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包括框架和用于框架的封盖的组件,尤其用于街道人孔

包括框架和用于框架的封盖的组件,尤其用于街道人孔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用于街道人孔的组件,所述组件包括框架和用于封闭框架的盖。根据本发明该组件的特征在于,框架(2)的槽口(6)在框架(2)的相应枢转边缘(12)处包括从槽口(6)突出的第一斜坡(18)和第二斜坡(19),并且盖(3)在其枢转边缘(13)处包括第一和第二凸轮(20、21)部,第一和第二凸轮能够分别接连地在两个斜坡(18、19)上行进,以使盖(3)逐渐地从其打开位置转动到其在框架(2)上的封闭位置。本发明可在街道设备中实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5219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诺林科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55719.5

  • 发明设计人 埃尔韦·莫里斯;

    申请日2010-11-24

  • 分类号E02D29/14;

  • 代理机构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章社杲

  • 地址 法国圣克雷潘伊博维勒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10: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11-1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E02D29/14 授权公告日:20150401 终止日期:20181124 申请日:2010112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4-01

    授权

    授权

  • 2012-10-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2D29/14 申请日:2010112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29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括框架和用于框架的封盖的组件,尤其用于街道人孔。

背景技术

已知街道人孔包括:框架,其限定进入开口;和盖,其利用铰链构件在所述开口的封闭位置与由框架限定的开口的进入位置之间可枢转地安装在框架上,其中在所述开口的封闭位置,盖在厚度方向上配合到框架的边缘中,以压在所述框架的槽口(feuillure)上。

在本申请人的法国专利No.2 815 979中对这种街道人孔进行了特别的描述。

根据该已知的街道人孔,盖与框架的铰链构件包括:邻近盖的枢转边缘的至少一个铰接吊环螺栓;和紧固于框架的枢转边缘的铰链销,该铰链销在框架的槽口上方延伸,并且可以通过使处于打开位置的面板与框架更靠近在一起而接合在铰接吊环螺栓中。

铰链销包括平坦部,该平坦部具有相对于框架大于直角的倾斜,例如在大约11 0°至大约120°之间的倾斜,使得盖能够仅仅安装在框架上或者从处于倾斜打开位置的所述框架拆卸。

设置在框架的枢转边缘上的凸轮与盖的弓形内部配合,以特别地从框架的打开位置向框架的其封闭位置引导盖。

然而,这种将盖转动到框架的其封闭位置的操作是让人厌烦的,因为其需要将处于其倾斜的打开位置的盖举升到可以不阻止框架的位置,并将盖相对于框架枢转到朝框架倾斜的位置,使得盖的吊环螺栓能够相对于铰链销自动地移动。另外,凸轮组件和盖的相应的弓形内部不提供使盖能够配合到框架的边缘中而不撞击所述边缘的充分的引导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鉴于已知的街道人孔弥补上述缺点。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尤其用于街道人孔的组件,其包括框架和用于封闭该框架的盖,其中,盖通过铰链构件在封闭框架的位置与框架的打开位置之间可枢转地安装在框架上,其中在封闭框架的位置,盖在厚度方向上配合到框架的边缘中以压在框架的槽口上,铰链构件包括紧固于框架的枢转边缘的至少一个铰链销和形成在盖中的壳体,壳体邻近盖的枢转边缘并且铰链销接合在壳体中,所述组件的特征在于,框架的槽口在框架的相应枢转边缘处包括从槽口突出的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并且盖在其枢转边缘处包括形成凸轮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凸轮能够分别接连地在两个斜坡上行进,以使盖逐渐地从其打开位置转动到其在框架上的封闭位置。

优选地,第一和第二斜坡被设置为沿框架的枢转边缘彼此靠近。

第一和第二斜坡从框架的枢转边缘开始从底部向顶部倾斜,同时第一和第二斜坡具有不同的坡度,并且盖的第一和第二凸轮部具有不同的轮廓,使得当盖从其打开位置向其封闭位置转动时,盖的第一凸轮部单独地通过重力支承在第一斜坡上,以在第一斜坡上行进并使盖朝其在框架上的封闭位置转动,然后盖的第二凸轮部单独地通过重力支承在第二斜坡上,以在第二斜坡上行进并使盖继续朝其在框架上的封闭位置转动。

