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及投币机构

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及投币机构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及投币机构,其中所述投币构件位于投币机本体的上方,并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且与投币机本体内部形成有钱币流通路径,所述投币构件在正对投币口的上方设置有喷气孔;其中所述投币机构应用上述投币构件,并包括连接喷气孔的脚踩式打气筒,通过自动或人工操作脚踩式打气筒向位于投币口处的钱币进行吹气,使钱币能够顺利下入到投币机本体内。本发明所述的投币构件通过在传统的投币构件上增设正对投币口的喷气孔有效解决了投币口处钱币停留多而无法下落的技术问题,同时给出的应用了该投币构件的投币机构更是集自动喷气和人工喷气于一身,操作性强,可靠性高,尤其适用于经济不发达城市。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580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绵阳宏信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50382.3

  • 发明设计人 张清和;张文昊;

    申请日2015-01-30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周庆佳

  • 地址 621000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石塘浸水村九社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59:1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1-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7D11/00 授权公告日:20170419 终止日期:20180130 申请日:201501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4-19

    授权

    授权

  • 2015-06-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7D11/00 申请日:2015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公交车上使用投币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及投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减小车辆排放污染,国家提倡人们出行尽可能的减少驾驶私家车的方式,而采用公交车出行。在公交车上常见的设备就是投币机,虽然在现在如此智能的时代,大多数出行市民均采用了自带公交卡的方式,而不用再每上车就东翻西找的找零钱乘车,但是投币机依然还是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依然还是公交车上不可缺少的设备。

现在公交车上的投币机,尤其在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其还并没有真正的实现智能化,即不像发达城市一样直接将所有公交车上传统的投币机更换成可识别假币且具有纸币和硬币投入口的智能投币机。在这些经济并不发达的城市还采用着传统的功能单一的具有一个柱形箱柜的投币机,其仅仅具有一个既供纸币投入又供硬币投入的条形投币口,而在条形投币口的下方往往采用一块倾斜板让钱币可以顺向滑下,以给驾驶师傅看清投币金额的缓冲时间。这种结构设计对于上车乘客少时,其还是具有一定优势的,而当上车乘客多时,乘客所投钱币总是混成一堆停留在该倾斜板上,无法顺利滑入到投币机箱体内部。此时,驾驶员师傅面对这种情况往往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以“武力”解决,即使劲拍打投币机使倾斜板上的钱币能够因为抖动而滑入投币机箱体;另外一种是采用一根准备好的细长钢丝,从条形投币口处伸到倾斜板上,直接一阵乱搅就将钱币滑入到了投币机箱体内。这两种方式虽然都可以很顺利将停留在倾斜板上的钱币滑入投币机箱体内,但是过程手段并不长期可取,因为这不仅需要驾驶员师傅腾出手来处理,使后面到站的公交车较长等候,更是对投币机本身是一种损坏。因此急需一种可在这些经济不发达城市大量推广使用的投币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和/或缺陷,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其通过在传统的投币构件上增设正对投币口的喷气孔有效解决了投币口处钱币停留多而无法下落的技术问题,使得驾驶员师傅可以不再采用拍打或是钢丝的方式使钱币下落。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上述投币构件的公交车投币机构,该投币机构巧妙利用了脚踩式打气筒的方式对投币构件上的喷气孔进行喷气,并集自动与人工操作于一身,不仅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尤其适合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进行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其位于投币机本体的上方,其中,所述投币构件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且与投币机本体内部形成有钱币流通路径,所述投币构件包括:

一竖板,其与所述投币机本体顶部固接,所述竖板上端具有一个水平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一排喷气孔,所述一排喷气孔在弯折部的下方均具有一喷气凸缘,所述喷气凸缘、弯折部与竖板一体成型;

两个侧板,其为结构相同的扇形板,所述两个侧板的其中一直边分别连接在所述竖板的两侧并低于竖板的高度,另一直边与所述投币机本体顶部固接,所述两个侧板与竖板的底部将投币机本体的顶部圈设出一个矩形开口;

一个弧形板,其连接在所述竖板与两个侧板之间,并将所述矩形开口遮盖仅留出一个供钱币投入的条形投币口;

一个倾斜板,其连接在所述竖板下端,并位于所述投币机本体内部,所述倾斜板位于投币口的下方以接住从投币口落下的钱币;

