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无环对称烯烃转化成较高和较低碳数烯烃产物

无环对称烯烃转化成较高和较低碳数烯烃产物

摘要

描述了在有效用于烯烃复分解的条件和催化剂下转化包含无环对称烯烃(例如2-丁烯)的烃原料的方法。具有较低和较高碳数的烯烃产物(例如丙烯和戊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形成,所述催化剂包含固体载体和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这不管烯烃复分解反应机理导致劣化结果而发生,而没有任何预期由无环对称烯烃制备不同碳数产物。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4-1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C6/04 授权公告日:20150513 终止日期:20170328 申请日:2011032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5-13

    授权

    授权

  • 2013-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C6/04 申请日:201103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优先权声明

本申请要求2010年3月30日提交的美国申请12/750,005的优先权。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用于烯烃复分解的条件和催化剂的存在下将无环对称烯 烃(例如2-丁烯)转化成具有较低和较高碳数的烯烃产物(例如丙烯和戊烯) 的方法。典型催化剂包含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

相关技术描述

石油化学工业中的丙烯需求因为它在生产用于包装材料和其它商品的 聚丙烯中作为前体的用途而充分、极大地增长。丙烯的其它下游用途包括 丙烯腈、丙烯酸、丙烯醛、氧化丙烯和二醇、增塑剂羰基合成醇、枯烯、 异丙醇和丙酮的生产。目前大多数丙烯在烃原料如天然气、石油液体和含 碳材料(例如煤、再循环塑料和有机材料)的蒸汽裂化或热解期间产生。然 而,蒸汽裂化的主要产物一般为乙烯而不是丙烯。

蒸汽裂化涉及反应和气体回收系统的非常复杂的组合。将原料在产生 热解反应器流出气流混合物的有效条件下在蒸汽的存在下装入热裂化区 中。然后将混合物稳定化并通过一系列低温和常规分馏步骤分离成提纯组 分。一般而言,产物乙烯作为低沸点馏分如顶部料流从乙烯/乙烷分离塔中 回收,由于待分离的乙烯和乙烷的近似相对挥发度,所述分离塔需要大量 理论阶段。来自蒸汽裂化和其它方法的乙烯和丙烯收率可使用用于C4和较 重烯烃复分解或歧化的已知方法,与在沸石型催化剂的存在下的裂化步骤 组合而改进,例如如US 5,026,935和US 5,026,936所述。烃原料中烯烃裂 化以由精炼厂或蒸汽裂化单元得到的C4混合物制备这些较轻烯烃描述于 US 6,858,133;US 7,087,155;和US 7,375,257中。

蒸汽裂化无论是否与常规复分解和/或烯烃裂化步骤组合,不会得到足 够的丙烯以满足世界需求。因此需要其它显著的丙烯来源。这些来源包括 通常目的是汽油生产的流化床催化裂化(FCC)和残油流化床催化裂化 (RFCC)的副产物。FCC例如描述于US 4,288,688中和别处。可通过分离 C4烃、丙烷、乙烷和其它化合物而将FCC的混合烯烃C3/C4副产物流在丙 烯方面提纯至聚合物级规格。

许多现有丙烯生产因此不是“刻意的”,而是作为乙烯和汽油生产的副 产物。这导致丙烯生产能力与它的市场需求结合的困难。此外,许多新蒸 汽裂化能力基于使用乙烷作为原料,这通常仅产生乙烯作为最终产物。尽 管存在一些比乙烯更重的烃,但它们一般不会以足够的量产生以容许以经 济方式回收它们。鉴于目前丙烯需求的高增长速率,来自蒸汽裂化的这一 降低量的副产物丙烯仅用于加速丙烯需求和市场价值的提高。

轻质烯烃,包括丙烯的专用路线为链烷烃脱氢,如US 3,978,150及别 处所述。然而,丙烷脱氢装置的显著资本成本通常仅在大规模丙烯生产装 置(例如典型地250,000公吨/年或更多)的情况下是正当的。保持该能力所 需的丙烷原料的充分供应通常可由来自气体装置来源的富丙烷液化石油气 (LPG)料流得到。目标生产轻质烯烃的其它方法涉及石脑油和其它烃馏分 的高强度催化裂化。商业上重要的催化石脑油裂化方法描述于US 6,867,341中。

更近期,对来自可选、非石油基进料的丙烯和其它轻质烯烃的需要导 致氧合物如醇,更特别是甲醇、乙醇和高级醇或它们的衍生物的使用。甲 醇特别用于例如US 5,914,433所述的甲醇制烯烃(MTO)转化方法。来自这 类方法的轻质烯烃收率可使用烯烃裂化以在烯烃裂化反应器中转化MTO 的一些或所有C4+产物而改进,如US 7,268,265所述。US 7,586,018描述了 氧合物至轻质烯烃转化方法,其中丙烯的收率通过使用乙烯的二聚和乙烯 和丁烯的复分解而提高,其中乙烯和丁烯均为转化方法的产物。

尽管在工业上使用各种专用和非专用路线以产生轻质烯烃,但对丙烯 的需求追过这类常规方法的能力。此外,预期对丙烯的进一步需求增长。 因此,需要可提高来自基于原油的现有精炼厂烃以及非石油衍生进料来源 的丙烯收率的划算方法。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由具有不同碳数的烃原料中的烯烃制备烯烃产物如丙烯的 方法。更特别地,已令人惊讶地确定可使用特殊烯烃复分解催化剂体系将 无环对称烯烃(例如2-丁烯)转化成具有较低和较高碳数的烯烃产物。根据 本理解,烯烃复分解反应导致当无环烯烃的碳-碳双键分裂时产生的亚烷基 再分布。例如,在自复分解的情况下,单一烯烃反应物与其本身的反应导 致烯烃碳原子取代基根据以下反应重排:

