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hsa-miR-1260b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hsa-miR-1260b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应用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sa-miR-1260b在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移诊断中的作用及其应用。本发明旨在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筛查与NSCLC侵袭转移相关的microRNA,探讨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并预测可用于血清检测,评估其作为临床上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恶性分级和预后评估的可行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5136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湖州市中心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56775.5

  • 发明设计人 戴利成;许丽敏;李丽琴;

    申请日2015-02-03

  • 分类号C12N15/113(20100101);C12Q1/68(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汤东凤

  • 地址 313000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爱山街道红旗路19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9:04:0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7-25

    授权

    授权

  • 2015-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5/113 申请日:201502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miRNA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其用作非小细胞肺癌淋巴转 移的诊断用途。

背景技术

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于恶性肿瘤之 首。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约占其80%,近些 年疗效虽有提高,但长期生存率仍较偏低,绝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癌症晚期, 只能采取姑息性治疗,预后较差。

侵袭和转移是癌细胞从原发性部位转移到远端部位形成肿瘤的过程,它是 一个多步骤、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生物学过程,是导致NSCLC复发和影响预后 的重要因素,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对NSCLC的侵袭和转移机 制尚不清楚。一直以为肿瘤的发生是由一系列致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逐步形 成的,但随着非编码RNA的发现,此传统观念被改变。最近的研究表明,非编 码RNA中的成员microRNA分子广泛参与了肿瘤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的基因表达 调控,这一发现为肿瘤转移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microRNA是由内源基因编码,长约19-24nt的非编码小RNA,可通过形成 RNA诱导沉默复合体(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与靶基因3’端 非翻译区(untranslated region,UTR)互补结合,诱导mRNA的切割降解,翻译 抑制或其他形式的调节机制抑制靶基因的表达。目前已发现的人类microRNA 已达1000多种,超过50%的microRNA基因定位于肿瘤相关的染色体座位或其 易感位点,并证实部分microRNA异常表达与特定的肿瘤有着密切的关系,并 参与了恶性肿瘤发展的多个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殖、侵袭和转移。

microRNA在NSCLC的侵袭和转移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Grawford等将 miRNA-126转染入肺鳞癌细胞系,与空白对照组及转染入无序pre-microRNA 的细胞相比,前者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下降。Yu等将高危险性(死亡危险 比>1)的microRNA前体和保护性(死亡危险比<1)的microRNA前体分别转 染入低侵袭性和高侵袭性的肺癌细胞系中,发现转入高危险性microRNA的肺 癌细胞系渗入基质胶膜的侵袭性增强,而转染保护性microRNA的肺癌细胞系 侵袭性降低,表明这些microRNA与肺癌的侵袭转移相关。Zhang等利用茎环 状反转录实时PCR方法(stem-loop qRT-PCR)对20对NSCLC和癌旁组织的 miR-21进行了定量,并利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了miR-21的靶基因PTEN的 表达情况,发现miR-21在NSCLC中有较高的表达,而抑癌基因PTEN的蛋白 表达情况则相反,接着将载有miR-21转录抑制子的质粒转染NSCLC细胞,结 果显著降低了细胞的生长和侵袭作用,表明miR-21的表达降低了抑癌基因 PTEN的表达,促进了NSCLC细胞的生长和侵袭。Zhu等的研究也发现,miR-21 通过靶向多个肿瘤转移抑制基因,调控乳腺癌、肺癌的侵袭和转移。Wang等用 microRNA芯片技术筛选出了在肺癌和癌旁两种细胞中有显著表达差异的 miR-183,并发现miR-183与肺癌细胞的转移潜能负相关,推测其为潜在的转移 抑制因子,进一步的研究发现,miR-183的过表达抑制了肺癌细胞的转移和侵 袭。

microRNA的研究不仅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的探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 法,而且在临床诊疗和预后评估方面显示了很高的应用价值。microRNA参与了 肿瘤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microRNA发生变化。而且, microRNA具有很好的组织特异性,经筛查检测48个microRNA确定肿瘤的组 织来源准确率达90%。同时,microRNA又具有肿瘤发生的阶段特异性,同一 种肿瘤在发生发展不同分期阶段具有不同的microRNA表达谱。因此,microRNA 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恶性分级、个性化诊疗 和预后判断等,甚至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指导临床用药。

