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胶囊型医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

胶囊型医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

摘要

胶囊型内窥镜用电源启动器(7)具备:插入部(7a),其形成在中心轴L方向上,以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长轴方向沿着中心轴(L)方向的方式将胶囊型内窥镜2插入该插入部(7a);以及磁体(71a、71b),其产生在包含插入部(7a)的中心轴(L)的任意的平面中都以中心轴(L)为对称轴而大致对称的磁力线(B1~B3)。由此,在向簧片开关(2a)施加磁场时不需要将磁体(71a、71b)的位置调整为与簧片开关(2a)的位置在大致相同平面内,因此能够容易地向簧片开关(2a)施加磁场。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793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奥林巴斯医疗株式会社;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52224.7

  • 发明设计人 田中慎介;

    申请日2010-08-31

  • 分类号A61B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宇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51: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61B1/00 登记生效日:2015111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008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1-07

    授权

    授权

  • 2012-10-0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B1/00 申请日:201008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向配设在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内部中的 具有特定的感应磁场方向的磁性开关施加磁场来将上述胶囊型 医疗装置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胶囊型医疗装 置用电源启动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内窥镜领域中出现了具有摄像功能和无线通信 功能的胶囊型内窥镜。该胶囊型内窥镜在被导入被检体内之后 到从被检体排出为止的期间依次拍摄被检体内图像。并且,胶 囊型内窥镜将拍摄得到的被检体内图像的数据依次无线发送给 设置在被检体外部的外部装置。根据该胶囊型内窥镜,医生能 够通过使存储在外部装置中的被检体内图像的数据显示在显示 装置上来根据被检体内图像对被检体内进行诊断。

在这种胶囊型内窥镜中有内部具备簧片开关的内窥镜(参 照专利文献1)。在该胶囊型内窥镜中通过使产生磁场的电源启 动器接近收容了胶囊型内窥镜的封装来向簧片开关施加磁场从 而使胶囊型内窥镜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根 据具备簧片开关的胶囊型内窥镜,能够将胶囊型内窥镜的驱动 状态在任意时刻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控制胶囊型内窥 镜的耗电量。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234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以往的电源启动器构成为:在底面的内壁部具备磁 体,通过调整电源启动器与胶囊型内窥镜的位置关系使得该磁 体位于包含簧片开关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径向截面上来向簧片开 关施加磁场。即,在以往的电源启动器中,为了向簧片开关施 加磁场而需要将磁体的位置和簧片开关的位置调整为在大致相 同平面内。因此,根据以往的电源启动器,需要考虑上述的位 置关系而设计电源启动器、胶囊型内窥镜以及用于收容胶囊型 内窥镜的收容盒,这成为妨碍使电源启动器、胶囊型内窥镜以 及收容盒小型化、低成本化的原因之一。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 够易于向簧片开关施加磁场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并达成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胶囊型医 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通过向配设在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内部的 具有特定的感应磁场方向的磁性开关施加磁场来将上述胶囊型 医疗装置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该胶囊型医 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的特征在于,具备:插入部,其形成在中 心轴方向上,以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长轴方向沿着上述中心 轴方向的方式将上述胶囊型医疗装置插入该插入部;以及磁路, 其产生在包含上述插入部的中心轴的任意平面内都以上述中心 轴为对称轴而大致对称的磁力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产生 在包含插入部的中心轴的任意平面内都以中心轴为对称轴而大 致对称的磁力线,因此在向簧片开关施加磁场时不需要将磁路 的位置调整为与簧片开关的位置在大致相同平面内,能够容易 地向簧片开关施加磁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内窥镜系 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4是表示收容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收容盒的结构的 立体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收容盒去除灭菌薄片的状态的立体 图。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容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容盒的侧面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中盖部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中盖部的侧面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图9的A-A截面的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容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

图12是表示图11的B-B截面的截面图。

图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簧片开关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施加了磁场时的簧片开关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施加的磁场变弱时的簧片开关的结构的示意 图。

图16是表示用于说明胶囊型内窥镜内部中的簧片开关的配 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17是表示用于说明胶囊型内窥镜内部中的簧片开关的配 置位置的示意图。

图1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源启动器的结构的截面图。

图19是表示用于说明使用图18所示的电源启动器来向簧片 开关施加磁场的方法的截面图。

图20是表示用于说明使图18所示的电源启动器产生的磁力 线的方向与簧片开关的感应度方向一致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1是表示用于说明使图18所示的电源启动器产生的磁力 线的方向与簧片开关的感应度方向一致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2是表示图19所示的电源启动器的变形例的结构的截面 图。

