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与系统

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与系统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及系统;首先确定制图规则;获取制图数据并确定制图数据类别;根据制图数据类别将制图规则形成xml结构化存储;制图时根据制图数据类别来解析制图规则;将解析出的制图规则作用于制图数据进行匹配形成制图结果;最后将制图结果输出。本方法建立的是一种扩展性好的松散耦合“整体为树、局部为图”的混合树图制图模型,实现了制图过程与制图规则的逻辑独立。将通用性好交互性突出的制图过程面向用户,将专业性强的制图规则面向专业人员,普通用户通过关链获取专业制图规则,提高了地图制图效率,推广了地图制图,提升了地图制图的自动化水平,拓展了地图的使用领域。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20

    授权

    授权

  • 2015-08-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6F17/30 申请日:201505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显示地图数据和地图制图的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地图制图 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地图是根据特定的数学法则,将客体(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地理信息(自 然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通过科学的概括,并运用符号系统表示在一定载体 区域内的图形图像,以表现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 展变化,地图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国民经济以及国防科研等诸多领域。地图 制图就是研究地图编绘与制印的科学技术方法和过程。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技术 产品如ArcGIS、MapInfo、SuperMap、方正智绘等在地图可视化及地图制图方 面进行了一定的积累和研究,但是目前的可视化及制图总体上面向流程、按照 专家系统来设计:即用户(操作者)按照一定的地图制图目的,基于专家经验 和知识,采用人工干预的方法来进行。但是在实际地图可视化及制图过程中往 往会出现如下不足:1)普通用户(非专业制图者)缺少专业知识,地图表示方 法运用不够恰当,制图质量不能满足需求;2)制图过程繁琐,不能满足应急快 速制图的需要。3)更新数据后需要重新配图,制图效率低下。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在地图可视化及地图制图领域,已有相关专利做出了 贡献。例如《一种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急知识库维护系统及实现方法》(申 请号:201310618601.4)公开了一个基于GIS的应急知识库维护系统及其相关 关键技术;《一种基于地图图式的制图知识构建及形式化表达的方法》(申请 号:201410140266.6)公开了一种基于地图图式的制图知识构建及其形式化表 达的方法;《一种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电子地图制图方法》(申请号: 201410059552.X)公开了一种基于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电子地图制图方法;《山 地灾害及危险区制图方法》(申请号:200810118221.3)公开了一种山地灾害 及危险区制图方法;《用于编辑制图数据的系统和方法》(申请号: 200880120814.1)描述了用于编辑及显示制图数据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 产品。《一种遥感影像与矢量数据一体化批量制图的方法》(申请号: 201310003015.9)公开了一种遥感影像与矢量数据一体化批量制图的方法等。

但是以上专利中提出的相关制图方法以及系统,侧重于知识规律的分析与 归纳,缺少明确地图制图过程尤其是地图制图规则的结构构建、存储及执行表 达。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构建地图制图过程和地图制图规则。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本 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出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制图规则;

步骤2:获取制图数据并确定制图数据类别;

步骤3:根据制图数据类别将制图规则形成xml结构化存储;

步骤4:根据制图数据类别来解析制图规则;

步骤5:将解析出的制图规则作用于制图数据进行匹配形成制图结果;

步骤6:将制图结果输出。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的制图规则的形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按照树层顺序依次构建地图制图规则;

步骤1.2:对每个地图制图规则构建规则子树图;

步骤1.3:将每个规则子树图形成结构化xml子文件;

步骤1.4:按照树层顺序依次将xml子文件与规则子树图进行关链,形成局 部有向图结构;

步骤1.5:直至完成整个制图规则树的构建。

进一步,所述制图规则采用树图结构,所述树图结构包括若干叶节点,每 个叶节点包括属性节点和规则节点;

所述属性节点采用树状结构,所述规则节点采用有向图结构,所述规则节 点作为树状结构中的叶节点;

