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

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包括若干个并列排布的Z型支架,模袋的上表面外侧边设置有外钢管,模袋的上表面内侧边设置有内钢管;相邻Z型支架之间的支垫钢管处均设置有手拉葫芦,每个手拉葫芦越过所述支垫钢管,其一端与所述外钢管相连,另一端与所述纵向连接杆相连;每个上横杆的外延处铰接有钩筋,所述钩筋的下方与所述外钢管相连。浇筑模袋混凝土的过程中,可手拉葫芦调节模袋上表面外侧边的位置,从而控制模袋的形状;模袋的上表面内侧边受内钢管的限制,不会发生位移;当混凝土填充至模袋上部时,模袋的坡肩内侧面受挡板的限制,会自然形成一个平顺表面。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9040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205917.X

  • 申请日2015-04-27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俞鸿

  • 地址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路1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10:02: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5-04

    授权

    授权

  • 2015-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15/00 申请日:201504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袋混凝土施工领域,具体指一种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及施 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模袋混凝土浇筑施工时,由于模袋很柔软,在浇筑过程中容易发 生较大的变形,难以形成预定的尺寸。传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使用大 量的人员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拽拉模袋。这对人员的配合度要求很高,且 模袋在浇筑入混凝土后,重量较大,人力难以对模袋的形状进行调整;另外 模袋混凝土坡肩的端面会不顺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模袋混凝土 施工支架及施工方法,解决传统技术手段施工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包括若干个并 列排布的Z型支架,每个Z型支架包括上横杆、竖杆及下横杆,所有下横杆 的上表面连接在纵向延伸的纵向连接杆上,所有竖杆的侧边连接在位于所述 上横杆下方纵向延伸的挡板上,所有竖杆的顶部连接在纵向延伸的支垫钢管 上;施工支架的上横杆下方设置有模袋,模袋的上表面外侧边设置有外钢管, 模袋的上表面内侧边设置有内钢管;相邻Z型支架之间的支垫钢管处均设置 有手拉葫芦,每个手拉葫芦越过所述支垫钢管,其一端与所述外钢管相连, 另一端与所述纵向连接杆相连;每个上横杆的外延处铰接有钩筋,所述钩筋 的下方与所述外钢管相连,所述内钢管卡在所述竖杆与所述挡板顶部的纵向 档杆之间。

所述纵向连接杆为两根,且平行设置在所述下横杆上,所述手拉葫芦的 另一端与外侧的纵向连接杆相连。

还包括设置在相邻Z型支架之间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两根平行 的纵向连接杆上。

所述挡板包括钢板和背带,所述背带位于所述竖杆与所述钢板之间。

所述每个上横杆的外延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钩筋的上方与所述上横杆的 通孔铰接,所述钩筋的下方通过弯钩与所述外钢管相连。

所述上横杆与所述竖杆之间连接有上斜撑,所述下横杆与所述竖杆之间 连接有下斜撑。

所述若干个Z型支架等距并列排布。

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的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 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Z型支架等距并列排布,两根平行设置的纵向连接杆纵向连接 在所有Z型支架的下横杆上表面,挡板纵向连接在所有Z型支架的竖杆侧边, 纵向连接杆和挡板将若干个Z型支架连接固定成整体,支垫钢管纵向连接在 所有竖杆的顶部,相邻Z型支架之间的支垫钢管处均设置有手拉葫芦;

每个手拉葫芦越过所述支垫钢管,其一端与模袋的外钢管相连,另一端 与外侧的纵向连接杆相连;

每个上横杆外延处钩筋的下方通过弯钩与模袋的外钢管相连,模袋的内 钢管卡在所述竖杆与所述挡板顶部的纵向档杆之间。

还包括设置在相邻Z型支架之间的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设置在两根平行 的纵向连接杆上。

所述上横杆与所述竖杆之间连接有上斜撑,所述下横杆与所述竖杆之间 连接有下斜撑。

浇筑模袋混凝土的过程中,可手拉葫芦调节模袋上表面外侧边的位置, 从而控制模袋的形状;模袋的上表面内侧边受内钢管的限制,不会发生位移; 当混凝土填充至模袋上部时,模袋的坡肩内侧面受挡板的限制,会自然形成 一个平顺表面。

