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

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方法包括: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述视频会议的会场;将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并将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的位置上。本发明的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与会人信息识别的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679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41658.9

  • 发明设计人 孙喆;

    申请日2015-03-27

  • 分类号H04N7/15(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陶敏;黄健

  • 地址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坂田华为总部办公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48: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0-09

    授权

    授权

  • 2015-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N7/15 申请日:201503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 和装置。

背景技术

视频会议系统又称会议电视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 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 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的系统设备。在视频会议中,与会人之 间除了能与其他与会人并进行语言交流外,还能看到他们的表情和动作,使 处于不同地方的人就像在同一房间内沟通。现有的视频会议,通常只是将摄 像头拍摄的画面进行互传,其他会场的与会人不能清楚地了解视频图像中每 个图像人物对应的身份信息。

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也存在能够识别与会人身份的视频会议系统, 现有技术的视频会议系统通常包含一个生物特征识别库,该生物特征识别 库中包含所有可能的与会人的生物特征信息,与会人进入会议室后,视频 会议系统通过拍摄装置拍摄某一名与会人的视频后,截取视频中的静态图 像,并将图像上传至生物特征识别库中进行对比检索,检索成功后,将检 索出的与会人身份信息与图像匹配。通过显示装置,在该名与会人的视频 上叠加身份信息,如通过文字,图形等方式叠加后呈现给各个与会会场, 例如在该与会人的图像下方呈现其姓名、职位等信息。

该技术方案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生物特征识别库,生物特征识别库中的 数据较多,例如若一个公司的员工数量为100,则该生物特征识别库中可 能有100个人对应的生物特征数据,对一名与会人的视频图像进行检索识 别时,需要检索生物特征识别库中所有特征数据,导致识别检索的效率低 下,且成功率也较低。同时,若当前的视频会议系统,若有一名与会人其 身份信息并不存在于生物特征识别库中,则系统无法识别该名与会人的身 份信息,因此,对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视频会议的场景,该视频会议系 统不便于用户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以克服现有 技术的视频会议与会人信息识别效率低下,且不适用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 视频会议的场景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包括:

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所 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述视频会议的会场;

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 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所述第二头像图片包 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

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并将所述个人身份信 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的位置上。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将所述个 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位置,包 括:

在预设的界面元素上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所述界面元素叠加在所述 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位置。

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会场中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之前, 还包括:

与所述个人终端建立连接,使得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 入所述会场。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 少一项: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姓名、职位、称呼和部门。

根据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 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所述会场中的已配对与会人移动时,所 述方法还包括:

跟踪所述已配对与会人的头像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的新位置,在所述新 位置叠加显示所述已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包括:

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从而接入所述视频会议的会场;

向所述视频会议终端发送所述视频会议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 头像图片,以使所述视频会议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头像图片在所述会场的视频 中确定所述与会人的位置,从而在所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

根据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会人的 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与会人的姓名、职位、称呼 和部门。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视频会议终端,包括:

接收模块,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 像图片,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述视频会议的会场;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 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 片配对的头像,所述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

显示模块,用于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并将 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所述处理模 块确定的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的位置上。

根据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 具体用于:

在预设的界面元素上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所述界面元素叠加在所述 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位置。

根据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还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所述个人终端建立连接,使得所述接收模块根据所述 连接接收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一头像图片。

根据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或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 少一项: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姓名、职位、称呼和部门。

根据第三方面、第三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 种,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包括:

跟踪模块,用于当所述会场中的已配对与会人移动时,跟踪所述已配对 与会人的头像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的新位置;

相应的,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

在所述跟踪模块获得的所述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已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 份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个人终端,包括:

连接模块,用于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从而接入视频会议的会场;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连接模块建立的连接向所述视频会议终端发送 所述视频会议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以使所述视频会议 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头像图片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确定所述与会人的位置,从 而在所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

根据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会人的身 份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与会人的姓名、职位、称呼和部门。