所述规则节点采用设置有主键码的链表来进行关链;

所述规则节点包括根规则节点和子规则节点,所述根规则节点到子规则节 点的每一条路径构成一条制图规则,所述制图规则采用结构化存储。

进一步,所述规则子树图包括制图方案属性节点和制图方案组织节点,所 述制图方案属性节点包括属性名称、属性描述、页面布局、输出设备;所述制 图方案组织节点包括若干图层节点;所述图层节点包括图层属性节点和图层类 型节点;所述图层属性节点包括图层名称、图层显示次序、标注字段、数据源; 所述图层类型节点包括矢量图层类、影像图层类和栅格图层类;

所述矢量图层类用于定义矢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影像图层类用于定义影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栅格图层类用于定义栅格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进一步,所述页面布局包括页面尺寸、制图说明、制图单位说明、制图时 间说明、比例尺样式、指北针样式、边框、底色。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制图数据的类别按以下步骤来进行确定:

步骤2.1:判断当前制图数据是否为单图层,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

步骤2.2:如果否,则判断制图数据的图层坐标及数学基础是否一致,如果 是,则进入步骤3;

步骤2.3:如果否,则对图层坐标进行坐标一致性转换;

步骤2.4:判断坐标一致性转换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

步骤2.5:如果否,则退出。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系统,包括制图规则 构建模块、制图数据获取模块、制图规则结构化存储模块、制图规则解析模块、 制图数据匹配模块和制图结果输出模块;

所述制图规则构建模块,用于确定制图规则;

所述制图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图数据并确定制图数据类别;

所述制图规则结构化存储模块,用于根据制图数据类别将制图规则形成xml 结构化存储;

所述制图规则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制图数据类别来解析制图规则;

所述制图数据匹配模块,用于将解析出的制图规则作用于制图数据进行匹 配形成制图结果;

所述制图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将制图结果输出。

进一步,所述制图规则构建模块包括地图制图树层规则构建模块、规则子 树图构建模块、结构化xml子文件形成模块、局部有向图结构构建模块和整体 制图规则树构建模块;

所述地图制图树层规则构建模块,用于按照树层顺序依次构建地图制图规 则;

所述规则子树图构建模块,用于对每个地图制图规则构建规则子树图;

所述结构化xml子文件形成模块,用于将每个规则子树图形成结构化xml 子文件;

所述局部有向图结构构建模块,用于按照树层顺序依次将xml子文件与规 则子树图进行关链,形成局部有向图结构;

所述整体制图规则树构建模块,用于完成整个制图规则树的构建;

所述制图规则采用树图结构,所述树图结构包括若干叶节点,每个叶节点 包括属性节点和规则节点;

所述属性节点采用树状结构,所述规则节点采用有向图结构,所述规则节 点作为树状结构中的叶节点;

所述规则节点采用设置有主键码的链表来进行关链;

所述规则节点包括根规则节点和子规则节点,所述根规则节点到子规则节 点的每一条路径构成一条制图规则,所述制图规则采用结构化存储。

进一步,所述规则子树图包括制图方案属性节点和制图方案组织节点,所 述制图方案属性节点包括属性名称、属性描述、页面布局、输出设备;所述制 图方案组织节点包括若干图层节点;所述图层节点包括图层属性节点和图层类 型节点;所述图层属性节点包括图层名称、图层显示次序、标注字段、数据源; 所述图层类型节点包括矢量图层类、影像图层类和栅格图层类;

所述矢量图层类用于定义矢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影像图层类用于定义影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栅格图层类用于定义栅格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页面布局包括页面尺寸、制图说明、制图单位说明、制图时间说明、 比例尺样式、指北针样式、边框、底色。

进一步,所述制图数据获取模块包括单图层判断模块、图层一致性判断模 块、坐标一致性转换模块和坐标一致性转换判断模块;

所述单图层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制图数据是否为单图层;

所述图层一致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制图数据的图层坐标及数学基础是否 一致;