图23是表示电源启动器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的簧片开关进 行工作的磁场区域的图。

图24是表示在没有从收纳盒上剥离灭菌薄片的状态下向将 收纳盒接近电源启动器的情况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胶囊型 内窥镜系统。

[胶囊型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

首先,参照图1~图3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胶 囊型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 方式的胶囊型内窥镜系统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图1 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概要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表示图2所示 的胶囊型内窥镜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胶囊型内窥镜系 统具备:作为导入被检体1内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的胶囊型内窥镜 2、以及配置在被检体1的外部且与胶囊型内窥镜2之间将各种信 息进行无线通信的接收装置3。另外,胶囊型内窥镜系统具备: 根据接收装置3所接收的数据来进行图像显示的显示装置4、以 及用于在接收装置3与显示装置4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的便 携式记录介质5。

如图2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具备:作为外壳的密闭容器11、 位于密闭容器11内并射出用于对观察部位进行照明的照明光的 多个发光元件20、接收照明光的反射光来拍摄观察部位的固体 摄像元件22、使被摄体的像成像在固体摄像元件22的成像透镜 27、将由固体摄像元件22获取的图像信息调制为RF信号并进行 发送的RF发送单元24、发出RF信号的电波的发送天线部25、以 及电池29。

密闭容器11是人能够吞服的程度的大小,通过使大致半球 状的前端盖11a与筒形状的胴部盖11b弹性嵌合来形成不透液体 地密封内部的外壳。前端盖11a是大致半球状的圆顶形状,圆顶 的后侧开口为圆形状。前端盖11a具有以具有透明性或者透光性 的透明部件成形并且对其表面实施了镜面精加工工艺的镜面精 加工部11a1,能够让来自发光元件20的照明光透过到密闭容器 11的外部并且能够让照明光的来自被检体的反射光透过到内 部。镜面精加工部11a1形成在由固体摄像元件22的摄像范围所 决定的既定的镜面精加工范围(在图2中以点划线a、a来表示的 范围)。

胴部盖11b是位于前端盖11a的后端而覆盖上述结构要件的 部件。胴部盖11b是将圆筒形状的胴部和大致半球状的圆顶形状 的后端部形成为一体,该胴部的前侧开口为圆形状。基于确保 强度方面优选为胴部盖11b由聚砜等形成,胴部盖11b将后述的 照明单元、摄像单元以及电池29收容在胴部内,将无线发送单 元收容在后端部。

如图3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在密闭容器11的内部具备:作 为照明单元的LED 20和控制LED 20的驱动状态的LED驱动电 路21、经由成像透镜27对从由LED 20照射的区域来的反射光即 被检体内的图像进行拍摄的作为摄像单元的CCD 22和控制 CCD 22的驱动状态的CCD驱动电路23、作为无线发送单元的RF 发送单元24以及发送天线部25。

胶囊型内窥镜2具备控制LED驱动电路21、CCD驱动电路23 以及RF发送单元24的动作的系统控制电路26,由此在胶囊型内 窥镜2被导入被检体1内的期间进行动作,使得通过CCD 22获取 由LED 20照射的观察部位的图像数据。获取到的图像数据由RF 发送单元24变换为RF信号并经由发送天线部25发送到被检体1 的外部。胶囊型内窥镜2具备向系统控制电路26提供电力的电池 29,系统控制电路26具有将从电池29提供的驱动电力分配给其 它的结构要件的功能。

系统控制电路26具备连接在各结构要素与电池29之间的具 有切换功能的开关元件以及锁存电路。当从外部施加磁场时, 锁存电路将开关元件设为启动状态,之后保持该启动状态从而 将来自电池29的驱动电力提供给胶囊型内窥镜2内的各结构要 素。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在胶囊型内窥镜2内所具备的具有 摄像功能的摄像单元、具有照明功能的照明单元以及具有无线 功能的无线发送单元统称为执行既定功能的功能执行单元。具 体地说,除了系统控制电路26之外的单元均是执行预先设定的 既定功能的功能执行单元。

如图1所示,接收装置3作为对从胶囊型内窥镜2无线发送的 被检体内的图像数据进行接收的无线接收单元而发挥功能。接 收装置3具备:穿戴在被检体1上并且具有未图示的多个接收用 天线的接收外套31、以及对接收的无线信号进行信号处理的外 部装置32。

