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在交通运输工具中存放物品的可封闭的装置

用于在交通运输工具中存放物品的可封闭的装置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交通运输工具内存放物品的可封闭的装置(100),其包括基体(101)和盖子(103),其中,基体(101)具有可通过盖子(103)封闭的开口(102),其中,盖子(103)能够围绕第一铰链(104)从第一位置翻转到第二位置以及能够相反地翻转,盖子(103)能够围绕第二铰链(105)从第一位置翻转到第三位置以及能够相反地翻转,基体(101)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第一铰链(104)的第一支座(106)和至少一个用于第二铰链(105)的第二支座(107),第一铰链(104)和第二铰链(105)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铰链区段(600)和至少一个第二铰链区段(402),其中,第一铰链区段(600)的横截面积分别大于第二铰链区段(402)的横截面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65300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410646256.X

  • 发明设计人 R.高迪格;

    申请日2014-11-14

  • 分类号E05D15/04(20060101);

  • 代理机构11105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侯宇

  • 地址 美国密歇根州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44: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5-11

    授权

    授权

  • 2016-12-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5D15/04 申请日:201411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5-2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在交通运输工具中存放物品的可封闭式装置的技术领 域。

背景技术

EP 2 006 478 A2描述了一种具有基体和盖子的装置,所述盖子可以朝两 侧翻转,以便打开基体的开口。设有用于使用者的操作元件,使用者可以通 过这些操作元件选择盖子朝哪一侧翻转。

这种设计的至少一个缺点在于相对复杂的机械结构。这既涉及翻转机构 的机械结构也涉及操作元件的机械结构。这一方面导致制造工艺相对耗费且 成本较高,而且也增加了维修该机械结构的难度。

发明内容

与之相对,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简单且成 本更低廉地制造的装置。

该技术问题按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在交通运输工具内存放物品的装置 解决,其包括基体和盖子。所述基体具有能够通过所述盖子封闭的开口。所 述盖子能够围绕第一铰链从第一位置翻转到第二位置以及相反地从第二位 置翻转到第一位置。此外,所述盖子能够围绕第二铰链从所述第一位置翻转 到第三位置以及相反地从所述第三位置翻转到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基体包括 至少一个用于第一铰链的第一支座和至少一个用于第二铰链的第二支座。所 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铰链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铰 链区段。在此,所述第一铰链区段的横截面积分别大于所述第二铰链区段的 横截面积。

铰链区段的不同横截面积对于实现打开过程的简单机械结构是尤其有 利的。在封闭状态中,相应的第一铰链区段可以布置在支座中。通过相应铰 链的平移运动,第二铰链区段可以运动到该位置上。通过较小的横截面积, 可以将铰链从支座中取出,从而可以打开盖子。如果例如第一铰链以这种方 式进行了平移运动,则盖子可以围绕第二铰链进行翻转运动。同理适用于相 反的情况。如果应将盖子完全从基体上拆除,则可以使两个铰链进行平移运 动。

所述装置例如可以是交通运输工具中处于前部座椅之间的中控台。盖子 则可以在封闭状态下由人员用作扶手。在壳体内能够存放物品。在这种情况 下所述装置也可以称为中控台扶手。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支座可以分别具有用于相应铰链的穿 孔。在此,所述穿孔的横截面积分别与相应的第一铰链区段的横截面积一致。 通过这个特征实现了当盖子围绕相应铰链进行翻转运动时通过支座可靠地 保持铰链。如果第一铰链区段处于支座的穿孔中,则阻碍了围绕其它铰链的 翻转运动。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第二铰链区段的横截面积可以分别这 么小,使得当第二铰链区段布置在支座中时,相应的铰链能够从所述支座中 取出。这尤其可以意味着,铰链可以沿盖子进行翻转运动的方向从支座中取 出。如果第二铰链区段布置在穿孔中,则盖子可以进行翻转运动,因为相应 的铰链没有通过支座保持。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盖子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一操作元件 和第二操作元件。所述第一操作元件可以配属于所述第一铰链,并且所述第 二操作元件配属于所述第二铰链。相应的铰链能够借助相应的操作元件平移 式地从第一状态移动到第二状态以及相反地从第二状态移动到第一状态。相 应的第一铰链区段在所述第一状态下可以布置在相应支座的穿孔中。相应的 第二铰链区段在所述第二状态下可以布置在相应支座的穿孔中。

使用者可以借助操作元件定义哪个铰链应由支座支承。如果一个铰链借 助操作元件平移式地运动到第二状态,则盖子可以围绕另一铰链进行翻转运 动。如果两个铰链借助操作元件平移式地运动到第二状态,则盖子可以完全 与基体分离。由此实现了用于使盖子沿两个方向进行翻转运动的简单而成本 低廉的结构设计。