该反应例如描述于US 2008/0255328中,其中R1-R4表示氢或烃基, 其各自键合于烯属碳-碳双键的碳原子上。因此,使用氧化铝负载的氢化钨 催化剂,不对称烯烃如丙烯(R1、R2和R3都为-H且R4为-CH3)的自复分解 产生较低碳数烯烃(例如乙烯)和较高碳数烯烃(例如2-丁烯),如US 2008/0255328的工作实施例所证实。然而,在对称烯烃的复分解中,其中 对称烯烃意指R1和R2基团与R3和R4相同而不管顺式和反式构型(即 R1=R3和R2=R4或R1=R4和R2=R3),预期劣化结果,因为由碳-碳双键分 裂产生的两个亚烷基链段是相同的。该预期在试验上得以证明,例如在乙 烯反应以制备乙烯、2-丁烯反应以制备2-丁烯、己烯-3反应以制备己烯-3 等,如在常规烯烃复分解催化剂和反应系统中所得。如果给定无环对称烯 烃的复分解是劣化的公认理解,技术人员不能预期复分解催化剂体系由下 式的无环对称烯烃转化而有效地制备新产物:

R1R2C=CR1R2

US 2008/0255328所述用于烯烃复分解的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先前在 US 2007/129584中还显示在链烷烃复分解中有效。根据该出版物,使用氢 化钨/氧化铝催化剂以制备下一较高和较低碳数同系物的链烷烃复分解提 供高正(非支化)烃选择性。

因此,本领域认识到(i)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体系有效用于链烷烃和烯 烃复分解,和(ii)在各烯属碳原子上具有相同取代基的无环烯烃(即就本公开 内容而言“无环对称烯烃”)的复分解不会相当地形成较高和/或较低碳数产 物。然而,令人惊讶的是,现在实验结果同基于该知识的预期直接矛盾。 特别是,发现包含主要(例如大于50重量%)一种或多种无环对称烯烃的烃 原料可与具有已知烯烃复分解功能的特殊类型的催化剂在烯烃复分解条件 下接触以产生明显量的具有不同碳数的烯烃产物(例如具有相对于无环对 称烯烃较低和较高碳数的第一和第二烯烃产物)。发现出乎意料地提供该结 果的催化剂包含固体载体和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

关于特殊无环对称烯烃,2-丁烯,所得较低碳数产物为丙烯。本发明 典型方法因此可有利地由单一碳数烯烃(例如4个碳原子烯烃)制备丙烯, 而不依赖于如在乙烯与丁烯反应制备丙烯的情况下具有不同碳数的烯烃的 交叉复分解。这提供与借助烯烃复分解的常规丙烯制备方法相比的大量商 业优点,包括消除了对相同位置上不同原料组分的来源的需要。例如乙烯 通常作为蒸汽裂化的副产物得到,特别是作为低沸点馏分从乙烯/乙烷分离 器中回收。另一方面,丁烯可由原油精炼操作或非石油基方法得到。尽管 乙烯和丁烯的来源可存在于给定位置,但未必如此。此外,丁烯一般为比 乙烯更便宜的原料组分,意指与涉及乙烯与丁烯之间反应的常规烯烃复分 解方法的那些相比,由丁烯制备丙烯的总经济性可相当地改进。

因此,本发明实施方案涉及制备烯烃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使烃原料 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包含固体载体和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 的氢化钨。原料包含无环对称烯烃,且原料与催化剂的接触产生分别具有 相对于无环对称烯烃较低和较高碳数的第一和第二烯烃产物。在典型实施 方案中,无环对称烯烃以烃原料中总烯烃的至少80重量%的量存在。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更具体实施方案涉及制备丙烯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使主要包含2-丁烯的烃原料与催化剂接触,所述催化剂包含固体载体 和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根据该实施方案,2-丁烯的单 程转化率为15-50重量%,且2-丁烯以至少45重量%的选择性转化成丙烯。 根据任何以上实施方案,催化剂可包含1-10重量%的量的钨且载体可具有 100-450m2/g的表面积。

与本发明有关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和实施方案由以下详述获悉。

附图简述

图1为显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i)2-丁烯的转化率和(ii)转换数(即每摩尔 催化剂中的钨金属转化的2-丁烯的总摩尔数)的图。转化率数据在由2-丁烯 制备丙烯中得到。

图2为显示作为时间的函数的主要产物丙烯和戊烯(所有C5烯烃)以及 乙烯和己烯(所有C6烯烃)的选择性的图。选择性数据在用于得到图1所示 转化率和转换数数据的相同实验中得到。

用于得到图1和2所示数据的催化剂为包含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 铝上的氢化钨的催化剂。

详述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用于烯烃复分解(或歧化)方法的催化剂体系, 其中在复分解反应器或反应区中接触烃原料。重要的是,现在发现其中氢 化钨键合于催化剂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这类催化剂体系有效地将包含 无环对称烯烃的烃原料转化成具有不同碳数的所需产物(即具有相对于无 环对称烯烃较低和较高碳数的烯烃产物)。

无环对称烯烃一般指具有烯属碳-碳双键的化合物,所述双键(i)不是环 结构的一部分,且(ii)在碳-碳双键的各碳原子上具有相同的碳原子取代基, 不管这些取代基是顺或反向取向。碳-碳双键的分裂因此产生相同的亚烷 基。例如,就本发明而言,式R1R2C=CR2R1化合物必然是无环对称烯烃, 无论R1和R2取代基是顺或反式关系,如下所示:

    顺式                        反式

以上所示代表性无环对称烯烃的取代基R1和R2可独立地为氢基团或 烃基,其可由从直链、支链或环状(环烷烃或芳族)烃的末端碳原子上除去 一个或两个氢原子而产生,任选具有一个或多个碳-碳双键和/或一个或多 个碳-碳三键。因此,在烃基的情况下,末端碳原子具有在烃基与烯属碳- 碳双键的碳原子之间的用于单键或双键的位置。如果该位置用于单键,则 碳原子会具有两个取代基(R1和R2),而如果该位置用于双键,则碳原子会 仅具有一个取代基(例如单个取代基为R1,且R2会不存在)。根据其它实施 方案,R1和/或R2可以为基团,其中上述烃基的一个或多个碳原子可独立 地(i)任选被直链、支链或环状烃基取代,(ii)任选被杂原子基团如-OH、-SH、 -SOH、-SO2H、-SO3H、-NH2、-NO2、-CO2H、-CONH2、-CN、-F、-Cl、 -Br、-I、=O、=S、=NH、=NOH或=NNH2取代,和/或(iii)任选被二价杂 原子基团如–O–、–S–、–SO–、-SO2-或–NH–替代。通常R1和R2独立地为 氢基团或烷基(例如甲基、乙基、丙基等),优选为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 典型无环对称烯烃因此为2-丁烯(R1=-H和R2=-CH3)和3-己烯(R1=-H和 R2=-C2H5),其中2-丁烯为优选的。