显示装置4用于显示由胶囊型内窥镜2拍摄的被检体内图 像,具有如根据通过便携式记录介质5获得的数据来进行图像显 示的工作站等那样的结构。具体地说,显示装置4也可以设为通 过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等来直接显示图像的结构,也可以 如打印机等那样在其它的介质中输出图像的结构。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构成显示装置4的框体内部通过固定工 具6来固定圆筒形状的电源启动器7。在要启动胶囊型内窥镜2 的电源时,医疗工作者将电源启动器7插入收容了胶囊型内窥镜 2的收容盒,由此启动胶囊型内窥镜2的电源。关于电源启动器7 以及收容盒的结构将后述。

便携式记录介质5还能够连接在外部装置32以及显示装置 4,具有安装于这两者而连接时能够进行信息的输出或者记录的 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式记录介质5构成为:在胶囊型内窥 镜2在被检体1内移动的期间,便携式记录介质5被插入到外部装 置32来记录从胶囊型内窥镜2发送的数据,接着在胶囊型内窥镜 2从被检体1排出后、即被检体1内的摄像结束之后,从外部装置 32中取出便携式记录介质5而插入到显示装置4,通过该显示装 置4来读出记录在便携式记录介质5中的数据。例如,便携式记 录介质5由小型快闪(Compact Flash,注册商标)存储器等构成, 能够经由便携式记录介质5来间接地进行外部装置32与显示装 置4之间的数据的输入输出,与以有线来直接连接了外部装置32 与显示装置4之间的情况不同,被检体1能够在拍摄过程中自由 行动。

[收容盒的结构]

胶囊型内窥镜2需要在使用前进行灭菌并保持其灭菌状态。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胶囊型内窥镜2收容在能够灭菌的收容 盒中。以下参照图4~图17说明收容盒的结构。图4是表示用于 收容图2所示的胶囊型内窥镜的收容盒的结构的立体图。图5是 表示从图4所示的收容盒去除灭菌薄片的状态的立体图。图6是 表示图5所示的收容盒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7是表示图5所示的 收容盒的侧面的侧视图。图8是表示图5所示的中盖部的上表面 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图5所示的中盖部的侧面的侧视图。图10 是表示图9的A-A截面的截面图。图11是表示图5所示的收容盒 的上表面的俯视图。图12是表示图11的B-B截面的截面图。图 13是表示图12所示的簧片开关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表示施 加了磁场时的簧片开关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5是表示施加的磁 场变弱时的簧片开关的结构的示意图。图16是表示用于说明胶 囊型内窥镜内部中的簧片开关的配置位置的示意图。图17是表 示用于说明胶囊型内窥镜内部中的簧片开关的配置位置的示意 图。

如图4以及图5所示,收容盒40具备:由能够将胶囊型内窥 镜2收容在内部的外部收容部构成的铝塑包41、由铝塑包41内具 备的用于在与铝塑包41之间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收容部 构成的中盖部42、以及设置在铝塑包41的上表面以封闭铝塑包 41的开口的灭菌薄片43。通过利用真空成形等成形工艺来对聚 丙烯等进行加工而形成铝塑包41和中盖部42。

如图6以及图7所示,铝塑包41具备:有底的圆筒部41a、设 置在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的一部分处的舌片形状的手柄部 41b、设置在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和手柄部41b的外周的边缘部 41c、以及设置在圆筒部41a的周面且从圆筒部41a的内部向外部 方向突出的大致半圆柱形状的多个突起部41d。

圆筒部41a具有底面41e,底面41e由设置在圆筒部41a的外 周侧的外侧底面41e1、以及设置在外侧底面41e1的大致中央部 分的内侧底面41e2构成。内侧底面41e2形成为既定半径的圆盘 形状,外侧底面41e由从内侧底面41e2的位置向圆筒部41a的外 部(与开口方向相反方向)突出的底面构成,下表面形成为具有 既定的宽度的中空的环形形状。如图7所示,在外侧底面41e1 与内侧底面41e2之间产生了高低差D。在内侧底面41e2的中央 部分设置有从内侧底面41e2的位置向外侧底面41e1方向凹下的 大致半球形状的保持部41e3。保持部41e3用于保持构成胶囊型 内窥镜2的胴部盖11b的圆顶形状的后端部,在内侧朝着开口方 向设置十字形状的突起部41e4,向以线接触的方式保持的胴部 盖11b的后端部注入灭菌气体,能够均匀地对该后端部整体进行 灭菌。此外,突起部41e4由多个突起构成,也能够构成为分别 以点接触的方式保持胶囊型内窥镜2的后端部。