铰链的平移运动也可以电力触发。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元件可以设计为 电开关,所述电开关使电动机平移地移动相应的铰链。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二铰链可以相互平行地 延伸。这尤其在将所述装置使用在两个座椅之间时是有利的。由此能够从两 侧方便地打开和关闭所述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盖子可以在所述第一位置中封闭所述 开口并且在所述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中开放所述开口。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基体可以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所述 第一铰链、所述第二铰链、第三铰链和第四铰链的支座。所述第一铰链和第 三铰链可以定义出盖子的第一翻转轴。所述第二铰链和第四铰链可以定义出 盖子的第二翻转轴。所述铰链能够通过相应的支座支承。在盖子围绕第一翻 转轴翻转时,盖子从第一位置翻转到第二位置或者相反地翻转。在盖子围绕 第二翻转轴翻转时,盖子从第一位置翻转到第三位置或者相反地翻转。为每 个翻转轴使用两个铰链有利于装置的稳定性。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可以机械地相互 连接。此外,所述第二铰链和第四铰链可以机械地相互连接。这例如可通过 以下方式实现,即相应的铰链机械地通过杆状的连接元件相互连接。相应铰 链的平移运动可以通过杆状的连接元件触发。杆状的连接元件例如可与相应 的操作元件机械地相连。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每个铰链可以分别具有第一铰链区段和第 二铰链区段。由此实现了铰链可靠的支承。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支座可以具有用于相应铰链的导入斜 面。导入斜面在此尤其理解为这样的表面,其相对于通过相应铰链定义的相 应翻转轴倾斜。在盖子进行关闭运动时,可以通过导入斜面使相应的铰链更 轻易地导入相应支座的穿孔中。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当所述盖子处于第三位置时,可以锁止所 述第一铰链的平移运动。当所述盖子处于第二位置时,可以锁止所述第二铰 链的平移运动。当所述盖子处于第一位置时,可以分别解除所述锁止。

由此确保了在盖子打开时相应的铰链保留在第二状态中。这有利于盖子 的关闭运动,因为盖子可以更简单地封闭,而使用者不必再次操作所述操作 元件。如果相应的铰链处于第一状态,盖子可能不能进行关闭过程。这样相 应的铰链可能不能导入相应支座的穿孔中。为了将盖子可靠地保持在第一位 置,解除在该位置中的锁止。例如可以用弹簧力加载铰链,在解除锁止之后 所述弹簧力可以使相应的铰链移动到第一状态。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可以分别通过弹簧支脚锁止所述平移运 动,所述弹簧支脚通过弹簧力保持在所述操作元件的槽中。当所述盖子移动 到第一位置时,所述弹簧支脚可以克服弹簧力从所述槽中移动出来。这例如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基体的一部分按压固定有弹簧支脚的销。如果例 如在安装状态下弹簧力向下作用,则所述销通过所述基体的一部分向上运 动。弹簧支脚由此从操作元件的槽中移出并且解除锁止。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铰链可以分别具有至少一个中间区 段,所述中间区段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铰链区段与第二铰链区段之间。所述 中间区段可以具有第一接触面。相应的支座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面, 当盖子从所述第二位置或第三位置翻转到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接触面接触 所述第一接触面并且使相应的铰链平移运动到所述第二状态。也就是所述平 移运动在盖子的关闭过程中自动地通过两个接触面触发。因此不需要锁止平 移运动。第二接触面例如可以是面状或销状的元件。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所述铰链可以被分别施加以朝向所述第一 状态的弹簧力。也就是当相应的铰链没有被锁止时,所述弹簧力可以触发相 应铰链的平移运动以进入第一状态。

本发明在另一方面涉及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其包括按照本发明的实施形 式之一所述的装置。在这种情况下,所述装置可以固定地与交通运输工具相 连。所述装置例如可以设计为交通运输工具的前部座椅之间的中控台扶手。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在此,相同的附图标记用于相同或相似的 构件以及具有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构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按照本发明一种实施形式的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其具有沿第 一方向打开的盖子;

图2示出图1中装置的示意性立体图,其中,盖子沿第二方向打开;

图3示出图1中装置的不带盖子的示意图;

图4示出图1中装置的示意性细节图;

图5示出图1中装置的示意性细节图,其中铰链经过了平移运动;

图6示出铰链的示意性细节图;

图7示出支座的示意性细节图;

图8示出处于支座中的铰链在第二状态下的示意性细节图;

图9示出图8中的处于支座中的铰链在第一状态下的示意性细节图;

图10示出具有第一接触面的铰链和具有第二接触面的支座的示意性细 节图;