无环对称烯烃的特征进一步在于它可制备较高和较低碳数烯烃。应当 理解不包括乙烯,因为不存在具有较低碳数的烯烃。

如上所述包含无环对称烯烃的烃原料指至具有如本文所述催化剂且在 反应条件,包括通常有效用于烯烃复分解的那些下的反应器或反应区中的 总组合进料,包括任何再循环烃料流。烃原料不包括可根据一些实施方案 加入的任何非烃气体稀释剂(例如氮气)。烃原料可以,但未必仅包含烃。 烃原料一般主要包含(即至少50重量%)烃,典型地包含至少80%(例如 80-100%)烃,通常包含至少90%(例如90-100重量%)烃。

另外,在本发明方法中,烃原料所含的烃一般主要(即至少50重量%, 例如60-100重量%)为具有与无环对称烯烃相同的碳数的烯烃(例如结构和 位置异构体)。在2-丁烯的情况下,例如除1-丁烯和异丁烯外,该无环对称 烯烃可组合地主要表示烃原料的总烃。在更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具有与无 环对称烯烃相同的碳数的烯烃以基于烃原料的总烃至少75重量%(例如 75-100%)的量,通常以至少85重量%(例如85-100%或95-100%)的量存在。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具有与无环对称烯烃相同的碳数的烯烃的以上百分数 范围代表它们对存在于烃原料中的总烯烃的贡献。在又一实施方案中,具 有与无环对称烯烃相同的碳数的烯烃的以上百分数范围代表它们对总烃原 料的贡献,而不是它们对存在于烃原料中的总烃或总烯烃的贡献。

在又一实施方案中,以上百分数范围,即至少50重量%(例如 60-100%)、至少75重量%(例如75-100%)和至少85重量%(例如85-100% 或95-100%)代表无环对称烯烃(例如2-丁烯)相对于(i)烃原料中的总烃,(ii) 烃原料中的总烯烃或(iii)总烃原料的百分数。在又一实施方案中,烃原料可 包含所有或基本所有无环对称烯烃。即无环对称烯烃可以以至少90重量 %(例如95-100%)的量存在于烃原料中。

为实现烃原料(或与如下所述再循环料流组合以提供烃原料的烃原料 组分)中足够浓度的无环对称烯烃,可能需要从具有相同碳数的其它烯烃, 即如上所述结构和位置异构体中提纯该烯烃反应物,例如,在许多情况下, 有意义的无环对称烯烃作为与这些其它异构体平衡或接近平衡的混合物存 在于精炼或非石油基工艺料流中。这种混合物可有利地用作烃原料(或将这 种混合物作为烃原料组分与如下所述再循环料流组合以提供烃原料),而不 分离或提纯任何所需异构体。在反应器或反应区上游分离无环对称烯烃至 基本超过其平衡浓度可使用已知技术实现,包括蒸馏和吸附分离(包括本领 域中已知的移动床和模拟移动床体系)。在任何这种分离中,一般还产生富 含不同于无环对称烯烃的异构体(即含有超过平衡的浓度的任一种或多种 这些其它异构体)的料流。使该料流经受异构化以使异构体恢复平衡或接近 平衡水平然后可产生另外量的无环对称烯烃以与如本文所述氢化钨/氧化 铝催化剂接触。例如,用于提高具有亚平衡浓度的该无环对称烯烃的丁烯 混合物中的无环对称烯烃2-丁烯浓度的合适异构化催化剂和方法是本领域 中已知的且例如包括如US 4,217,244所述含氧化镁的异构化催化剂。

因此,根据本发明方面的联合方法包括使用分离方法(例如蒸馏或吸附 分离)将无环对称烯烃(例如2-丁烯)与该烯烃与具有相同碳数的其它烯烃异 构体的不纯混合物分离以提供富无环对称烯烃料流(即具有在其与其它烯 烃异构体的平衡浓度以上的无环对称烯烃浓度)和贫无环对称烯烃料流(即 具有在其与其它烯烃异构体的平衡浓度以下的无环对称烯烃浓度)。根据该 实施方案与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接触的烃原料包含至少一部分富无环对 称烯烃料流。任选,然后将贫无环对称烯烃料流经受异构化以提供包含另 外量的无环对称烯烃的异构化产物,该异构化产物可再循环至分离方法中, 也可将上述不纯混合物供入所述分离方法中。

在其它实施方案中,理想的是可通过使该烯烃与具有相同碳数的其它 烯烃异构体的不纯混合物(例如在不纯混合物为贫无环对称烯烃料流的情 况下,具有在其与其它烯烃异构体的平衡浓度以下的无环对称烯烃浓度) 经受异构化以将例如丁烯-1和异丁烯转化成另外的2-丁烯而提高烃原料中 的2-丁烯含量。异构化可在与含有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的反应器或反应区 分开(例如恰在上游)的反应器或反应区中进行。作为选择,异构化可在含 有该催化剂的相同反应器中,例如通过在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上游并入异 构化催化剂或甚至通过将两种催化剂在单一催化剂床中结合而进行。

因此,本发明的方面涉及由如上所述无环对称烯烃制备至少第一和第 二烯烃产物。第一和第二烯烃产物分别具有相对于无环对称烯烃反应物较 低和较高碳数。在典型实施方案中,无环对称烯烃反应物为2-丁烯(具有4 个碳)且第一和第二烯烃产物为丙烯(具有2个碳)和戊烯(具有5个碳)。术 语“戊烯”意指包括C5烯烃的所有各种结构和位置异构体,包括2-戊烯、戊 烯-2、2-甲基-1-丁烯、3-甲基-1-丁烯、2-甲基-2-丁烯、3-甲基-2-丁烯等。

无环对称烯烃可衍生自石油或非石油来源。得到烯烃,特别是丁烯(作 为C4烯烃——1-丁烯、2-丁烯和异丁烯的混合物)的原油精炼操作包括在基 本不存在氢气下的烃裂化方法,例如流化床催化裂化(FCC)和残油催化裂 化(RCC)。各种烯烃,包括丁烯,以富集浓度由已知的分离,包括分馏来 自这些方法的总反应器流出物而被回收。丁烯的非石油来源包括氧合物至 烯烃转化方法,特别是甲醇至轻质烯烃转化方法的产物。如上所述,这类 方法是本领域中已知的,且任选包括另外的转化步骤以提高丁烯收率,例 如通过乙烯的二聚和/或丁二烯的选择性饱和,如US 7,568,018所述。因此, 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案,烃原料中至少一部分无环对称烯烃(例如2- 丁烯)由氧合物至烯烃转化方法得到。

