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索鞍横移系统及索鞍横移施工方法

一种索鞍横移系统及索鞍横移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索鞍横移系统及索鞍横移施工方法。本发明的索鞍横移系统,将滑车组安装在索鞍平车与转向座之间的钢索上,用连接滑车组与卷扬机的直径较小的钢索绕过转向座,使得钢索更容易通过转向座,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轻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轮之间的磨损,降低了钢索因磨损而断裂的危险;本发明的索鞍横移施工方法,采用船只来运输拱肋节段,船只到达拱肋节段安装位置正下方后,船身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停止并抛锚固定,使得船只只在船头或者船尾受到水流的冲击,减小了船体受到水流的冲击力,使得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也能进行拱肋节段的运输和吊装而不会侧翻。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10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E01D21/00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8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12-10

    授权

    授权

  • 2013-01-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1D21/00 申请日:201208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2-0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桥梁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索鞍横移系统及索鞍横移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在桥梁建筑施工中,特别是拱桥的建筑施工中,由于缆索吊不受气候和地形等因素的限制,所以缆索吊装施工方法广泛运用与目前的桥梁建筑施工中,也是我国目前大跨度拱桥无支架施工的主要方法。所谓的缆索吊装施工方法是在两塔架顶端安装索鞍,并在索鞍之间安装钢索,利用钢索作为承重结构,用载重小车在承重钢索上往返移动吊装拱肋节段进行作业。为了能够实现不同轴线拱肋的吊装,通常是塔架顶部铺设轨道,然后将索鞍安装在轨道上,用卷扬机牵引索鞍沿轨道移动至各拱肋的轴线位置进行拱肋节段的吊装工作,由于目前卷扬机通常布置在地面,所以需要在塔架顶部两端设置转向座,将连接索鞍与卷扬机的钢索由水平转为竖直。目前,为了降低对卷扬机动力牵引的要求,通常是在连接卷扬机和转向座之间的钢索上安装滑车组,采用这样的结构后,使得滑车组的钢索以及滑车组和卷扬机之间的钢索能够采用更小的直径就能达到强度要求,而相比之下,连接索鞍和滑车组的钢索则需要采用相对直径较大的钢索才能达到强度要求,但是,大直径的钢索在经过转向座时,由于与转向座的转向轮接触面积大,从而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导致该段钢索以及转向座的转向轮的磨损严重,严重时导致该段钢索断裂,酿成重大事故。

在跨江或跨河的拱桥建设中,拱肋的安装施工占极其重要的位置,目前,通常是在陆地工厂内组拼拱肋节段,然后将拱肋节段运输到建桥位置,然后通过缆索吊装施工方法将拱肋节段提升至安装位置,进行组拼得到拱肋。在施工中,是采用船只将拱肋节段用船运送至缆索下方,由于拱肋节段呈长条型,在运输的时候为了方便装载,是将拱肋节段顺着船身放置,当船行驶到索缆下方时,船上装载的拱肋节段是顺着河道方向的,与安装就位的节段呈垂直状态,所以需要将船进行转向,使船身处于索缆下方并且与桥身方向一至。此时,船身横在河面或者江面上,使船处于一侧船身受到冲击的状态,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中,极易使船体倾覆,从而造成重大的工程事故,所以目前亟需一种安全的拱肋吊装施工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目前索鞍横移施工中,连接索鞍与卷扬机的钢索因与转向座的转向轮磨损严重而导致钢索断裂的不足,提供一种有效的减小了连接索鞍与卷扬机的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摩擦的索鞍横移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索鞍横移系统,包括:横移导轨、两台索鞍、两台索鞍平车、连接杆和两个转向座,所述横移导轨固定安装在塔架顶部,所述两台索鞍平车分别滑动安装在横移导轨上,所述两台索鞍平车上分别固定安装一台索鞍,所述两台索鞍平车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两个转向座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两端,所述两个转向座对应地面位置的分别布置一台卷扬机,所述卷扬机通过缆索绕过对应的转向座与对应的索鞍平车的一端连接,所述索鞍平车与所述对应的转向座之间的缆索上分别安装一组滑车组。将滑车组安装在索鞍平车与转向座之间的钢索上,用连接滑车组与卷扬机的直径较小的钢索绕过转向座,使得钢索更容易通过转向座,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轻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轮之间的磨损,降低了钢索因磨损而断裂的危险。

一种索鞍横移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次为:安装索鞍横移系统、布置起重缆索和载重小车、运输拱肋节段、提升拱肋节段、对位安装拱肋节段、横移索鞍系统安装下一拱肋节段,所述拱肋节段移运步骤中是采用船只来运输拱肋节段,所述船只到达拱肋节段安装位置正下方后,船身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停止并抛锚固定。船身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停放,只在船头或者船尾受到水流的冲击,减小了船体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船体更加稳定,使得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也能进行拱肋节段的运输和吊装而不会侧翻。

