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及采用该工具更换绝缘子的方法

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及采用该工具更换绝缘子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包括底座、底板、支承限位板、杠杆、挂钩、拉环及定位轴,其中,底座设有向其一侧开口的卡口,底板固定于底座上方。支承限位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支承限位板彼此平行设置且两者的下端固定于底板上端面。杠杆设置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贯穿孔,定位轴水平设置且穿过杠杆上的贯穿孔,定位轴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承限位板连接,挂钩和拉环分别连接于杠杆的两端。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上述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更换绝缘子的方法。采用本发明更换受损绝缘子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能避免作业人员肩扛导线,进而能避免导线的下压作用力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可消除作业人员易被挂伤对作业人员作业积极性的影响。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529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国网四川蓬溪县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79966.0

  • 发明设计人 吕宗永;蒋庆俊;田洪军;

    申请日2015-04-1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郭受刚

  • 地址 629000 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赤城镇南街12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4-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2G1/02 授权公告日:20170301 终止日期:20180416 申请日:2015041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3-01

    授权

    授权

  • 2015-07-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2G1/02 申请日:201504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线路运维检修施工领域,具体是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及采用该工具更换绝缘子的方法。

背景技术

山坡处直线杆上的绝缘子受到导线较大的下压作用力,目前作业人员在对山坡处直线杆上的受损绝缘子更换时采用肩膀抬起导线,再对受损的绝缘子进行更换,由于导线的下压作用力较大,作业人员肩扛导线时易被挂伤,这就导致作业人员不愿对山坡处直线杆上的绝缘子进行更换。受损的绝缘子若未及时更换,易被雷击穿而导致发生线路跳闸事故,这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用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及采用该工具更换绝缘子的方法,采用该辅助工具更换绝缘子时操作便捷,省时省力,不会对作业人员造成伤害,能提升作业人员更换受损绝缘子的积极性,进而能避免绝缘子损坏而影响人们的生活用电。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包括底座、底板、支承限位板、杠杆、挂钩、拉环及定位轴,所述底座设有向其一侧开口的卡口,底板固定于底座上方,所述支承限位板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支承限位板彼此平行设置且两者的下端固定于底板上端面,所述杠杆设置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贯穿孔,所述定位轴水平设置且穿过杠杆上的贯穿孔,定位轴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承限位板连接,所述挂钩和拉环分别连接于杠杆的两端。本发明的辅助工具应用时,底座固定于直线杆上的横担上,挂钩用于悬挂导线,拉环用于连接油绳。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限位板设置有多个贯穿其相对两侧壁的定位孔,多个定位孔在支承限位板的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两块支承限位板上的定位孔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定位轴穿过定位孔后与支承限位板连接。如此,本发明的辅助工具应用时可根据导线、绝缘子的具体位置将定位轴嵌入不同高度的定位孔内,以调节杠杆在支承限位板上的安装位置,使本发明的辅助工具能适应更多工况的需求。

进一步的,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还包括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一端与挂钩的连接端铰接,其另一端设于挂钩的半闭合区域内且与挂钩自由端位于挂钩半闭合区域的一侧接触。如此,本发明的辅助工具应用时,可由限位片对导线进行限位,可防止导线悬挂在挂钩上时出现自然脱落。

进一步的,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还包括锁紧螺栓,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竖直设置且接通卡口内区域的螺纹孔, 所述锁紧螺栓穿过该螺纹孔。如此,本发明的辅助工具应用时,可在横担上预先钻孔,底座设置在横担上时使锁紧螺栓穿过横担上的孔,以完成对底座的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设置贯穿孔的部位距离杠杆连接挂钩端的间距小于该部位距离杠杆连接拉环端的间距。本发明应用时由杆下作业人员拉动油绳起吊导线,利用杠杆原理合理设置贯穿孔的位置,能使杆下作业人员起吊导线时更加省力。

进一步的,所述杠杆设置贯穿孔的部位距离杠杆连接挂钩端的间距与该部位距离杠杆连接拉环端的间距的长度比为1:2。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连接有限位筒,底板的下端面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下端嵌入限位筒内;所述旋转柱的下端外凸构成有下定位环形凸台,限位筒的上端内凸构成有上定位环形凸台,所述上定位环形凸台的内环直径小于下定位环形凸台的外环直径。本发明的辅助工具应用时,可根据导线的具体方位转动旋转柱,如此,在将导线导入挂钩时操作更加便捷。

采用上述的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更换绝缘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底座的卡口嵌入直线杆的横担上并对底座进行固定;

步骤二、将绝缘子上的导线导入挂钩内,并将一根油绳系在拉环上;

