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包括黄芪、重楼、延胡索、蜂房、射干、玄参、冰片、吴莱萸、肉桂、羧钾基纤维素钠粉、苯甲酸钠粉、纯化水和麻油;还提出了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烘干、打磨、搅拌等过程。本发明通过选用黄芪、重楼、延胡索、蜂房、射干、玄参、冰片、吴莱萸和肉桂作为原材料,辅之以羧钾基纤维素钠粉和苯甲酸钠粉为添加剂,并以麻油和纯化水为溶剂调和,生产出能够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类疾病的中药敷贴剂,该中药敷贴剂不仅经济实惠、见效快、无副作用,而且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疗效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842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市萧山区中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62451.3

  • 发明设计人 洪佳璇;

    申请日2012-07-26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杭州宇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韩洪

  • 地址 311201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育才路15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21:4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09-0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6 授权公告日:20131120 终止日期:20160726 申请日:20120726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1-20

    授权

    授权

  • 2013-01-1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6 申请日:201207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1-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外敷贴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扁桃腺炎、咽喉炎、口腔溃疡是细菌侵入体内而引起的几种常见呼吸道感染 疾病,中医认为此类疾病多因肺胃内蕴热毒,复感风邪而成。根据中医经络学 说原理,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疗法对于治疗此类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冬病夏治穴 位敷贴疗法是指在夏季三伏天和冬季三九天选择相应的穴位进行敷贴防治疾病 的方法,但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中有许多患者由于体质偏热,往往诱发反复的 扁桃腺炎症、咽喉部炎症甚则化脓,或反复口腔溃疡,并不适合目前传统的冬 病夏治药物,但其他治疗方法治疗时间长、疗效慢、费用高、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 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及其制备方法,提出一种疗效确切、费用 低、无副作用的药物,且该药物不仅经济实惠,而且能够减少疾病发生,减轻 病情和患者的痛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扁桃腺、咽喉 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由中药粉剂、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组成,所述中药 粉剂的成份包括黄芪、重楼、延胡索、蜂房、射干、玄参、冰片、吴莱萸和肉 桂,所述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包括羧钾基纤维素钠粉、苯甲酸钠粉和纯化水,所 述中药粉剂中各组分质量比例为:

黄芪            8~13克;

重楼            15~22克;

延胡索          18~24克;

蜂房            8~12克;

射干            8~12克;

玄参            8~12克;

冰片            1~3克;

吴茱萸          5~9克;

肉桂            8~12克。

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粉剂中各组分质量比例为:

黄芪            10克;

重楼            20克;

延胡索          21克;

蜂房            10克;

射干            10克;

玄参            10克;

冰片            2克;

吴茱萸          7克;

肉桂            10克。

作为优选,所述羧钾基纤维素钠糊中每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 10000毫升纯化水,每10000毫升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通过添加羧 钾基纤维素钠粉和苯甲酸钠粉,可以延长该中药敷贴剂的存放时间,防止药物 变质,通过严格控制羧钾基纤维素钠粉和苯甲酸钠粉的添加量,使该中药在延 长保质期的同时避免对人体的危害,防止药物的副作用,通过使用纯化水溶解 调和中药,保证了中药质量,减少了药物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通过添加适量的麻油, 增加药物芳香通透作用,从而增强治疗效果,使该中药对人体更加有益。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 贴剂的制备方法,首先取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10000毫升纯化水, 每10000毫升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搅拌成糊状,形成羧钾基纤维素 钠糊,然后将8~13克黄芪、15~22克重楼、18~24克延胡索、8~12克蜂房、 8~12克射干、8~12克玄参和1~3克冰片混合并烘干得到一号中药,然后将 烘干后的一号中药打磨成粉并过60目筛,然后在一号中药粉剂中加入羧钾基纤 维素钠糊和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做成直径为0.8~1.0cm的一号中药颗 粒,所述一号中药粉剂和羧钾基纤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述一号中药 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然后将5~9克吴茱萸烘干、打磨成粉并过60 目筛得到二号中药粉剂,然后在吴茱萸粉中添加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并 充分搅拌均匀,做成直径为0.8~1.0cm的二号中药颗粒,所述二号中药粉剂和 羧钾基纤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述二号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 20:1;然后将8~12克肉桂烘干、打磨成粉并过80~100目筛,形成三号中药 粉剂。

