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摘要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识别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并获得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并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该方法在文件传输的过程中智能终端间距离无需保持在较短距离内,提高了基于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的便捷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1799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28387.6

  • 发明设计人 曾元清;

    申请日2015-01-20

  • 分类号H04B5/02;H04W4/00;

  • 代理机构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邓猛烈

  • 地址 523860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乌沙海滨路1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54:3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6-15

    授权

    授权

  • 2015-06-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B5/02 申请日:2015012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 件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作和生活的各 个领域。智能终端间的文件传输已经成为智能终端的常用功能。近距离无线通 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是一种由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及互联技术演变而来的短距高频的无线电技术。

现有的基于NFC的文件传输方法中,建立并保持智能终端间的NFC连接, 且智能终端之间通过NFC连接进行通讯,实现文件传输功能。由于智能终端间 通过NFC连接进行通讯,而NFC技术属于近场通讯技术,其工作范围仅在20 厘米范围左右,因此在通过NFC传输文件时智能终端间的距离需保持在NFC 工作范围之内,尤其是在传输较大的文件时,智能终端间的距离需长时间保持 在20厘米以内,为智能终端的使用带来不便,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以提高 文件传输的便捷性。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包括:

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确定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并获得第二智能终 端的地址;

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地址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

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并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 的待发送文件。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装置,包 括:

信息获得单元,用于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识别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 并获得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

连接建立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第 二智能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

文件确定单元,用于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

文件发送单元,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及装置,提高 了文件传输的便捷性。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 方法中,第一智能终端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确定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 并获得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且第一智能终端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无线网络连接,随后第一智能终端 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并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的待 发送文件。该方法中第一智能终端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获得第二智能终端 的网络标识信息,并依据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第二智能终端间 的无线网络连接,随后第一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实现文 件传输功能,即,该方法中智能终端间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实现文件传输,而不 是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实现文件传输,因此在文件传输的过程中智能终端 间的距离无需保持在较短距离内,提高了基于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 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实 施例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的 实现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的 实现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的 实现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装置的 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更加详细与完整的说明。 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例,而非对本 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 本发明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内容。

第一实施例: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的 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装置执行,其中该 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作为智能终端的一部分被内置在智能终端内部。 如图1所示,该实现流程包括:

步骤11、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识别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并获得第 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

第一智能终端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NFC)技术识别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 端,并获得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具体的,第一智能终端的NFC天线 与第二智能终端的NFC天线互相接触,实现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的 NFC通讯,且两个智能终端通过NFC通讯分别获得对方的网络标识信息。第一 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均可以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其中,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智能终端所在局域 网的无线保真WIFI的物理地址、第二智能终端的蓝牙地址或第二智能终端的客 户识别模块信息。

其中,第一智能终端通过NFC通讯获得的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可 以包括第二智能终端所在局域网对应的无线路由器的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 WIFI)的物理(Media Access Control,MAC)地址、第二智能终端的蓝牙地址 或第二智能终端的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信息。对应 地,第二智能终端也可以通过NFC通讯获得第一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

步骤12、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的无线网络连接。

第一智能终端依据获得的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第二智能终 端的无线网络连接。具体的,第一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可以通过运营商网 络、WIFI或蓝牙进行互联。

步骤13、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并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 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

第一智能终端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并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 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如,第一智能终端通过运营商网络、WIFI或蓝牙 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在实现第一 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的NFC通讯后,两智能终端通过NFC通讯获得对方的 网络标识信息,并依据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二者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且第一智 能终端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并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 定的待发送文件,即,第一智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文件, 而不是通过NFC通讯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文件,因此在文件传输的过程中智能 终端间的距离无需保持在较短距离内,提高了基于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 传输的便捷性。

第二实施例:

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的 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装置执行,其中该 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作为智能终端的一部分被内置在智能终端内部。 如图2所示,该实现流程包括:

步骤21、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识别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并获得第 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

第一智能终端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NFC技术识别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 并获得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具体的,第一智能终端的NFC天线与第 二智能终端的NFC天线互相接触,实现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能终端的NFC 通讯,且两个智能终端分别获得对方的网络标识信息。第一智能终端和第二智 能终端均可以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

