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

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开关装置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及轮盘;红外发射模块用以发射红外信号;红外接收模块用以接收红外发射模块所发射的红外信号;轮盘通过一穿设于其中心轴的转轴架空设置,且轮盘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多个导光孔;转动轮盘,以使多个导光孔分别转动至红外发射模块与红外接收模块之间时,红外接收模块通过每个导光孔的导光作用接收红外信号,并根据红外信号输出一脉冲信号;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红外接收模块根据所接收的断续的红外信号来输出一脉冲信号至所需要连接的负载控制电路,相关负载控制电路再通过所接受的脉冲信号来控制负载的开关,使得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5662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黄林军;

    申请/专利号CN201410500182.9

  • 发明设计人 黄林军;

    申请日2014-09-25

  • 分类号F21V23/04;F21Y101/02;

  • 代理机构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张志醒

  • 地址 51906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吉大九洲大道中2123号6栋1单元2502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25: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1-22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F21V23/04 专利号:ZL2014105001829 登记生效日:20221110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权利人:黄林军 变更后权利人:强泰兴(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权利人:51906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吉大九洲大道中2123号6栋1单元2502房 变更后权利人: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南屏科技工业园屏北一路12号C厂房二楼、三楼A区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8-09-07

    授权

    授权

  • 2015-05-2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F21V23/04 申请日:2014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4-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开关装置及使 用该开关装置以使得能提供娱乐及照明的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发光棒,主要用以娱乐及照明使用,在各种演唱会、娱乐大厅等地,尤 其是晚上,便随处可见。传统的发光棒,一般均为一次性使用的化学发光棒, 用完之后,便会被丢向垃圾桶,如此,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且使得污染环 境,后续再生产时,也会需要增加大量的成本,进而,化学发光棒正一步步 被电子发光棒所取代。

然而,现有的电子发光棒,一般均只能显示一种发光颜色,使得过于单 调,当然,也有一小部分电子发光棒能使得通过增设RGB三色LED灯等, 实现发出多种颜色亮光,但现有技术中的能使得发出多种颜色亮光的电子发 光棒,其基本构造无非包括RGB三色LED灯及控制RGB三色LED灯进行 灯光转换的控制开关,当需要更换灯光颜色时,更换一次就要拨动一次相关 控制开关,且当需要更换灯光颜色至上一个所显示的颜色时,需要按动拔动 开关一个周期,才能显示上一个颜色,如此,操作会是非常的不方便。

进一步的,传统的电子发光棒,其控制开关均通过连接线与相关主控板 电连接,使用时间久了,相关控制开关容易因磨损而老化,进而,使得其使 用寿命短,且维修或更换时,因需要拆卸相关连接线等,使得维修及更换也 是非常的不方便。

藉此,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出一款不通过连接线相连接的控 制开关来任意控制整个灯光的颜色变换,及利用该控制开关来使得能随时随 刻转换灯光颜色的多色发光棒,则是非常有必要的,其必然具有很好的市场 推广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开关装置及使 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开关装置,它包括 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及轮盘;

其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用以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用以接 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所发射的红外信号;所述轮盘通过一穿设于其中心轴的 转轴架空设置,且所述轮盘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多个导光孔;

转动所述轮盘,以使多个所述导光孔分别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与红 外接收模块之间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通过每个所述导光孔的导光作用接收 所述红外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信号输出一脉冲信号。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优选地,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为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为红外 线接收管。

优选地,多个所述导光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轮盘的圆周表面。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有一种发光棒,包括手柄、依次设于手柄前端的发 光体及透光筒、所述手柄内设有供电电池及主控装置,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开 关装置,所述开关装置通过一固定机构固定于所述手柄内,且所述开关装置 包括红外发射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及轮盘;

其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用以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模块用以接 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所发射的红外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信号输出一脉冲信 号;所述轮盘通过一穿设于其中心轴的转轴架空设置,且所述轮盘的圆周表 面开设有多个导光孔;