所述坐标一致性转换模块,用于对图层坐标进行坐标一致性转换;

所述坐标一致性转换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坐标一致性转换是否成功。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和产品相比,本发明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将制图过程进 行抽象,构建一种混合“树+图”结构,即对于属性采用树状结构,对于规则建 立有向图结构,其弧尾作为树中的一个节点,由此建立一种扩展性好、松散耦 合的整体为树、局部为图的混合“树+图”制图模型,实现了制图过程与制图规 则的逻辑独立。将通用性好交互性突出的制图过程面向用户,将专业性强的制 图规则面向专业人员,普通用户通过关链获取专业制图规则,提高了地图制图 效率,为地图制图在非专业人员中的推广、提升地图制图的自动化水平与应急 快速制图提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拓展了地图的使用领域,在测绘地理信息 领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里的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混合“树+图”制图模型结构图;

图3是制图规则第一层(制图方案)结构示意图;

图4是“页面布局”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5是“文本样式”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6是“输出设备”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7是“比例尺”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8是“指北针”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9是“边框及底色”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制图方案组织”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矢量图层规则”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影像图层规则”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栅格图层规则”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标注规则”子树图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系统原理框图;

图中,直线表示包含关系,箭头弧线表示关链关系,矩形框表示中间节点, 圆形矩形框表示叶节点,圆形表示关链节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 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构建制图规则;

步骤2:获取制图数据并确定制图数据类别;

步骤3:根据制图数据类别将制图规则形成xml结构化存储;

步骤4:根据制图数据类别来解析制图规则;

以制图节点为单元解析制图过程;制图节点是制图过程和制图规则树的基 本单元,包括属性(例如制图数据、打印、页面布局等)和规则(制图规则) (见图2),属性与规则逻辑关链。遍历规则文件,通过解析元素名称判断是 否关链子规则,例如元素名称关链标识定义为“元素名称+Link”,即后四个字 符“Link”为关链标识关键字,标识该节点关链规则。具体的内容由该元素名 称的相邻下一个元素“元素名称+Linkid”值来决定,即后六个字符“Linkid” 为关链标识索引关键字,例如元素名称为“LabelModeLink”,其值为 “mylabelmode320”,相邻下一个元素名称“LabelModeLinkid”,其值为“2”, 即表明该节点的属性关链制图规则文件mylabelmode320.xml内id=2的制图规 则。

步骤5:将解析出的制图规则作用于制图数据进行匹配形成制图结果;

步骤6:将制图结果输出。

所述步骤1中的制图规则的形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按照树层顺序依次构建地图制图规则;

步骤1.2:对每个地图制图规则构建规则子树图;

步骤1.3:将每个规则子树图形成结构化xml子文件;

步骤1.4:按照树层顺序依次将xml子文件与规则子树图进行关链,形成局 部有向图结构;

步骤1.5:直至完成整个制图规则树的构建。

所述制图规则采用树图结构,所述树图结构包括若干叶节点,每个叶节点 包括属性节点和规则节点;

所述属性节点采用树状结构,所述规则节点采用有向图结构,所述规则节 点作为树状结构中的叶节点;

所述规则节点采用设置有主键码的链表来进行关链;

所述规则节点包括根规则节点和子规则节点,所述根规则节点到子规则节 点的每一条路径构成一条制图规则,所述制图规则采用结构化存储。

所述规则子树图包括制图方案属性节点和制图方案组织节点,所述制图方 案属性节点包括属性名称、属性描述、页面布局、输出设备;所述制图方案组 织节点包括若干图层节点;所述图层节点包括图层属性节点和图层类型节点; 所述图层属性节点包括图层名称、图层显示次序、标注字段、数据源;所述图 层类型节点包括矢量图层类、影像图层类和栅格图层类;