手柄部41b由上表面为大致三角形状的板状部件构成,如图 5所示那样构成为能够抵接后述的中盖部42的手柄部42b。边缘 部41c具有既定的宽度,在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以及手柄部41b 的外周以台阶状方式设置为高一阶来抑制抵接于手柄部41b的 中盖部42的手柄部的移动。边缘部41c的高度构成为大于等于抵 接与手柄部41b的中盖部42的手柄部42b、边缘部42c的厚度,能 够以中盖部42被收容在铝塑包41内的状态下,在边缘部41c的上 表面粘贴灭菌薄片43。

突起部41d由设置在圆筒部41a的长方向的大致半圆柱形状 的突起构成,构成为上端(圆筒部41a的开口侧)的直径最大且随 着靠近下端(底面41e侧)而直径逐渐变小,并且大致等间隔地将 相同形状的突起部41d分别沿着圆筒部41a的长方向配置。突起 部41d的上端开口且下端形成半圆顶形状的底面。此外,在本实 施方式中,在圆筒部41a的周面大致等间隔地分别配置了五个突 起部41d。

如图8以及图9所示,中盖部42具备:有底的圆筒部42a、设 置于圆筒部42a的开口上缘的一部分的舌片形状的手柄部42b、 在圆筒部41a的开口上缘设置为与手柄部42b连接的边缘部42c、 以及从圆筒部42a的内部向外部方向突出的大致半圆柱形状的 多个突起部42d。

如图8~图12所示,圆筒部42a具有底面42e,在底面42e的中 央部分设置有突出部42e1,该突出部42e 1具有用于保持胶囊型 内窥镜2的孔。突出部42e1形成为具有从底面42e的位置向圆筒 部42a的内部(开口方向)突出的上表面的大致圆筒的截面凸形 状,构成为突出部42e1的内径比胶囊型内窥镜2的外径大一些。 在突出部42e1的内周在朝着突出部42e1的开口的长方向上形成 了多个直线状的突起42e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在突出部 42e1的上表面侧设置台阶部42e3,构成为台阶部42e3的内径比 突出部42e1的开口侧的内径小。如图12所示,在中盖部42被收 容在铝塑包41内时,圆筒部42a的包含突出部42e1的底面42e以 及铝塑包41的包含保持部41e3的内侧底面41e2能够收容并保持 胶囊型内窥镜2。

如图9以及图12所示地构成为:当胶囊型内窥镜2的前端盖 11a侧插入突出部42e1中时,突起42e2以线接触的方式来保持密 闭容器11的胴部盖11b的一部分,并且台阶部42e3的前端部以线 接触的方式保持前端盖11a的一部分,使得在点划线a、a的范围 内的镜面精加工部11a1与包含突起42e2以及台阶部42e3的突出 部42e1的结构部分成为非接触的状态。此外,突起42e2不限于 在突出部42e1的长方向形成为直线状,也能够构成为在突出部 42e1设置多个突起部且分别以点接触的方式来保持密闭容器11 的胴部盖11b的一部分。

手柄部42b由上表面比手柄部41b稍小些的大致三角形状的 板状部件构成,如图8以及图11所示那样与设置在圆筒部41a的 开口上缘的边缘部42c形成为一体。构成为在中盖部42被收容在 铝塑包41内时手柄部42b能够与铝塑包41的手柄部41b抵接。边 缘部42c设置在圆筒部42a的开口上缘,构成为当中盖部42被收 容在铝塑包41内时边缘部42c能够抵接在铝塑包41的开口上缘。 如上述那样,构成为手柄部42b以及边缘部42c的厚度小于等于 铝塑包41的边缘部41c的厚度。并且,当中盖部42被收容在铝塑 包41内时通过边缘部41c来将手柄部42b的移动限制在手柄部 41b的宽度的范围,并且当边缘部41c的上表面粘贴灭菌薄片43 时,成为包含这些手柄部42b以及边缘部42c的中盖部42整体被 收容在铝塑包41内的状态。

突起部42d由设置在圆筒部42a的长方向的大致半圆柱形状 的突起构成,大致等间隔地将突起部42d分别沿着圆筒部42a的 长方向配置。突起部42d的上端开口且下端形成半圆顶形状的底 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圆筒部42a的周面大致等间隔地 分别配置五个突起部42d。形成为在中盖部42被收容于铝塑包41 内且手柄部41b与手柄部42b抵接的状态下,各个突起部42d位于 与铝塑包41的突起部41d不相向的位置处,并且突起部42d的最 突起部分能够与圆筒部41a的内周面接触,防止的中盖部42在铝 塑包41内晃动。