其中,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智能终端所在局域 网的无线保真WIFI的物理地址、第二智能终端的蓝牙地址或第二智能终端的客 户识别模块信息。

步骤22、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的无线网络连接。

第一智能终端依据获得的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第二智能终 端的无线网络连接。具体的,第一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可以通过运营商网 络、WIFI或蓝牙进行互联。

步骤23、在识别到用户多指点触预设的文件时,将被用户多指点触的文件 确定为待发送文件。

在第一智能终端识别到用户多指点触预设的文件时,将被用户多指点触的 文件确定为待发送文件,如可以将被用户双指点触的文件确定为待发送文件。

步骤24、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

其中,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可以包括:

A、在识别到用户多指向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时,创建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 能终端发送所述待发送文件的文件传输事件。

在第一智能终端识别到用户多指向第一预设方向同时滑动时,如在识别到 用户双指向第一预设方式同时滑动时,创建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 待发送文件的文件传输事件。其中,第一预设方向可以包括向上、向下、向左 或向右。

B、在识别到所述多指同时停止多指滑动操作时,触发所述文件传输事件。

在第一智能终端识别到所述多指同时停止多指滑动操作时,触发所述文件 传输文件,即,在第一智能终端识别到所述多指同时停止滑动操作时,第一智 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所述待发送文件,使所述第二智能终 端接收所述待发送文件。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多指滑动操作必须在用户多指同时接触触摸屏开始, 直到所述多指同时离开触摸屏结束时才进行文件的传输,如果在用户双指同时 接触触摸屏之后,单指离开触摸屏,另外一手指继续滑动则视为取消图片传输, 仅做翻页动作。在用户多指滑动过程中,如果改变滑动方向,比如刚开始向右 滑动,接着转为向下滑动,则视为取消传输,不做任何响应。

该方法通过用户多指滑动操作实现文件传输,并通过用户单指滑动操作实 现文件的翻页操作,将文件传输对应的手指滑动操作与文件翻页对应的手指滑 动操作区分开。

其中,在识别到双指同时停止滑动操作时,触发所述文件传输事件之后, 还可以包括:播放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动画。如,在用户多指向左 滑动时,第一智能终端播放向左移动的第一预设动画。

其中,第一智能终端播放的第一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智能终端接收 到文件后播放的第二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相同。具体的,在第二智能终端接收 第一智能终端发送的文件时,会播放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的第二预设动画。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在建立第一 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间的无线网络连接之后,将被用户多指点触的文件确 定为待发送文件,并通过用户多指滑动操作实现待发送文件的传输,即,该方 法通过简单的用户多指滑动操作实现文件的传输,进一步提高了文件传输方法 的便捷性。

第三实施例: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的 实现流程图,该方法可以由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装置执行,其中该 装置可由软件和/或硬件实现,可作为智能终端的一部分被内置在智能终端内部。 如图3所示,该实现流程包括:

步骤31、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识别待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并获得第 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

本实施例中第一智能终端与第二智能终端均可以为智能手机。第一智能手 机的NFC天线与第二智能手机的NFC天线互相接触,实现第一智能手机和第二 智能手机的NFC通讯,且两个智能手机通过NFC通讯分别获得对方的网络标识 信息。本发明中智能手机通过NFC通讯互相识别,提高了设备识别的便捷性。

其中,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智能终端所在局域 网的无线保真WIFI的物理地址、第二智能终端的蓝牙地址或第二智能终端的客 户识别模块信息。

步骤32、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 的无线网络连接。

在两个智能手机通过NFC通讯互相识别对方设备并获得对方设备的网络标 识信息后,第一智能手机依据获得的第二智能手机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第二 智能手机的无线网络连接。其中,所述无线网络连接可以是运营商网络连接、 WIFI连接或蓝牙连接。该方法无需人工操作就能够依据两个智能手机的网络标 识信息建立二者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便于后续的两个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 连接实现照片的传输。

步骤33、将被用户双指点触的照片确定为待发送照片,并在识别到用户双 指滑动操作时,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照片。