作为优选,所述一号中药颗粒和二号中药颗粒的直径均为0.9cm,制成直径 为0.9cm的颗粒,方便人体对药物的吸收,最大限度地释放药物的药效,生产 出的药物疗效确切,易于保存。

作为优选,首先取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10000毫升纯化水,每 10000毫升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搅拌成糊状,形成羧钾基纤维素钠 糊,然后将10克黄芪、20克重楼、21克延胡索、10克蜂房、10克射干、10克 玄参和2克冰片混合并烘干得到一号中药,然后将烘干后的一号中药打磨成粉 并过60目筛,然后在一号中药粉剂中加入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并充分搅 拌均匀,然后做成直径为0.9cm的一号中药颗粒,所述一号中药粉剂和羧钾基 纤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述一号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 然后将7克吴茱萸烘干、打磨成粉并过60目筛得到二号中药粉剂,然后在吴茱 萸粉中添加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做成直径为0.9cm的 二号中药颗粒,所述二号中药粉剂和羧钾基纤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 述二号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然后将10克肉桂烘干、打磨成粉并 过80目筛,形成三号中药粉剂,这个配比是最佳药方,疗效确切,无副作用。

作为优选,首先取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10000毫升纯化水,每 10000毫升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搅拌成糊状,形成羧钾基纤维素钠 糊,然后将9克黄芪、19克重楼、20克延胡索、12克蜂房、9克射干、9克玄 参和2克冰片混合并烘干得到一号中药,然后将烘干后的一号中药打磨成粉并 过60目筛,然后在一号中药粉剂中加入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并充分搅拌 均匀,然后做成直径为0.9cm的一号中药颗粒,所述一号中药粉剂和羧钾基纤 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述一号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 然后将8克吴茱萸烘干、打磨成粉并过60目筛得到二号中药粉剂,然后在吴茱 萸粉中添加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做成直径为0.9cm的 二号中药颗粒,所述二号中药粉剂和羧钾基纤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 述二号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然后将11克肉桂烘干、打磨成粉并 过80目筛,形成三号中药粉剂,此配方对人体的副作用最小。

作为优选,首先取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10000毫升纯化水,每 10000毫升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搅拌成糊状,形成羧钾基纤维素钠 糊,然后将11克黄芪、21克重楼、22克延胡索、9克蜂房、10克射干、11克 玄参和2克冰片混合并烘干得到一号中药,然后将烘干后的一号中药打磨成粉 并过60目筛,然后在一号中药粉剂中加入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并充分搅 拌均匀,然后做成直径为0.9cm的一号中药颗粒,所述一号中药粉剂和羧钾基 纤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述一号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 然后将6克吴茱萸烘干、打磨成粉并过60目筛得到二号中药粉剂,然后在吴茱 萸粉中添加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做成直径为0.9cm的 二号中药颗粒,所述二号中药粉剂和羧钾基纤维素钠糊的质量比例为1:1.3,所 述二号中药粉剂和麻油的质量比例为20:1;然后将8克肉桂烘干、打磨成粉并 过100目筛,形成三号中药粉剂,此配方见效确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选用黄芪、重楼、延胡索、蜂房、射干、 玄参、冰片、吴莱萸和肉桂作为原材料,辅之以羧钾基纤维素钠粉和苯甲酸钠 粉为添加剂,并以麻油和纯化水为溶剂调和,生产出能够防治反复呼吸道感染 诱发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该中药敷贴剂不仅经济实惠、疗效 确切、无副作用,并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制造工艺和效果。

