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

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5~30份,二甲基硅油1~10份,环氧改性硅油1~5份,聚醚硅油1~5份,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5~30份,C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10份。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渗透性好、耐高温耐碱性好、耐洗性好、吸湿快速、黄变性低和能赋予织物柔软、滑爽和冰凉的手感。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3954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山市巴斯基化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323121.0

  • 发明设计人 邝祥福;

    申请日2012-09-01

  • 分类号D06M15/643(20060101);D06M15/53(20060101);D06M15/65(20060101);D06M15/647(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民众镇沙仔工业区巴斯基化工有限公司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46: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0-08-1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D06M15/643 授权公告日:20140806 终止日期:20190901 申请日:2012090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8-19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D06M15/643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90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8-06

    授权

    授权

  • 2013-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6M15/643 申请日:201209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印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

背景技术

传统氨基硅油是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的一类后整理剂,具有柔软、爽滑、易分散于水中等优良特性,但其渗透性、耐碱耐热性和吸湿性较差,当用量超过50g/L进行整理时,织物会产生油腻感而且也不能赋予织物冰凉的手感,也极易产生破乳粘辊现象,这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印染厂在进行大批量的后整理的连续浸轧工艺生产过程中,连续浸轧时间可能24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布在浸轧槽内浸轧工作液的时间是很短的,设备浸轧的时间一般不足10秒,要使工作液在很短的时间内吸附在纤维表面并迅速渗透到织物的纤维内部,这就要求硅油必须有良好的渗透性和一定的耐碱耐高温才能满足对印染厂的连续浸轧工艺要求。

在进行大批量的连续浸轧工艺生产时,硅油要具备以下几项指标:

一、良好的渗透性能。布在浸轧槽内浸轧工作液的时间是很短的,设备浸轧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秒,要使工作液在4~5秒的时间内吸附在纤维表面并迅速渗透到织物的纤维内部,这就要求硅油必须有良好的渗透性。

二、一定的耐碱耐高温性能。织物在染色工艺中,会常用到像纯碱或者硫化碱等碱性物质,虽然染色后经皂洗和水洗等工序,但仍然有少量的碱性物质会残留在布面上,这就导致在进行大批量后整理的连续浸轧工艺生产时,碱性物质会溶解在浸轧工作液中,使得工作液呈碱性,会导致硅油工作液破乳,使织物产生硅斑,给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长时间的连续浸轧工艺生产,使得轧车长时间不停运转,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也会导致布面吸附的硅油膜破裂,使得织物产生硅斑。这就要求硅油必须有一定的耐碱耐高温性能。

三、低黄变性和冰凉手感。为了让织物获得冰凉感的特殊风格,浸轧工作液硅油含量不得小于50g/L,并经过高达170~180℃的高温定型,使得织物所吸附的硅油膜增厚,增加了与人体皮肤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织物获得爽滑,自然而不油腻的冰凉手感。这就要求硅油必须具有低黄变性和冰凉手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渗透性好、耐高温耐碱性好、耐洗性好、吸湿快速、黄变性低和能赋予织物柔软、滑爽和冰凉的手感的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为乙酸酐与氨基硅油的酰化产物,所述乙酸酐与氨基硅油的摩尔比为3∶5~11,所述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的粘度为1000~5000cPs,含固量≥95wt%。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二甲基硅油粘度为5000~20000cPs,含固量≥98wt%。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环氧改性硅油的环氧值为0.2~0.6,粘度为3000~10000cPs,含固量≥95wt%。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离子性为非离子性,粘度为200~1000cPs,其含固量为100wt%。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的HLB值为10~14。

作为一种方案,所述C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HLB值为5~8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由乙酸酐与氨基硅油的酰胺化反应得到,使冰感硅油结构中的氨基活泼氢减少和增加了羧基,从而达到降低黄变的作用,并且增加冰感硅油耐碱耐高温性和耐洗性。本发明使用的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有优良的乳化性能和良好的吸湿性,并能大大降低表面张力,提高渗透性。本发明使用的二甲硅油有良好的平滑性,能赋予织物爽滑的手感。本发明用的环氧改性硅油有良好的反应性,提高与织物的交联牢度。