如图5、图11以及图12所示,在铝塑包41的突起部41d内周 面与中盖部42的圆筒部42a的外周面之间形成了通路40b,能够 实现使经由灭菌薄片43从外部注入的灭菌气体通过。通路40b 与保持空间区域40a相互连通,通过了通路40b的灭菌气体能够 到达保持空间区域40a。

如图12所示,胶囊型内窥镜2在内部具有通过来自外部的磁 场来进行接通/断开动作的电源提供用的簧片开关2a,将簧片开 关2a成为启动状态来向各功能执行单元提供电源的情况通过图 2所示的LED 20的闪烁来向外部进行通知。如图13所示,簧片 开关2a由圆筒形状部件2a1构成,簧片端子2a2、2a3以从圆筒形 状部件2a1的长轴方向两端部贯穿中心轴的方式延伸出。簧片端 子2a2、2a3分别在圆筒形状部件2a1的内部中连接在感应动子 2a4、2a5。感应动子2a4、2a5以通常状态时相不接触的方式彼 此分开配置。簧片端子2a2、2a3以及感应动子2a4、2a5是导电 体并且是磁体。

当对具有这种结构的簧片开关2a如图14所示那样在簧片端 子2a2、2a3的延伸方向(感应磁场方向)施加磁场时,簧片端子 2a2、2a3被磁化。此时,感应动子2a4、2a5被磁化为互不相同 的极性。由此,在感应动子2a4与感应动子2a5之间作用有磁引 力,感应动子2a4与感应动子2a5接触。并且,通过感应动子2a4 与感应动子2a5接触来使簧片端子2a2与簧片端子2a3之间电导 通。另外,当对簧片开关2a施加的磁场变弱时,如图15所示那 样通过感应动子2a4、2a5自身的弹性引起的回弹力来使感应动 子2a4与感应动子2a5彼此分开,簧片端子2a2与簧片端子2a3之 间电绝缘。这样,通过对簧片端子2a2、2a3的延伸方向施加和 停止施加磁场,而使簧片开关2a作为进行接通/断开的电开关而 发挥功能。

如图16所示,以使簧片端子2a2、2a3在相对于胶囊型内窥 镜2的中心轴L1垂直的方向上进行延伸的方式将簧片开关2a设 置于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由此,当相对于胶囊型内窥镜2的 中心轴L1垂直地施加与簧片端子2a2、2a3的延伸方向(图16所示 的箭头方向)平行的磁场时,簧片开关2a成为启动状态从而向各 功能执行单元提供电源。将簧片开关2a配置为这种朝向的理由 是:为了将簧片开关2a与图2所示的CCD 22、RF发送单元24等 的胶囊型内窥镜2内部的部件同样地设置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径 向扩展的圆盘形状或者类似形状的基板上。

如图17所示,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除了电池29之外还 配置用于通过来自外部的磁场来控制胶囊型内窥镜2的位置、方 向的磁体30。这些部件的重量比配置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的 其它的部件的重量大。因此,为了不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重心位 置偏移而将这些部件配置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中心部附近。由 此,比这些部件轻的簧片开关2a配置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端部附 近。另外,在胶囊型内窥镜2的内部配置磁体30的情况下,为了 减少磁体30对簧片开关2a的影响而需要将簧片开关2a与磁体30 分开配置。基于以上那样的理由,将簧片开关2a设置在与离胶 囊型内窥镜2的端部接近的位置,在如图12所示那样胶囊型内窥 镜2被收纳在收纳盒中的状态下,簧片开关2a位于比中盖部42 的底面42e的位置更下方的位置。在不进行胶囊型内窥镜2的引 导而没有装载磁体30的情况下,该配置也相同。

在使用胶囊型内窥镜2时,医疗工作者从收容盒40上剥离灭 菌薄片43,将电源启动器7插入中盖部42的圆筒部42a内侧。由 此,通过电源启动器7内的磁体产生的磁力来使簧片开关2a将胶 囊型内窥镜2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医疗工作 者通过从透明或者半透明的突出部42e 1来确认LED 20的闪烁 状态,从而能够确认胶囊型内窥镜2的驱动状态。

[电源启动器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8~图21说明电源启动器7的结构及其操作方 法。图1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源启动器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9~ 图21是用于说明使用图18所示的电源启动器来将胶囊型内窥镜 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的方法的图。

