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剂

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剂

摘要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主要由三七、大蓟、小蓟、红花、炒桃仁、赤芍、郁金、炮姜、野菊花、地丁、板兰根、陈皮、柴胡、炒白术、黄芪、远志、淫羊藿、益母草、白芍、阿胶、血竭组成,以上药按比例称取,经100-200目细粉,即可得。以我国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针对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致病机理,精选纯中草药组方,通过科学炮制制成药物,具有起效快、安全无毒、疗程短、费用低、标本兼治,并且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8007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陈玉龙;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01621.0

  • 发明设计人 陈玉龙;

    申请日2015-04-27

  • 分类号A61K36/9068(20060101);A61P15/00(20060101);A61K35/36(20150101);

  • 代理机构22100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陈宏伟

  • 地址 133700 吉林省辽源市东辽县白泉镇新城委三组东辽县陈玉龙诊所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07:1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27

    授权

    授权

  • 2015-08-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5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涉及妇科疾病的治疗药物,属于中医制药药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疾病是一种癌前期疾病危害大,中西医治疗难度大,严重威胁妇女生命健康,西医治疗难度大且很难彻底治愈,中医药治疗很少有良方,口服制剂更少见。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具有明显的医疗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主要是由以下药物按重量份数比制成的:

三七18-23、大蓟13-20、小蓟13-20、红花8-13、炒桃仁8-12、赤芍12-18、郁金12-20、炮姜10-18、野菊花12-20、地丁18-28、板兰根8-14、陈皮12-24、柴胡17-24、炒白术14-20、黄芪13-24、远志13-25、淫羊藿8-14、益母草18-25、白芍14-17、阿胶14-18、血竭8-1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优选组方为:

三七20、大蓟15、小蓟15、红花10、炒桃仁10、赤芍15、郁金16、炮姜15、野菊花18、地丁25、板兰根10、陈皮20、柴胡20、炒白术18、黄芪20、远志20、淫羊藿10、益母草20、白芍15、阿胶15、血竭10。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以上药按比例称取,经100-200目细粉,即可得到本发明中药制剂。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以上药按比例称取,经100-200目细粉,即可得到本发明中药制剂。

本发明药物可以制成药剂学上的任何制剂,如:粉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丸剂等剂型。

本发明药物的方解如下:

组方中,三七:甘,微苦,温,散瘀化血、消肿定痛。大蓟、小蓟:甘凉、活血散瘀,凉血止血,三药共用同为君药可奏: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生肌止血,凉血解毒的作用。红花、炒桃仁、亦芍、郁金、炮姜、野菊花、地丁、板兰根、陈皮9味药共为臣药,共用可以增强:活血化瘀,消肿散结,行气止痛,清热凉血,解毒通经的功效。柴胡、炒白术、黄芪、远志、淫羊藿共用可以增强:疏肝健脾,温阳补气,排毒生肌,安神益智的功效,同为佐药。益母草、白芍、阿胶、血竭共用可达:和血调经,止血止痛,益阴补血,美容养颜的作用,共为使药。以上21味药协同配伍,共用可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凉血、袪腐生新、止血生肌、疏肝健脾、补肾益气、养血调经、解郁安神、益智健脑、瘦身健体、美容养颜的功效。

【用法用量】口服,每次7~9克,每日2次,饭后立即温开水送服。30天一疗程。

【适应症】:适用于各型子宫内膜增厚或伴卵巢囊肿者病例,也可用于围经期月经不调患者。

本发明药物的药理实验如下:

诊断依据:

(1)B超、彩超、诊断;

(2)西医临床症状

(3)中医辩证:肝瘀气滞、经络瘀 阻,痰湿痹阻,湿热蕴结、肝肾亏虚、肝脾不合。

诊断标准:

治愈:各临床症状消失;

有效: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效:各临床症状无改善。

精选:128例典型的子宫内膜增厚或伴卵巢囊肿患者,通过服用本发明药物进行治疗,治愈106例,治愈率82.81%、显效18例,有效率14.06%,无效4例,总有效率96.87%。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在于:以我国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针对子宫内膜增厚伴卵巢囊肿的致病机理,精选纯中草药组方,通过科学炮制制成药物,具有起效快、安全无毒、疗程短、费用低、标本兼治,并且有美容养颜延年益寿等功效。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举例描述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在不背离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的前提下,对本发明所作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任何改动或改变都将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实施例1

