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制备与应用

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制备与应用

摘要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弹性体包含以下组分:25~8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6~12质量份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10~60质量份二异氰酸酯、0.1~0.5质量份有机金属催化剂、0~5质量份扩链剂、0.1~2.0质量份消泡剂,3~17质量份固化剂。本发明采用纳米氧化锌和有机硅共同改性聚氨酯,可综合纳米氧化锌、有机硅和聚氨酯的优异性能,从而使材料同时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紫外老化性能、耐热性等多种性能,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器械、服装、工业设备、交通工具领域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44482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科院广州化学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410834934.5

  • 发明设计人 刘伟区;夏侯国论;

    申请日2014-12-29

  • 分类号C08G18/66;C08G18/67;C08G18/48;C08G18/61;C08K3/22;C08L75/08;

  • 代理机构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裘晖

  • 地址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兴科路368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8:00:5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4-12

    授权

    授权

  • 2015-04-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G18/66 申请日:201412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5-03-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 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聚氨酯弹性体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磨 性、耐油性、耐疲劳性,可用于实心轮胎、垫圈球节、鞋底齿轮、胶辊、轴承 等。但是聚氨酯不耐高温,易燃,耐候性、表面性能和介电性能差,因而限制 了其应用。

有机硅具有耐高低温、耐候性、低表面能、疏水性、电绝缘性等特点。用 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可使材料兼具二者的优异性能。然而,有机硅通常会降低 聚氨酯的力学性能。

纳米ZnO具有高的化学稳定性、较强的紫外吸收能力、较低的介电常数 等优异性能,因此将纳米ZnO引入聚合物中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热学性 能、耐紫外性能和抗静电性。但是,纳米氧化锌在聚合物中易团聚、相容性差, 因而限制了其对材料的改性效果。

因此,采用有效的方法将纳米ZnO分散,再结合有机硅,对聚氨酯进行 双重改性,可综合三者的优点,制备出性能优良的多功能材料。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 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本发明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 体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在 运动器械、服装、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领域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下述方案实现:

一种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包含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25~80份聚醚多元醇/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6~12份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 烷、100份聚醚多元醇、10~60份二异氰酸酯、0.1~0.5份有机金属催化剂、 0~5份扩链剂、0.1~2.0份消泡剂,3~17份固化剂。

所述的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优选为平均分子量为2000~50000的羟 烃基封端聚硅氧烷和硅羟基封端聚硅氧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可选自分子量为200~10000的聚氧化丙烯醚多元醇 (PPG)、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PTMEG)和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多元醇中 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

所述的二异氰酸酯可选自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4,4’-二异 氰酸酯(M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 对苯二异氰酸酯(PPDI)、苯二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1,4-环己烷二异氰 酸酯(CHDI)和萘-1,5-二异氰酸酯(NDI)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甲苯二 异氰酸酯(TDI)或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MDI)。

所述的有机金属催化剂可选自辛酸亚锡、二丁基二月桂酸锡、辛酸铅和二 醋酸二正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

所述的扩链剂可选自1,4-丁二醇、乙二醇、丙二醇、己二醇、环己二醇、 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和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1,4- 丁二醇。

所述的消泡剂可为有机硅消泡剂和矿物油类消泡剂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 为有机硅消泡剂。

所述的固化剂可为二甲硫基甲苯二胺(DMTDA,如Ethacure300)、3,3’- 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MOCA)、二乙基甲苯二胺(DETDA,如 Ethacure100)、3,5-二氨基-4-氯苯乙酸异丙酯(如CuA-60)和4,4’-亚甲基双(2,6- 二乙基-3-氯苯胺)(MCDEA)中的一种;更优选为二甲硫基甲苯二胺 (DMTDA,Ethacure300)。

所述的聚醚多元醇/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具有如下结构式所示的结构:

其中,R为

中的至少一种;上述R 的结构式依次对应着分子量为200~10000的聚醚二元醇、聚醚三元醇、聚醚 四元醇、聚醚五元醇、聚醚六元醇;m=3~172;n=1~58;k=1~43;p=1~35; q=1~29。