用户可以通过双指点触第一智能手机中需要传输的照片,并进行滑动实现 照片的传输。具体的,第一智能手机将被用户双指点触的照片确定为待发送的 文件,在识别到所述用户双指向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时创建向第二智能手机发送 照片事件,且在识别到所述用户双指同时离开触摸屏时,触发所述向第二智能 手机发送照片事件。本实施例中通过用户双指滑动待传输照片,通过用户单指 滑动需要筛选照片,避免了误操作。

滑动过程必须在用户双指接触触摸屏开始,直到用户双指同时离开触摸屏 结束时,才开始进行文件的传输,如果在用户双指接触触摸屏过程中,用户单 指离开触摸屏,另外一个用户手指继续滑动则视为取消图片传输,仅做翻页动 作。

另外,用户双指滑动过程中,如果改变滑动方向,比如刚开始向右滑动, 接着转为向下滑动,视为取消传输,不做任何响应。

步骤34、播放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的第一预设动画。

其中,第一智能手机播放的第一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智能手机接收 到文件后播放的第二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相同。

具体的,用户双指滑动的方向为上下左右均可,如果所述用户双指在第一 智能手机上向左滑动,则第一智能手机播放的第一预设动画从右往左进行移动; 如果所述用户双指在第一智能手机向右滑动,则第一智能手机播放的第一预设 动画从左往右进行移动;如果所述用户双指在第一智能手机向上滑动,则第一 智能手机播放的第一预设动画从下往上进行移动;如果所述用户双指在第一智 能手机向下滑动,则第一智能手机播放的第一预设动画从上往下进行移动。第 二智能手机接收文件时播放的第二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智能手机发送文 件时播放的第一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相同,在此不再赘述。第一预设动画可以 为图片逐渐消失的动画,第二预设动画可以为图片逐渐出现的动画,使在第一 智能手机向第二智能手机传输照片时,图片从第一智能手机逐渐消失,并在第 二智能手机逐渐出现,体现科技感。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方法,在实现第一 智能手机与第二智能手机的NFC通讯后,两智能手机通过NFC通讯获得对方的 网络标识信息,并依据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二者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且在识别 到用户双指滑动操作时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照片的传输,即,第一智能手机通过 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手机发送文件,而不是通过NFC通讯向第二智能手机发送 文件,因此在文件传输的过程中智能手机间的距离无需保持在较短距离内,提 高了基于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的便捷性。另外,在传输照片时两个 智能手机播放的动画体现了科技感,丰富了用户体验。

第四实施例:

图4是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近距离无线通讯的文件传输装置的 结果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内置在智能终端内部。如图4所示,该基于NFC的文 件传输装置可以包括:信息获得单元41,用于采用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识别待 连接的第二智能终端,并获得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连接建立单元42, 用于依据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与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无线网 络连接;文件确定单元43,用于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文件发送单元 44,用于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

其中,所述第二智能终端的网络标识信息可以包括第二智能终端所在局域 网的无线保真WIFI的物理地址、第二智能终端的蓝牙地址或第二智能终端的客 户识别模块信息。

其中,文件确定单元43具体可以用于:在识别到用户点触预设的文件时, 将被用户多指点触的文件确定为待发送文件。

其中,文件发送单元44可以包括:事件创建子单元,用于在识别到用户多 指向第一预设方向滑动时,创建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所述待发送 文件的文件传输事件;事件触发子单元,用于在识别到所述多指同时停止滑动 操作时,触发所述文件传输事件。

其中,该装置还可以包括:动画播放单元,用于播放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 的第一预设动画。

其中,第一智能终端播放的第一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与第二智能终端接收 到文件后播放的第二预设动画的移动方向相同。

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NFC的文件传输装置,在两智能终端通过 信息获得单元实现NFC通讯,并通过NFC通讯获得对方的网络标识信息后,连 接建立单元依据网络标识信息建立两智能终端之间的无线网络连接,文件确定 单元依据用户操作确定待发送文件,且文件发送单元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 终端发送确定的待发送文件,即,第一智能终端通过无线网络向第二智能终端 发送文件,而不是通过NFC通讯向第二智能终端发送文件,提高了基于NFC 的文件传输的便捷性。

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实施例,对 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实 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 明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