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烧烫膏组合物和一种烧烫膏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烧烫膏组合物和一种烧烫膏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烧烫膏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甘草、熟地榆、生姜、冰片、药用蜡和独立保存的香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烧烫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甘草、熟地榆、生姜和香油混合熬煮至甘草颜色变黑之后加入药用蜡熬化,再加入冰片熬煮直至沸腾,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滤出药汁并冷却该药汁。此外,本发明还公开了由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烧烫膏。本发明的烧烫膏是一种止痛起效时间短、消肿用时短、维持时间长、有好的抗渗出作用,且治愈后不留疤痕的治疗烧烫伤的药品。此外,本发明的烧烫膏也可作为治疗外部创伤用药。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8363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2-26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吴月安;廖勇;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67863.4

  • 发明设计人 吴月安;廖勇;

    申请日2011-06-21

  • 分类号A61K36/9068;A61K9/06;A61K47/44;A61P17/02;A61K35/64;

  • 代理机构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陈小莲

  • 地址 434316 湖北省公安县狮子口镇双剅村十四组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46:0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30

    授权

    授权

  • 2013-02-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8 申请日:201106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26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烧烫膏组合物和一种烧烫膏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治疗烧烫伤的中草药剂主要有油剂、水剂和膏剂等品种,各 种药剂均由多味中草药构成,但是品质却良莠不齐,有的药剂由多达二十几 味的中草药构成,成本较高,有的药剂治疗时间长、且治疗效果不显著,而 且大多数药剂都存在起效慢以及容易留下疤痕的问题。

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成本低、起效快、维持时间长且不易留下疤痕的治 疗效果显著的烧烫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止痛起效时间短、消肿用时短、维持时间长、 有好的抗渗出作用,且治愈后疤痕不显著的烧烫膏组合物和烧烫膏及其制备 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烧烫膏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 甘草、熟地榆、生姜、冰片、药用蜡和独立保存的香油。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烧烫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甘草、 熟地榆、生姜和香油混合熬煮至甘草颜色变黑之后加入药用蜡熬化,再加入 冰片熬至沸腾,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滤出药汁并冷却该药汁。

本发明还提供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得的烧烫膏。

本发明的烧烫膏为外用药,不可内服,适用于I度,II度和轻III度烧烫 灼伤,具有清热、解毒、杀菌、润肤、生肌止血、止痛等功效。此外,本发 明的烧烫膏也可作为治疗外部创伤用药。

将本发明的烧烫膏均匀涂抹于患处,I度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4-6天,II 度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9-12天,轻III度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15-18天。

本发明的烧烫膏止痛起效快,平均为6分钟,并且止痛维持时间长,平 均为24小时,患者使用本发明的烧烫膏能迅速止痛,并产生舒适感,可免 服其他药物。

本发明的烧烫膏消肿时间短,一般情况下,对于因烧烫伤引起的肿胀, 连续使用本发明的烧烫膏可在1-2天内消退。

本发明的烧烫膏具有良好的抗渗出作用,对于I-II度烧烫伤,能够有效 地抑制炎症渗出。

本发明的烧烫膏还具有极好的防止疤痕的作用,对于I-II度和轻III度 烧烫伤,治愈后不留疤痕,而对于重III度烧烫伤,治愈后疤痕不显著。

此外,本发明的烧烫膏有较好的抗感染作用,可减少败血症的发生;利 用本发明的烧烫膏对二万多患者进行治疗,无一出现过敏反应,且对皮肤无 刺激作用,个别患者偶尔出现皮肤稍微瘙痒,并不影响治疗效果,其后可自 行消失,I度烧烫伤甚至无需配合消炎药物使用即可痊愈。本发明的药物适 用于各年龄段的患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制备烧烫膏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含有 甘草、熟地榆、生姜、冰片、药用蜡和独立保存的香油。优选地,该组合物 由甘草、熟地榆、生姜、冰片、药用蜡和独立保存的香油组成。其中,所述 甘草、熟地榆、生姜、冰片和药用蜡可独立保存,也可以混合保存,优选地, 药用蜡和冰片独立保存,其余组分混合保存,进一步优选地,每种组分都独 立保存。