进一步的,所述拱肋节段吊装步骤中,所述载重小车下端连接有转动吊钩。所述旋转吊钩钩住拱肋节段,在起重缆索提供的动力下起吊拱肋节段,当拱肋节段吊离船体时,将拱肋节段旋转至与拱肋方向一致,然后再继续吊升拱肋节段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拱肋节段顺着船身放置。拱肋节段呈长条型,顺着船身放置,可以将多根拱肋节段并排放置在船上,进行一次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运输拱肋节段运输采用两艘船进行运输,所述拱肋节段垂直于船身放置在两艘并排的船上。当单节拱肋节段重量较大而一艘船无法承载时,采用两艘船并排运输拱肋节段,当采用两艘船承载拱肋节段,吊升该拱肋节段时,不再需要旋转拱肋节段就可以直接吊升至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索鞍横移施工方法,运输拱肋节段的运输船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只在船头或者船尾受到水流的冲击,减小了船体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船体更加稳定,使得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也能进行拱肋节段的运输和吊装而不会侧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索鞍横移系统,将滑车组安装在索鞍平车与转向座之间的钢索上,用连接滑车组与卷扬机的直径较小的钢索绕过转向座,使得钢索更容易通过转向座,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轻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轮之间的磨损,降低了钢索因磨损而断裂的危险。

2、本发明的索鞍横移施工方法,运输拱肋节段的运输船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只在船头或者船尾受到水流的冲击,减小了船体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船体更加稳定,使得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也能进行拱肋节段的运输和吊装而不会侧翻。

附图说明:

图1为索鞍横移系统结构图,

图1中:1-塔架,2-转向座I,3-滑车组I,4-横移轨道,5-索鞍平车I,6-索鞍I,7-连接杆,8-索鞍平车II,9-索鞍II,10-滑车组II,11-转向座II,12-卷扬机II,13-卷扬机I;

图2为索鞍横移施工方法流程图;

图3为船运输拱肋节段示意图,

图3中:301-水流方向,302-船身,303-拱肋节段;

图4为旋转吊钩安装结构图,

图4中:401-载重小车,402-旋转吊钩;

图5为吊升拱肋节段示意图;

图6为两艘船运输拱肋节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一种索鞍横移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横移导轨4、索鞍6、索鞍9、索鞍平车5、索鞍平车8、连接杆7、转向座2和转向座11,所述横移导轨4固定安装在塔架1顶部,所述索鞍平车5和索鞍平车8分别滑动安装在横移导轨4上,所述索鞍平车5和索鞍平车8上分别固定安装一台索鞍6和索鞍9,所述索鞍平车5和索鞍平车8通过所述连接杆7连接,所述转向座2和转向座11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导轨4两端,所述转向座2和转向座11对应地面位置的分别布置一台卷扬机13和卷扬机12,所述卷扬机13通过缆索绕过转向座2与对应的索鞍平车5的一端连接,所述卷扬机12通过缆索绕过转向座11与对应的索鞍平车8的一端连接,所述索鞍平车5与所述对应的转向座2之间的缆索上安装一组滑车组3,所述索鞍平车8与所述对应的转向座11之间的缆索上安装一组滑车组10。实现通过卷扬机12和卷扬机13控制索鞍6和索鞍9沿导轨4移动。

本发明的索鞍横移系统中,将滑车组安装在索鞍平车与转向座之间的钢索上,用连接滑车组与卷扬机的直径较小的钢索绕过转向座,使得钢索更容易通过转向座,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降低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向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减轻了钢索与转向座的转轮之间的磨损,降低了钢索因磨损而断裂的危险。

本发明的索鞍横移施工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依次为:安装索鞍横移系统(如图1所示)、布置起重缆索和载重小车、运输拱肋节段、提升拱肋节段、对位安装拱肋节段、横移索鞍系统安装下一拱肋节段,所述拱肋节段移运步骤中是采用船只来运输拱肋节段,所述船只到达拱肋节段安装位置正下方后,船身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停止并抛锚固定(如图3所示)。船身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停放,只在船头或者船尾受到水流的冲击,减小了船体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船体更加稳定,使得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也能进行拱肋节段的运输和吊装而不会侧翻。

进一步的,所述拱肋节段吊装步骤中,如图4所示,所述载重小车401下端连接有转动吊钩402。所述旋转吊钩402钩住拱肋节段303(如图5所示),在起重缆索提供的动力下起吊拱肋节段,当拱肋节段吊离船体时,将拱肋节段旋转至与拱肋方向一致,然后再继续吊升拱肋节段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拱肋节段303顺着船身302放置。拱肋节段呈长条型,顺着船身放置,可以将多根拱肋节段并排放置在船上,进行一次运输,提高了运输效率,节省了运输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方案,如图6所示,所述运输拱肋节段303运输采用两艘船302进行运输,所述拱肋节段303垂直于船身放置在两艘并排的船302上。当单节拱肋节段重量较大而一艘船无法承载时,采用两艘船并排运输拱肋节段,当采用两艘船承载拱肋节段,吊升该拱肋节段时,不再需要旋转拱肋节段就可以直接吊升至安装位置。

本发明的索鞍横移施工方法,运输拱肋节段的运输船顺着河流水流方向,只在船头或者船尾受到水流的冲击,减小了船体受到水流的冲击力,船体更加稳定,使得在水流湍急的河道也能进行拱肋节段的运输和吊装而不会侧翻。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