在典型烯烃制备方法中,其中代表性方法是无环对称烯烃2-丁烯的转 化以制备较高价值产物丙烯,可使用包含固体载体和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 氧化铝上的氢化钨的催化剂(即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实现在商业工艺条 件,包括已知有效用于烯烃复分解的工艺条件下经济有利的产物收率。无 环对称烯烃的单程转化率水平一般为至少15重量%,典型地15-50重量%。 单程转化率水平基于烃原料中具有与无环对称烯烃相同碳数的烯烃的总 量。

在烃原料与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接触的反应器或反应区下游的一个 或多个反应器或反应区流出物分离(例如分馏)中,所需产物(例如丙烯)可通 过除去并回收(I)具有与无环对称烯烃相同碳数的未转化烯烃,和(II)其它反 应产物(例如戊烯和C6+烃,包括烯烃低聚物和烷基苯)而以基本纯形式回 收。所有或一部分(I)再循环返回反应器或反应区中通常可理想地用于实现 完全或基本完全总转化率,或至少显著高于上述单程转化率水平的总转化 率(例如80-100重量%或95-100重量%)。在其它实施方案中,可理想地进 一步将(I)分离成(Ia)无环对称烯烃或富无环对称烯烃料流和(Ib)贫无环对 称烯烃料流,料流(Ia)和(Ib)分别具有在其与其它烯烃异构体的平衡浓度以 上和以下的无环对称烯烃浓度。在这种情况下,所有或一部分(Ia)可直接再 循环返回反应或反应区中,而所有或一部分(Ib)可如上所述异构化以提供 包含另外量的无环对称烯烃的异构化产物,且所有或一部分该异构化产物 可再循环至反应器或反应区或者至上述反应器或反应区上游的分离方法中 以分离纯形式的无环对称烯烃。

除上述那些外,通常进行从反应器或反应区流出物中下游分离第一和/ 或第二烯烃产物以实现所需产物的高纯度,在丙烯的情况下特别如此。例 如,丙烯产物典型地具有至少99体积%,通常至少99.5体积%的纯度以 满足聚合物级规格。根据其它实施方案,丙烯纯度取决于该产物的最终用 途可以更低。例如至少95体积%(例如95-99%)的纯度对可适应较低纯度 丙烯的非聚合物技术如丙烯腈制备或者聚丙烯制备方法而言是可接受的。

在上述单程转化率水平下,具有与无环对称烯烃(例如2-丁烯)相同碳 数的转化原料烯烃组分对所需烯烃,特别是具有较低碳数的第一烯烃产物 (例如丙烯)的选择性一般为至少45重量%(例如45-60%)。具有较高碳数的 第二烯烃产物(例如戊烯)的选择性一般为至少30重量%(例如30-45%)。所 需烯烃产物的单程收率为这种/这些烯烃产物的选择性与可在上述范围内 的单程转化率的乘积。使用如上所述具有与无环对称烯烃相同碳数的未转 化烯烃的分离和再循环的总收率可达到该/这些产物选择性,因为得到基本 完全的转化率(减去烃原料和产物的一些清洗和溶解损失,以及由于下游分 离无效导致的损失)。

上述转化率和选择性值通过使上述烃原料连续或分批地与如本文所述 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接触而实现,所述催化剂包含固体载体和键合于载体 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一般而言,接触随着烃原料通常在有效用于 烯烃复分解的条件下连续通过反应器或反应区中的催化剂固定床而进行。 例如,可使用摇动床体系,其中将烃原料流定期地改道发送以(i)绕过已变 废或减活的催化剂床和(ii)接触新鲜催化剂床。用于进行烃原料/催化剂接触 的大量其它合适体系是本领域中已知的,最佳选择取决于具体原料、催化 剂减活速率和其它因素。这类体系包括移动床体系(例如逆流体系、径向流 体系等)和流化床体系,如本领域所知,其任一种可与连续催化剂再生结合。

如上所述,氢化钨/氧化铝催化剂体系与一般有利于烯烃复分解的催化 剂/原料接触条件的组合使用令人惊讶地导致由包含无环对称烯烃的原料 制备较低和较高碳数烯烃产物。由于用无环对称烯烃的烯烃复分解反应机 理的裂化性质,不能预期明显量的具有其它碳数的烯烃产物。在包含所有 或大比例(例如80-100%或甚至90-100%)无环对称烯烃(例如2-丁烯)的烃 原料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可得到以上转化率和选择性水平的用于烃原料与氢化钨/氧化铝催化 剂接触的典型条件包括75℃(167℉)-250℃(482℉),通常 100℃(212℉)-200℃(392℉)的温度;0.1巴(1.5psi)至×100巴(1450psi),通常 0.5巴(7.3psi)-35巴(508psi)的绝对压力;和1-100hr-1,通常5-25hr-1的重时 空速(WHSV)。如本领域中所理解,WHSV为除以催化剂床的重量的烃原 料的重量流量,并表示每小时加工的进料的当量催化剂床重量。WHSV涉 及反应器停留时间的倒数。在上述烯烃复分解条件下,烃原料在烯烃复分 解反应器或反应区通常部分或完全为蒸气相,但例如在较重(较高碳数)烯 烃原料的情况下,它也可以为液相。

重要的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并如上所述提供显著益处的氢化钨/ 氧化铝催化剂包含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的氧原子上的氢化钨。一般 而言,载体主要包含(即至少50重量%)氧化铝,外加其它组分如其它无机 耐熔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氧化锆、二氧化钛、氧化硼、氧化钍、二 氧化铈)和/或催化剂促进剂或改性剂(例如碱或碱土金属或除钨外的过渡金 属)。通常,载体包含至少90重量%(例如90-100%),通常至少95重量%(例 如95-100%)的量的氧化铝。