本发明中,甘草为本领域常规的中药药材;别名:甜草根、红甘草、粉 甘草、美草、密甘、密草、国老、粉草、甜草、甜根子、棒草;英文名为 Licorice,药材学名:Radix Glycyrrhiza;甘草的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豆科 Leguminosae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inflata Bat.,或光 果甘草G.glabra L.的根及根茎。

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甘草药材性状为:根呈圆柱形,长 25-100cm,直径为0.6-3.5cm。外皮松紧不一。表面红棕色或灰棕色,具有显 著的纵皱纹、沟纹、皮孔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黄白 色,粉性,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有的有裂隙。根茎呈圆柱形,表面 有芽痕,断面中部有髓。气微,味甜而特殊。

熟地榆也为本领域熟知的中药药材,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熟 地榆为蔷薇科植物,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la(Bert.)Yu et li的干燥根。呈不规则纺锤形或圆柱形, 稍弯曲,长5-25cm,直径为0.5-2cm,表面灰褐色至暗棕色,粗糙,有纵纹, 质硬,断面较平坦,粉红色或淡黄色,木部略成放射状排列,气味,味微苦 涩。

生姜也为本领域熟知的中药药材,根据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生姜 为姜属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 根及泥沙。有嫩生姜与老生姜,药用以老生姜为佳。生姜呈不规则块状,略 扁,具指状分支,长4-18cm,厚1-3cm。表面黄褐色或灰棕色,有环节,分 支顶端有茎痕或芽,质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色,内皮层环纹明显,维管束 散在,气香特异,味辛辣。

冰片也为本领域熟知的中药药材。冰片,又名片脑、桔片、龙脑香、梅 花冰片、羯布罗香、梅花脑、冰片脑、梅冰等,是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的树 脂和挥发油加工品提取获得的结晶,是近乎于纯粹的右旋龙脑。亦有用化学 方法合成。性状:为半透明似梅花瓣块状、片状的结晶体;直径为0.1-0.7cm, 厚约0.1cm;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慢慢溶化。燃烧时 无黑烟或微有黑烟。

黄蜡也称蜂蜡,是工蜂腹部下面四对蜡腺分泌的物质。其主要成分有: 酸类、游离脂肪酸、游离脂肪醇和碳水化合物,此外,还含有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A、芳香物质等。

白蜡也称白蜂蜡,系由蜂蜡(蜜蜂分泌物的蜡)氧化漂白精制而得。因 蜜蜂的种类不同,由中华蜜蜂分泌的蜂蜡俗称中蜂蜡(酸值为5.0-8.0),由 西方蜂种(主要指意蜂)分泌的蜂蜡俗称西蜂蜡(酸值为16.0-23.0)。白蜡 为白色或淡黄色固体,无光泽,无结晶。无味且不粘牙,气特异。在水和无 水乙醇中几乎不溶;在乙醚中微溶;在三氯甲烷中易溶。相对密度为 0.954-0.964g/cm3

所述香油即为众所周知的、从芝麻中提取出的油,也称为芝麻油。本发 明对所述香油的纯度没有特别的限定,但是本发明的发明人经研究发现,纯 度越高制得的烧烫膏的效果越好。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含有:100重量份的熟地榆、1000-2000 重量份独立保存的香油、200-500重量份的甘草、50-150重量份的生姜、80-300 重量份的冰片和100-300重量份的药用蜡;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组合物含有: 100重量份的熟地榆、1100-1500重量份独立保存的香油、250-400重量份的 甘草、60-100重量份的生姜、100-200重量份独立保存的冰片和150-280重 量份独立保存的药用蜡。

更优选地,所述组合物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100重量份的熟地榆、 1000-2000重量份独立保存的香油、200-500重量份的甘草、50-150重量份的 生姜、80-300重量份的冰片和100-300重量份的药用蜡;进一步优选地,所 述组合物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100重量份的熟地榆、1100-1500重量份独 立保存的香油、250-400重量份的甘草、60-100重量份的生姜、100-200重量 份独立保存的冰片和150-280重量份独立保存的药用蜡。