上述聚醚多元醇/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由包含以下步骤的制备方法制备得 到:

(1)将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聚醚多元醇、有机金属催化剂混合,搅 拌反应,得到聚合物A;

(2)将步骤(1)制得的聚合物A、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水、甲苯混合, 搅拌反应,得到聚醚多元醇/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

步骤(1)中所用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和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 10:40.5~10:146。

所用有机金属催化剂的量为催化量即可。

步骤(2)中所用聚合物A、纳米氧化锌分散液、水和甲苯的质量比为(12~ 50):(10~30):(1~4):(100~200)。

步骤(2)中所述的纳米氧化锌分散液通过将纳米氧化锌超声分散于甲苯 中得到。优选所述纳米氧化锌分散液的浓度为8~12wt%,更优选为9wt%。

步骤(1)中所述的异氰酸酯基硅烷偶联剂可选自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 氧基硅烷和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1)中所述的聚醚多元醇可选自分子量为200~10000的聚氧化丙烯 醚多元醇(PPG)、聚四氢呋喃醚多元醇(PTMEG)和四氢呋喃-氧化丙烯共聚 多元醇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

步骤(1)中所述的有机金属催化剂可选自辛酸亚锡、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辛酸铅和二醋酸二正丁基锡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为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

步骤(1)中所述的搅拌反应优选为在50~80℃下搅拌反应4~6小时。

步骤(2)中所述的搅拌反应优选为在60~70℃搅拌反应6~8小时。

步骤(1)和步骤(2)中的搅拌反应后优选通过旋蒸除去甲苯或水等溶剂, 更优选在70℃下旋蒸。

上述制备方法优选在惰性气体氛围下进行,所用溶剂均优选为无水甲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取25~8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6~12质量份双端羟 基聚二甲基硅氧烷、100质量份聚醚多元醇和10~60质量份二异氰酸酯,0.1~ 0.5质量份有机金属催化剂混合,搅拌反应,再加入0~5质量份扩链剂、0.1~ 2.0质量份消泡剂、3~17质量份固化剂,加热固化,制得有机硅/纳米ZnO复 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所述的搅拌反应优选在75~90℃搅拌反应3~5小时。

所述的加热固化优选在80~90℃固化10~20h。

上述反应优选在氮气保护氛围下进行。

本发明制备得到的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可广泛应用于 运动器械、服装、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领域中,特别适用于制备径赛跑道、 服装面料、实心轮胎、垫圈球节、衬套轴承、鞋底、胶辊、齿轮、筛板、摇床、 汽车安全气囊等。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纳米氧化锌和有机硅共同改性聚氨酯,可综合纳米氧化 锌、有机硅和聚氨酯的优异性能,从而使材料同时具有优异的表面性能、良好 的力学性能和抗紫外老化性能、耐热性等多种性能。

(2)本发明首先制备一种聚醚多元醇/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该杂化材料 通过化学键连接在聚氨酯分子链上,并且其中的纳米氧化锌被聚醚多元醇所包 裹,因而有效提高了纳米氧化锌与聚氨酯基体的相容性,减小了纳米粒子的团 聚,有利于氧化锌粒子在聚合物中的均匀分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 于此。

以下实施例中各性能测试方法如下:

TG采用德国耐驰TG209F3-布鲁克TENSOR 27热重-红外联用分析仪测 试,N2气氛,升温速率10℃/min。

断裂伸长率和拉伸强度采用RG M-3030微机控制电子万能试验机(深圳 瑞格尔仪器有限公司)按GB1040-79标准测试。

硬度采用AS-120A邵氏硬度计(广州安妙仪器有限公司)测试,每个样 品测试5个点,取平均值。

紫外老化采用上海一恒公司BHO-401A老化试验箱,老化时间为168小 时。

实施例1

(1)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N33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将10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146g聚氧 化丙烯醚三元醇N330、0.5g辛酸亚锡,在70℃下搅拌反应6h,得聚合物A。

b.将10g纳米氧化锌分散于100g甲苯中,超声0.5h,得纳米氧化锌分 散液。

c.将16g聚合物A、11g纳米氧化锌分散液、1g蒸馏水、100g甲苯, 在60℃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在70℃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和水,得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N33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