图11示出图10中的铰链的示意性细节图,所述铰链已经导入支座中并 且处于第二状态下;

图12示出如图11的示意性细节图,其中,铰链处于第一状态下;并且

图13示出图10至图12中的铰链的示意性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装置100包括具有开口102的基体101和盖子103。所述盖子103具有 铰链104、104’、105和105’。所述铰链可以支承在支座106、106’、107和 107’中。当例如铰链104和104’支承在支座106、106’中时,盖子103可以 通过围绕由铰链104和104’定义的翻转轴翻转而沿第一方向打开。盖子103 的这种打开在图2中示出。在图1中,铰链105和105’支承在支座107和 107’中,因此盖子103’围绕由铰链105和105’定义的另一个翻转轴翻转。

此外,盖子具有操作元件108和109。借助所述操作元件108可以使铰 链104和104’平移运动。借助操作元件109可以使铰链105和105’以类似方 式平移运动。

铰链104和104’通过杆条300机械地相连。所述杆条300又与操作元件 108机械地相连,因此在操作元件108进行平移运动时,所述平移运动通过 杆条300传递到铰链104和104’上。铰链105和105’通过杆条301以类似方 式相连。所述杆条301与操作元件109机械地耦连。借助杆条301将操作元 件109的平移运动传递到铰链105和105’上。

铰链104、104’、105和105’可以借助操作元件108和109从第一状态(例 如在图1至图4中示出)平移地运动到第二状态(参见例如图5)。在第一状态 中,铰链104、104’、105和105’通过支座106、106’、107和107’支承。当 例如铰链104和104’移动到第二状态中时,盖子103可以进行翻转运动,从 而开放基体101的开口102。

杆条300机械地耦连在弹簧支脚302上。杆条301机械地耦连在弹簧支 脚303上。弹簧支脚302和303为杆条300和301加载弹簧力,所述弹簧力 与操作元件108和109的操作方向相反地指向。当铰链104和104’例如处于 第二状态中时,在所述铰链上作用有朝向第一状态的弹簧力。

如果铰链104处于第一状态中,则第一铰链区段600布置在支座106的 穿孔700中,因此盖子不能围绕铰链105和105’进行翻转运动。如果铰链 104处于第二状态中,则第二铰链区段402布置在穿孔中。第二铰链区段402 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铰链区段600的横截面积。由此,铰链104能够在第二 状态中向上从支座106中取出。相同地适用于铰链104’。由此,盖子103能 够围绕铰链105和105’进行翻转运动。

为了使盖子103围绕铰链104和104’进行翻转运动,铰链104和104’ 必须相应地处于第一状态并且铰链105和105’处于第二状态。

杆条300还具有槽602(参见图6)。当盖子103围绕铰链105和105’翻转 并且开口102开放时,弹簧支脚401啮合到槽602中。由此防止了铰链104 和104’运动回到第一状态中。也就是说,只在铰链104和104’处于第二状态 中时,盖子103才可以在该状态下闭合,因为否则铰链104和104’不能导入 支座106和106’的穿孔700中。

当盖子103封闭开口102时,销400向上按压弹簧支脚401,从而使该 弹簧支脚不再处于槽602中。这样铰链104和104’又可以平移地运动回第二 状态中,以便使盖子103翻转。上述说明也类似地适用于铰链105和105’ 以及杆条301。

在图7中示出了导入斜面701,其用于使铰链104能够更轻易地导入支 座106的穿孔700中。由于盖子103进行翻转运动,铰链104不能直接从上 方导入穿孔700中。因此,导入斜面701有利于避免盖子103的打开和关闭 过程中的机械应力。

在图10至图13中示出了铰链的一种实施形式,其中可以省去销400、 弹簧支脚401和槽602。铰链104在第一铰链区段600与第二铰链区段402 之间具有第一接触面1000。支座106具有第二接触面1001。在盖子103进 行封闭运动时,两个接触面1000和1001相互接触。由于接触面1000和1001 倾斜于铰链轴,所以触发了铰链104进入第二状态的平移运动并且铰链104 可以导入支座106的穿孔700中。

附图标记清单

100  可封闭装置

101  基体

120  开口

103  盖子

104  铰链

104’ 铰链

105  铰链

105’ 铰链

106  支座

106’ 支座

107  支座

107’ 支座

108  操作元件

109  操作元件

300  杆条

301  杆条

302  弹簧支脚

303  弹簧支脚

400  销

401  弹簧支脚

402  具有较小横截面积的铰链区段

600  具有较大横截面积的铰链区段

602  槽

700  穿孔

701  导入斜面

1000 接触面

1001 接触面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