本发明中,优选地,所述药用蜡为所有能够在药物中应用的蜡,优选地, 所述药用蜡为白蜡和/或黄蜡,所述白蜡优选为透明的石膏化的白蜡。本发明 的发明人发现,使用白蜡作为烧烫膏的组分,能够获得比黄蜡更好的药用效 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烧烫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将甘草、 熟地榆、生姜和香油混合(或称泡制)熬煮至甘草颜色变黑之后加入药用蜡 熬化,再加入冰片熬煮直至沸腾,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过滤,滤出药汁并冷 却该药汁。

本发明中,对于所述将草、熟地榆、生姜和香油混合熬煮至甘草颜色变 黑的把握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都能够了解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过程,本发明 中,优选地,所述熬煮采用武火,所述熬煮的温度为不高于所述香油沸点的 温度,优选地,所述熬煮的温度为200-300℃,进一步优选为220-250℃;熬 煮的时间为1-10小时,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熬煮的温度为1-3小时。

根据本发明,优选地,所述加入冰片熬煮直至沸腾采用武火,所述加入 冰片熬至沸腾的时间为1-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1-3分钟。

根据本发明,所述武火为中药学的公知术语,指熬药时火力大而急。

根据本发明,所述熟地榆的用量优选为100重量份,所述香油的用量优 选为1000-2000重量份,所述甘草的用量优选为200-500重量份,所述生姜 的用量优选为50-150重量份,所述冰片的用量优选为80-300重量份,所述 药用蜡的用量优选为100-30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熟地榆的用量为 100重量份,所述香油的用量为1100-1500重量份,所述甘草的用量为250-400 重量份,所述生姜的用量为60-100重量份,所述冰片的用量为100-200重量 份,所述药用蜡的用量为150-280重量份。

根据本发明,所述过滤的方法为本领域常规的各种过滤方法,如用纱布 过滤,优选地,所述纱布为经过消毒的纱布。

根据本发明,所述冷却药汁的目的是为了使药汁凝结成为膏状固体。本 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将制得的药汁快速冷却有助于药效的提高,优 选地,所述冷却该药汁的速度为0.1-10℃/分钟,进一步优选为0.5-5℃/分钟, 一般地,降温的时间为2-8小时,优选为2-5小时。所述冷却该药汁的方法 可以为各种常用的降温方法,如将盛满药汁的容器放置于冷水中,或放于冰 箱中。

本发明还提供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烧烫膏。制得的烧烫膏为棕黄色药 膏,气微香。本发明的烧烫膏能够在5年内保持其活性。

与其他用于治疗烧烫伤的药品类似的,使用本发明的烧烫膏时,禁食用 鱼腥和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此外,本发明的烧烫膏还可以用于治疗外部创伤。所述外部创伤为划伤、 擦伤等,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上述烧烫膏作为治疗外部创伤的药物时,也 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烧烫膏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对于各种程度的烧烫伤患者和外 部创伤患者,每天仅换药1次即可。本发明的烧烫膏的每次用药量可以与现 有的烧烫膏相同,对于严重的II度和III度烧烫伤患者可遵医嘱增大用药量。 涂抹本发明的烧烫膏后要进行包扎;并且,对于II度和III度烧烫伤患者, 还需配合消炎药物一起使用。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将100重量份的熟地榆、250重量份的甘草、60重量份的生姜和1100 重量份的香油加入瓦罐中混合,用武火熬煮1小时至甘草颜色变黑(混合物 温度为250℃),之后加入150重量份的白蜡,继续用武火加热使白蜡熬化(加 入白蜡开始计时0.1小时),再加入100重量份的冰片用武火再熬1.5分钟, 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消毒后的纱布过滤,滤出药汁并将盛有该药汁的瓦罐 放于冷水中冷却至药汁成膏状,冷却速度为1℃/分钟。得到烧烫膏P1。

实施例2

将100重量份的熟地榆、400重量份的甘草、100重量份的生姜和1500 重量份的香油加入瓦罐中,混合用武火熬煮2小时至甘草颜色变黑(混合物 温度为220℃),之后加入280重量份的黄蜡(加入白蜡开始计时0.3小时), 继续用武火加热使白蜡熬化,再加入200重量份的冰片用武火熬再3分钟, 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消毒后的纱布过滤,滤出药汁并将盛有该药汁的瓦罐 放于冷水中冷却至药汁成膏状,冷却速度为0.5℃/分钟。得到烧烫膏P2。