(2)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将25g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N33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6g双端羟基聚 二甲基硅氧烷(硅羟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15000)、100g聚氧化丙烯醚二元 醇N220、21g甲苯二异氰酸酯、0.4g辛酸亚锡,在氮气保护下,在80℃搅拌 反应6小时,加入0.1g有机硅消泡剂、10g二甲硫基甲苯二胺,80℃固化20 h,制得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实施例2

(1)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JH-303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将10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146g聚氧 化丙烯醚三元醇JH-3030、0.05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在75℃下搅拌反应4h, 得聚合物A。

b.将10g纳米氧化锌分散于100g甲苯中,超声1h,得纳米氧化锌分散 液。

c.将50g聚合物A、33g纳米氧化锌分散液、4g蒸馏水,200g甲苯, 在70℃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在70℃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和水,得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JH-303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

(2)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将80g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JH-303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12g双端羟 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硅羟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50000)、100g聚氧化丙烯醚 二元醇N210、60g二苯基甲烷-4,4’-二异氰酸酯,0.1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在 氮气保护下,在75℃搅拌反应5小时,加入3g乙二醇和0.9g有机硅消泡剂、 10g液态3,3’-二氯-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90℃固化10h,制得有机硅/纳米 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实施例3

(1)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MN-305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将10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加入146g聚氧 化丙烯醚三元醇MN-3050、0.3g辛酸铅,在80℃下搅拌反应4h,得聚合物A。

b.将10g纳米氧化锌分散于100g甲苯中,超声2h,得纳米氧化锌分散 液。

c.将32g聚合物A、22g纳米氧化锌分散液、2g蒸馏水、150g甲苯, 在60℃搅拌反应8小时,然后在70℃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和水,得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MN-305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

(2)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将50g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MN-305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11g双端羟 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硅羟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10000)、100g聚丙二醇 PPG3000、2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0.4g辛酸铅,在氮气保护下,在90℃ 搅拌反应3小时,加入3g己二醇和1.6g有机硅消泡剂、12g 3,5-二氨基-4- 氯苯乙酸异丙酯,85℃固化15h,制得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 体。

实施例4

(1)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100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将10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40.5g聚 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1000,0.4g二醋酸二正丁基锡,在70℃下搅拌反应5 h,得聚合物A。

b.将10g纳米氧化锌分散于100g甲苯中,超声0.5~2h,得纳米氧化锌 分散液。

c.将12g聚合物A、24g纳米氧化锌分散液、1g蒸馏水、100g甲苯, 在60℃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在70℃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和水,得聚四亚甲 基醚二醇PTMEG100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

(2)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将30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EG100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7g双端羟 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羟烃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5000)、100g聚丙二醇 PPG6000、10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0.3g二醋酸二正丁基锡,在氮气保护下, 在90℃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2g 1,4-丁二醇、3g环己二醇、0.7g有机硅消 泡剂质量份和3g 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80℃固化20h,制得有 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实施例5

(1)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1618A/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将10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202g聚氧 化丙烯醚三元醇1618A、0.5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在80℃下搅拌反应4h, 得聚合物A。

b.将10g纳米氧化锌分散于100g甲苯中,超声2h,得纳米氧化锌分散 液。

c.将22g聚合物A、12g纳米氧化锌分散液、1.5g蒸馏水、100g甲苯, 在60℃搅拌反应7小时,然后在70℃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和水,得聚氧化丙 烯醚三元醇1618A/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

(2)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将30g聚氧化丙烯醚三元醇1618A/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12g双端羟基 聚二甲基硅氧烷(羟烃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3000)、91g聚四亚甲基醚二醇 PTMEG1000、9g聚氧化丙烯醚六元醇(分子量为10000)、34g对苯二异氰 酸酯和0.5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在氮气保护下,在80℃搅拌反应5小时,加 入3g对苯二甲酸二羟乙酯、2.0g矿物油类消泡剂、17g二乙基甲苯二胺,80℃ 固化20h,制得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实施例6

