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法

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法,解决了工业生产难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它包括以下步骤:a、对304不锈钢板在室温下匀速拉伸,拉伸速率v满足0<v≤5mm/min;拉伸变形量为30%;b、在温度T下,对拉伸后的304不锈钢板进行时效处理,其中T满足700℃≤T≤900℃,时效处理的时间t满足15min≤t≤25min;重复循环步骤a、b,记录总循环次数N;将循环N(N=1、2、3……)次后的304不锈钢板拉断,计算总伸长率δ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3043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理工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510042246.X

  • 申请日2015-01-28

  • 分类号C21D8/02;

  • 代理机构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雪

  • 地址 643000 四川省自贡市汇兴路学苑街18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49:4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8-04

    授权

    授权

  • 2015-06-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1D8/02 申请日:20150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超塑性成形领域,具体说的是一种主要应用于钢材中实现钢材 超塑性的一种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超塑性成形领域基本上是采用细晶超塑性材料,具有以下不足:晶 粒的细化预处理,晶粒尺寸一般要求小于5μm;一定的变形温度,一般为0.5Tm~ Tm,其中Tm是合金熔点,与材料成分有关,可查手册;低的应变速率,一般要 求应变速率控制在10-4~10-1s-1范围内。因此,细晶超塑性的主要特点是对设备 要求高(高温变形)、低生产率及高昂的预处理费用,这也是导致细晶超塑性在 超塑性成形领域难以广泛应用的原因。

对于相变超塑性在塑性加工领域的应用主要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原因在 于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采用的是应力与高温相变循环同步的方法,因此设备要求 高,而对于大型产品则根本无法实施。

专利申请号为CN201010299718.7,利用相变超塑性对金属材料机械零件进 行校形的方法;将淬火状态的被校形零件安装在工艺装备内,工艺装备对被校 形零件施加持续力,将被校形零件的形状尺寸超公差部分固定到尺寸公差合格 的范围内;将被校形零件连同工艺装备一同放入回火炉内进行正常工艺过程的 回火热处理工序,被校形零件在回火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相变,利用金属相变时 具有的超塑性,在持续力的作用下,被校形零件发生校形所需的塑性变形;回 火热处理工序完成后,卸掉工艺装备,得到尺寸公差合格的零件。存在不足: 需专用的工装设备,成本高;工装设备需同工件一起放入回火炉,工装设备的 精度、表面质量将下降,维护成本高;受工装设备的限制对于大型或需大变形 工件难以实施。

专利申请号为CN201310234229.7,预先准备的锻造合金坯料初始晶粒度小 于10μm,且成近等轴晶状态;等温条件下进行锻造(温度为1040-1120℃);应 变速率为0.0001-0.0005s-1。存在不足:需对材料晶粒尺寸进行预处理,增加成 本;等温锻造在高温进行不易控制;应变速率低,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所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生产难 度低、成本低且生产效率高的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 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 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对304不锈钢板在室温下匀速拉伸,诱发304不锈钢中的奥氏体发生马 氏体相变,其中拉伸速率v满足0<v≤5mm/min,拉伸变形量为30%;

b、时效处理,即在温度T下,对拉伸后的304不锈钢板保温,诱发304不 锈钢中的马氏体逆相变,同时伴随产生回复应力,其中T满足700℃≤T≤900 ℃,保温的时间,即时效时间t满足15min≤t≤25min;

c、重复循环步骤a、b,记录总循环次数N;

d、将循环N(N=1、2、3……)次后的304不锈钢板拉断,计算总伸长率δ, δ≥100%时,则实现相变超塑性。

步骤a中对304不锈钢板在室温下匀速拉伸所采用的设备为微机控制电子 万能试验机CMT5105,拉伸速率v满足2.5mm/min≤v≤3.5mm/min。

步骤b中采用箱式电阻炉对拉伸后的304不锈钢板进行时效处理,温度T 满足750℃≤T≤850℃。

步骤a中,拉伸速率v满足v=3mm/min。

步骤b中,所述的温度T满足T=800℃。

所述的时间t满足t=20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 性的方法,通过利用室温拉伸应力可诱发304不锈钢马氏体相变,而时效过程 中马氏体逆相变时会伴随产生回复应力;马氏体相变可在室温进行,对于实际 应用非常有利,且时效处理后仅需直接空冷至室温即完成一次相变循环,无需 专用的设备进行复杂的加热与冷却循环;工艺简单且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本发明的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 骤:

a、对304不锈钢板在室温下匀速拉伸,诱发304不锈钢中的奥氏体发生马 氏体相变,其中拉伸速率v满足0<v≤5mm/min,拉伸变形量为30%;若速度 较小则效率较低,若速率较大,则由于材料的晶体缺陷增多引起加工硬化且晶 体位错运动更困难,会导致过早出现非均匀塑性变形,使颈缩现象提前产生, 对于超塑性的实现不利;

b、时效处理,即在温度T下,对拉伸后的304不锈钢板保温,诱发304不 锈钢中的马氏体逆相变,同时伴随产生回复应力,其中T满足700℃≤T≤900 ℃,保温的时间,即时效时间t满足15min≤t≤25min;若温度低于500℃,由 于温度较低,马氏体逆相变能力降低,马氏体逆相变不完全,对于塑性的积累 效果差;温度在500℃~700℃之间,会导致已逆相变得到的奥氏体沿晶界析出 Cr23C6,使晶界附近成为贫铬区,产生严重的晶间腐蚀;温度过高,超过900℃ 会产生高温氧化等问题;

c、重复循环步骤a、b,记录总循环次数N;

d、将循环N(N=1、2、3……)次后的304不锈钢板拉断,计算总伸长率δ, δ≥100%时,则实现相变超塑性。

本发明的利用马氏体相变循环实现304不锈钢超塑性的方法,通过利用室 温拉伸应力可诱发304不锈钢马氏体相变,而时效过程中马氏体逆相变时会伴 随产生回复应力;马氏体相变可在室温进行,对于实际应用非常有利,且时效 处理后仅需直接空冷至室温即完成一次相变循环,无需专用的设备进行复杂的 加热与冷却循环;工艺简单且节约了大量的生产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的室温只是说明本方法实施过程的优越性,即实施过 程无需特殊环境要求,如升温、降温、恒温等,该方法实施的室温环境范围较 宽,在0℃~40℃室温都可进行。

作为优选的,步骤a中对304不锈钢板在室温下匀速拉伸所采用的设备为 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CMT5105,拉伸速率v满足2.5mm/min≤v≤3.5 mm/min。当然也可以选用普通拉伸机代替CMT5105。若速度较小则效率较低, 若速率较大,则由于材料的晶体缺陷增多引起加工硬化且晶体位错运动更困难, 会导致过早出现非均匀塑性变形,使颈缩现象提前产生,对于超塑性的实现不 利。

作为优选的,步骤b中采用箱式电阻炉对拉伸后的304不锈钢板进行时效 处理,温度T满足750℃≤T≤850℃。

作为优选的,步骤a中,拉伸速率v满足v=3mm/min。

作为优选的,步骤b中,所述的温度T满足T=800℃。

作为优选的,所述的时间t满足t=20min,是为了确保马氏体逆相变完全进 行。在确保马氏体逆相变进行完全的情况下,时间越短越好。一方面节能;另 一方面防止由于时间过长引起奥氏体晶粒长大,从而导致塑性下降。该时间随 试样尺寸增大而增加。

下面提供一些实验数据。

说明:1、根据实验,循环次数均取2次即可以实现超塑性,比较其最高总延伸 率找到其最优温度。

2、优选时效温度为800℃。虽然温度为900℃时超塑性最高,但仅比800 ℃时高了5%,且温度高意味着耗能高,氧化严重很多。

说明:时效时间t太短,马氏体逆相变未完全进行,对超塑性的提高不利,时效 时间t太长,导致逆相变生成的奥氏体晶粒长大,也会降低塑性,优选时效时间 为20min。

说明:1、拉伸速率越低,效果越好,但生产效率会大大降低,所以拉伸速度小 于3mm/min的未做具体实验;

2、从结果看,拉伸速度取3mm/min时超塑性最好,但在实际运用中,只 要能达到用户要求,可适当采用高一点的拉伸速度。比如,某零件要求其总变 形量为138%,可采用拉伸速率为7mm/min。

3、后期具体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拉伸速度为20mm/min时,变形量达30% 时试样未断,但是由于在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的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热来不 及散失,导致温度明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马氏体的产生,将导致超塑 性的降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 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 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