本发明提供的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和装置,通过接收个人 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再将所述第一头 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 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所述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 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再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 并将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 像的位置上,这样,对于与会人身份的识别,只需在本次会议的与会人中进 行图片的识别,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需要将图像上传至生物特征识别库中进行 对比检索的识别方式,大幅减少了检索次数,提高了检索效率,相应地也提 高了识别的成功率,另外,由于视频会议终端无需额外建立生物特征识别库, 减小了视频会议终端内的成本;同时,对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视频会议的 场景,由于视频会议终端能够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 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在任何新的与会人加入会议时,视频会议终端都 能够获取到该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进行识别,因此 该视频会议系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 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 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图3本发明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实施例三的交互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视频会议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个人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 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 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部署了视频会议系统,用以实现企业分布在不同地 域的员工或不同的企业间,通过视频会议,快速的建立联系完成沟通与协作。 视频会议的一个特征是,将摄像头拍摄的画面进行互传,因此视频会议的画 面中,会出现多个参与会议的人(本文中称为与会人),而且,随着智能手机 等个人终端的普及,与会人还可以使用个人终端参与到视频会议中,为了便 于其他会场的与会人识别视频中各个人的身份,需要在视频上显示各个与会 人的身份信息。

本申请的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可以用到以下生物特征识别 技术或人脸识别技术,下面对这两种技术进行简单的介绍。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人类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一种技 术,这里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的(与他人不同)、可以测量或可自动识别 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所谓生物识别的核心在于如何获取这些 生物特征,并将之转换为数字信息,存储于计算机中,利用可靠的匹配算法 来完成验证与识别个人身份的过程。身体特征包括:指纹、静脉、掌型、视 网膜、虹膜、人体气味、脸型、甚至血管、DNA、骨骼等;行为特征则包括: 签名、语音、行走步态等。生物识别系统则对生物特征进行取样,提取其唯 一的特征转化成数字代码,并进一步将这些代码组成特征模板,当人们同识 别系统交互进行身份认证时,识别系统通过获取其特征与数据库中的特征模 板进行比对,以确定二者是否匹配。

人脸识别技术:广义的人脸识别技术包括构建人脸识别系统的一系列相 关技术,包括人脸图像采集、人脸定位、人脸识别预处理、身份确认以及身 份查找等;而狭义的人脸识别特指通过人脸进行身份确认或者身份查找的技 术或系统。人脸识别是一项热门的计算机技术研究领域,它属于生物特征识 别技术,是对生物体(一般特指人)本身的生物特征来区分生物体个体。生 物特征识别技术所研究的生物特征包括脸、指纹、手掌纹、虹膜、视网膜、 声音(语音)、体形、个人习惯(例如敲击键盘的力度和频率、签字)等,相 应的识别技术就有人脸识别、指纹识别、掌纹识别、虹膜识别、视网膜识别、 语音识别(用语音识别可以进行身份识别,也可以进行语音内容的识别,只 有前者属于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体形识别、键盘敲击识别、签字识别等。

图1为本发明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本 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视频会议终端,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 像图片,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述视频会议的会场。

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 述个人身份信息表示的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姓名、职位、称呼和部门。其中, 职位为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职位。

其中,个人终端是指与会人持有的个人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携 带的个人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

其中,在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会场中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之前,还 可以与个人终端建立连接,使得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 述会场。

个人终端上可以安装一个应用,供用户事先将自己的身份信息编辑好, 例如用户可以事先存储一张照片,例如自己的证件照、或其他包含脸部特征 的照片或图片,该照片即第一图片,并编辑自己的姓名、职位、称呼、部门、 年龄等信息。当用户作为与会人参加会议时,该个人终端可以事先通过二维 码扫描、声波连接、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简称:WIFI)连接、近场 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简称:NFC)等方式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 连接,使得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述视频会议,并将个 人身份信息上传至视频会议终端。

其中,对于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可以将姓名和第一头像图片设为必选 项,而职位、称呼、部门、年龄等信息可以作为可选项。

步骤102、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 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所述第二头 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

具体地,视频会议终端可以包括拍摄和截取的装置,例如可以包括至少 一个具备人脸识别能力的摄像头。当视频会议终端处于工作状态时,摄像头 拍摄各与会人的视频图像,并从中截取与会人的头像图片,从而获得所述与 会人的第二头像图片。该第二头像图片可以仅包括会场中某一个与会人的头 像,也可以包括多个与会人的头像。

步骤102中可以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依次与第二头像图片中未配对的头 像进行人脸识别对比,当与第二头像图片中某一个头像吻合时,则确定该头 像与该第一头像图片对应于同一与会人。