本发明中的一种防治呼吸道感染诱发的扁桃腺、咽喉部炎症的中药敷贴剂, 由中药粉剂、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麻油组成,所述中药粉剂的成份包括黄芪、 重楼、延胡索、蜂房、射干、玄参、冰片、吴莱萸和肉桂,所述黄芪、重楼、 延胡索、蜂房、射干、玄参、冰片和吴莱萸制成中药颗粒,所述中药颗粒在肉 桂粉中滚动,使大部分肉桂粉均匀黏在中药颗粒上,所述所述羧钾基纤维素钠 糊包括羧钾基纤维素钠粉、苯甲酸钠粉和纯化水,所述中药粉剂中各组分质量 比例为:

黄芪                8~13克;

重楼          15~22克;

延胡索        18~24克;

蜂房          8~12克;

射干          8~12克;

玄参          8~12克;

冰片          1~3克;

吴茱萸        5~9克;

肉桂          8~12克。

实施例一

10克黄芪、20克重楼、21克延胡索、10克蜂房、10克射干、10克玄参、 2克冰片、7克吴茱萸、130克羚钾基纤维素钠糊、5克麻油和10克肉桂。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首先取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10000毫升纯 化水,每10000毫升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搅拌成糊状,形成羧钾基 纤维素钠糊,在室温18-26度情况下,放置3-5天,定时搅拌至勺子倒下能成 线状落下备用,然后将10克黄芪、20克重楼、21克延胡索、10克蜂房、10克 射干、10克玄参和2克冰片混合并烘干得到一号中药,然后将烘干后的一号中 药打磨成粉并过60目筛,然后在一号中药粉剂中加入108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糊 和4.2克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然后搓成直径为0.9cm的一号中药颗粒(每 颗中药含生药1克),并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备用;然后将7克吴茱萸烘干、打磨 成粉并过60目筛得到二号中药粉剂,然后在吴茱萸粉中添加22克羧钾基纤维 素钠糊和0.8克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做成直径为0.9cm的二号中药颗粒(每 颗中药含生药1克),并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备用;然后将10克肉桂烘干、打磨 成粉并过80目筛,形成三号中药粉剂,在使用时,将一号中药颗粒和二号中药 颗粒放入三号中药粉剂中充分滚动,使大部分三号中药粉剂均匀粘在一号中药 颗粒和二号中药颗粒上,再放在穴位处贴上敷贴,压扁中药颗粒。

实施例二

9克黄芪、19克重楼、20克延胡索、12克蜂房、9克射干、9克玄参、2克 冰片、8克吴茱萸、13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糊、5克麻油和11克肉桂。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首先取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10000毫升纯 化水,每10000毫升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搅拌成糊状,形成羧钾基 纤维素钠糊,在室温18-26度情况下,放置3-5天,定时搅拌至勺子倒下能成 线状落下备用,然后将9克黄芪、19克重楼、20克延胡索、12克蜂房、9克射 干、9克玄参和2克冰片混合并烘干得到一号中药,然后将烘干后的一号中药打 磨成粉并过60目筛,然后在一号中药粉剂中加入104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4 克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然后做成直径为0.9cm的一号中药颗粒(每颗中药 含生药1克),并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备用;然后将8克吴茱萸烘干、打磨成粉并 过60目筛得到二号中药粉剂,然后在吴茱萸粉中添加26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糊 和1克麻油,并充分搅拌均匀,做成直径为0.9cm的二号中药颗粒(每颗中药 含生药1克),并将其放入冰箱冷藏备用;然后将11克肉桂烘干、打磨成粉并 过80目筛,形成三号中药粉剂,在使用时,将一号中药颗粒和二号中药颗粒放 入三号中药粉剂中充分滚动,使大部分三号中药粉剂均匀粘在一号中药颗粒和 二号中药颗粒上,再放在穴位处贴上敷贴,压扁中药颗粒

