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及集中器

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及集中器

摘要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及集中器。该方法可包括步骤:集中器接收主站发送的采集器的ID映射表后,进入准备组网阶段;在发送组网信标后,进入场强收集阶段;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建立路由阶段。本发明的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及集中器,可建立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6197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3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深圳市友讯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10655.0

  • 发明设计人 崔涛;舒杰红;

    申请日2011-04-29

  • 分类号H04W74/08(20090101);H04W84/18(20090101);

  • 代理机构44287 深圳市世纪恒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胡海国

  • 地址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道光前工业区十七栋六楼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7:07:0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10-28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H04W74/08 专利号:ZL2011101106550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深圳友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道光前工业区十七栋六楼 变更后: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桃源街道龙光社区龙珠三路光前工业区6栋3层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3-02

    授权

    授权

  • 2015-04-1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H04W74/0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429

    著录事项变更

  • 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74/08 申请日:201104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3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CFDA自组网,特别涉及到一种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 法及集中器。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传统的人工抄表,即由抄表人员每月逐户查抄电表,消耗了 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采集数据的时间跨度大、采集数据的准确度低,无 法满足“周期性、实时性、准确性”的要求,进而“远程自动化抄表系统”则成为 现代化电力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远程自动化抄表系统”是指在 电力系统用户终端通过电表进行自动计量,并将自动计量的数据周期性的自 动回传至控制中心(主站),由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记录分析,以完成后续的 优化调度、控制、计费等功能。基于CFDA微蜂窝固定无线数据传输接入系 统,可以构建高效可靠的远程自动化抄表系统,但现有技术中的建路由、组 网方式,效率较低,可靠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及集中器,可 提升CFDA网络的效率及可靠性。

本发明提出一种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包括步骤:

集中器接收主站发送的采集器的ID映射表后,进入准备组网阶段;

在发送组网信标后,进入场强收集阶段;

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建立路由阶段。

优选地,所述集中器接收主站发送的采集器的ID映射表后,进入准备组 网阶段的步骤具体包括:

集中器接收ID映射表后,确定所述ID映射表是为批量或者增量;

当为增量时,根据所述ID映射表判断是否有相应的主动加入记录;如有, 则发送场强收集指令;否则,作为批量处理;

当为批量时,根据所述ID映射表计算并确定信道,并发送组网信标进行 组网。

优选地,所述场强收集具体包括:

在指定频道组进行扫描;

在接收信号帧后,判断所述信号帧是否合法;

在所述信号帧合法时,记录所述信号帧中包含的场强信息。

优选地,所述场强收集包括:

发送组网信标后的场强收集以及发送场强收集指令后的场强收集。

优选地,所述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建立路由阶段的步骤具体包括:

进行场强运算,给每个采集器配置多条路径并形成配置表;

将所述配置表发送至采集器;

接收采集器的反馈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集中器,包括:

准备组网模块,用于接收主站发送的采集器的ID映射表后,进入准备组 网阶段;

场强收集模块,用于在发送组网信标后,进入场强收集阶段;

配置模块,用于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建立路由阶段。

优选地,所述准备组网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ID映射表后,确定所述ID映射表是为批量或者增量;

当为增量时,根据所述ID映射表判断是否有相应的主动加入记录;如有, 则发送场强收集指令;否则,作为批量处理;

当为批量时,根据所述ID映射表计算并确定信道,并发送组网信标进行 组网。

优选地,所述场强收集模块具体用于:

在指定频道组进行扫描;

在接收信号帧后,判断所述信号帧是否合法;

在所述信号帧合法时,记录所述信号帧中包含的场强信息。

优选地,所述场强收集包括:

发送组网信标后的场强收集以及发送场强收集指令后的场强收集。

优选地,所述配置模块具体用于:

进行场强运算,给每个采集器配置多条路径并形成配置表;

将所述配置表发送至采集器;

接收采集器的反馈信息。

本发明的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及集中器,可建立高效率、高稳 定性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一实施例中步骤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一实施例中CFDA网络整体结 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准备入网具体步 骤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场强收集具体步 骤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一实施例中建立路由具体步 骤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集中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 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 定本发明。