因此,催化剂包含包含氢化钨共价键合(接枝)于其上的氧化铝(氧化铝) 的载体。术语“氢化钨”指催化剂上载的钨化合物。钨化合物的钨原子通过 至少一个单键、双键或三键键合于至少一个氢原子或烃残基上。钨原子还 通过氧键键合于氧化铝载体的铝原子上。氢化钨在红外(IR)光谱下可通过 一个或多个吸收带识别,如下所述,这是(W-H)键的特征。另外,氢化钨 (W-H)键可用质子核磁共振(固体1H-NMR)在500MHz下检测,其中氢化 钨化学位移δW-H的值通常在10.6份/百万份(ppm)(例如10.3-10.9ppm)的值 下找到。

在典型载体中,氧化铝(氧化铝)可到达载体表面上的氢化钨。载体可 以为在整个载体物质(例如载体的核心至表面)包含氧化铝的相对均匀组合 物。作为选择,载体可以为包含例如仅存在于表面层上的氧化铝的非均匀 组合物。在后一种情况下,载体可包含沉积、负载或接枝于无机固体上的 氧化铝,所述固体本身可以为无机固体载体,其例如选自金属、氧化物、 硫化物和盐。因此示例性无机固体包括除氧化铝外的其它耐熔金属氧化物。

载体具有一般0.1-1000m2/g,通常100-450m2/g的表面积。表面积根据 Brunauer,Emmett和Teller(BET)方法基于氮吸附(ASTM D1993-03(2008)) 测量。载体可包含所有或基本所有氧化铝,或它可与其它载体组分,例如 与大于2重量%的一种或多种其它无机耐熔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硅)混 合。另外,载体的氧化铝可通过一种或多种元素周期表14-17族元素改性。 14族的元素锗和锡是代表。就本文所述元素族名称而言,参考“CRC  Handbook of Chemistry and Physics”,第76版(1995-1996),David R.Lide, CRC Press,Inc.(美国)出版,其中周期表的族编号为1-18。

载体的氧化铝可例如为多孔氧化铝、无孔氧化铝、中孔氧化铝或这些 氧化铝中两种或所有三种的任何混合物。多孔氧化铝常常称为“活性氧化 铝”或作为选择“过渡型氧化铝”。多孔氧化铝通常通过“活化”处理,包括将 选自氢氧化铝(例如三水合氧化铝)、氧化铝的氢氧化物或凝胶形式氢氧化 铝的前体加热并脱水而部分羟基化和得到。活化处理消除了存在于前体中 的水以及成比例量的羟基,由此留下一些残余羟基和具体孔结构。多孔氧 化铝的表面一般包含铝和氧原子以及羟离子的复杂混合物,其所有根据氧 化铝的具体结晶形式组合并提供酸性或碱性部位。固体载体的氧化铝可以 为选自γ-氧化铝(γ-氧化铝)、η-氧化铝(η-氧化铝)、δ-氧化铝(δ-氧化铝)、θ- 氧化铝(θ氧化铝)、κ-氧化铝(κ-氧化铝)、ρ-氧化铝(ρ-氧化铝)和χ-氧化铝(χ- 氧化铝),优选选自γ-氧化铝、δ-氧化铝、θ-氧化铝及其混合物的多孔氧化 铝。这些各种结晶形式主要取决于前体的选择和活化处理的条件,特别是 温度和压力。活化处理可例如在空气或其它气体如惰性气体的料流下,在 可在一般100℃(212℉)-1000℃(1832℉),典型地 200℃(392℉)-1000℃(1832℉)范围内的温度下进行。

也可使用通过如前文所述活化处理,特别是包括加热至 500℃(932℉)-1000℃(1832℉)而制备的多孔或作为选择半多孔氧化铝。这 些多孔或半多孔氧化铝可包含至少一种前文所述结晶形式的多孔氧化铝如 γ-氧化铝、η-氧化铝、δ-氧化铝、θ-氧化铝、κ-氧化铝、ρ-氧化铝或χ-氧化 铝与无孔氧化铝(例如α-氧化铝)的混合物,所述无孔氧化铝可以以宽泛变 化的量(例如20-80重量%)存在于氧化铝中。多孔氧化铝一般为三水合氧化 铝、氧化铝氢氧化物(或氧化铝水合物)和凝胶形式氢氧化铝(或氧化铝凝胶) 的热分解产物。通式Al(OH)3=Al2O3·3H2O的三水合氧化铝可以以各种结 晶形式存在,例如三水铝矿或水铝矿(α-Al(OH)3)、三羟铝石(β-Al(OH)3)或 诺三水铝石。三水合氧化铝可通过在一般碱溶液中从铝盐中沉淀而制备。 通式AlO(OH)=Al2O3·H2O的氧化铝氢氧化物也可以以各种结晶形式存在, 例如水铝石(β-AlO(OH))或勃姆石(或α-AlO(OH))。水铝石可在某些类型的 粘土和铝土矿中找到,并可通过在150℃(302℉)热处理三水铝矿或通过在 500巴(7250psi)的压力下在380℃(716℉)下水热处理勃姆石而合成。勃姆石 可容易地通过加热所得凝胶形式沉淀物,同时用氨冷处理铝盐溶液而得到。 氧化铝氢氧化物也可通过铝醇盐的水解得到。

凝胶形式氢氧化铝(或氧化铝凝胶)一般为特别具有通式 nAl(OH)3·(n-1)H2O的多水合氧化铝,其中n为1-8的数。凝胶形式氢氧化 铝可通过选自如下的一种方法得到:铝盐如氯化铝的热分解、铝盐如硫酸 铝和碱金属硫酸盐的混合物的电解、铝醇盐如甲醇铝的水解、从铝酸盐如 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铝酸盐中沉淀和从铝盐中沉淀,例如通过使Al2(SO4)3和氨,或NaAlO2和酸或NaAlO2和Al2(SO4)3的水溶液接触,其后可使所 得沉淀物经受老化和干燥以除去水。凝胶形式氢氧化铝一般呈现无定形氧 化铝凝胶的形式,特别是假勃姆石的形式。

多孔氧化铝可具有一般50-1000m2/g,典型地75-600m2/g,通常 100-450m2/g的比表面积(BET),例如100-250m2/g。此外,它们可具有一 般至多1cm3/g,通常至多0.9cm3/g,通常至多0.75cm3/g的比孔容。

