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快速解锁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

一种快速解锁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解锁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快速解锁插头包括壳体及装配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锁紧弹片,锁紧弹片上具有凸部,锁紧弹片铰接在壳体上并形成跷跷板结构,凸部位于锁紧弹片与壳体的铰接点前方,锁紧弹片在其与壳体的铰接点之前的位置上设有弹性支脚,该弹性支脚的前端顶压壳体,锁紧弹片的尾端设有尾板,壳体上沿前后方向活动且防脱的装配有解锁块,解锁块具有位于所述尾板内侧处的解锁部,解锁部与尾板一起构成导向机构,当向后拉动解锁块时,所述导向机构驱使锁紧弹片的后端跷起并使其与适配插座解锁;实现了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拉动解锁分离,提高了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解锁效率。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4281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94039.X

  • 发明设计人 吴泽华;宋泳斌;熊藤芳;姚勇;

    申请日2012-08-17

  • 分类号H01R13/633;H01R13/639;H01R24/00;

  • 代理机构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韩天宝

  • 地址 471003 河南省洛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周山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51:0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25

    专利权的主动放弃 IPC(主分类):H01R13/633 专利号:ZL201210294039X 申请日:20120817 授权公告日:20150429 放弃生效日:20230412

    专利权的主动放弃

  • 2015-04-29

    授权

    授权

  • 2013-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R13/633 申请日:201208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领域,尤其是一种快速解锁插头及使用该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电气设备等的集成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电连接器的小型化、快捷化及可靠性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为了连接后的可靠性,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和插座之间设有锁紧机构,连接螺帽锁紧机构就是上述锁紧机构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但是,由于其在锁紧及解锁的过程中均需要拧动连接螺帽,锁紧及解锁的效率低下且需要周围有一定的操作空间,因此在一些要求快速的小空间场合,连接螺帽锁紧机构是不适用的,相对于连接螺帽锁紧机构而言,簧片式锁紧机构则更适用于要求快速、频繁插拔的场合,该机构往往是在插头壳体的左右两侧中的至少一侧外部设置锁紧弹片,锁紧弹片的外侧面上设有凸部,插座壳体上设置与所述锁紧弹片对应的挂孔,在插头与插座插接的过程中,锁紧弹片在插座壳体的作用下首先压缩,当插头与插座插接到位后,锁紧弹片的凸部刚好与插座壳体上的挂孔对应并回弹至对应的挂孔中,锁紧弹片的凸部与插座壳体上的挂孔之间的挂接实现了对插头和插座之间的锁定,需要将插头和插座解锁分离时,通过手来捏紧锁紧弹片的凸部以使其与对应的挂孔之间的挂接解除,此时向分离方向拉动插头则可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分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弹片式锁紧机构的电连接器组件更适合于需要快速、频繁插拔的场合,但是目前的采用弹片式锁紧机构的电连接器组件仍然存在问题,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由于在解锁时需要用手去捏动锁紧弹片的凸部,因此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在一些需要电连接器密集排布的场合(如通信设备)显然无法适用;其次,解锁时,需要捏紧锁紧弹片和向后拉动两步,即解锁工作无法一个动作、一气呵成,不能充分的发挥电连接器快捷解锁的特性;再者,由于解锁时是靠手在插座壳体外部来捏动锁紧弹片的凸部的,因此插座壳体上的挂接机构必须为内外通透的通孔,无法保证插座壳体的整体性和密封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解锁插头,以实现采用弹片锁紧机构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拉动解锁分离,提高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解锁效率。

同时,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上述插头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解锁插头,包括壳体及装配在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锁紧弹片,锁紧弹片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用于与适配插座挂接锁合的凸部,锁紧弹片铰接在壳体上并形成跷跷板结构,所述凸部位于锁紧弹片与壳体的铰接点前方,锁紧弹片在其与壳体的铰接点之前的位置上设有弹性支脚,该弹性支脚的前端顶压壳体并驱使锁紧弹片的前部向远离壳体方向上张开,锁紧弹片的尾端设有尾板,壳体上沿前后方向活动且防脱的装配有解锁块,解锁块具有位于所述尾板内侧处的解锁部,解锁部与尾板一起构成导向机构,当向后拉动解锁块时,所述导向机构驱使锁紧弹片的后端跷起并使其与适配插座解锁。

所述锁紧弹片有两个,两个锁紧弹片分别位于壳体的左、右侧处且二者与壳体的铰接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两个锁紧弹片的尾部分别设有尾柄且二者的尾柄的后端均连接于同一拉环上。