其中,所述竖板的弯折部位于所述弧形板的条形投币口上方,且其喷气口正对所述条形投币口。

优选的是,所述喷气凸缘的高度在2-3cm。

优选的是,所述两个侧板的所述其中一直边较竖板低12-15cm。

本发明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投币构件的公交车投币机构,其中,所述投币机构还包括:

一个红外探测器,其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分别位于所述倾斜板的两侧,以用于检测所述倾斜板上是否还停留有钱币未进入投币机本体内;

一个输气管,其一端具有多个第一分支,所述多个第一分支分别连接在所述投币构件的所述一排喷气孔上,另一端连接至一个脚踩式打气筒;

一个伸缩缸,其活动端连接有一个按压块,所述按压块位于所述脚踩式打气筒的脚踩部上方,并可在所述伸缩缸的作用下对脚踩式打气筒进行打气;

一个控制机构,其电连接至所述红外探测器以及所述伸缩缸;其中,所述控制机构根据从所述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伸缩缸活动端在竖直方向上来回动作,实现对脚踩式打气筒的打气。

优选的是,所述输气管的所述另一端具有两个第二分支,所述两个第二分支各连接有一个脚踩式打气筒,

其中一个脚踩式打气筒位于所述伸缩缸的下方,另外一个脚踩式打气筒位于公交车的驾驶座区域,供驾驶员师傅脚踩使用。

优选的是,所述伸缩缸、所述控制机构以及所述其中一个脚踩式打气筒均位于投币机本体的内部,并通过一块隔板隔开。

优选的是,所述隔板上方设置有一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前端具有夹持部;

其中,所述伸缩缸的主体被夹持于所述夹持部内,并将其活动端朝下。

优选的是,所述输气管位于所述投币机本体的内部,其上的多个第一分支从投币机本体的顶部穿出连接至所述投币构件的一排喷气孔上,其上的第二分支的其中一个从投币机本体的背部穿出连接至所述另外一个脚踩式打气筒。

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第一分支伸至喷气孔的喷气凸缘内,并与喷气凸缘之间采用粘结剂密封粘结。

优选的是,所述输气管采用透明塑胶硬管。

本发明所述的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及投币机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其一、所提供的投币构件在传统的投币构件基础上通过在投币口的上方增设喷气孔的方式,使得当上车乘客投币较多时,可将停留在投币口倾斜板上的钱币能够顺利滑入到投币机内,方便了下个到站乘客的投币,也减少了驾驶员师傅的时间浪费;

其二、所提供的投币机构在应用了上述所说的投币构件基础上,还巧妙利用了脚踩式打气筒的方式对投币构件上的喷气孔进行喷气,并集自动与人工操作于一身,不仅安全可靠,且成本低,尤其适合在经济不发达的城市进行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公交车投币机的投币构件1,其位于投币机本体2的上方,其中,所述投币构件由透明亚克力材料制成(以方便驾驶员师傅查看上车乘客是否投够钱币),且与投币机本体内部形成有钱币流通路径,所述投币构件1包括:

一竖板101,其与所述投币机本体顶部201固接,所述竖板上端具有一个水平弯折部1011,所述弯折部上设置有一排喷气孔1012,所述一排喷气孔在弯折部的下方均具有一喷气凸缘1013(这些喷气凸缘构成喷气嘴),所述喷气凸缘、弯折部与竖板一体成型(这样可以提高整个竖板的稳定性);两个侧板102,其为结构相同的扇形板,所述两个侧板的其中一直边分别连接在所述竖板的两侧并低于竖板的高度,另一直边与所述投币机本体顶部201固接,所述两个侧板与竖板的底部将投币机本体的顶部圈设出一个矩形开口202;一个弧形板103,其连接在所述竖板与两个侧板之间,并将所述矩形开口遮盖仅留出一个供钱币投入的条形投币口1031;一个倾斜板104,其连接在所述竖板下端,并位于所述投币机本体内部,所述倾斜板位于投币口的下方以接住从投币口落下的钱币;其中,所述竖板的弯折部位于所述弧形板的条形投币口上方,且其喷气口正对所述条形投币口。

这里,本发明通过将竖板延伸出两个侧板,并在其上端设置一块带有喷气嘴的水平弯折部,使得喷气嘴正对条形投币口,这样当有钱币停留在条形投币口下方的倾斜板时,可以在气流的作用下冲入到投币机本体内部,不再需要驾驶员再拍打或用钢丝搅动的方式使钱币落下。因此既保护了投币机,又节约了驾驶员的时间,避免了后面到站车辆的较长等候。同时本发明提供的投币构件由于结构改动简单,并不需要多大的成本支出,尤其适合在经济不发达城市或乡镇进行推广。