无孔氧化铝包括α-氧化铝(α-氧化铝),一般称为“锻制氧化铝”或“燃烧 氧化铝”并以称为“刚玉”的天然态存在。它们一般可通过例如在大于 1000℃(1832℉),通常大于1100℃(2012℉)的温度下热处理,特别是煅烧选 自铝盐、氧化铝氢氧化物、三水合氧化铝和氧化铝如Y-氧化铝而合成。无 孔氧化铝可含有比例为小于2重量%,通常小于1重量%的杂质,例如其 它氧化物如Fe2O3、SiO2、TiO2、CaO、Na2O、K2O、MgO、SrO、BaO 和Li2O。它们可具有一般0.1至小于300m2/g,典型地0.5-300m2/g,通常 0.5-250m2/g的比表面积(BET)。载体还可包含例如表面积(BET)一般为 100-800m2/g的中孔氧化铝。中孔氧化铝一般具有平均宽度为2nm-0.05μm 的孔。

如上所述,载体还可包含混合氧化铝,或与至少一种其它氧化物组合 的氧化铝,其为一般2至小于80重量%,典型地2至小于50重量%,通 常2至小于40重量%,例如2至小于30重量%的量。其它氧化物可以为 元素M的氧化物,所述元素M选自元素周期表1-13族金属和14族元素, 碳除外。更特别地,它们可以为元素M的氧化物,所述元素M选自碱金 属、碱土金属、过渡金属和13和14族元素,碳除外。过渡金属一般包含 3-11族金属,通常元素21-29、39-47、57-79(包括镧系元素)和锕系元素。 其它氧化物通常为元素M的氧化物,所述元素M选自3-7族过渡金属、 镧系元素、锕系元素和13和14族元素,碳除外。更特别地,它们选自硅、 硼、镓、锗、钛、锆、铈、钒、铌、钽、铬、钼和钨的氧化物。

载体可在整个载体质量上具有均匀组合物,或它可以为非均匀的,且 包含例如如前所述氧化铝、混合氧化铝或改性氧化铝,其为厚度小于载体 的最小尺寸,例如小于球形载体的直径或小于圆柱形载体的圆形横截面的 直径的载体的表面层的形式。在载体的非均匀组成的情况下,载体的核心 (例如不是表面层的部分)可包含或由选自金属、氧化物、硫化物和盐的无 机固体组成。无机耐熔金属氧化物是代表。非均匀载体可通过将一种如上 所述氧化铝的前体分散、沉淀和/或接枝于无机固体上而制备。合适的前体 可包括氢氧化铝如三水合氧化铝、氧化铝氢氧化物和凝胶形式氢氧化铝。 如前所述凝胶形式氢氧化铝(称为氧化铝凝胶或无定形氧化铝)是优选的。 非均匀载体可例如通过将这类前体通过溶胶-凝胶方法或借助促进接枝于 无机固体上的有机金属化合物加工而制备。

包含包含氧化铝的固体载体的催化剂一般具有变化形状和大小的离散 颗粒的形式。例如,颗粒可具有一般10nm-5mm,通常20μm-4mm的平均 粒度。颗粒可呈现其天然形状或可成型以具有大量形式中任一种,包括球 形、球体、半球形、半球体、圆柱形或立方体形式,或催化剂可呈现环、 片、盘或团粒的形式。

催化剂基本包含一般通过至少一个单键接枝(共价键合)于载体中存在 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氢化钨的氧化态可具有2-6,通常4-6的值,这指键 合于氧化铝载体上的钨原子的平均氧化态。此外,氢化钨可通过单键(W-H) 键合于一个或多个氢原子上和任选通过单或多碳-钨键键合于一个或多个 烃残基R上。键合于钨原子上的氢原子的数目取决于钨的氧化态、钨原子 与载体之间单键的数目和任选钨原子与烃残基R之间单或多键的数目。因 此,键合于钨原子上的氢原子的数目可以至少等于1且至多等于5,典型 地1-4,通常1-3。氢化钨接枝或键合于固体载体上一般意指钨原子通过至 少一个单键键合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更特别地通过至少一个单键 (W-OAl)键合于氧化铝的至少一个氧原子上。钨原子与载体中存在的氧化 铝之间单键的数目,特别是单键(W-OAl),取决于钨的氧化态和钨原子的 其它键的数目,且该数目一般为1、2或3。

氢化钨的钨原子可任选用一个或多个单、双或三碳-钨键键合于一个或 多个烃残基R上。烃残基R可以为包含例如一般1-20,通常1-10个碳原 子的相同或不同、饱和或不饱和烃残基。在有机硅烷残基的情况下,烃残 基可任选包含硅。烃残基可选自(i)例如具有1-10个碳原子的烷基残基,例 如线性或支化、脂族或脂环族残基,例如烷基、亚烷基或次烷基残基,(ii) 具有例如6-12个碳原子的芳基残基,和(iii)具有例如7-14个碳原子的芳烷 基、芳亚烷基或芳次烷基残基。

除键合于催化剂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外,氢化钨的钨原子可通过一 个或多个碳-钨单、双或三键键合于烃残基上。键可以为碳-钨单键。在这 种情况下,烃残基R可以为烷基残基,例如线性或支化的,或芳基残基, 例如苯基残基,或芳亚烷基残基如苄基残基,或式(C6H5-CH2-CH2-)的残基。 烷基残基一般意指由从链烷烃、链烯烃或炔烃分子中的碳原子上除去氢原 子而得到的单价脂族残基。在烃基残基R的具体情况下,烷基残基还包括 由从有机硅烷分子中的碳原子上除去氢原子而得到的单价脂族残基。因此, 烷基残基包括例如:甲基(CH3-)、乙基(C2H5-)、丙基(C2H5-CH2-)、新戊基 ((CH3)3C-CH2-)、烯丙基(CH2=CH-CH2-)、炔基(R-C≡C-)(例如乙炔基 (CH≡C-))和新甲硅烷基(CH3)3Si-CH2-)残基。烷基残基可例如具有式 (R'-CH2-),其中R'表示线性或支化烷基残基。