锁紧弹片的解锁部具有一解锁横梁,尾板上具有向外隆起的拱形结构并通过所述拱形结构搭设在解锁横梁上,所述导向机构由解锁横梁与所述拱形结构的部构成。

所述弹性支脚与锁紧弹片设为一体且弹性支脚在穿过锁紧弹片前部设置的通孔后顶压壳体。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采用以下技术方案:电连接器组件,包括插头及插座,插头包括插头壳体及装配在插头壳体上的至少一个锁紧弹片,插座包括插座壳体,锁紧弹片上具有向外凸出的、用于与插座上设置的对应的挂接机构挂接锁合的凸部,插座上的挂接机构为设在插座壳体上的挂孔或设在座壳体内壁面上的卡槽,锁紧弹片铰接在插头壳体上并形成跷跷板结构,所述凸部位于锁紧弹片与插头壳体的铰接点前方,锁紧弹片在其与插头壳体的铰接点之前的位置上设有弹性支脚,该弹性支脚的前端顶压插头壳体并驱使锁紧弹片的前部向远离插头壳体方向上张开,锁紧弹片的尾端设有尾板,插头壳体上沿前后方向活动且防脱的装配有解锁块,解锁块具有位于所述尾板内侧处的解锁部,解锁部与尾板一起构成导向机构,当向后拉动解锁块时,所述导向机构驱使锁紧弹片的后端跷起并使锁紧弹片的凸部从插座壳体上的挂孔或卡槽中脱出。

所述锁紧弹片有两个,两个锁紧弹片分别位于插头壳体的左、右侧处且二者与壳体的铰接轴线均沿上下方向延伸。

两个锁紧弹片的尾部分别设有尾柄且二者的尾柄的后端均连接于同一拉环上。

锁紧弹片的解锁部具有一解锁横梁,尾板上具有向外隆起的拱形结构并通过所述拱形结构搭设在解锁横梁上,所述导向机构由解锁横梁与所述拱形结构的部构成。

所述弹性支脚与锁紧弹片设为一体且弹性支脚在穿过锁紧弹片前部设置的通孔后顶压插头壳体。

由于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的锁紧弹片铰接在壳体上并形成跷跷板结构,所述凸部位于锁紧弹片与壳体的铰接点前方,且锁紧弹片在其与壳体的铰接点之前的位置上设有弹性支脚,该弹性支脚的前端顶压壳体并驱使锁紧弹片的前部向远离壳体方向上张开,锁紧弹片的尾端设有尾板,壳体上沿前后方向活动且防脱的装配有解锁块,解锁块具有位于所述尾板内侧处的解锁部,并且当向后拉动解锁块时,设在解锁块上的解锁部与尾板之间的导向机构驱使锁紧弹片的后端跷起并使其与适配插座解锁;因此,在与适配插座解锁分离的过程中,仅需向后拉动所述的解锁块,解锁块在后移的过程中通过“撬动”锁紧弹片的后端而使呈跷跷板结构装配在壳体上的锁紧弹片的前端向壳体靠拢,即凸部向壳体靠拢,从而可使其从适配插座上的对应的挂接机构中脱出,实现解锁,由于解锁块是前后防脱的装配在壳体上的,因此解锁完成后继续拉动解锁块则可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分离,由此可见解锁、分离仅需一拉,一气呵成,简便快捷,实现了采用弹片锁紧机构的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与插座之间的拉动解锁分离,提高了电连接器组件的插头与插座之间的解锁效率;另外,由于不需要在以按压的形式驱使锁紧弹片收拢解锁,因此可将适配插座上的挂接结构设为插座壳体内壁面上的卡槽,从而可不必破坏插座的整体性及密封性。

更进一步的,将锁紧弹片的数量设为两个并使两个锁紧弹片一左一右的设置可使插头与适配插座时受力均匀,保证连接的可靠性;将两解锁块连接于同一拉环上一方面可进一步保证解锁时两锁紧弹片的同步性,另一方面也可增加操作的舒适性,更为重要的是,当用于电连接器密集排布的场合时,解锁动作可不受外围空间的限制;由于锁紧弹片在加工时一般采用冲压加工的方式,使导向机构由尾板上所设的拱形结构的对应位置处的内侧面与解锁横梁形成可方便加工,便于一次成形;弹性支脚与锁紧弹片设为一体同样可增加锁紧弹片的整体性及可靠性,同样便于节省加工工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的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的实施例1的分解图;