CFDA(Cellular Fixed-wireless Digital Access)微蜂窝式固定节点无线数 据接入系统是一种自组织的MESH网络结构特征的无线数据接入系统。

参照图1,提出本发明一种CFDA中集中器自组网的方法的一实施例。 该方法可包括:

步骤S10、集中器接收主站发送的采集器的ID映射表后,进入准备组网 阶段;

步骤S11、在发送组网信标后,进入场强收集阶段;

步骤S12、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建立路由阶段。

参照图2,上述CFDA中主要包括DAU(Distributing Access Unit,分布 接入单元)、CAC(Cellular Access Center,蜂窝接入中心)以及网关10(GPRS 网关)。在CFDA中,DAU和CAC是与用户的数据采集设备以及数据处理设 备,相互连接,协调工作,共同构成完整的数据采集接入系统。因此,CFDA 实际上是一个通信中间件;用户的数据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交给DAU发 送;CAC接收DAU发出的数据,再通过上述GPRS(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网关交给用户数据处理设备进行后续处理。 本实施例中,该数据采集设备可为采集器30,该用户数据处理设备可为电力 系统中的主站100。

利用CFDA自组网建立的信息采集平台,是将CFDA无线自组网作为集 中器20的下行采集通道,实现集中器20和电表之间的数据的透明传输,具 体的方式如下:将电表作为一个计量点,同时也是一个数据采集点,DAU安 装在电表侧;DAU的安装既可以嵌入到电表中,与电表形成一体化的设计, 成为CFDA无线电表,同时也可以设置于采集器30与电表的485总线相连, 形成485采集器30;将CAC安装在集中器20侧,集中器20可以将CAC嵌 入到集中器20中,也可以通过485或232接口与集中器20连接。构建好以 上的机构之后,即可开通组网,形成CFDA的下行网络,该网络可以形成集 中器20和电表之间的透明的通信通道,实现电表和集中器20之间的透明数 据采集,集中器20可以通过645规约,直接读取网内任意电表的参数。本实 施例中,DAU设置于采集器30,CAC设置于集中器20。安装在集中器20的 CAC与安装在采集器30的DAU之间可以通信,而DAU相互之间按照指定 路由协议转发通信。

上述集中器20接收主站100的读表指令后,将该读表指令发送给下一级 的采集器30;接收该读表指令的采集器30通过多跳路由的方式,再进一步转 发其他的采集器30;接收到该读表指令的采集器30可采集与其关联电表的电 表参数,该电表参数至少包括电表所显示的用电度数等;一个采集器30可与 一个或多个电表关联,采集电表参数;该采集器30在采集到电表参数后,通 过其他采集器30转发或者直接反馈给集中器20;该集中器20在收集到CFDA 网络中电表参数后,通过GPRS网关发送给主站100,以便主站100完成对电 表进行优化调度、控制或者计费等功能。

上述CFDA自组网信息采集平台,在进行自动化抄表之前,需要先进行 CFDA自组网。

上述主站100可用于规划网络结构,确定微蜂窝地域及数量,形成蜂窝 结构;并根据该蜂窝结构确定CAC的编码方案;以及根据该CAC的编码方 案,分配频率资源给CAC,确定DAU的物理ID及逻辑ID,形成两者的ID 映射表。

设置有CAC的集中器20,可从该主站100中下载该ID映射表,并在确 定所有的DAU都在线后,指示CAC建路由,组网络。

参照图3,上述步骤S10可具体包括:

步骤S101、集中器20接收ID映射表后,确定所述ID映射表是为批量 或者增量;当为增量时,进行步骤S102;当为批量时,进行步骤S103;

步骤S102、根据所述ID映射表判断是否有相应的主动加入记录;如有, 进行步骤S1021;否则,作为批量处理,进行步骤S103;

步骤S1021、发送场强收集指令;

步骤S103、根据所述ID映射表计算并确定信道,并发送组网信标进行组 网。

上述集中器20接收到采集器30的ID映射表后,根据该ID映射表可确 定新加入网络的采集器30的数量,当新加入网络的采集器30数量较多时, 可确认为批量;当新加入网络的采集器30数量较少时,可确认为增量。上述 批量与增量的判定,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数值进行。该数值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当为批量时,上述集中器20针对该ID映射表中的采集器30进行组网, 计算并确定传输信道并发送组网信标。