碳-钨双键也可将氢化钨键合于烃残基R上。在这种情况下,烃残基R 可以为亚烷基残基,其可以为线性或支化的,或芳亚烷基残基。亚烷基残 基一般为源自从链烷烃或链烯烃或炔烃或甚至有机硅烷分子中的同一碳原 子上除去两个氢原子的二价脂族残基。因此,亚烷基残基包括例如亚甲基 (CH2=)、亚乙基(CH3CH=)、亚丙基(C2H5-CH=)、亚新戊基((CH3)3C-CH=) 或亚烯丙基(CH2=CH-CH=)残基。亚烷基残基可例如具有式(R'-CH=),其 中R'表示线性或支化烷基残基。芳亚烷基残基一般意指源自从键合于芳族 基团上的烷基、链烯基或炔基残基中的同一碳上除去两个氢原子的二价脂 族基团。

碳-钨三键也可将氢化钨键合于烃残基R上。在这种情况下,烃残基R 可以为次烷基残基,其可以为线性或支化的,或芳次烷基残基。次烷基残 基一般为源自从链烷烃或链烯烃或炔烃或甚至有机硅烷分子中的同一碳原 子上除去三个氢原子的三价脂族残基,例如次乙基(CH3-C≡)、次丙基 (C2H5-C≡)、次新戊基(CH3)3C-C≡)或次烯丙基残基(CH2=CH-C≡)。次烷基 残基可例如具有式(R'-C≡),其中R'表示线性或支化烷基残基。芳次烷基残 基一般为源自从键合于芳族基团上的烷基、链烯基或炔基残基的同一碳上 除去三个氢原子的三价脂族基团。

代表性烃残基R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 新戊基、烯丙基、亚新戊基、亚烯丙基、次新戊基和新甲硅烷基。

接枝(键合)于催化剂载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的钨原子可与一 个或多个烃配体如芳族或羰基配体配合。氢化钨通过W-OAl键键合于氧 化铝上的一个具体类型可如下所示:

因此,键合于载体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可由上式表示,其中W、Al、 O和H分别表示钨、铝、氧和氢的原子,且M表示如先前所定义存在于 载体中的另一氧化物的一个或多个元素的原子。R表示如先前所定义的烃 残基,且w、x、y和z为整数,且(w+x+y+z)之和等于2-6(即钨的氧化态), 其中x=1-3,y=1-5,w=0-4且z=0-2。当氢化钨没有通过氧键键合于催化剂 载体中不同于铝的金属上时,z的值为0。该情形发生于例如载体包含所有 或基本所有氧化铝时。在上式中,-(Al-O)和-(M-O)键表示一个或多个单或 多键,其分别将氯原子和金属原子M键合于包含氧化铝的载体的一个原子 组分上,特别是该载体的一个氧原子组分上。

在红外光谱下,如本文所述包含氢化钨的催化剂一般显示出一个或多 个为(W-H)键的特征的吸收带,所述带的频率可取决于钨的配位层以及特 别是取决于钨与载体、与烃残基R和与其它氢原子的键的数目变化。因此, 发现在1903cm-1和1804cm-1下的至少两个吸收带,其为(W-H)键的特征, 并且特别是在(W-OAl)键的环境中,将氢化钨的同一钨原子键合于氧原子 上,所述氧原子又键合于α-氧化铝的铝原子上。作为对比,在相同条件下 接枝(键合)于二氧化硅载体上的氢化钨在红外光谱下一般显示1940cm-1或 1960cm-1下的至少一个吸收带,其为(W-H)键的特征,并且特别是在(W-OSi) 键的环境下,将氢化钨的同一钨原子键合于氧原子上,所述氧原子又键合 于二氧化硅载体的硅原子上。

键合于催化剂载体中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的(W-H)键的存在也可使用 质子核磁共振(固体1H-NMR)在500MHz下检测,其中通常发现氢化钨化 学位移δW-H的值为10.6份/百万份(ppm)的值(例如10.3-10.9ppm)。

除氢化钨外,催化剂可进一步包含氢化铝,例如在载体表面上和/或接 枝氢化钨附近。不愿受理论束缚,认为氢化铝可通过打开可存在于载体表 面上的铝氧烷桥(式Al-O-Al),和通过打开的铝氧烷桥与接枝氢化钨的氢原 子反应而形成。检测催化剂中除氢化钨外,氢化铝的存在的简单方法涉及 进行催化剂的氘化反应。根据具体方法,使催化剂在66.7kPa(10psi)的绝对 压力和一般25℃(77℉)-80℃(176℉),通常60℃(140℉)的温度下经受氘化 气氛15分钟。在这些条件下选择性氘化将(W-H)键的氢原子用氘原子替代, 由此形成(W-D)键,在IR光谱下,该键具有在1293cm-1和1393cm-1下的 吸收带。选择性氘化保持(Al-H)键中的氢原子不变,且这些键在IR光谱下 通过在1914cm-1下的吸收带识别。

包含接枝(键合)于存在于载体上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的固体负载型催 化剂可通过一种方法制备,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机金属钨前体(Pr)分散和接 枝于包含氧化铝的载体上而制备。前体中的钨可以键合或配位于至少一个 烃配体上,以便分别形成接枝于载体上的钨的烃化合物或烃配合物。然后, 由先前分散和接枝产生的钨的接枝烃化合物或烃配合物氢解形成接枝于载 体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

有机金属钨前体Pr可包含键合于一个或多个烃配体上的钨原子。钨原 子可通过单、双或三(碳-钨)键键合于烃配体的碳上。烃配体可以为一般具 有1-20个碳原子,通常1-10个碳原子的相同或不同、饱和或不饱和烃残 基,例如脂族或脂环族残基。烃配体可选自先前所述的烃残基R。键合于 钨原子上的烃配体的数目取决于前体Pr中钨的氧化态并可以至多等于该 氧化态。烃配体的数目因此可以为1-6,典型地2-6,通常4-6。

前体Pr还可包含配位于一个或多个烃配体上的钨原子,在这种情况 下,钨的氧化态等于0。烃配体可选自芳族配体或羰基配体。前体Pr因此 可选自双芳烃钨和六羰基钨。

在有机金属前体分散和接枝以前,可使包含氧化铝的载体经受煅烧和/ 或脱羟基。可进行载体的煅烧以将任选存在于载体中的任何碳氧化并由此 将其作为二氧化碳消除。煅烧可涉及使载体经受例如在干空气料流下,在 低于载体的烧结温度的温度下氧化热处理。合适的温度一般为 100℃(212℉)-1000℃(1832℉),通常为200℃(392℉)-800℃(1472℉),进行 足够的持续时间以消除二氧化碳。持续时间可以为0.1-48小时,且煅烧可 在大气压力或在升高的压力或亚大气压下进行。

