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可减小漏光间隙的电动卷帘的卷轴机构及使用该卷轴机构的电动卷帘

一种可减小漏光间隙的电动卷帘的卷轴机构及使用该卷轴机构的电动卷帘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减小漏光间隙的电动卷帘的卷轴机构,包括卷管4、管状电机11、驱动轮13、尾盖7、头支架1和尾支架8,其中,所述管状电机11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头3、皇冠12、输出轴10,其特征在于:增设一个皇冠套管2,所述皇冠套管2外廓为与所述的卷管4的内孔相适配直形柱面,所述的皇冠套管2内具有两段直径不同的小孔段21和大孔段22,所述小孔段21固定在所述皇冠上,所述大孔段22非接触式地罩在电机头外,管状电机11通过所述皇冠套管2与驱动轮安装在卷管4内,从而使所述的管状电机11连同电机头3全部置于所述的卷管4内。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可减小漏光间隙的卷轴机构的电动卷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7633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7-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高树立;

    申请/专利号CN201510127092.4

  • 发明设计人 高树立;

    申请日2015-03-23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刘小敏

  • 地址 510260 广东省广州市昌岗东路细岗路50号805室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38:2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3-1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6B 9/42 专利号:ZL2015101270924 申请日:20150323 授权公告日:2017010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1-04

    授权

    授权

  • 2015-08-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6B9/42 申请日:2015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7-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卷帘卷轴机构及使用该卷轴的电动卷帘,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减小漏光间隙的电动卷帘的卷轴及使用该卷轴的电动卷帘。

背景技术

电动卷帘是采用电机为动力的卷帘机构。其操作简便、工作安静平稳,是手动卷帘的升级换代产品。电动卷帘包括卷轴机构和遮阳面料。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动卷帘卷轴机构包括:

一卷管4;一安装在卷管4内的管状电机11,所述电机的一端为具有限位器的电机头3,该皇冠12位于电机头3与电机主体之间,皇冠的作用之一是让限位器感知电机的转速及转动的圈数,皇冠的另一个作用是起轴承作用,用于将卷管4的头端活动支撑在管状电机上;所述电机的另一端即插入卷管4中部的尾端上具有输出轴10;一安装并固定在所述输出轴10上的驱动轮13;一尾盖7,其盖在卷管4的另一端,并与尾支架8连接;一头支架1,其与电机头3相连,卷管通过头、尾支架1、8安装在窗框上。遮阳面料5可附在卷管4上,与卷轴机构共同构成电动卷帘,启动电机,所述输出轴10带动驱动轮13转动,驱动轮13则带动卷管4转动,卷管转动带动遮阳面料5下降或者上升。

管状电机的限位器用于针对具体窗户高度设置遮阳面料的最大下垂长度,现有的管状电机的限位器有机械行程限位器和电子限位器两种。两种限位器均位于电机头处,前者由于具有上限位钮和下限位钮两个调节钮,需要在卷帘安装时通过调节杆调节所述上限位钮或下限位钮,以设定遮阳面料的下垂长度,为此,其电机头都必须裸露在卷管4外,以便安装时的调节。后者则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才出现的技术。所述的电子限位控制装置可通过遥控装置无线设置限位,不需要在电机头上设置调节钮。然而,这类使用了电子限位控制装置的管状电机仍然保留了裸露在外的电机头结构。因此,现有管状电机,无论采用哪种限位器,都会因电机头3占用一定的空间,致使卷帘安装后,遮阳面料到窗框之间留有1.5cm—3cm的漏光间隙θ(参见图2),造成电动卷帘漏光和室内景观的外漏,影响隐私及遮光效果。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电动卷帘的漏光间隙θ的问题,通常从减小电机头厚度的角度来减少漏光间隙,目前,管状电机的电机头厚度最小可缩小到1.5cm。

中国专利CN200880001725公开了一种电动卷帘结构,其通过将限位控制装置的调节钮从电机头移到位于顶梁上的控制器内,使电机头所占用的空间变得更小,因此卷帘布可以制作得更加宽大,以缩小漏光间隙。然而,它仍然没有解决部分电机头裸露在外的问题,电机头仍占用一定的空间,仍会导致卷帘漏光和室内景观的外漏。并且,这种电动卷帘机构需要对已有的电机结构作出较大改变,成本明显增高。