第一斜坡具有比第二斜坡的坡度陡的坡度。

第一斜坡比第二斜坡更靠近框架的枢转边缘。

盖包括跟部,该跟部从盖的枢转边缘突出并且能够紧靠第一斜坡的与框架的枢转边缘相对的尖端侧面,以阻止处于框架的直立打开位置(与盖的打开位置基本对应)的盖,在跟部与尖端侧面分离之后,盖能够从其打开位置朝框架的其关闭位置转动,并且跟部包括位于盖的内表面侧上的第一凸轮部。

第二凸轮部形成在盖的内腹板上,并且比第一凸轮部距离盖的外表面更远。

盖包括钩部,钩部紧固于盖的内表面并且能够接合在框架的悬于第二斜坡之上的槽口下方,以防止在盖的封闭位置下盖相对于框架被提起。

铰链销包括至少一个平坦部,所述至少一个平坦部具有相对于框架的大于直角的倾角,并且形成在盖中的壳体通过具有减小的截面的引导件在盖的外表面相对侧开口,从而允许通过使处于打开位置的盖和框架以由铰链销的平坦部的倾角确定的所述盖相对于框架的倾角更靠近在一起而使铰链销接合在壳体中,以使得盖在相对于框架的倾斜位置中能够安装在框架上或者从框架中拆卸。

盖以110°至大约120°之间的角度在其倾斜打开位置倾斜。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框架,该框架意在作为包括框架和用于封闭框架的盖的组件的一部分,该组件尤其用于街道人孔,所述框架包括内槽口和边缘,盖可以在框架的封闭位置下压在内槽口上,并且盖能够铰接于槽口该边缘,并且该框架的特征在于,框架的槽口在框架的相应的枢转边缘处包括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从槽口突出并且被设置为沿着框架的枢转边缘彼此靠近,同时第一斜坡和第二斜坡从框架的枢转边缘开始从底部向顶部倾斜,并且具有不同的坡度。

第一斜坡比第二斜坡更靠近框架的枢转边缘,并且具有比第二斜坡的坡度陡的坡度。

本发明最后涉及一种意在属于具有框架和用于封闭框架的盖的组件的盖,组件尤其用于街道人孔,所述盖包括允许其可枢转地安装于框架的边缘,并且所述盖的特征在于,所述盖在其枢转边缘处包括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第一凸轮部和第二凸轮部具有不同的轮廓并且被设置为沿着盖的枢转边缘彼此靠近。

该盖包括跟部,该跟部从盖的枢转边缘突出并且包括从盖的内表面突出的第一凸轮部。

第二凸轮部形成在盖的内腹板上并且比第一凸轮部距离盖的外表面更远。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完成的示例性描述中,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特征、细节和优点将显得更清楚,附图仅仅作为示例提供,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街道人孔的框架的枢转边缘的局部立体图,该街道人孔包括用于所述街道人孔的盖的转动的两个斜坡;

图2是在垂直于框架的铰接侧且穿过图1的线II-II的平面内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封闭框架的位置中;

图3是在垂直于框架的侧部且穿过图1的线III-III的另一平面内的横截面视图,其中盖也处于封闭框架的位置中;

图4和图5是与图2和图3的横截面视图相同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的打开的开始阶段;

图6是在沿着图1的线VI-VI的垂直于框架的边缘的平面内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图4和图5的打开位置;

图7和图8是与图4和图5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另一个打开位置;

图9和图10是与图7和图8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相对于框架大约90°的直立打开位置;

图11和图12是与图9和图10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相对于框架的倾斜打开位置;

图13和图14是与图9和图10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防止盖返回到其封闭位置的直立防返回打开位置;

图15和图16是与图13和图14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不受图13和图14的其防返回位置约束的位置;

图17和图18是与图15和图16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与框架的第一斜坡配合以使盖朝其封闭位置转动;

图19和图20是与图17和图18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与框架的两个斜坡接触的中间位置,以确保框架朝其封闭位置的转动的连续性;

图21和图22是与图19和图20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支承在框架的第二斜坡上,从而确保盖朝其封闭位置的转动;

图23和图24是与图21和图22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朝封闭框架的位置转动的另一位置;

图25是与图6的横截面视图类似的横截面视图,并且示出了盖处于图23和图24的盖的位置;

图26是沿图19的箭头XXVI的立体图;以及

图27是沿图22的箭头XXVII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7,附图标记1表示用于街道人孔的组件,其包括框架2和盖3,框架2作为开口O的边界,盖3可移除地紧固于框架2并且安装在框架2上,盖3能够在如图11和图12所示的框架的倾斜打开位置与图2和图3所示的框架的封闭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倾斜打开位置,盖提供对开口O的进入,在封闭位置,所述盖覆盖开口O。