在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喷气凸缘1013的高度在2-3cm。所述两个侧板102的所述其中一直边较竖板101低12-15cm。该距离可避免由于设置了竖板延伸部导致乘客投币不便的缺陷,若延伸部过低,喷气凸缘过长,就会挡住乘客投币;若延伸部过高,喷气凸缘过短,则失去了喷气嘴的设计初衷,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气流被送进到条形投币口处,进而使位于其下方的倾斜板上停留的钱币滑入到投币机本体内。

在上述公开的公交车投币构件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的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投币构件的公交车投币机构,其中,所述投币机构还包括:

一个红外探测器,其信号发射端301和信号接收端302分别位于所述倾斜板的两侧,以用于检测所述倾斜板上是否还停留有钱币未进入投币机本体内;

一个输气管4,其一端具有多个第一分支401,所述多个第一分支分别连接在所述投币构件的所述一排喷气孔上,另一端连接至一个脚踩式打气筒5;

一个伸缩缸6,其活动端连接有一个按压块7,所述按压块位于所述脚踩式打气筒的脚踩部上方,并可在所述伸缩缸的作用下对脚踩式打气筒进行打气;

一个控制机构(未示出),其电连接至所述红外探测器以及所述伸缩缸;其中,所述控制机构根据从所述红外探测器接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伸缩缸活动端在竖直方向上来回动作,实现对脚踩式打气筒的打气。

这里可看出,上述投币机构技术方案实现了自动检测所述倾斜板上是否还停留有钱币未进入投币机本体,同时在检测到有钱币停留时可通过伸缩缸不断的对脚踩式打气筒进行打气,进而使喷气孔喷出气流,以让钱币滑入到投币机本体内。

上述方案中,考虑到若倾斜板上有钱币停留但不多比如说就几张甚至一张零钱的情况,红外探测器有可能很难探测到,因此本发明进一步的提出了下述技术方案:

即,所述输气管4的所述另一端具有两个第二分支402,所述两个第二分支各连接有一个脚踩式打气筒5、8,其中一个脚踩式打气筒5位于所述伸缩缸的下方,另外一个脚踩式打气筒8位于公交车的驾驶座区域,供驾驶员师傅脚踩使用。这里很容易看到,所述其中一个脚踩式打气筒用于自动操作,所述另外一个脚踩式打气筒用于人工操作。当在伸缩缸完成自动喷气时,若驾驶员师傅看到还有停留的钱币未落下时,此时仅仅通过脚下的另外一个脚踩式打气筒再继续对条形投币口进行吹气,直到所有钱币落入。可见,该方式的设计给出了两种可靠方案,操作性强,且一旦控制机构出现故障,还有人工设计方案可以作为替补。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为了使整个结构的紧凑和谐,所述伸缩缸、所述控制机构以及所述其中一个脚踩式打气筒均位于投币机本体的内部,并通过一块隔板9隔开。即所述隔板将投币机本体分成两个腔室,一个是钱币储存箱,一个则是该投币机构放置箱,这样功能独立,相互不产生影响。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优选的是,所述隔板上方设置有一支撑臂10,所述支撑臂前端具有夹持部(未示出);其中,所述伸缩缸的主体被夹持于所述夹持部内,并将其活动端朝下。该支撑臂和夹持部可将伸缩缸在投币机本体的内部稳定住,且不会因公交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而出现晃荡或是掉下。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对于输气管而言,其位于所述投币机本体的内部,且其上的多个第一分支从投币机本体的顶部穿出连接至所述投币构件的一排喷气孔上,其上的第二分支的其中一个402从投币机本体的背部(尤指背部下方)穿出连接至所述另外一个脚踩式打气筒8。

为保证输气管与投币构件上的喷气孔密封固定,而不产生漏气,本发明优选的是,所述多个第一分支伸至喷气孔的喷气凸缘内,并与喷气凸缘之间采用粘结剂密封粘结。更一步的是,所述输气管采用透明塑胶硬管,透明塑胶硬管成本低廉,且不会影响到驾驶员师傅查看上车乘客的钱币金额投入以及投币口处的倾斜板上是否还停留有钱币未落下。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发明的说明的。对本发明的公交车投币构件和投币机构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