视频会议终端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 比,具体可以对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所述第二图片中的头像的生物特征信息 进行对比。例如,当有5个人参加会议时,该5个与会人分别通过各自的个 人终端上传5个第一头像图片,假设先对与会人A进行识别,以第二头像图 片包括所有与会人的头像为例进行描述,并将这些头像分别称为:头像1、 头像2、头像3、头像4和头像5,假设与会人A的头像称为头像1。将该与 会人A的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5个头像分别进行人脸对比,具 体的对比方法可以采用现有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或人脸识别技术,视频会议 终端将会识别出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1与与会人A的第一头像图片互相吻 合,即视频会议终端识别出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1对应于与会人A。

步骤103、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并将所述 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的位置 上。

具体地,可以在预设的界面元素上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所述界面元 素叠加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位置,即,将所述个人 身份信息添加在预设的界面元素上,并将包含所述个人身份信息的界面元素 叠加在所述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位置,用于显示所述与会人的身 份信息。

上述例子中,可以将与会人A的身份信息叠加在与会人A的视频图像上, 也就是头像1的位置,并在显示界面呈现。

进一步地,视频会议终端还可以包括跟踪装置,当所述会场中的已配对 与会人移动时,跟踪所述已配对与会人的头像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的新位置, 在所述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已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使叠加在所述视 频图像上的与会人个人身份信息跟随所述与会人的视频图像进行移动。这样, 使得视频会议终端将已识别的与会人的视频图像锁定,在该与会人移动后, 不再将其视频图像作为新的与会人而进行新的识别过程;并且,由于与会人 身份信息跟随与会人视频图像移动,方便其他与会人以及新加入的与会人了 解该与会人的身份。

进一步地,当视频会议结束时,视频会议终端可以删除本次会议中各个 与会人的个人终端上传的个人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 息和第一头像图片,再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 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所 述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再在所述视频会 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并将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 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的位置上,这样,对于与会人身份的 识别,只需在本次会议的与会人中进行图片的识别,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需要 将图像上传至生物特征识别库中进行对比检索的识别方式,大幅减少了检索 次数,提高了检索效率,相应地也提高了识别的成功率,另外,由于视频会 议终端无需额外建立生物特征识别库,减小了视频会议终端内的成本;同时, 对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视频会议的场景,由于视频会议终端能够接收个人 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在任何新的 与会人加入会议时,视频会议终端都能够获取到该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 第一头像图片,从而进行识别,因此该视频会议系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图2为本发明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本 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个人终端,个人终端是指与会人持有的个人终端设备, 包括但不限于用户携带的个人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 脑等。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从而接入所述视频会议的会场。

具体地,可以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建立连接:二维码扫描、声波配对 连接、WIFI连接和近场通信。

本实施例中,个人终端中已经存在其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所述个人身 份信息包括第一头像图片,该第一头像图片可以为用户的证件照片或其他包 含脸部特征的照片或图片。

具体实现时,若个人终端中不存在其用户的个人身份信息,则在所述向 所述视频会议终端发送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 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具体地,个人终端上可以包括一个应用,供用户事先将自己的身份信息 编辑好,例如用户可以事先存储一张照片,例如自己的证件照、或其他包含 脸部特征的照片或图片,该照片即第一头像图片,并编辑自己的姓名、职位、 称呼、部门、年龄等信息,作为个人身份信息。其中,对于用户的个人身份 信息,可以将姓名和第一头像图片设为必选项,而职位、称呼、部门、年龄 等信息可以作为可选项。

步骤202、向所述视频会议终端发送所述视频会议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 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以使所述视频会议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头像图片在所述 会场的视频中确定所述与会人的位置,从而在所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个人身 份信息。

此处所述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与会 人的姓名、职位、称呼和部门。其中,职位为所述与会人的职位。