本发明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 了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大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部分放大示意图;

其中:下横杆1、竖杆2、上横杆3、下斜撑4、上斜撑5、支垫钢管6、 手拉葫芦7、通孔8、钩筋9(其中:弯钩9.1)、外钢管10、纵向连接杆11、 配置块12、模袋13(其中:内表面13.1)、挡板14(其中:钢板14.1;—背 带14.2)、内钢管15、纵向档杆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的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包括若干个等距并列排布的Z型支 架,每个Z型支架包括上横杆3、竖杆2及下横杆1,上横杆3与竖杆2之间 连接有用于加固的上斜撑5,下横杆1与竖杆2之间连接有用于加固的下斜撑 4。所有下横杆1的上表面连接在纵向延伸的纵向连接杆11上,并且该纵向 连接杆11为两根,且平行设置在下横杆1上,所有竖杆2的侧边连接在位于 上横杆3下方纵向延伸的挡板14上,即纵向连接杆11和挡板14将这些若干 个Z型支架连接成整体,同时,所有竖杆2的顶部连接在纵向延伸的支垫钢 管6上。另外,本发明的挡板14包括钢板14.1和背带14.2,如图2所示,背 带14.2位于竖杆2与钢板14.1之间,该背带14.2起到加强钢板14.1强度的 作用,避免钢板14.1在受到侧向重力时变形;挡板14的顶部外侧还设置有纵 向档杆16。

本实施例的施工支架的上横杆3下方设置有模袋13,模袋13的上表面外 侧边设置有外钢管10,模袋13的上表面内侧边设置有内钢管15;相邻Z型 支架之间的支垫钢管6处均设置有手拉葫芦7,每个手拉葫芦7越过支垫钢管 6,其一端与外钢管10相连,另一端与外侧的纵向连接杆11相连;每个上横 杆3的外延处设置有通孔8,该通孔8处铰接有钩筋9,钩筋9的下方通过弯 钩9.1与外钢管10相连,内钢管15卡在竖杆2与挡板14顶部的纵向档杆16 之间。

上述中的方位是按立体图中的方位:上表面、下表面、左表面、右表面、 前表面及后表面,其中左表面为本实施例中的外侧面、右表面为本实施例中 的内侧面。

上述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若干个Z型支架等距并列排布,两根平行设置的纵向连接,11纵向连接 在所有Z型支架的下横杆1上表面,挡板14纵向连接在所有Z型支架的竖杆 2侧边,纵向连接杆11和挡板14将若干个Z型支架连接固定成整体,支垫 钢管6纵向连接在所有竖杆2的顶部,相邻Z型支架之间的支垫钢管6处均 设置有手拉葫芦7;

相邻Z型支架之间的配重块12设置在两根平行的纵向连接杆11上;

每个手拉葫芦7越过支垫钢管6,其一端与模袋的外钢管10相连,另一 端与外侧的纵向连接杆11相连;

每个上横杆3外延处的通孔8铰接有钩筋9,钩筋9的下方通过弯钩9.1 与模袋13的外钢管10相连,模袋13的内钢管15卡在竖杆2与挡板14顶部 的纵向档杆16之间。

具体施工过程如下:

模袋13内未浇筑混凝土时,模袋13处于平铺的松弛状态,当向模袋13 内浇筑一定混凝土后,模袋13的上表面逐渐开始收紧,可通过放松或拉紧手 拉葫芦7,控制模袋13上表面和外表面的线形;

模袋13内的混凝土浇筑至坡肩部分时,模袋13受内钢管15的限制,模 袋13的上表面内侧面不会收缩;

模袋13内的混凝土浇筑完成时,模袋13的内侧面13.1受到挡板14的阻 挡,会形成一个平顺的端面。

另外,当模袋13的上表面收紧后,对Z型支架形成一定的倾覆力矩。因 此,相邻Z型支架之间还设置有配重块12,且配重块12安装在两根平行的 纵向连接杆11上,该配置块12重力较大,可抵抗倾覆力矩,以避免模袋混 凝土施工支架发生倾倒。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模袋混凝土施工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省了 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