如图18所示,由在中心轴L方向延伸的、本发明所涉及的 具有作为插入部的通孔7a的圆筒形状部件构成电源启动器7。另 外,在夹着圆筒形状部件内的中心轴L的位置处埋设了由永磁 体、电磁体形成的圆柱形状的磁体71a、71b。磁体71a、71b在 互不相同的方向上产生磁力线。具体地说,磁体71a在图示下方 向产生磁力线,与之相对磁体71b在图示上方向产生磁力线。即, 构成为沿着中心轴L方向磁体71a和磁体71b产生多个与中心轴 L交叉的磁力线。另外,该磁路产生了在包含中心轴L的任意的 平面中都是以中心轴L为对称轴而大致对称的磁力线。

如前述那样,胶囊型内窥镜2内的簧片开关2a位于比中盖部 42的底面42e的位置更下方的位置。因此,在将电源启动器7插 入盖部42中时,簧片开关2a也位于比电源启动器7的圆筒形状部 件端部更外侧的位置。然而,如图19所示,由磁体71a和磁体71b 产生的多个磁力线B1~B3中的至少一个作用于簧片开关2a,由 此是胶囊型内窥镜2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因 而,根据该电源启动器7,在要向簧片开关2a施加磁场时,不需 要将磁体71a、71b的位置与簧片开关2a的位置调整为大致相同 平面内,因此即使簧片开关2a位于电源启动器7的外部也能够容 易地向簧片开关2a施加磁场,能够将胶囊型内窥镜2的驱动状态 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状态。

此外,在簧片开关2a的感应度方向与磁体71a、71b产生的 多个磁力线B1~B3的方向不一致的情况下,希望如图20所示那 样,通过使收容盒40旋转来使圆筒部42a相对于电源启动器7进 行旋转。根据这种方法,如图21所示那样,与圆筒部42a的旋转 相应地胶囊型内窥镜2以及簧片开关2a也旋转,由此簧片开关2a 的感应度方向V与磁体71a、71b产生的磁力线B的方向一致,能 够可靠地将胶囊型内窥镜2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切换为启动 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夹着圆筒形状部件内的中心轴 L的位置处埋设2个磁体71a、71b,由此构成沿着中心轴L方向 产生多个与中心轴L交叉的磁力线的磁路,但是也可以例如图 22所示那样,将磁体71a和磁体71b经由磁体72进行连接,由此 由磁体71a和磁体71b构成一体的磁体从而构成沿着中心轴L方 向产生多个与中心轴L交叉的磁力线的磁路。另外,也可以使 用与由磁体71a以及磁体71b和磁体72构成的磁体相同形状的一 个磁体。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增加与中心轴L交叉的磁力线的 数量,因此更容易向簧片开关2a施加磁场。

在这样构成的电源启动器7中,从磁体71a、71b产生的磁场 的强度随着分离的距离而急剧地减少。因此,如图23所示,电 源启动器7能够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簧片开关2a进行动作的磁场 区域R仅形成在电源启动器7的附近区域。因而,通过对磁体 71a、71b的尺寸、材质以及位置、收纳盒40进行设计而能够设 为,在没有从收容盒40剥离灭菌薄片43的状态下即使将收纳盒 40接近电源启动器7也不会使胶囊型内窥镜2的驱动状态变为启 动状态。即,如图24的(a)、(b)所示,在没有从收纳盒40剥离灭 菌薄片43的前提下,即使错误地将收纳盒40接近电源启动器7, 也由于簧片开关2a位于磁场区域R之外而能够防止胶囊型内窥 镜2的驱动状态变为启动状态。

以上说明了应用了由本发明人作出的发明的实施方式,但 是并非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构成本发明的公开的一部分的记述以 及附图来限定本发明。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抑制由于 与磁引导装置等的磁力产生装置组合使用时所产生的磁力吸 引,而将电源启动器7固定在构成显示装置4的框体上,但是也 可以不是固定在框体上而是便携式。这样,本领域技术人员等 根据本实施方式得到的其它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运用技术 等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畴内。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通过向配设在胶囊型医疗装置的内部的 簧片开关施加磁场来将胶囊型医疗装置的驱动状态从关闭状态 切换为启动状态的胶囊型医疗装置用电源启动器。

附图标记说明

2:胶囊型内窥镜;2a:簧片开关;7:电源启动器;40: 收容盒;42a:圆筒部;71a、71b:磁体。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