所述矢量图层类用于定义矢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影像图层类用于定义影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栅格图层类用于定义栅格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页面布局包括页面尺寸、制图说明、制图单位说明、制图时间说明、 比例尺样式、指北针样式、边框、底色。

所述步骤2中的制图数据的类别按以下步骤来进行确定:

步骤2.1:判断当前制图数据是否为单图层,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

步骤2.2:如果否,则判断制图数据的图层坐标及数学基础是否一致,如果 是,则进入步骤3;

步骤2.3:如果否,则对图层坐标进行坐标一致性转换;

步骤2.4:判断坐标一致性转换是否成功,如果是,则进入步骤3;

步骤2.5:如果否,则退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系统,包括制图 规则构建模块、制图数据获取模块、制图规则结构化存储模块、制图规则解析 模块、制图数据匹配模块和制图结果输出模块;

所述制图规则构建模块,用于确定制图规则;

所述制图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制图数据并确定制图数据类别;

所述制图规则结构化存储模块,用于根据制图数据类别将制图规则形成xml 结构化存储;

所述制图规则解析模块,用于根据制图数据类别来解析制图规则;

所述制图数据匹配模块,用于将解析出的制图规则作用于制图数据进行匹 配形成制图结果;

所述制图结果输出模块,用于将制图结果输出。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制图数据读取模块用于从制图数据获取模块读取制图过 程中所需的地图数据;同时也提供了制图规则集模块,用于将制图规则整合成 一个统一的数据集,设置于制图规则结构化存储模块和制图规则解析模块之间, 这样有利于提高制图规则解析模块解析效率。

所述制图规则构建模块包括地图制图树层规则构建模块、规则子树图构建 模块、结构化xml子文件形成模块、局部有向图结构构建模块和整体制图规则 树构建模块;

所述地图制图树层规则构建模块,用于按照树层顺序依次构建地图制图规 则;

所述规则子树图构建模块,用于对每个地图制图规则构建规则子树图;

所述结构化xml子文件形成模块,用于将每个规则子树图形成结构化xml 子文件;

所述局部有向图结构构建模块,用于按照树层顺序依次将xml子文件与规 则子树图进行关链,形成局部有向图结构;

所述整体制图规则树构建模块,用于完成整个制图规则树的构建;

所述制图规则采用树图结构,所述树图结构包括若干叶节点,每个叶节点 包括属性节点和规则节点;

所述属性节点采用树状结构,所述规则节点采用有向图结构,所述规则节 点作为树状结构中的叶节点;

所述规则节点采用设置有主键码的链表来进行关链;

所述规则节点包括根规则节点和子规则节点,所述根规则节点到子规则节 点的每一条路径构成一条制图规则,所述制图规则采用结构化存储。

所述规则子树图包括制图方案属性节点和制图方案组织节点,所述制图方 案属性节点包括属性名称、属性描述、页面布局、输出设备;所述制图方案组 织节点包括若干图层节点;所述图层节点包括图层属性节点和图层类型节点; 所述图层属性节点包括图层名称、图层显示次序、标注字段、数据源;所述图 层类型节点包括矢量图层类、影像图层类和栅格图层类;

所述矢量图层类用于定义矢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影像图层类用于定义影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栅格图层类用于定义栅格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

所述页面布局包括页面尺寸、制图说明、制图单位说明、制图时间说明、 比例尺样式、指北针样式、边框、底色。

所述制图数据获取模块包括单图层判断模块、图层一致性判断模块、坐标 一致性转换模块和坐标一致性转换判断模块;

所述单图层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当前制图数据是否为单图层;

所述图层一致性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制图数据的图层坐标及数学基础是否 一致;

所述坐标一致性转换模块,用于对图层坐标进行坐标一致性转换;

所述坐标一致性转换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坐标一致性转换是否成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提供的树图结构包括三类基本要素:主键码、属性和规则弧尾; 将属性采用树状结构,对于规则建立有向图结构,其规则弧尾作为树中的一个 节点,建立扩展性好、松散耦合的一种整体为树、局部为图的混合树图制图模 型。该方法将树的结构化与图的方向连接结合,在遍历时将子树图整体归入关 链节点。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每一条路径构成一条制图规则,并将规则进行结 构化存储,实现了制图过程与制图规则的逻辑独立。