本实施例的方法,通过个人终端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从而接入所述 视频会议后,向所述视频会议终端发送所述视频会议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 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以使所述视频会议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头像图片在所述会 场的视频中确定所述与会人的位置,从而在所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个人身份 信息,这样,对于与会人身份的识别,视频会议终端只需在本次会议的与会 人中进行图片的识别,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需要将图像上传至生物特征识别库 中进行对比检索的识别方式,大幅减少了检索次数,提高了检索效率,相应 地也提高了识别的成功率,另外,由于视频会议终端无需额外建立生物特征 识别库,减小了视频会议终端内的成本;同时,对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视 频会议的场景,由于视频会议终端能够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 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在任何新的与会人加入会议时,视频会 议终端都能够获取到该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进行识 别,因此该视频会议系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图3本发明视频会议中的与会人信息呈现方法实施例三的交互流程图, 本实施例包含个人终端与视频会议终端的交互过程,其中,个人终端可以为 多个,通常每个与会人对应一个个人终端,在本实施例中,仅以一个个人终 端的操作为例进行描述。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301、个人终端获取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该与会人的第一头像 图片。

具体地,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与会人的姓名、 职位、称呼、部门。职位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表示的所述会场中的与会人的 职位。个人终端的用户也可以自定义其他信息。

步骤302、个人终端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从而接入视频会议。

具体地,人终端与视频会议终端可以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建立连接: 二维码扫描、声波配对连接、WIFI连接和近场通信。

步骤303、视频会议终端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 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述视频会 议的会场。

在实际会议中,会有多个个人终端向视频会议终端发送个人身份信息和 第一头像图片。

视频会议终端可以从第一头像图片中提取人脸特征。

步骤304、视频会议终端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 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 像,所述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

具体地,视频会议终端可以从拍摄到的所述会场的视频的图像中截取所 述会场中的与会人的头像图片,从而获得第二头像图片。

视频会议终端可以从拍摄到的与会人视频中截取静帧图像,将该静帧图 像作为所述与会人的第二头像图片。该第二头像图片可以为包含多个与会人, 或所有与会人的头像的一个静帧图像;也可以为仅包括一个与会人的头像的 静帧图像,即每个与会人对应一个第二头像图片。

若第二头像图片包含会场中的所有与会人,则视频会议终端将所述第一 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各个为配对的头像一一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 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若每个第二头像图 片仅包含会场中的一个与会人,则视频会议终端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分别与 各个为配对的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一一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 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

视频会议终端可以包含人脸识别装置,对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 脸特征识别,即将第二头像图片与本次会议中所接收的各个与会人的第一头 像图片中还未配对的第一头像图片进行对比,从而识别出该第二头像图片对 应哪一个与会人。

步骤305、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并将所述 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的位置 上。

具体地,在预设的界面元素上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所述界面元素叠 加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位置。例如,视频会议终端 可以包含界面元素处理装置,将与会人视频图像与身份信息以叠加的方式合 成后再进行显示,可以将合成后的视频图像推送至各个会场的显示界面,或 者可以推送至各个与会人的个人终端。例如,可以将所述个人身份信息添加 在预设的界面元素上,并将包含所述个人身份信息的界面元素叠加在所述配 对与会人的视频图像上预设的位置上,用于显示所述配对与会人的信息。

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306。

步骤306、当所述会场中的已配对与会人移动时,跟踪所述已配对与会 人的头像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的新位置,在所述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已配对 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本实施例的方法,个人终端通过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之后,接收个 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再将所述第一 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 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所述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 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再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 并将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 像的位置上,这样,对于与会人身份的识别,只需在本次会议的与会人中进 行图片的识别,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需要将图像上传至生物特征识别库中进行 对比检索的识别方式,大幅减少了检索次数,提高了检索效率,相应地也提 高了识别的成功率,另外,由于视频会议终端无需额外建立生物特征识别库, 减小了视频会议终端内的成本;同时,对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视频会议的 场景,由于视频会议终端能够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 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在任何新的与会人加入会议时,视频会议终端都 能够获取到该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进行识别,因此 该视频会议系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图4为本发明视频会议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视频会议 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视频会议 终端执行的方法,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终端400可以包括:接 收模块401、处理模块402和显示模块403,其中,

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 第一头像图片,所述待配对与会人通过所述个人终端接入所述视频会议的会场;

处理模块402,用于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头像 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 片配对的头像,所述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的头像;

显示模块403,用于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 并将所述接收模块接收到的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所述处 理模块确定的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的位置上。

具体实现时,处理模块402还可以,用于从会场的视频中截取出第二头 像图片。处理模块402可以为识别装置,即,可以作为带有人脸识别功能的 摄像头的处理功能装置能。

可选地,所述视频会议终端400,还可以包括:

摄像模块,用于拍摄会场的视频并用于处理模块402获取。该摄像模块 为拍摄装置,例如摄像头。

可选地,所述视频会议终端400,还可以包括:

连接模块404,用于与所述个人终端建立连接,使得所述接收模块根据 所述连接接收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和所述第一头像图片。

具体地,所述连接模块404具体可以用于:

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与所示个人终端建立连接:二维码扫描、声波配 对连接、WIFI连接和近场通信。

可选地,所述显示模块403具体用于:

在预设的界面元素上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所述界面元素叠加在所述 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位置。

可选地,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待配对与会人的姓名、职位、称呼和部门。其中,职位为所述个人身份 信息表示的所述会场中的与会人的职位。

可选地,所述视频会议终端400,还可以包括:

跟踪模块405,用于当所述会场中的已配对与会人移动时,跟踪所述已 配对与会人的头像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的新位置;

相应的,所述显示模块403还用于:

在所述跟踪模块获得的所述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已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 份信息。

可选的,跟踪模块405可以从拍摄模块获得所述会场的视频,也可以间 接的从处理模块获得所述会场的视频。

本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图1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 案以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视频会议终端对应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类 似,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终端,通过接收模块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 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处理模块将所述第一头像图片与第二 头像图片中的头像进行人脸对比,从而确定所述第二头像图片中与所述第一 头像图片配对的头像,所述第二头像图片包括接入所述会场的未配对与会人 的头像,再通过显示模块在所述视频会议的显示界面显示所述会场的视频, 并将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叠加显示在所述视频中与所述第一头像图片配对的头 像的位置上,这样,对于与会人身份的识别,只需在本次会议的与会人中进 行图片的识别,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需要将图像上传至生物特征识别库中进行 对比检索的识别方式,大幅减少了检索次数,提高了检索效率,相应地也提 高了识别的成功率,另外,由于视频会议终端无需额外建立生物特征识别库, 减小了视频会议终端内的成本;同时,对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视频会议的 场景,由于视频会议终端能够接收个人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 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在任何新的与会人加入会议时,视频会议终端都 能够获取到该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进行识别,因此 该视频会议系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图5为本发明个人终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视频会议终端 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方法或图3所示实施例中个人终端执行 的方法,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个人终端500可以包括:连接模块501、 和发送模块502,其中,

连接模块501,用于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从而接入所述视频会议 的会场;

发送模块502,用于通过所述连接模块建立的连接向所述视频会议终端 发送所述视频会议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以使所述视频 会议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头像图片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确定所述与会人的位 置,从而在所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连接模块501具体用于:通过以下任意一种方式与视频会 议终端建立连接:二维码扫描、声波配对连接、WIFI连接和近场通信。

可选地,所述个人终端还可以包括:

获取模块503,用于获取所述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

该获取模块503例如可以为个人终端中的一个应用,用户可以事先编辑 个人身份信息。

可选地,所述个人身份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所述个人 身份信息表示的所述会场中的与会人的姓名、职位、称呼、部门。其中,职 位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表示的所述会场中的与会人的职位。

本实施例的个人终端,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 及图3所示实施例中个人终端对应执行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类似,此处 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个人终端,通过连接模块与视频会议终端建立连接从而接入 视频会议之后,发送模块通过所述连接模块建立的连接向所述视频会议终端 发送所述视频会议的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以使所述视频 会议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头像图片在所述会场的视频中确定所述与会人的位 置,从而在所述位置叠加显示所述个人身份信息,这样,对于与会人身份的 识别,只需在本次会议的与会人中进行图片的识别,相比于现有技术的需要 将图像上传至生物特征识别库中进行对比检索的识别方式,大幅减少了检索 次数,提高了检索效率,相应地也提高了识别的成功率,另外,由于视频会 议终端无需额外建立生物特征识别库,减小了视频会议终端内的成本;同时, 对于新的与会人首次参加视频会议的场景,由于视频会议终端能够接收个人 终端发送的待配对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第一头像图片,从而在任何新的 与会人加入会议时,视频会议终端都能够获取到该与会人的个人身份信息和 第一头像图片,从而进行识别,因此该视频会议系统更便于用户的使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 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 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 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 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 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 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 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 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