-1E-Φs+n,

进一步的,

xΣ=B-lA0E-Φ2l-1E-Φs+n=AΣs+n,---(1)

值得注意的是,

x-l-xl=(B-lA0-B-lA0Φ2l-1)S+n,  (2)

将公式(1)和(2)进行叠加运算,得到虚实矩阵X,具体的:

其中,Φ=e-j2πλdcosβp.

在本步骤中,通过将Z轴两个方向的虚拟接收阵列接收到的信号矢量结 合原始接收矩阵接收到的信号矢量进行叠加求和运算,能够抵消虚拟变换引 入的部分误差,从而提高该分离算法的定位精度。

可选的,对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获取旋转不 变因子矩阵对应的特征值Dp,包括:

获取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对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进 行特征值分解,得到虚实信号子空间Us1、Us2

根据所述虚实信号子空间Us1、Us2的旋转不变关系求得旋转不变因子矩 阵,获取所述旋转不变因子矩阵的特征值Dp

在实施中,首先获取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具体为:

这里X协方差矩阵为:

对协方差矩阵RXX进行特征分解有

RXX=UΣUH

式中:U为特征矢量矩阵,其中Σ为由特征值组成的对角阵:

且特征值满足如下关系:

λ1≥λ2≥…≥λN>λN+1=…=λM=σ2

对所述虚实矩阵X的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虚实信号子空间 Us1、Us2

与P个较大的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是信号子空间

[US=[e1 e2 … eP],所以:

RXX=Σi=1PλieieiH+Σj=P+1MλjejejH=USUNΣUSUNH=USΣSUSH+UNΣNUNH

根据特征子空间的性质

此时,存在一个非奇异矩阵T,使得下式成立:

US=Us1Us2=AΣAΣ(E-Φ)T

很显然有:

Us2=Us1T-1(E-Φ)T=Us1Ψ

即两个子阵信号子空间具有旋转不变性,如果阵列流型A0是满秩 的,得:

Φ=E-TΨT-1

即E-Φ和Ψ是相似变换,具有相同的特征值。

Ψ=(Us1HUs1)-1Us1HUs2

由Ψ即可得到Dp

这样便于根据特征值矩阵Dp确定信源的俯仰以及方位信息。

可选的,对所述虚实矩阵X中的参数Φ进行反解,得到信源相对于所述 原始接收阵列的俯仰角数值,在所述俯仰角对应的范围内根据MUSIC算法进 行一维搜索,确定所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数值,包括:

对所述虚实矩阵中X的参数Φ进行反解,得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 阵列的俯仰角数值βp=acos((-angle(1-Dp)*λ/2/π/d))*180/π,其中 angle(·)表示取复数·的复角主值;

在该俯仰角数值对应的范围内,根据MUSIC算法进行一维搜索,确定所 述信源相对于所述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数值。

在实施中,首先根据虚实矩阵X中的参数的表达式,将其 中的参数Φ进行反解,得到信源相对于原始接收阵列的俯仰角βp的表达式, 详细为

βp=acos((-angle(1-Dp)*λ/2/π/d))*180/π,

其中,angle(·)表示对()内的复数取复角主值的运算。

其次,当根据上述公式确定了信源的相对于原始接收阵列的俯仰角βp后,在该俯仰角βp对应的范围内,通过峰值检索的方式确定信号接收峰值对 应的方位角αp,进而将该方位角αp和俯仰角βp作为信源相对于原始接收阵 列的方位信息。

本实施例中提出的一种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通 过构建的原始接收阵列,将该原始接收阵列在三维空间中进行虚拟处理,得 到若干与原始接收矩阵结构相同的虚拟接收阵列,进而分别通过原始接收阵 列和虚拟接收阵列进行信源的接收,使用了双线对称虚拟变换的形式,对虚 拟子阵接收的数据进行合并运算,最终根据接收到的信号矢量进行数据处 理,根据处理结果得到信源相对于原始接收阵列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从而完 成对信源方位的准确测定,相对于现有技术,抵消了因构造旋转不变性子阵 而容易造成的阵列孔径损失,提升信号处理的准确性。

仿真实验对比

为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考虑M=10的任意阵列,每个阵元坐标分别 为:

为(-0.33,0.1)、(-0.13,0.18,0)、(0.12,0.175,0)、(0.33,0.1,0)、(0,0.35,0)、 (-0.2,0.07,0)、(0.2,-0.07,0)、(0,-0.22,0)、(-0.2,-0.28,0)、(0.2,-0.28,0)。

接收P=3个窄带信号(60,25)、(50,20),扇区位置:俯仰角0-30度, 方位角40‐70度,步长均为1度,各阵元噪声为零均值白复高斯噪声,以下 均为50次独立实验平均结果。

实验1:信噪比为15dB,快拍数300次时,本发明多向虚拟变换算法和 二次虚拟内插算法角度估计仿真图。从图3与图6,图4与图7,图5与图8 分别对比,可以明显看出两种算法估计角度均在真值附近波动,都略有偏差。

其中,相关附图中的信息如下:

图3:横坐标:试验次数,纵坐标:待估信号源俯仰角;

图4、7:横坐标:角度,纵坐标:谱峰(峰值对应的横坐标为待估信号 源方位角);

图5、8:横坐标:待估信号源俯仰角,纵坐标:待估信号源方位角;

图6:横坐标:试验次数,纵坐标:待估信号源俯仰角;

实验2:信噪比为5dB到20dB,设n=1,2…,N为试验次数,实验中角度 估计的俯仰角均方根误差RMSE定义为

图9所示为快拍数固定为300次,不同信噪比下,两种算法的俯仰角均 方根误差仿真曲线。由图可见,两种算法的俯仰角均方根误差均随信噪比的 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

图10所示为快拍数固定为300次,不同信噪比下,两种算法的方位角 均方根误差仿真曲线。由图可见,两种算法的方位角均方根误差均随信噪比 的增加而减小并趋于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 离算法进行胶液涂覆的实施例,仅作为该任意阵接收对称虚拟变换2D‐DOA 分离算法中在实际应用中的说明,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任意阵接收 对称虚拟变换2D‐DOA分离算法在其他应用场景中使用,其具体实现过程类 似于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 程中得先后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 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 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