虽然肿瘤组织microRNA表达谱与肿瘤发病及预后相关,但是检测技术复 杂、创伤大,难以真正用于临床诊断,而外周血血清较易获得和检测,临床应 用便捷,利于推广,并且microRNA在血清中能够长期稳定存在,不易被RNA 酶降解,煮沸、反复冻融、酸碱环境、长期保存等极端条件均不会造成血清 microRNA的损失。更重要的是,血清中microRNA表达谱的变化与肿瘤的组织 密切相关,能够提示肿瘤的状态。Chen等的研究显示,在非小细胞肺癌血清中, miR-25和miR-223表达显著上调。Ng等以血清miR-92作为分子标志物,可以 诊断Ⅰ~Ⅳ期的结直肠癌,灵敏度可达89%,特异性达到70%。这充分体现了 血清microRNA在肿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随着microRNA研究的深入,必将为NSCLC的侵袭和转移机制研究提供新 的策略和方案。但迄今为止,发现的与NSCLC侵袭和转移相关的microRNA数 量有限,且这些microRNA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因此,本发明旨在利用microRNA芯片技术筛查与NSCLC侵袭转移相关的 microRNA,探讨其在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并进行血清学验证,评估其作 为临床上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恶性分级和预后评估的可行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通过建立NSCLC患者病理和术后随访资料库,建成组织样本库和 血清样本库200余例。其中有30例已经取得术前、术后和复发后血清,每三个 月进行回访,并记录相应随访资料。在已完成10对NSCLC癌及癌旁标本的 microRNA芯片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将筛选具有差异表达的microRNA,并基 于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RIP实验技术确定其靶基因,探明microRNA在NSCLC 侵袭和转移中的调控机制,同时,筛查NSCLC患者不同的病理阶段时,血清 中NSCLC转移特异的microRNA标志物,为NSCLC转移提供早期有效的监控 手段。

本发明将为NSCLC的侵袭和转移控制提供科学依据,获得临床上快速、 便捷的转移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方法,提高NSCLC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 研究成果对提高我省在NSCLC转移的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的基础理论研究水 平及其临床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miRNA,即hsa-miR-1260b,其可用于在非小 细胞肺癌转移的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筛选NSCLC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microRNA;

(2)生物信息学预测并鉴定microRNA的靶基因;

(3)考察差异microRNA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4)研究差异microRNA及其对应靶基因在NSCLC肿瘤侵袭和转移 中的作用。

(5)验证NSCLC血清与非癌对照血清差异表达的microRNA,评估 其作为血清NSCLC候选标志物,用于NSCLC早期转移诊断、疗效监控的 可能性。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1)巩固和完善NSCLC数据库

A 建立和整理NSCLC患者病理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数据库,收集和 整理患者的病理档案、术后治疗方案及效果、术后生存情况等数据;

B 建立和整理NSCLC组织样本库(已完成200例NSCLC组织样本 收集);

C 建立和整理NSCLC患者及对照人群的血液样标本库。

(2)NSCLC及癌旁组织差异microRNA的筛选

A 样本收集:选取临床确诊的NSCLC患者10例,取癌及对应的癌 旁组织,共20例标本;

B 样本总RNA提取:采用总RNA提取方法提取20例标本的总RNA;

C 利用microRNA提取试剂盒分离提取总RNA中的microRNA;

D 利用哺乳动物microRNA芯片(Affymetrix),对收集到的20例标 本的microRNA样品进行筛选实验,共做20张芯片;

E 应用芯片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的 microRNA。

(3)扩大样本实验验证和microRNA的进一步筛选

A 利用Real-timePCR技术验证芯片实验中癌与癌旁组织差异显著的 microRNA结果,对这些microR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选取8-10个与 肿瘤侵袭和转移相关的microRNA,扩大肺癌组织样本到100对进行验证;