盖3包括基本平坦的外表面4、内表面5,并且盖3具有厚度e。在其封闭框架2的位置,盖3例如通过支撑件7压在框架1的周边内槽口6上,支撑件7中的仅仅一个能够在图6和图25中看到,同时盖3在厚度方向上配合到框架2的外周边缘8中。在附图所示的示例中,框架具有大致矩形形状,其中,外周边缘由两个纵向壁和两个横向壁构成,盖3则呈与框架2的形状匹配的矩形形状。

盖3通过铰链构件可枢转地安装在框架2上,铰链构件包括紧固于框架2的至少一个铰链销9以及形成在盖3中的铰链壳体10,通过使处于图11、图12所示的倾斜直立位置的盖3与框架2彼此更靠近而使铰链销9接合在铰链壳体10中。

如图1中更好地示出的,铰链销9通过与其自由端相反的端部紧固于与框架2的外周边缘8和与外周边缘8垂直的槽口6成一体的壁11,同时还紧固于外周边缘8的构成框架2的枢转边缘12的部分。

可替代地,铰链构件可以包括分别紧固于两块平行的板11的两个同轴铰链销9,板11则紧固于外周边缘8和与外周边缘8垂直的槽口6,并且另外两个铰链销9可以分别接合在形成于盖3中的两个相对的壳体10中。

铰链壳体10与盖3的枢转边缘相邻并且形成在腹板14的厚度中,腹板14紧固于盖3并且从所述盖的内表面5突出。壳体10通过引导件15在腹板14的与盖3的内表面5相对的边缘的厚度上开口,从而在盖3的封闭位置中允许铰链销9通过,因此允许在该位置中所述盖的组装和拆卸。

壳体10还通过具有减小的截面16的引导件在腹板14的与盖3的内表面5基本垂直地延伸的端部边缘上开口。

铰链销9在横向截面中具有平坦部9a,平坦部9a具有相对于框架2的大于直角的倾角a,倾角a例如在大约110°到大约120°之间,从而允许当盖3具有倾角A时,铰链销9通过引导件16的减小的截面接合在壳体10中,其中倾角A与铰链销的平坦部9a的倾角a在相同的范围内。换句话说,在图11和图12所示的倾斜打开位置,盖3能够安装在框架2上或者从所述框架拆卸,因而盖3通过重力被自然地压在开口O外,因此不易于自发地封闭。盖3通过将其外表面4支承在外周边缘8的相应的上边缘上、并且通过将盖3的壳体10的相应的内表面支承在铰链销9上,而保持在其倾斜位置。

盖3包括钩部17,钩部17紧固于盖的内表面5并且能够通过其端部17a(钩部17的端部17a在槽口6下方悬于腹板14之上)接合在框架2的槽口6的下方,以防止盖3相对于框架2提升到图2和图3的盖3的封闭位置。

盖3可以包括与其枢转边缘13相对的锁,用于将盖锁定于框架2,这本身是已知的。

根据本发明,框架2的槽口6在所述框架的相应的枢转边缘12处包括从槽口6突出的第一斜坡18和第二斜坡19,同时第一斜坡18和第二斜坡19被设置为沿着框架2的枢转边缘12彼此靠近。

如从图1中更好地看到的,第一斜坡18比第二斜坡19更靠近框架2的枢转边缘12。

另外,第一斜坡18和第二斜坡19从框架2的枢转边缘12开始从底部向顶部倾斜,同时具有不同的坡度,第一斜坡18具有比第二斜坡19的坡度陡的坡度。

两个斜坡18、19沿横向于框架2的枢转边缘12的方向延伸,并且第二斜坡19比第一斜坡18朝开口O延伸的更多。第一斜坡18包括位于枢转边缘12的侧部上的第一凹部18a,从第一凹部18a延突出第二基本平直的倾斜部18b,而第二斜坡19在其整个长度上从框架2的枢转边缘12线性地倾斜。

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示例,第一斜坡18的直部18b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值大约为45°,而第二斜坡19相对于水平方向的倾斜角度值大约为20°。

框架2的铰链销9定位在第二斜坡19上方。

盖3在其枢转边缘13处包括第一凸轮部20和第二凸轮部21,第一凸轮部20和第二凸轮部21能够分别接连地在第一斜坡18和第二斜坡19上行进,以使盖3从图13至图16所示的其打开位置逐渐地转动,如后面能够看到的。