转动所述轮盘,以使多个所述导光孔分别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与红 外接收模块之间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通过每个所述导光孔的导光作用接收 所述红外信号。

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信号连接,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根据所 接收的红外信号输出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所述脉 冲信号控制所述发光体点亮。

优选地,所述红外发射模块为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接收模块为红外 线接收管。

优选地,多个所述导光孔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轮盘的圆周表面。

优选地,所述手柄包括上盖及下盖,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托起支架、一 红外发射模块安装位及一红外接收模块安装位;两所述托起支架固定于所述 下盖的内端面,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安装位及红外接收模块安装位对应设置于 两所述托起支架的外侧;所述轮盘通过所述转轴架空设置于所述托起支架上, 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及红外接收模块分别对应安装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安装位 及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安装位。

优选地,还包括一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一立柱、一压缩弹簧及 一立柱套筒;所述立柱套筒固定于所述下盖的内端面,且位于两所述托起支 架之间,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一向外突出的柔性凸缘,所述柔性凸缘与所述 轮盘上的转轴相抵;所述压缩弹簧套设于所述立柱上,其上端与所述柔性凸 缘相抵;且所述压缩弹簧及立柱的下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立柱套筒内,所述压 缩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立柱套筒的底部相抵。

优选地,所述手柄为不透光材质。

优选地,所述发光体为RGB三色LED灯,所述RGB三色LED灯与所 述主控装置信号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其一、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关装置,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红外接收模 块可分别通过所述轮盘上的导光孔的导光作用接收红外信号,因导光孔之间 形成一定间隙的遮光部,转动轮盘时,使得所接收的红外信号断断续续,进 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根据所接收的断续的红外信号来输出一脉冲信号至所 需要连接的负载控制电路,相关负载控制电路再通过所接受的脉冲信号来控 制负载的开关,使得操作方便。

其二、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光棒,采用所述开关装置作为控制开关来 控制所述发光体,操作时,转动所述轮盘,当所述主控装置接收到脉冲信号 时,即会控制所述发光体点亮;当所述主控装置未能接收到相关脉冲信号时, 所述发光体即不会被点亮。进而,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所述轮盘正向或反向 任意转动来控制发光体的点亮与否,使得操作便携,适应性强,实用性强

其三、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只需通过拨动轮盘来控制发光体的点亮与 否即可,且相关开关装置的轮盘架空设置,其没有连接至电路中,使得操作 时,轮盘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的整体结构分解 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

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其中,开关装置10;红外发射模块101;红外接收模块102;轮盘103; 转轴1031;导光孔1032;

发光棒20;手柄201;上盖2011;下盖2012;透光筒202;供电电池203;

固定机构30;托起支架301;红外发射模块安装位302;红外接收模块安 装位303;

发声装置40;立柱401;压缩弹簧402;立柱套筒403;柔性凸缘40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便更清楚、 直观地理解本发明的发明实质。

图1是本发明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的整体结构分解 图;图2是本发明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装置的发光棒的整体结构示意 图;图3是图1中A的放大图。

结合图1、图2及图3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关装置及使用该开关 装置的发光棒,主要应用于休闲娱乐场所,如演唱会、酒吧等地,以提供娱 乐及照明。

具体来说,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关装置10包括红外发射模块101、红 外接收模块102及轮盘103;

其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用以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 用以接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所发射的红外信号。所述轮盘103通过一穿 设于其中心轴的转轴1031架空设置,且所述轮盘103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多个 导光孔1032。

转动所述轮盘103,以使多个所述导光孔1032分别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 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通过每个所述 导光孔1032的导光作用接收所述红外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信号输出一脉冲 信号。

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所述导光孔103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相关间 隙即形成遮光部。当转动所述轮盘103,以使所述遮光部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 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便不会接收到 红外信号,此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即不会输出脉冲信号。

进而,具体实施时,所述开关装置10的工作原理过程为:

首先,将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连接至所需要连接的负载控制电路。

再次,转动所述轮盘103,通过导光孔1032的导光作用及遮光部的遮光 作用,即使得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能断续的接收到红外信号,进而,相关 负载控制电路能断续的接收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所输出的脉冲信号,并 根据相关脉冲信号来控制负载的工作。

具体的,如所述负载为LED灯时,当相关负载控制电路接收到所述红外 接收模块102所输出的脉冲信号时,所述LED灯即会被点亮;当所述红外接 收模块102通过遮光部的阻挡,没接收到红外信号,即不能传输脉冲信号时, 则相关负载控制电路不能接收到脉冲信号,所述LED灯即不会被点亮。

如此,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关装置10即实现其开关控制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为红外线发射管, 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为红外线接收管;且多个所述导光孔1032均匀的分布 于所述轮盘103的圆周表面。

基于上述所述,本发明还提供有一发光棒20,所述发光棒20包括手柄 201、依次设于手柄201前端的发光体及透光筒202、所述手柄201内设有为 所述发光体供电的供电电池203及控制所述发光体的主控装置。

本发明所提供的发光棒20还包括上述所述的开关装置10,所述开关装置 10通过一固定机构30固定于所述手柄201内,且所述开关装置10包括红外 发射模块101、红外接收模块102及轮盘103;

其中,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用以发射红外信号;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 用以接收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所发射的红外信号;所述轮盘103通过一穿 设于其中心轴的转轴1031架空设置,且所述轮盘103的圆周表面开设有多个 导光孔1032。

转动所述轮盘103,以使多个所述导光孔1032分别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 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通过每个所述 导光孔1032的导光作用接收所述红外信号,并根据所述红外信号输出一脉冲 信号。

此处,需要强调的是,每个所述导光孔1032之间具有一定间隙,相关间 隙即形成遮光部。当转动所述轮盘103,以使所述遮光部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 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便不会接收到 红外信号,此时,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即不会输出脉冲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装置与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信号连接,进而, 转动所述轮盘103,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可断续的接收红外信号,并且,所 述红外接收模块102根据所接收的红外信号输出一脉冲信号,并将该脉冲信 号传输至所述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则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来控制所述发光 体的点亮。

具体来说,当所述主控装置接收到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所输出的脉冲 信号时,所述发光体即会被点亮;当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没传输脉冲信号, 即所述主控装置没能接收到脉冲信号时,所述发光体即不会被点亮。

优选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光棒20,其开关装置10中,所述红外发 射模块101为红外线发射管,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为红外线接收管。且多 个所述导光孔1032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轮盘103的圆周表面。

进一步的,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柄201包括上盖2011及下盖 2012,所述固定机构30包括两托起支架301、一红外发射模块安装位302及 一红外接收模块安装位303;两所述托起支架301固定于所述下盖2012的内 端面,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安装位302及红外接收模块安装位303对应设置于 两所述托起支架301的外侧;所述轮盘103通过所述转轴1031架空设置于所 述托起支架301上,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及红外接收模块102分别对应安 装于所述红外发射模块安装位302及所述红外接收模块安装位303。

如此,当转动所述轮盘103时,可选择性的将所述导光孔1032及相邻导 光孔1032之间的遮光部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 间,以使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可断续的接收红外信号并断续的输出脉冲信 号至所述主控装置,以使所述主控装置根据是否接收到脉冲信号来控制所述 发光体的点亮与否。

作为较佳方案,本发明还包括一发声装置40,所述发声装置40包括一立 柱401、一压缩弹簧402及一立柱套筒403;所述立柱套筒403固定于所述下 盖2012的内端面,且位于两所述托起支架301之间,所述立柱401的顶端设 有一向外突出的柔性凸缘404,所述柔性凸缘404与所述轮盘103上的转轴 1031相抵;所述压缩弹簧402套设于所述立柱401上,其上端与所述柔性凸 缘404相抵;且所述压缩弹簧402及立柱401的下端分别延伸至所述立柱套 筒403内,所述压缩弹簧402的下端与所述立柱套筒403的底部相抵。