B 根据上述NSCLC病例的病理学资料,对选取的8-10个microRNA 进行分析,考察在不同的病理分期的NSCLC患者中的表达量分布情况。

(4)RIP技术确定差异microRNA的靶基因,生物信息学查询并参照 文献报道,预测microRNA的功能,选取1-2个与NSCLC侵袭和转移相关 的microRNA进行后续研究。

(5)microRNA的lentivirus过表达载体系统/反义寡核苷酸抑制 micorRNA表达实验及NSCLC细胞试验

A 构建microRNA的Lentivirus过表达载体,其中设计有报告基因。

B 采用稳转技术将microRNA过表达载体转染入NSCLC细胞。 transwell技术监控各细胞株的表型变化;Real-timePCR技术分析microRNA 和对应靶基因的表达量情况;Western实验考察靶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

C 修饰后的反义寡核苷酸使用Lipofectamine转染NSCLC细胞, transwell技术监控各细胞株的表型变化;Real-timePCR技术分析microRNA 和对应靶基因的表达量情况;Western实验考察靶基因的蛋白表达变化。

(6)动物模型实验

A Lentivirus过表达的microRNA载体转染后的NSCLC细胞皮下接 种裸小鼠;

B 观察接种细胞后的小鼠体内细胞成瘤情况及肿瘤转移情况。

(7)microRNA的血清检验,评估差异microRNA作为NSCLC转移 早期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

A 收集病人相应术前、术后和复发后外周血样本;

B 一小时内分离出血清;

C Real-timePCR技术检测血清中游离microRNA的表达量;

D 对血清microRNA变化情况与相应病理随访资料进行关联分析, 考察患者在不同的病理阶段,血清内相应的microRNA的表达量变化情况。 确认候选microRNA作为NSCLC转移早期血清标志物的可能性,及应用 于临床NSCLC监控的实用性。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microRNA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肿瘤标志物用于癌症的早期诊断、恶性分 级、个性化诊疗和预后判断等,甚至可以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指导临 床用药。

2.hsa-miR-1260b在非小细胞肺癌转移和非转移中具有显著性差异,可以有 效进行检测,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

3.虽然肿瘤组织microRNA表达谱与肿瘤发病及预后相关,但是检测技术 复杂、创伤大,难以真正用于临床诊断,而外周血血清较易获得和检测, 临床应用便捷,利于推广,并且microRNA在血清中能够长期稳定存在, 不易被RNA酶降解,煮沸、反复冻融、酸碱环境、长期保存等极端条 件均不会造成血清microRNA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NSCLC患者RNA质量检测电泳图。

图2为microRNA芯片扫描图。

图3为不同病理分期远端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A:Ia期和IIa期的比较;B:IIa期和IIIa期的比较;C:Ia期和IIIa期的 比较。

图4为不同病理分期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A:Ia期和IIa期的比较;B:IIa期和IIIa期的比较;C:Ia期和IIIa期的 比较

图5为不同病理分期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A:Ia期和IIa期的比较;B:IIa期和IIIa期的比较;C:Ia期和IIIa期的 比较。

图6为远端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A:远端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的比较;B:癌旁组织和癌组织的比较;C: 远端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比较。

图7为远端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的聚 类分析。

图8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的火山 图。

图9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的聚类 分析图。

图10为miRNA1260b在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未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 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完善NSCLC组织样本和血浆标本库,收集和整理病人病理资料和术 后随访资料;

(1)建立了120例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部分患者的术后随访资 料数据库;

(2)建立了120例NSCLC患者的组织样本库;

(3)建立了NSCLC患者及部分复发患者的外周血浆样本库30例。

实施例2:

NSCLC组织样本的microRNA芯片实验

(1)microRNA芯片实验用样本的筛选

为保证芯片筛选用样本的组织病理资料的均一性,从已经建立的NSCLC 组织样本库中选择满足以下入选标准的病例9例:男性;50岁-70岁;腺癌; 每例病例均包括远端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其中临床分期分别为Ia期 3例(样本编号分别是511587,541056,492827),IIa期3例(样本编号分别 是435942,575901,473871)和IIIa期3例(样本编号分别是399409,399514, 509185)。每例病例分别取其远端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进行microRNA 芯片检测,分别标记为N,P,C。同时,该9例病例包括4例非淋巴结转移标 本(样本编号435942,492827,511587,541056)和5例淋巴结转移标本(样 本编号399409,473871,509185,399514,575901)。