分别称取三七18g、大蓟、小蓟各13g、红花8g、炒桃仁8g、赤芍12g、郁金12g、炮姜10g、野菊花12g、地丁18g、板兰根8g、陈皮12g、柴胡17g、炒白术14g、黄芪13g、远志13g、淫羊藿8g、益母草18g、白芍14g、阿胶14g、血竭8g,去除杂质,粉碎成100-200目细粉,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粉剂。

实施例2

分别称取三七20g、大蓟、小蓟各15g、红花10g、炒桃仁10g、赤芍15g、郁金16g、炮姜15g、野菊花18g、地丁25g、板兰根10g、陈皮20g、柴胡20g、炒白术18g、黄芪20g、远志20g、淫羊藿10g、益母草20g、白芍15g、阿胶15、血竭10g,去除杂质,粉碎成100-200目细粉,混合均匀,装入胶囊剂即得。

实施例3

三七23g、大蓟、小蓟各20g、红花13g、炒桃仁12g、赤芍18g、郁金20g、炮姜18g、野菊花20g、地丁28g、板兰根14g、陈皮24g、柴胡24g、炒白术20g、黄芪24g、远志25g、淫羊藿14g、益母草25g、白芍17g、阿胶18g、血竭12g,去除杂质,粉碎成100-200目细粉,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中药制剂。

通过具体临床病例进一步证明本发明药物的疗效:

病例1:

何XX,女,47岁,治疗前:月经不规律(+++)、阴道流血(+)、子宫内膜增厚(++)、双侧卵巢囊肿(++)、血红蛋白(7g/dl)低(++)、面色萎黄(++)、血压低(++)。经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卵巢囊肿(﹣)阴道流血(﹣)、血红蛋白低(﹣)血压低(﹣)、面色萎黄(﹣)。2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囊肿(﹣)、阴道流血(﹣)、月经不规律(﹣)、血红蛋白低(﹣)完全治愈,6个月后电话随访一切正常。

病例2:

吕XX,女,41岁,治疗前: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卵巢囊肿(++)、月经不规律(++)、阴道流血(++)、面色黄斑(++)、血压低(++)、血红蛋白低(++)。经过经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药物治疗二个疗程治疗后,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卵巢囊肿(﹣)、阴道流血(﹣)、面色黄斑(+)、血压低(﹣)、血红蛋白低(﹣)。2个月后复查,月经不规律(﹣)、面色黄斑(﹣)治愈。3个月后电话随访一切正常。

病例3:

王XX,女,38岁,治疗前:子宫内膜增厚(++)、月经不规律(++)、停经(++)、面色黄斑(++)。服用本发明实施例2制备的药物治疗45天治疗后,子宫内膜增厚(﹣)、月经不规律(﹣)、停经(﹣)、面色黄斑(+)。3个月后复查,月经不规律(﹣)、停经(﹣)、面色黄斑(﹣)治愈。5个月后电话随访一切正常。

病例4

魏X,女,40岁,治疗前:月经不规律(+++)、阴道流血(++)、子宫内膜增厚(++)、双侧卵巢囊肿(++)、血红蛋白(7g/dl)低(++)、面色萎黄(++)、血压低(++)。经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卵巢囊肿(﹣)阴道流血(﹣)、血红蛋白低(﹣)血压低(﹣)、面色萎黄(﹣)。2个月后复查,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囊肿(﹣)、阴道流血(﹣)、月经不规律(﹣)、血红蛋白低(﹣)完全治愈,6个月后电话随访一切正常。

病例5

于XX,女,43岁,治疗前: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卵巢囊肿(+++)、月经不规律(++)、阴道流血(++)、面色黄斑(++)、血压低(++)、血红蛋白低(++)。经过经过服用本发明实施例3制备的药物治疗二个疗程治疗后,子宫内膜增厚伴双侧卵巢囊肿(﹣)、阴道流血(﹣)、面色黄斑(+)、血压低(﹣)、血红蛋白低(﹣)。2个月后复查,月经不规律(﹣)、面色黄斑(﹣)治愈。3个月后电话随访一切正常。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