根据一个优选实施例,盖3的第一凸轮部20是从所述盖的枢转边缘13突出的跟部22的一部分,该第一凸轮部能够紧靠第一斜坡18的与框架2的枢转边缘12相对地设置的尖端侧面23,以阻止处于图13和图14所示的框架2的直立打开位置的盖3,并且在该位置中,盖3由于安全原因而不能够朝其封闭位置转动。图13和图14所示的盖3的直立位置相对于框架2的平面为大约90°。

跟部22包括位于盖3的外表面侧4上的平坦的外表面22a,并且第一凸轮部20由弓形表面制成,弓形表面将平坦表面22a连接于盖3的内表面5,使得第一凸轮部20位于盖3的内表面侧5上。

第二凸轮部21形成在盖3的内腹板14上,并且由与平坦表面13a连接的弓形表面制成,平坦表面13a是盖3的枢转边缘13的从所述盖的内表面突出、且在邻近引导件15的端部处终止的部分,引导件15用于在盖3的封闭位置中使铰链销9通过。第二凸轮部21实际上形成在腹板的与盖3的内表面5相对的拐角中。

这样,第二凸轮部21比第一凸轮部20距离盖3的外表面4更远。

另外,两个凸轮部20和21沿着盖3的枢转边缘13设置成彼此靠近,以便能够分别与两个斜坡18、19配合,其中斜坡18、19相互偏离的距离与两个凸轮部20、21相互偏离的距离相同。

凸轮部20、21的两个轮廓彼此不同,并且从图26中能够更好地看到,第一凸轮部20的曲率半径小于第二凸轮部21的曲率半径。

在图2和图3所示的盖3的封闭位置中,钩部17的弯曲端17a支承在槽口6下方并且悬于框架2的第二斜坡19之上。

图2至图12示出了盖3从框架2的其封闭位置转动到其倾斜打开位置以便进入街道人孔的开口O的不同步骤,并且其中,如果必要,盖3能够从框架2移除。

图13和图14示出了盖3已经从图11和图12的倾斜打开位置转动到防止盖3返回到封闭位置的防返回位置,并且在防返回位置中,盖3被跟部22阻止,跟部22的表面22a支承在第一斜坡18的尖端侧面23上。铰链销9和盖3的壳体10的相应的内表面也配合,以防止盖3从图13和图14的防返回位置转动。

应当注意,在用于使盖3从其封闭位置向其倾斜打开位置(图2至图12)转动的步骤期间,以及从倾斜打开位置向图13和图14的其直立锁定位置转动的步骤期间,两个斜坡18、19以及两个凸轮部20、21不起到任何作用。

图15和图16示出了盖3的如下情形,其中:操作人员从图13和图14中的盖的位置在盖3上施加拉力以将其从图13和图14的防返回阻止位置提升以及分离,即,跟部22与第一斜坡18的尖端侧面23分离。

然后,通过释放盖3并且微微地使其沿顺时针方向倾斜,第一凸轮部2在第一斜坡18发生重力接触,使得第一凸轮部20的轮廓与斜坡18的轮廓配合以导致盖3的微微顺时针倾斜,即朝封闭位置倾斜,如图17至图20所示。在该阶段,第二凸轮部21不与斜坡19接触。

图19和图20还示出了盖3的中间位置,在该中间位置,两个凸轮部20、21同时地分别与两个斜坡18和19重力接触。

然后,盖3通过第二凸轮部21在斜坡19上的重力接触继续朝封闭框架2的位置转动,如图21至24所示,第一凸轮部20已经与第一斜坡18完全分离。

该转动一直持续到盖处于图2和图3所示的封闭框架2的位置。

这样,盖3的两个凸轮部20、21与框架2的两个斜坡18、19配合,以使盖3从图17和图18的其直立位置逐渐地转动到封闭框架2的位置,通过凸轮部20、21和斜坡18、19的这种组装完成的盖3的引导,能够使盖的壳体10相对于框架2的铰链销9逐渐地移动,而不存在卡住的危险。斜坡18的部分18b的陡坡使得能够利用凸轮部20的短轮廓来快速地开始盖3朝其封闭位置的转动,而斜坡19的较平缓的坡度以及凸轮部21的长轮廓允许对盖3朝其封闭位置的转动进行良好的逐渐引导。

最后,在框架2的枢转边缘12处的框架2的外周边缘8中挖出窗口24,以当盖3在其封闭位置与其打开位置之间转动时使跟部22通过。

一旦盖已经从图13和图14所示的其防返回直立位置分离,根据本发明的装置能够改进盖从其直立打开位置向封闭框架2的位置的转动,而不需要操作人员的干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