如此,所述立柱401就会通过所述压缩弹簧402的弹性作用活动的抵接 于所述转轴1031与立柱套筒403之间。当转动所述轮盘103时,所述立柱401 上的柔性凸缘404就会发出“卡卡”的声响,且转动一个档位就会响一声。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个导光孔1032及相邻两导光孔1032之间的遮光部 均为单一的档位,当转动所述轮盘103,不论所述导光孔1032转动至所述红 外发射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还是所述遮光部转动至所述红外发 射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所述发声装置40均会发出声响,如此, 使得本发明在使用时,更具有声感及立体感。

如初始时,其中的一个导光孔1032在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与红外接收 模块102之间,当转动一下,即使得相邻的遮光部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模块 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时,所述发声装置40即会响应一声,从而,可 给用户以立体的感觉,使得使用更加的舒适。

需要说明的是,作为较佳方案,本实施例中,所述手柄201采用不透光 材质,如此,可使得有效遮光及防漏光,使得使用效果更好。

如本发明在使用时,当所述导光孔1032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与 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时,因手柄201为不透光材质,可有效遮光及防漏光, 使得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所发射的红外光信号几乎全部由所述导光孔1032 传导至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进而,使得导光孔1032的导光效率更高,红 外信号传输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体为RGB三色LED灯,所述RGB三 色LED灯与所述主控装置信号连接。

如此,通过所述主控装置的控制,可使得所述RGB三色LED灯发出三 种不同颜色的灯光,且通过所述主控装置的控制,还可使得所述RGB三色 LED灯发出三种不同颜色的灯光并进行灯光的闪烁。

在具体实施时,当所述发光体显示的是其中的一种颜色时,转动所述轮 盘103,以使其中的一遮光部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 102之间时,所述发光体即会通过所述主控装置的控制而不会被点亮;当其中 的一导光孔1032转动至所述红外发射模块101与红外接收模块102之间时, 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即会传输一脉冲信号至所述主控装置,所述主控装置 即会根据所述脉冲信号控制所述发光体进行灯光颜色的更换。

如此,通过所述开关装置10的转动控制,即使得本发明能随时进行灯光 变换,使得使用效果好,也使得更具美观绚丽色彩。且给一脉冲信号以使所 述主控装置根据相关脉冲信号来控制负载的工作,如控制灯光颜色变换及控 制灯光闪烁等,均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一一说明。

并且,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手柄201可设置成适于手握的扁平状 结构,且所述手柄201的后端可设置一用于拴挂绳的“日”字形扣口,所述 手柄201的上盖2011或下盖2012上,可开设用以散热的散热孔等,从而, 以使得本发明更具实用性,使得其使用效果进一步达到更好。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开关装置10,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红外 接收模块102可分别通过所述轮盘103上的导光孔1032的导光作用接收红外 信号,因导光孔1032之间形成一定间隙的遮光部,转动轮盘103时,使得所 接收的红外信号断断续续,进而,所述红外接收模块102根据所接收的断续 的红外信号来输出一脉冲信号至所需要连接的负载控制电路,相关负载控制 电路再通过所接受的脉冲信号来控制负载的开关,使得操作方便。

与此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发光棒20,采用所述开关装置10作为控 制开关来控制所述发光体,操作时,转动所述轮盘103,当所述主控装置接收 到脉冲信号时,即会控制所述发光体点亮;当所述主控装置未能接收到相关 脉冲信号时,所述发光体即不会被点亮。进而,具体实施时,可通过所述轮 盘103正向或反向任意转动来控制发光体的点亮与否,使得操作便携,适应 性强,实用性强

并且,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只需通过拨动轮盘103来控制发光体的点 亮与否即可,且相关开关装置10的轮盘103架空设置,其没有连接至电路中, 使得操作时,轮盘103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使用寿命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 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