(2)样本total RNA抽提

采用mirVanaTMmiRNA Isolation Kit(Cat#AM1560,Ambion,Austin,TX, US),根据生产厂商提供的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样品的total RNA抽提,抽提所得 total RNA经Agilent Bioanalyzer 2100(Agilent technologies,Santa Clara,CA,US) 电泳质检,其中A260/A280>1.8,RIN值>5.0,28S/18S>=0.7的RNA样本方可 进入下一轮实验。经检测,本研究所需的27例RNA样本均满足后续实验要求。

结果如附图1所示。

实施例3:

芯片实验

项目所用芯片为Agilent human miRNA(8*60K)V16.0芯片(design ID: 31181),共有27个标本,需要完成27张上述芯片,委托生物芯片上海国家工 程研究中心完成。具体步骤包括:

1)样品RNA的标记

实验样品RNA采用Agilent miRNA芯片配套的试剂盒,miRNA Complete  Labeling and Hyb Kit(Cat#5190-0456,Agilent technologies,Santa Clara,CA,US), 按照标准操作流程的标记部分对样品中的miRNA分子进行荧光标记。

2)芯片杂交

按照Agilent miRNA芯片配套提供的标准操作流程和配套试剂盒,miRNA  Complete Labeling and Hyb Kit(Cat#5190-0456,Agilent technologies,Santa Clara, CA,US)的杂交部分,进行样品的杂交实验。在滚动杂交炉中,Hybridization  Oven(Cat#G2545A,Agilenttechnologies,Santa Clara,CA,US),55℃,20rpm,滚 动杂交20小时。杂交完成后在洗缸staining dishes(Cat#121,Thermo Shandon, Waltham,MA,US)中洗片,洗片所用的试剂为Gene ExpressionWash Buffer Kit (Cat#5188-5327,Agilenttechnologies,Santa Clara,CA,US)。

3)结果扫描

芯片结果采用Agilent Microarray Scanner(Cat#G2565BA,Agilent  technologies,Santa Clara,CA,US)进行扫描,用Feature Extraction software 10.7 (Agilenttechnologies,Santa Clara,CA,US)读取数据,软件设置Scan resolution=5 μm,PMT 100%,5%最后采用Gene Spring Software 11.0(Agilent technologies, Santa Clara,CA,US)进行归一化处理,所用的算法为Quantile。

结果如附图2所示。

实施例4:

芯片实验质控情况

所有27张芯片的技术重复的变异系数(CV值)均<10,说明该芯片检测体系 稳定;各芯片检出率范围为20%-40%,符合正常检出率要求;各芯片杂交数据 的箱线图分析说明分布和分散程度较好。以上各质控标准说明芯片结果稳定性 好,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实施例5:

1)不同病理分期远端正常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比较IaN,IIaN,IIIaN 3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发现IaN和IIaN 之间未发现差异表达microRNA;IaN+IIaN组和IIIaN组之间有11个差异表达 的microRNA,包括hsa-miR-205,hsa-miR-34b,hsa-miR-34b*,hsa-miR-34c-3p, hsa-miR-376a,hsa-miR-429,hsa-miR-449a,hsa-miR-449b,hsa-miR-495, hsa-miR-500a,hsa-miR-650。初步研究说明Ia和IIa期病人的远端正常组织未 出现显著的microRNA变化,但是IIIa期病人的远端正常组织已经开始出现 microRNA表达量的改变。

结果如附图3所示。

2)不同病理分期癌旁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比较IaP,IIaP,IIIaP 3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发现IIaP和IIIaP之 间有3个microRNA差异表达;但是IaP和IIaP之间有9个microRNA差异表 达,与IIIaP之间有23个microRNA差异表达;初步研究说明与Ia期病人相比, IIa期和IIIa病人的癌旁组织已经开始出现microRNA表达量的改变。