中国专利CN200510034085所公开的一种电机头部可埋入托架中以减少电机头的外露的卷帘用电机托架,但它只是减小了托架与窗帘布之间的间隙,托架本身的厚度加上仍然部分裸露在外的电机厚度导致卷帘安装后帘面边缘与窗框之间仍留有18mm的漏光间隙θ。

综上所述,电动卷帘的侧边漏光间隙问题长期存在,业界一直尚未能找到一种能够简捷有效地解决此问题的理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减小漏光间隙的电动卷帘的卷轴机构及使用该卷轴机构的电动卷帘,以简单的结构改进有效地解决了由于卷帘电机头裸露在外而造成卷帘的漏光间隙问题,且不需要对已有的电机结构或卷轴机构作出大的改变,安装方便,外观简洁,实用性强。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减小漏光间隙的电动卷帘的卷轴机构,包括卷管4、管状电机11、驱动轮13、尾盖7、头支架1和尾支架8,其中,所述管状电机11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头3、皇冠12、输出轴10,其特征在于:增设一个皇冠套管2,所述皇冠套管2外廓为与所述的卷管4的内孔相适配直形柱面,所述的皇冠套管2内具有两段直径不同的小孔段21和大孔段22,所述小孔段21固定在所述皇冠上,所述大孔段22非接触式地罩在电机头外,管状电机11通过所述皇冠套管2与驱动轮安装在卷管4内,从而使所述的管状电机11连同电机头3全部置于所述的卷管4内。

本发明所述的管状电机11两端分别由皇冠套管和驱动轮支撑安装在卷管4内,当启动管状电机11运行升降遮阳面料时,电机主体通过电机头3固定在头支架上,两者均固定不动,所述电机尾端的输出轴10带动驱动轮13转动,进而带动卷管4转动,所述皇冠套管2与皇冠也会随着卷管4的转动而转动。由于皇冠套管2的大孔段22是空罩在所述电机头3外的,在皇冠套管2随卷管4转动时,皇冠套管2并不会与固定不动的电机头3发生接触摩擦,这样使得电机头3可以全部进入卷管4中,消除了电机头占位的问题,从而解决了电机头3占位带来的漏光间隙问题。

作为本发明优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的皇冠套管2与所述的卷管4之间的传递扭矩的连接方式为键槽式连接,即在卷管4内壁上开有至少一个键槽,在皇冠套管2的外壁上设置对应的凸键,或者是在皇冠套管2上设置至少一个键槽,在卷管4的内壁上设置对应的凸键。

本发明所述的皇冠套管2与所述的卷管4之间的传递扭矩的连接方式还可以采用销钉固定连接方式,更为简单,仅需在卷管4上的适当位置设置销孔,加销钉固定皇冠套管2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卷管4可以采用圆筒形直管,也可以采用槽管、八角管,所述的皇冠套管2的外廓与所述的驱动轮13外廓一致,均与卷管2内廓相适配,所述皇冠套管2全部置于在卷管4中,其外端与卷管4的端口平齐。

当卷管4采用八角管时,所述皇冠套管2和驱动轮13的外轮廓为与之相适配的八角形柱面。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使用所述可减小漏光间隙的卷轴机构的电动卷帘,由卷轴机构和遮阳面料5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卷轴机构包括卷管4、管状电机11、驱动轮13、尾盖7、头支架1和尾支架8,其中,所述管状电机11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头3、皇冠、输出轴,其特征在于:增设一个皇冠套管2,所述皇冠套管2外廓为与所述的卷管4的内孔相适配直形柱面,所述的皇冠套管2内具有两段直径不同的小孔段21和大孔段22,所述小孔段21固定在所述皇冠上,所述大孔段22非接触式地罩在电机头外,管状电机11通过所述皇冠套管2与驱动轮安装在卷管4内,从而使所述的管状电机11连同电机头3全部置于所述的卷管4内;所述遮阳面料5覆盖在整条卷管4上,从而使得遮阳面料5与窗框之间的漏光间隙θ缩小到头支架或尾支架厚度加卷管安装所需的间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 解决了因电机头占位而带来的难以减小的漏光问题:本发明通过增设一皇冠套管,将电机头空套其中,使管状电机能够全部收入在卷管中,避免电机头裸露在卷管外,极大地减小了面料到窗框之间的漏光间隙,漏光间隙不再包含电机头厚度,而仅仅为头支架或尾支架厚度加上卷管安装所需间隙,这个漏光间隙θ最小仅有3mm。