在制图过程中首先完成地图制图规则的读取、解译及数据与规则匹配;在 制图规则结构化过程中需要完成地图制图规则的混合树图结构表达,形成xml 结构化存储并建立关链。

本实施例的方法实现了分别构建制图过程与制图规则结构化过程的逻辑独 立,将通用性好交互性突出的制图过程面向用户,将专业性强的制图规则面向 专业人员,普通用户通过关链获取专业制图规则,提高了地图制图效率,为地 图制图在非专业人员中的推广、提升地图制图的自动化水平与应急快速制图提 供了一种有效技术手段,拓展了地图的使用领域,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具有重 要现实意义。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其结构化组织方法,包含两部分: 制图过程和制图规则结构化过程。其中制图过程与制图规则结构化过程两者逻 辑独立,制图规则结构化过程及存储表达形成的xml文件作为制图过程步骤的 必要条件。其中制图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制图数据数据源分类后进行一致性判断:符合条件后进入步骤2; 其具体实现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将制图数据按照矢量、影像、栅格分类。

步骤1.2:单图层直接进入步骤2。否则检查不同数据源之间的坐标系统、 投影方式是否一致。若一致,则进入步骤2。否则进行坐标一致性转换,转换 成功后进入步骤2,否则退出。

步骤2:解析制图规则xml文件,采用先序遍历法,按照树层由小到大(从 根到叶节点)顺序,从高层到低层依次解析xml(遇到子树图进行关链后继续 解析)。

其中步骤2中制图规则结构化及xml存储形成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对制图方案进行逻辑结构化构建。按照树层由小到大(从根到叶 节点)顺序,从高层到低层依次构建规则子树图,规则节点(弧尾)中关链节点暂 时为空(主键码标记为null或-1),并根据构建顺序标记每个规则。其中树的 第一层逻辑结构请见图2。

步骤2.2:按照从大到小的标记顺序对每个规则进行规则子树图构建。其子 树图构建具体实现包含以下子步骤:

步骤2.2.1:对“制图方案属性”节点下的“名称”、“描述”节点设置属 性,中间节点(“页面布局”与“输出设备”节点)继续进行结构化构建。其 中对“页面布局”节点的逻辑构建结构请见图4;对“输出设备”节点的逻辑 构建结构请见图5;图4中对“比例尺”节点的逻辑构建结构请见图6;对“指 北针”节点的逻辑构建结构请见图7;对“边框及底色”节点的逻辑构建结构 请见图8。

步骤2.2.2:对“制图方案组织”节点下的“图层i”(1=<i<=n,n为总图 层数)节点继续进行结构化构建,请见图9。该节点包括以下三类,其中注记 要素不作为单独一类,但作为结构内容与以下三类图层关链:

1)矢量图层类:定义矢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请见图10。

2)影像图层类:定义影像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一般来说影像数据 制图需要的一般步骤如镶嵌、裁切、匀色,在本发明中属于影像的数据处理, 不作为规则单独描述,若在影像层中需要显示标注,则该影像层关链标注规则, 请见图11。

3)栅格图层类:定义栅格图层对应的制图规则子树图,请见图12。

步骤2.3:对每个规则子树图形成结构化xml文件,将步骤2.1中规则节点 (弧尾)进行关链,主键逻辑定义为“规则子树图名称+id码”,允许一个规则子 树图与多个规则节点关链,即“一对多”的关系。下面以图13中标注规则为例 详细描述该xml的逻辑结构。

图13中“注记属性”节点下的子树图来自文件注记属性 (labelmodedefine.xml),其主要内容表示如下:

<LabelMode id="0"LabelType="1"LabelPlacemnet="0"LabelArrangement="" CharacterSpace="3"LabelFromElement="4">

<LF font="宋体"fontChange="0"fontSize="12"fontColor="112,153,89"fontBold="0" fontUnderline="0"/>

</LabelMode>

<LabelMode id="1"LabelType="2"LabelPlacemnet=""LabelArrangement="1" CharacterSpace="2"LabelFromElement="4">

<LF font="黑体"fontChange="1"fontSize="10"fontColor="2,73,164"fontBold="0" fontUnderline="0"/>

</LabelMode>

<LabelMode id="10"LabelType="3”LabelPlacemnet=””LabelArrangement=”3” CharacterSpace=”2”LabelFromElement=”2”>

<LF font="楷体"fontChange="0"fontSize="12"fontColor="220,81,9"fontBold="0" fontUnderline="0"/>

</LabelMode>

对应内容详细说明如表1所示:

表1注记属性xml要素说明示意

图12中“注记规则”节点下的子树图来自文件注记规则(LabelRule.xml), 注记规则主要内容表示如下:

<LabelRule id="0"LabelField="Name"LabelModeLink="labelmodedefine" LabelModeLinkid="0"LabelConflictLink="labelconflictlinkdefine1"LabelConflictLinkid="2"> </LabelMode>

<LabelRule id="1"LabelField="RiverName"LabelModeLink="labelmodedefine" LabelModeLinkid="2"LabelConflictLink="labelconflictlinkdefine2"LabelConflictLinkid="1"> </LabelMode>

<LabelRule id="15"LabelField="Name"LabelModeLink="labelmodedefine" LabelModeLinkid="3"LabelConflictLink="labelconflictlinkdefine3"LabelConflictLinkid="2"> </LabelMode>

表2注记规则xml要素说明示意

步骤2.4:采用先序遍历法,按照从大到小的标记顺序(树层数由高到低) 依次构建xml,将规则节点(弧尾)与规则子树图进行关链,形成局部有向图结构, 直至完成整个制图规则树的构建,即xml的内容包括属性设置(参数,例如表 2中id及LabelFileld)及规则节点(弧尾)xml连接(关链子树图,例如表2中 LabelMode及LabelConflict)。

步骤3:将解析出的制图规则以参数或者处理方法(函数)的形式作用于 数据可视化及制图流程,实现数据匹配/关链制图规则,最终将制图成果输出至 相关设备/虚拟设备/交换文件,制图过程结束。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制图规则结构化形成xml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对制图方案进行逻辑结构化构建:采用树作为主体结构表达方式, 按照树层由小到大(从根到叶节点)顺序,从高层到低层依次构建规则(称为 规则子树图),规则子树图中下一级子树图接入节点暂时为空,并根据构建顺 序标记每个规则。

步骤2:根据先序遍历法,按照从大到小的标记顺序对每个规则进行规则 子树图构建。

步骤3:对每个规则子树图形成结构化xml文件,将子树图关链规则节点(弧 尾)形成局部有向图。采用局部有向图模式,有效实现规则子树图的逻辑独立性 及复用性。

步骤4:采用先序遍历法,按照从大到小的标记顺序(树层数由高到低) 依次构建xml,将需要接入子树图的节点进行关链,直至完成整个制图规则树 的构建,即xml的内容包括属性设置(参数)及节点xml(子树图)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结构化地图制图规则构建及组织方法,将制图数据、 制图过程与制图规则逻辑分离,通过将制图规则抽象成一种树图结构并通过树 之间的层次化构建与图的方向连接,使不同规则之间实现组合、调用。该方法 提供的混合“树+图”制图结构具有很好的可扩展性(其他的规则或扩展以子树 图加挂入该结构中)。本发明所采用的规则树结构内容,为一般常用的制图规 则,其他扩展规则亦可通过本发明进行处理并应用于地图制图。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 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其具体结构和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 行相应的调整。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 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 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