实施例三

11克黄芪、21克重楼、22克延胡索、9克蜂房、10克射干、11克玄参、2 克冰片、6克吴茱萸、13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糊、5克麻油和8克肉桂。

首先取250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粉中添加10000毫升纯化水,每10000毫升 纯化水中添加25克苯甲酸钠粉,搅拌成糊状,形成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在室温 18-26度情况下,放置3-5天,定式搅拌至勺子倒下能成线状落下备用,然后将 11克黄芪、21克重楼、22克延胡索、9克蜂房、10克射干、11克玄参和2克 冰片混合并烘干得到一号中药,然后将烘干后的一号中药打磨成粉并过60目筛, 然后在一号中药粉剂中加入112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4.3克麻油,并充分搅 拌均匀,然后做成直径为0.9cm的一号中药颗粒(每颗中药含生药1克),并将 其放入冰箱冷藏备用;然后将6克吴茱萸烘干、打磨成粉并过60目筛得到二号 中药粉剂,然后在吴茱萸粉中添加18克羧钾基纤维素钠糊和0.7克麻油,并充 分搅拌均匀,做成直径为0.9cm的二号中药颗粒(每颗中药含生药1克),并将 其放入冰箱冷藏备用;然后将8克肉桂烘干、打磨成粉并过100目筛,形成三 号中药粉剂,在使用时,将一号中药颗粒和二号中药颗粒放入三号中药粉剂中 充分滚动,使大部分三号中药粉剂均匀粘在一号中药颗粒和二号中药颗粒上, 再放在穴位处贴上敷贴,压扁中药颗粒。

上述组分中的黄芪为圆柱型,表面纵皱、色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 齐的纵皱纹或纵沟质,有补肺健胃、驱风运毒的疗效;重楼有清热解毒、消肿 止痛、凉肝定惊的药用;延胡索有活血、止痛、利气的作用;蜂房有祛风、攻 毒、杀虫、止痛、抗过敏的药用;射干是清热解毒的中药,对喉痹咽痛、咳嗽 有功效;玄参味甘,性微寒,主治咽痛。

本发明操作过程:

首先评估病人,诊断疾病;

其次定位穴位,所选穴位有肺俞、膏肓、心俞、双侧涌泉穴;

然后按摩穴位,至穴位处皮肤略红;

最后将中药颗粒放在相应穴上,用敷贴或麝香止痛膏固定,按压排出空气 使贴膏与皮肤紧密结合,并按压高起的中药颗粒,使中药与皮肤的接触面最大 限度加大,敷贴的顺序为:先贴背部双侧肺俞、膏肓、心俞穴,后贴双侧涌泉 穴。

在确定患者无不良反应后再让其离开。

使用时间:夏季三伏天儿童2~4小时成人4~8小时7~10天1次

冬季三九天儿童4~8小时成人6~10小时7天1次

适宜人群:3周岁以上

注意事项:①敷贴当日不宜洗冷水浴或游泳;禁食海鲜、冷饮、辛辣食物, 肥肉,油炸等发物;②发热和急性发病期的病人不宜敷贴,需热退三天以上或 疾病缓解后再敷贴;③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者不宜贴;④对药物过敏或局部皮 肤感染,破损者不宜敷贴;⑤如贴敷处反应强烈,如皮肤搔痒明显,灼痛感, 不能耐受者可提前揭下敷贴。

主治功能: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引火归元,益气补肾固表。

治疗效果:2011年治疗该类患者100例,总有效率96%。

病例一,杭州,某女士,62岁,口腔溃疡长年发作,经治疗后,随访一年, 口腔溃疡发作次数显著减少,一年来没有大面积的口腔溃疡,症状减轻。

病例二,萧山某儿童,6岁,反复扁桃腺炎症化脓,每月发作,经过此疗法, 观察一年,扁桃腺化脓未再发生,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感冒时虽有扁桃腺红肿, 但均能很快控制,病程缩短。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 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