2. 改进结构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广,极易推广应用:本发明仅在现有卷轴机构中增设了皇冠套管,且结构简单,安装操作与现有技术相同,没有增加安装操作的复杂性,不需要对已有管状电机结构作出改变,因此,既可以直接生产本发明的新产品,也可以对现有卷轴机构做改造而成,极易推广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3. 本发明适用于带电子限位控制装置的管状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动卷帘的分解图;

图2为现有的电动卷轴机构电机头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动卷轴机构电机头端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动卷帘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动卷帘的主视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皇冠套管与卷管的连接方式;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皇冠套管与卷管的键连接方式;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3的皇冠套管与卷管的第三种优选的键连接方式。

附图标记:1-头支架;2-皇冠套管;3-电机头;4-卷管;5-遮阳面料;6-顶梁;7-尾盖;8-尾支架;9-安装码;10-电机输出轴;11-电机;12-皇冠;13-驱动轮;14-卷管键槽;15-套管凸键;16-平行凸条;17-卷管内壁凸条;21-皇冠套管小孔段;22-皇冠套管大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6所示的一种可减小漏光间隙的电动卷帘的卷轴机构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1,它由卷管4、管状电机11、驱动轮13、皇冠套管2、尾盖7、头支架1和尾支架8组成,其中,所述管状电机11包括电机主体、电机头3、皇冠12、输出轴10,所述管状电机11采用带电子限位控制装置的管状电机,通过遥控装置无线设置遮阳面料下垂的最大限位;所述卷管4为直圆管,所述皇冠套管2外廓为与所述的卷管4的内孔相适配直圆柱面,并与所述的驱动轮13直径一致,所述的皇冠套管2内具有两段直径不同的小孔段21和大孔段22,所述小孔段21套在所述皇冠12上,所述大孔段22非接触式地罩在电机头外,所述皇冠套管2全部置于在卷管4中,其外端与卷管4的端口平齐,从而使所述的管状电机11连同电机头3全部置于所述的卷管4内。

实施例1中的皇冠套管2与卷管4之间为键槽式连接,如图6所示,在卷管4壁上开有一个在端口开口的键槽14,对应地,在皇冠套管2的外壁上设置一与键槽形状相同且高度与卷管壁厚一致的凸键15,两者相合形成传递扭矩的连接,是一种结构紧凑的连接方式。

在上述卷轴机构的卷管上安装遮阳面料5,所述遮阳面料5覆盖在整条卷管4上即构成了本发明的电动卷帘。遮阳面料5与窗框之间的漏光间隙θ是由头支架或尾支架厚度加卷管安装所需的间隙而产生的,漏光间隙θ=支架厚度+卷管安装所需的间隙。

参见图5所示,在安装上述卷轴机构时,首先将一顶梁6通过安装码9固定在墙上,该顶梁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的头支架1和尾支架8,从而将卷轴机构固定在墙上。

 如图7所示的是本发明卷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皇冠套管2的外壁上开一个键槽,对应地,在卷管4的内壁上设置两条并排平行的凸条16,两凸条16的宽度与所述键槽相适配,构成一个凸键,在安装时,将卷管4上的凸条16插入皇冠套管2的键槽内,达到皇冠套管2与卷管4之间传递扭矩的连接。

如图8所示的是本发明卷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在卷管4的内壁上设置的两条并排平行凸条16,是作为键槽使用,而非作为键使用;对应地,在皇冠套管4的外壁上设置一个凸键15,与所述凸条16构成的键槽相适配;同时,卷管内壁上圆周上均布了三条凸条17,以便使皇冠套管2在卷管内居中。

本发明卷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4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卷管采用的是三槽均布在圆周上的三槽管,所述的皇冠套管的外廓与所述的驱动轮的外廓一致,均为带有三条均布圆周上的凸键的圆柱面。

本发明卷轴机构的另一实施例5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卷管采用八角管,所述的皇冠套管的外廓与所述的驱动轮外廓一致,均为八角形外廓。

本发明在使用时,管状电机输出轴10转动,带动驱动轮13的转动。驱动轮13带动卷管4的转动,从而收起或放下遮阳面料5。由于电机完全被收于卷管4中,遮阳面料5可以附在整条卷管4上,使得遮阳面料到窗框之间的间隙大大减小,最小可达到3mm。

本发明的电动卷帘还可用于应用管状电机的弹簧卷帘、香格里拉帘和斑马帘等任何采用卷取方式的室内外遮阳产品,用途十分广泛,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均有大量需求。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