也可使载体在有机金属前体Pr的分散和接枝以前经受脱羟基。可进行 脱羟基以任选从载体中消除残余水,以及一部分羟基。残余量的羟基一般 保留在载体表面上,并形成任选铝氧烷桥(具有式Al-O-Al)。脱羟基可通过 使载体经受在惰性气体料流下,例如在氮气、氩气或氦气料流下,在优选 低于大气压力的压力,例如在10-4Pa(1.5×10-8psia)-102kPa(14.5psia),优选 10-2Pa(1.5×10-6psia)-50kPa(7.3psia)的绝对压力下,在低于载体的烧结温度 的温度下,例如在一般100℃(212℉)-1000℃(1832℉),通常 200℃(392℉)-800℃(1472℉)的温度下热处理足以使合适残余量的羟基和/ 或铝氧烷桥保留在载体中的持续时间而进行。持续时间可以为0.1-48小时。 另外,脱羟基步骤可有利地在煅烧步骤以后进行。

有机金属前体Pr的分散和接枝或键合可通过升华、通过借助溶剂浸渍 或通过干混合而进行。在升华的情况下,通常将在正常条件下一般为固态 的前体Pr在亚大气压和导致它升华并以气态迁移至载体上的温度下加热。 升华可在-30℃(-22℉)至200℃(392℉)的温度和 10-4Pa(1.5×10-8psia)-10kPa(1.45psia)的绝对压力下进行。前体Pr接枝于载 体上可通过IR光谱监控。未接枝(键合)于载体上的任何过量前体Pr可通 过反升华除去。

分散和接枝也可通过借助溶剂浸渍而进行。在这种情况下,可将前体 Pr溶于极性或非极性有机溶剂如戊烷或乙醚中。浸渍可通过使包含氧化铝 的载体与前体Pr的浸渍溶液接触而进行。浸渍可在惰性气氛如氮气、氩气 和/或氦气气氛下,在-80℃(-122℉)-200℃(392℉)的温度下,以及优选随着 搅拌进行。以这种方式,得到接枝于载体上的钨的烃化合物或配合物的悬 浮液。未接枝(键合)于载体上的任何过量前体Pr可通过用有机溶剂洗涤而 除去,所述有机溶剂可与浸渍期间所用的相同或不同。

浸渍和接枝也可通过干混合而进行,包括在不存在液体或液体溶剂下 机械干混合。在这种情况下,将在正常条件下一般为固态的前体Pr在不存 在液体或液体溶剂下与包含氧化铝的载体混合。在惰性气氛,例如氮气、 氩气和/或氦气气氛下机械搅拌用于形成两种固体的混合物。在干混合期间 或以后,可使用热和/或亚大气压以导致前体Pr迁移并与载体反应并共价 键合。任何未接枝(键合)于载体上的前体可通过反升华或用有机溶剂洗涤 而除去。

催化剂的制备可进一步包括如以先前所述方式制备的接枝于载体上的 钨的烃化合物或作为选择烃配合物氢解或反应。进行反应以形成接枝(键合) 于载体上的氢化钨。氢解一般应当理解意指涉及伴随氢键合于两个分裂端 上的分子裂化。在这种情况下,裂化发生于接枝于载体上的钨原子与键合 于或与钨原子配位的烃配体的碳原子之间。氢解可借助氢气或能将钨的接 枝烃化合物或烃配合物转化成接枝氢化钨的还原剂进行。氢解可通过使钨 的接枝烃化合物或烃配合物与氢气或还原剂接触而进行。当使用还原剂时, 它可在氢气气氛或惰性气氛下,使用10-2Pa(1.5×10-6psia)-10MPa(145psia) 的绝对压力,在20℃(68℉)-500℃(932℉)的温度下进行0.1-48小时。

本发明的总方面涉及利用意想不到的结果的方法,发现所述结果涉及 使用已知有效用于烯烃复分解的具体催化剂体系、用于将无环对称烯烃转 化成具有较高和较低碳数的烯烃产物。更具体而言,在预期促进在催化剂 的存在下烯烃复分解的工艺条件下操作,所述催化剂包含键合于催化剂载 体中存在的氧化铝上的氢化钨,提供在以良好选择性将无环对称烯烃(例如 2-丁烯)转化成具有不同碳数的所需产物(例如丙烯)方面重要的商业优点。 具有由本公开内容获得的知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会认识到可不偏离本公开 内容的范围地作出以上催化剂和使用该催化剂的方法的各种变化。

以下实施例为本发明及其相关优点的代表,且不应理解为对如所附权 利要求书中所述的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

用W-H/Al2O3催化剂将2-丁烯转化成丙烯和其它产物

如US 2007/0129584的实施例3所述制备包含接枝(键合)于氧化铝上的 氢化钨的固体催化剂。这种情况下所用氧化铝为具有125m2/g的表面积的 Alu C(Evonik Degussa GmbH,Essen,德国)。催化剂的钨含量 基于总催化剂重量为3.0重量%。根据微型反应器规模实验协议,评估催 化剂在一般有利于烯烃复分解的条件下由纯2-丁烯原料制备丙烯和其它产 物。特别地,使2-丁烯在150℃(302℉)的温度和7.6Nml/min的流速(相当 于7hr-1的重时空速(WHSV))下经过150mg试样载荷的催化剂。在45小时 的试验时间期间保持这些条件和1barg(15psig)。

通过气相色谱法定期分析反应器流出物组成以测定(i)2-丁烯的转化率 水平(单程)和(ii)作为料流运行时间的函数的转换数,定义为每摩尔催化剂 中的钨金属转化的2-丁烯的总摩尔数。这些结果显示于图1中。还使用反 应器流出物的分析结果基于导致形成丙烯(丙烯选择性)、C5烯烃和C6烯烃 的转化2-丁烯的总百分数计算产物选择性。这些结果显示于图2中。

数据说明2-丁烯在预期导致劣化烯烃复分解的条件和催化剂的存在下 有效地转化成丙烯和其它产物,包括显著量的戊烯,而不会明显形成具有 不同碳数的产物。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