(1)聚丙二醇PPG20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的制备

a.在氮气保护下,将10g 3-异氰酸酯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加入8.1g聚丙 二醇PPG200,在50℃下搅拌反应4h,得聚合物A。

b.将10g纳米氧化锌分散于100g甲苯中,超声2h,得纳米氧化锌分散 液。

c.将5g聚合物A、10g纳米氧化锌分散液、1g蒸馏水、100g甲苯,在 60℃搅拌反应6小时,然后在70℃旋转蒸发,除去甲苯和水,得聚醚多元醇/ 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

(2)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

将14g聚丙二醇PPG200/纳米氧化锌杂化材料、9g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 氧烷(羟烃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2000)、100g聚氧化丙烯醚二元醇N210、 40g甲苯二异氰酸酯和0.2g二丁基二月桂酸锡,在氮气保护下,在80℃搅拌 反应4小时,加入3g三羟甲基丙烷单烯丙基醚、1.5g矿物油类消泡剂、12g 二甲硫基甲苯二胺,80℃固化20h,制得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 性体。

对比例1:纯聚氨酯弹性体

将100g聚氧化丙烯醚二元醇N220、17.4g甲苯二异氰酸酯、0.4g辛酸 亚锡,在氮气保护下,在80℃搅拌反应6小时,加入0.1g有机硅消泡剂、9 g二甲硫基甲苯二胺,80℃固化20h,制得纯聚氨酯弹性体。

对比例2: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将6g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硅羟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15000)、 100g聚氧化丙烯醚二元醇N220、17.5g甲苯二异氰酸酯、0.4g辛酸亚锡, 在氮气保护下,在80℃搅拌反应6小时,加入0.1g有机硅消泡剂、9g二甲 硫基甲苯二胺,80℃固化20h,制得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对比例3:纯聚氨酯弹性体

将100g聚丙二醇PPG6000、7.5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0.3g二醋酸二 正丁基锡,在氮气保护下,在90℃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2g 1,4-丁二醇、3g 环己二醇、0.7g有机硅消泡剂质量份和2g 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 胺),80℃固化20h,制得纯聚氨酯弹性体。

对比例4: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将7g双端羟基聚二甲基硅氧烷(羟烃基封端,平均分子量为5000)、 100g聚丙二醇PPG6000、8.1g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0.3g二醋酸二正丁基 锡,在氮气保护下,在90℃搅拌反应4小时,加入2g 1,4-丁二醇、3g环己 二醇、0.7g有机硅消泡剂质量份和2g 4,4’-亚甲基双(3-氯-2,6-二乙基苯胺), 80℃固化20h,制得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

对实施例1~6制备得到的含聚醚多元醇/纳米TiO2杂化材料的水性聚氨 酯涂料及对比例1~4制备得到的水性聚氨酯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见表1。

表1聚氨酯弹性体的性能指标

由表1可见,将实施例1与对比例1、2相比分析可知,与纯聚氨酯弹性 体(对比例1)相比,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对比例2)的最大热失重温 度升高,但其断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硬度都出现下降,而本发明的有机硅/ 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最高、力学性能也较纯聚 氨酯好;经紫外老化后,本发明的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的 力学性能变化最小,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将实施例4与对比例3、4相比分析可知,与纯聚氨酯弹性体(对比例3) 相比,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对比例4)的最大热失重温度升高,但其断 裂伸长率、拉伸强度和硬度都出现下降,而本发明的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 性聚氨酯弹性体的最大热失重温度最高、力学性能也较纯聚氨酯好;经紫外老 化后,本发明的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力学性能变化最小, 说明其具有较好的抗紫外老化性能。

以上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有机硅/纳米ZnO复合改性聚氨酯弹性体具有 优异的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和抗紫外线能力,可广泛应用于运动器械、服装、 工业设备、交通工具等领域中,特别适用于制备径赛跑道、服装面料、实心轮 胎、垫圈球节、衬套轴承、鞋底、胶辊、齿轮、筛板、摇床、汽车安全气囊 等。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 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 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