步骤三、由直线杆下作业人员拉动油绳缓缓起吊导线,当导线起吊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拉动油绳,并由直线杆上作业人员对受损绝缘子进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一中对底座进行固定时,底座距离绝缘子的间距为220~280mm。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辅助工具整体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在采用本发明的辅助工具更换绝缘子时,底座固定在直线杆上的横担上,挂钩挂在导线上,并由杆下作业人员拉动连接在拉环上的油绳来起吊导线,如此,本发明的辅助工具应用时不用杆上作业人员更换绝缘子的同时肩扛导线,导线的下压作用力不会对杆上作业人员造成伤害,能消除作业人员易被挂伤对作业人员作业积极性的影响,受损绝缘子能得到及时更换,进而可以避免受损绝缘子造成跳闸事故的发生,以保证人们的生活用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附图标记所对应的名称为:1、底座,2、底板,3、支承限位板,4、杠杆,5、挂钩,6、拉环、7、定位轴,8、定位孔, 9、限位片,10、锁紧螺栓,11、限位筒,12、旋转柱,13、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地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绝缘子更换用辅助工具,包括底座1、底板2、支承限位板3、杠杆4、挂钩5、拉环6及定位轴7,其中,本实施例的底座1为U型结构,其U型开口位于一侧构成卡口,底板2固定于底座1上方。本实施例中支承限位板3采用竖直设置的矩形板,支承限位板3的数量为两块,两块支承限位板3彼此平行设置且两者的下端固定于底板2上端面。本实施例中的杠杆4设置有贯穿其相对两侧的贯穿孔,定位轴7水平设置且穿过杠杆4上的贯穿孔,定位轴7两端分别与两块支承限位板3连接,挂钩5和拉环6分别连接于杠杆4的两端。本实施例在具体设置时,底座1卡口的高度应大于横担的厚度。

采用本实施例的辅助工具更换绝缘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底座1的卡口嵌入直线杆的横担上并对底座1进行固定;步骤二、将绝缘子上的导线导入挂钩5内,并采用一根油绳系在拉环6上;步骤三、由直线杆下作业人员拉动油绳缓缓起吊导线,当导线起吊到一定高度时停止拉动油绳,并由直线杆上作业人员对受损绝缘子进行更换。其中,在对底座1进行固定时,底座1距离绝缘子的间距为220~280mm。为了防止起吊导线时支承限位板3出现变形,本实施例的采用加强杆13连接两块支承限位板3上端。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支承限位板3设置有多个贯穿其相对两侧壁的定位孔8,其中,多个定位孔8在支承限位板3的竖直方向上等间距设置,两块支承限位板3上的定位孔8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对应,定位轴7穿过定位孔8后与支承限位板3连接。本实施例的定位轴7采用螺栓实现,定位轴7穿过两块支承限位板3的定位孔8,并在定位轴7上套设螺母,进而将定位轴7固定在支承限位板3上。本实施例的辅助工具应用时,可将定位轴7穿过不同高度的定位孔8,以满足不同导线分布位置的需求。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还包括限位片9,限位片9一端与挂钩5的连接端铰接,其另一端设于挂钩5的半闭合区域内且与挂钩5自由端位于挂钩5半闭合区域的一侧接触。其中,挂钩5的连接端具体为挂钩5连接杠杆4的一端,挂钩5的自由端为其折弯的一端。本实施例的辅助工具应用时,由限位片9对导入挂钩5的导线进行限位,在完成受损绝缘子更换后,由杆上作业人员下压限位片9,以便取出导线。

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3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还包括锁紧螺栓10,其中,底座1底部设置有竖直设置且接通卡口内区域的螺纹孔,锁紧螺栓10穿过该螺纹孔。本实施例应用时在横担上预先钻孔,在将底座1的卡口嵌入横担后,通过锁紧螺栓10嵌入横担预先钻的孔内,进而完成对底座1的固定,如此,在将底座1固定在横担上或从横担上拆卸下来时操作便捷。

实施例5:

为了使杆下作业人员拉动油绳时省力,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4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杠杆4设置贯穿孔的部位距离杠杆4连接挂钩5端的间距小于该部位距离杠杆4连接拉环6端的间距。其中,杠杆4设置贯穿孔的部位距离杠杆4连接挂钩5端的间距与该部位距离杠杆4连接拉环6端的间距的长度比优选为1:2。

实施例6: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实施例5中任意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做出了如下进一步限定:本实施例的底座1的上端面连接有限位筒11,底板2的下端面连接有竖直设置的旋转柱12,其中,旋转柱12的下端嵌入限位筒11内。本实施例的旋转柱12的下端外凸构成有下定位环形凸台,限位筒11的上端内凸构成有上定位环形凸台,上定位环形凸台的内环直径小于下定位环形凸台的外环直径。如此,本实施例应用时可通过旋转柱12的转动以便于将导线导入挂钩5上。

如上所述,可较好的实现本发明。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