2.本发明通过将原料进行合理复配,得到了本发明的冰感硅油,其具有良好的渗透性,耐碱耐高温性,良好的吸湿性,并能赋予织物爽滑,冰凉的手感,同时满足连续浸轧工艺的后整理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发明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的合成:在一500mL的四口烧瓶中,配备搅拌、冷凝器、温度计、真空泵,加入100克氨值为0.6、粘度为1000cPs的氨基硅油,50克溶剂甲苯,升温至70℃,慢慢滴加入4克乙酸酐,滴加完时温度为80℃左右,控制温度在80~100℃,冷凝回流反应4小时。然后在110℃/0.03~0.06MPa真空条件下减压蒸去溶剂,回收再利用。降温至40℃以下,得到淡黄色透明、粘稠,粘度为5000cPs的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原油。

实施例1

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由10克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5克粘度为10000cPs的二甲基硅油、5克粘度为5000cPs的环氧改性硅油、18克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2克C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克粘度为500cPs的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和56克水,经均质乳化得到。

实施例2

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由15克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3克粘度为8000cPs二甲基硅油、2克粘度为5000cPs环氧改性硅油、18克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2克C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克粘度为500cPs聚醚改性聚硅氧完和56克水,经均质乳化得到。

实施例3

用于连续浸轧工艺中的冰感硅油:由18克乙酸酐改性氨基硅油、1克粘度为15000cPs二甲基硅油、1克粘度为5000cPs环氧改性硅油、15克异构十三醇聚氧乙烯醚、5克C12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克粘度为500cPs聚醚硅油和56克水,经均质乳化得到。

产品效果测试:

1、渗透性的测试

按GB5557的方法测试,用上海染料研究所的标准帆布测,测试结果见表1。

表1渗透性测试数据

  测试条件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  20g/L 7~8秒 5~6秒 4~5秒  大于1分钟  30g/L 5~6秒 4~5秒 3~4秒  大于1分钟  50g/L 4~5秒 3~4秒 1~2秒  大于1分钟

从上表可见,相对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本发明的冰感硅油在相同条件的情况下渗透时间较短,可见本发明的产品在渗透性方面有优良的表现。

2、耐碱性的测试:

在5g/L的硅油乳液中,配以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其稳定情况,在24小时内没有絮状物和漂油则视为稳定。测试结果见表2。

表2硅油的耐碱稳定性结果

  NaOH浓度(g/L)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  1 稳定 稳定 稳定  稳定  3 稳定 稳定 稳定  有轻微絮状物  5 稳定 稳定 稳定  有漂油

从上表可知,相对于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本发明产品耐碱稳定性比较好。

3、耐高温稳定性:

在50g/L的硅油乳液中,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在一定时间内观察其稳定情况,在4小时没有絮状物和漂油视其为稳定,测试结果可见表3。

表3硅油的耐高温稳定性结果

  测试条件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  60℃  稳定  稳定  稳定  稳定  70℃  稳定  稳定  稳定  有絮状物

  80℃  稳定  稳定  稳定  严重漂油

从上表可知,相对于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本发明产品的耐高温稳定性比较好。

4、黄变性的测试:

硅油用量:50g/L;10g白色T/C布;浴比:1∶20;工作液200mL,二浸二轧,90℃烘干,175℃定型2分钟,利用上海劲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的白度仪WBD-2A,取布面四个不点测试白度取其平均值,并做空白实验。测试结果可见表4。

表4黄变测试数据

  名称  空白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  平均白度值  78.5 78.3 78.3 78.4  77.1

从上表可知,本发明产品的白度值与空白相当,相对于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本发明产品黄变更低。

5、吸湿性、冰凉手感的测试:

硅油用量:50g/L;10g白色T/C布;浴比:1∶20;工作液200mL,二浸二轧,90℃烘干,175℃定型2分钟,回潮2小时,将布平放在手背上,感受其是否有冰凉感;用胶头滴管将水滴在布面四个不同点,水渗透的时间来确定其吸湿性。测试结果可见表5。

表5吸湿性和冰冰手感的测试结果

  名称 空白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  冰凉感 无 有 有 有  无  吸湿性 大于1分钟 3~4秒 2~3秒 1~2秒  大于1分钟

从表5可知,相对于等同含量的传统氨基硅油乳液,本发明产品吸湿性和冰凉手感更好。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