实施例3

将100重量份的熟地榆、300重量份的甘草、90重量份的生姜和1300 重量份的香油加入瓦罐中,混合用武火熬煮1.5小时至甘草颜色变黑(混合 物温度为230℃),之后加入200重量份的白蜡(加入白蜡开始计时0.2小时), 继续用武火加热使白蜡熬化,再加入150重量份的冰片用武火再熬1.8分钟, 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用消毒后的纱布过滤,滤出药汁并将盛有该药汁的瓦罐 放于冷水中冷却至药汁成膏状,冷却速度为5℃/分钟。得到烧烫膏P3。

实施例4

将100重量份的熟地榆、350重量份的甘草、75重量份的生姜和1250 重量份的香油加入瓦罐中,混合用武火熬煮1.8小时至甘草颜色变黑,之后 加入250重量份的白蜡(加入白蜡开始计时0.25小时),继续用武火加热使 白蜡熬化,再加入175重量份的冰片用武火再熬2分钟,然后将得到的混合 物用消毒后的纱布过滤,滤出药汁并将盛有该药汁的瓦罐放于冷水中冷却至 药汁成膏状,冷却速度为3℃/分钟。得到烧烫膏P4。

测试例1

患者:赵某,男性,20岁。

症状:脸部被液化气烧伤约3小时,创面达面部的65-70%,有灼痛感, 属于I度烧伤。

治疗:消毒清理创面,将50克烧烫膏P1均匀涂抹于患处,患者立刻有 舒适感,6分钟内止痛,每天涂抹1次,涂抹后包扎伤口,5天后复诊,痊 愈且无疤痕。

测试例2

患者:李某,女性,67岁。

症状:患者颈后,双肩多处被开水烫伤,局部有不同大小水泡,水肿明 显,用普通烧伤膏药涂抹,无效且造成水泡越来越大,属于II度烫伤。

治疗:消毒清理创面和水泡,将100克烧烫膏P2均匀涂抹于患处,患 者立刻有舒适感,每天涂抹1次,涂抹后包扎伤口,配合使用消炎药物,2 天后复诊,已无渗出物,继续使用3天后复诊,患者创面坏死皮肤全部脱落, 水肿基本消除,再继续使用10天后复诊,已痊愈且无疤痕。

测试例3

患者:张某,男性,32岁。

症状:手臂因高压锅爆炸烫伤,红肿并伴有多个透明水泡,有渗出物, 患者属于深II度烫伤。

治疗:消毒清理创面和水泡,将80克烧烫膏P4均匀涂抹于患处,患者 立刻有舒适感,每天涂抹1次,涂抹后包扎伤口,配合使用消炎药物,5天 后复诊,已无渗出物,基本消肿,再使用5天后复诊,创伤皮肤均脱落露出 新肌,创面无疤痕。

测试例4

患者:刘某,男性,50岁。

症状:左手被高温油烫伤,局部溃疡深见掌骨,烫伤占手背面积的90%, 手掌肿大严重,有渗出物,患者属于III度烫伤。

治疗:先消毒清理创面,将50克烧烫膏P3均匀涂抹于患处,每天涂抹 1次,涂抹后包扎伤口,配合使用消炎药物,5天后复诊,患者创面基本消 肿,渗出物明显减少,清洗创面可见新生肉芽,继续使用12天以后复诊, 坏死组织全部脱落,有轻微隆起疤痕。

测试例5

患者:杨某,男性,5岁。

症状:热水瓶倒地破裂后烫伤左腿,烫伤面积达左腿的90%以上,有渗 出物,患者属于II度烫伤。

治疗:消毒清理创面和水泡,将100克烧烫膏P2均匀涂抹于患处,每 天涂抹1次,涂抹后包扎伤口,配合使用消炎药物,4天后复诊,已无渗出 物,再使用5日后复诊,创伤皮肤均脱落露出新肌,创面无疤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