图5是图4中的锁紧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4中的拉环、尾柄及解锁块装配在一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的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的实施例1,如图1-6所示,包括以前端为插接端的壳体,本实施例中,壳体由底座11和顶盖12扣合而成,其中底座11和顶盖12各自于后部的左右两侧跟别设有护沿,当底座11和顶盖12扣合在一起后,二者的护沿拼接在一起对应形成左、右护板,壳体的外部装配有锁紧弹片13,本实施例中,锁紧弹片13有两个,两个锁紧弹片13分别装配在壳体的左、右侧外部,具体地说,两锁紧弹片13分别通过对应的铰接轴14铰接在壳体的左右侧,铰接轴14的轴线沿上下方向延伸,锁紧弹片13在铰接至壳体后形成跷跷板结构,铰接轴14成为所述跷跷板的支点,锁紧弹片13的外侧(背离壳体的对应侧面的一侧)具有凸部13-1,该凸部13-1的前侧面为从前向后逐渐向其所在的锁紧弹片的外围攀升的斜面,每个锁紧弹片上的凸部均位于对应的铰接轴之前,另外,各锁紧弹片的位于对应铰接轴之前的部位上还设有内外通透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后侧孔壁上设有与锁紧弹片一体连接的弹性支脚15,该弹性支脚15的前端向下穿过所述通孔后顶压壳体的对应侧侧面并使得对应的锁紧弹片的前端向远离壳体的方向上张开,当与适配的插座插接时,锁紧弹片上的凸部首先通过其前侧面与适配插座的插接通道的内壁面滑动配合并驱使锁紧弹片的前端向壳体靠拢,插接到位后,锁紧弹片13上的凸部刚好行至插座壳体上设置的挂接结构(一般为挂孔)处,插座壳体上的挂接结构使得锁紧弹片13前端的压缩得以释放,此时,锁紧弹片13的前端在弹性支脚15的作用下向外张开,使得所述凸部卡入适配插座的挂接结构中,最终实现对插头和插座的锁定;锁紧弹片13的尾端设有尾板13-2,尾板13-2上设有向远离壳体的对应侧面隆起的拱形结构,该拱形结构的内侧面的后部形成从后向前逐渐向对应锁紧弹片的外围攀升的斜面,壳体的左、右侧上还装配有解锁块16,解锁块16与锁紧弹片一一对应且可相对于壳体前后活动,另外,解锁块16的背壳体的一侧具有面向后方的台阶面,上述的左、右护板前端面与对应的解锁块上的台阶面配合可防止解锁块从壳体的后端脱落,解锁块16的前部具有解锁部,解锁部位于尾板的内侧处且具有一解锁横梁16-1,锁紧弹片13的尾板通过拱形结构搭设在对应的解锁横梁上并通过其后部与解锁横梁之间形成到导向机构,在该导向机构的作用下,当向后拉动解锁滑块时,锁紧弹片的后端被顶起,从而驱使锁紧弹片的前端向壳体靠拢并使得锁紧弹片的凸部从适配插座的挂接结构中脱出,进而实现解锁,此时,进一步拉动解锁块,则可实现插头与插座之间的分离;为了增加操作的舒适性及同步性,两解锁块的后端均设有尾柄且二者的尾柄17连接于同一拉环18,拉动解锁块时,可通过把持拉环来操作。

在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的其它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1中所述的导向机构还可以由分设在尾板内侧和解锁部的对应侧面上的对应的斜面形成,锁紧弹片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皆可,由于是采用拉动解锁形式(不需要像传统的弹片式锁紧机构一样要靠捏弹片解锁),锁紧弹片还可以设在壳体的顶部或底部,应注意的是,解锁块的数量应当与锁紧弹片的数量对应,其装配方式可参照实施例1。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如图7-8所示,包括插头101和插座102。

插头的结构如图7所示,与本发明的快速解锁插头的实施例1的结构相同,此处不予赘述。

插座的结构如图8所示,包括插座壳体21,插座壳体21具有插接通道,另外,插座壳体在插接通道的外围处设有挂接结构,本实施例中,挂接结构为与插头的锁紧弹片一一对应的挂孔21-1。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组件的其它实施例中,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中所述的插头的导向机构还可以由分设在尾板内侧和解锁部的对应侧面上的对应的斜面形成,锁紧弹片的数量为一个以上皆可,由于是采用拉动解锁形式(不需要像传统的弹片式锁紧机构一样要靠捏弹片解锁),锁紧弹片还可以设在插头壳体的顶部或底部,应注意的是,解锁块的数量应当与锁紧弹片的数量对应,其装配方式可参照电连接器组件的实施例1中的插头;所述插座的挂接结构还可以为设在插座的插接通道的内壁面上的卡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