结果如附图4所示。

3)不同病理分期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IaC,IIaC,IIIaC 3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并不比远端正常组织和癌 旁组织组间差异表达的microRNA多,其中IIaC和IIIaC之间仅hsv2-miR-H7-3p 表达有差异;hsa-miR-23a*在IIaC和IIIaC中的表达量远高于IaC。

结果如附图5所示。

4)远端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和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远端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之间几乎没有出现microRNA表达量的改变,仅 发现hsa-miR-338-5p在癌旁组织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远端正常组织;但是癌旁组 织和癌组织之间有36个microRNA的表达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远端正常组织和 癌组织之间的差异表达的microRNA有55个,说明癌组织与远端正常组织相比 microRNA的表达量发生了广泛的变化。以上述筛选出的55个microRNA为对 象,对27个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根据该差异表达的microRNA表达谱 可以将27个样本很好地分为癌组织和非癌组织两大类。

结果如附图6和附图7所示。

5)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

发现在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的microRNA3个,包括 hsa-miR-1260b,hsa-miR-423-3p,hsa-miR-23a-5p。

其中hsa-miR-1260b的序列为:5’-AUCCCACCACUGCCACCAU-3’

以上述筛选出的3个microRNA为对象,对9个癌组织样本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显示根据该差异表达的microRNA表达谱可以将9个样本很好地分为淋巴 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两大类。

图8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的火山 图。

图9为淋巴结转移组和非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差异表达microRNA的聚类 分析。

实施例6:

扩大肿瘤样本验证microRNA芯片实验结果

(1)RNA抽提及质量控制

选择78例NSCLC患者组织标本对hsa-miR-145,hsa-miR-182和 hsa-miR-213进行microRNA芯片的验证工作,RNA抽提及质量控制方法同上。

(2)反转录和Real-PCR

使用ReverAid First cDNA strand kit(Fermentas)进行反转录。取1ug total  RNA,加入1ul random hexamer primer,补水到12ul,在65℃水浴5min后,立 即放于冰上。加入4ul 5*reaction buffer,RiboLock Rnase inhibitor 1ul,10mM  dNTPMix 2ul,ReverAid M-MuLVReverse Transcriptase 1ul。25℃5min后,42℃ 60min,70℃5min后结束反应,反转录反应在ABI 9700PCR仪上进行。产物放 于-20℃短期保存或-70℃长期保存。使用时,将cDNA产物稀释20倍。microRNA 引物由ABI公司合成。系统反应体系:2ul cDNA,10ul Premix Ex  TaqTM II(2×),0.4ul 10uM上下游引物,0.4ulROX II,加水至20ul。在ABI 7900 荧光定量PCR仪上进行扩增反应,95℃10sec后40个循环的95℃5s,60℃ 34sec。

(3)实验结果

分别定量分析3个microRNA在78例NSCLC患者的远端正常组织、癌旁 组织和癌组织中的表达量;研究发现hsa-miR-21在66例远端正常组织和癌旁 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组织中的表达量,hsa-miR-145在75例远端正常组 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组织中的表达量,该研究结果与芯片结果 基本相符,因此我们计划选择这2个microRNA进行后续研究。

实施例7:

miR-1260b在淋巴结转移组和非转移组之间的差异表达如表1所示。

表1

19例淋巴结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32例淋巴结未转移的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淋巴结转移组的miR-1260b表达变化倍数显 著高于淋巴结未转移组。

miRNA-1260b在淋巴结转移和淋巴结未转移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的比较 (19例淋巴结转移32例淋巴结未转移),AUC=0.72,最佳临界点时的敏感度为 63.2%,特异性为81.2%,如图10所示。

因此,可以通过检测组织miR-1260b的量来诊断非小细胞癌的淋巴转移。

实施例8:

对血清miR-1260b变化情况与相应病理随访资料进行关联分析,考察患者 在不同的病理阶段,血清内相应的miR-1260b的表达量变化情况,预测 miR-1260b可以作为NSCLC转移早期血清标志物。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 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 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 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