当为增量时,上述集中器20再进一步根据该ID映射表判断上述采集器 30是否有主动加入网络的记录;如有,则该集中器20可直接发送场强收集指 令,收集该采集器30的场强信息,使其加入网络。否则,可将没有主动加入 网络记录的采集器30作为批量处理。

该主动加入网络的记录,即为未入网的DAU(采集器30)主动向CAC (集中器20)发起入网请求的记录。该请求入网的过程即为“游离入网”功能, 其具体过程详细描述如下:

在组网完成后,可能存在漏点(即有DAU未入网)的情况;同时,在已 经组网的网络使用过程中,随时都可能有新的DAU节点需要加入。上述两类 DAU节点处于游离状态,需要主动申请入网。

上述游离的DAU节点在每个频道组的最后一个频道发送主动入网请求, 然后进入扫描接收状态,扫描一定时间(根据时隙号取值约6~10分钟)后, 如果没有收到应答,将切换频道再发入网请求,直到所有频道组发完为止。 在网状态的DAU节点如果收到游离DAU节点的入网请求,会在每个频道组 的第一频道进行应答。游离的DAU如果接收到其它DAU节点应答,记录应 答DAU节点地址(ID)保存到场强表,记录的格式和信标场强表一致。直到 所有应答时隙完毕,然后从能联系上的DAU节点中,选择一条最优路径上报 CAC。CAC将记录该DAU的ID,并根据该ID判断对应的DAU是否属于其 网络管辖范围;如是,则对该DAU进行场强收集和配置;否则,不予处理。 如果上述游离DAU在侦听期间,接收到组网信标,则放弃入网申请,进入信 标组网过程。

参照图4,上述场强收集可具体包括:

步骤S104、在指定频道组进行扫描;

步骤S105、在接收信号帧后,判断所述信号帧是否合法;

步骤S106、在所述信号帧合法时,记录所述信号帧中包含的场强信息。

上述场强收集可包括:发送组网信标后的场强收集以及发送场强收集指 令后的场强收集。该发送组网信标后的场强收集是指,当上述集中器20发送 完组网信标后,上述采集器30需对该组网信标分级进行转发,且先收到组网 信标的采集器30可对外发送场强信息;该集中器20可指定频道组内扫描, 接收其附近的(比如第一层等)采集器30发出的场强信息;接收后,进行帧 的合法性验证,可先判断该接收的实际信道(号)是否为指定信道(号),再 判断中心网络ID(集中器ID)是否正确,在该实际信道为指定信道且中心网 络ID正确时,则确定为合法帧;则可存储该帧并记录场强信息;此时,采集 器30对组网信标的转发周期还未结束,该集中器20也还未发出场强收集指 令。

上述集中器20可在该组网信标的转发周期结束后,发送场强收集指令, 进行场强收集。该组网信标的转发周期,可根据采集器30进行组网信标转发 的圈(层)数进行计算。

上述集中器20在发送场强收集后,可通过在指定频道组进行扫描,收集 采集器30返回的场强信息;并对收集的帧进行合法性判断,确定为合法帧后, 可记录相应的场强信息。

上述集中器20还可根据对采集器30的场强信息收集情况,判断场强是 否收集完成。如未完成,则可继续发送场强收集指令,进行场强收集;否则, 则可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入网配置阶段。

参照图5,上述步骤S12具体包括:

步骤S121、进行场强运算,给每个采集器配置多条路径并形成配置表;

步骤S122、将所述配置表发送至采集器;

步骤S123、接收采集器的反馈信息。

上述集中器20,在场强收集完成后,即可为采集器30建立路由。该集中 器20对收集的采集器30场强进行场强运算,计算通信路径,并为每一采集器 30配置3条通信路径,并建立配置表进行存储;然后将配置表发送至采集器30, 再接收采集器30的反馈信息,以判断配置是否成功;在上述ID映射表所有的 采集器30都配置成功后,则组网结束。由此,可建立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网 络,进行数据采集。

上述CFDA网络的最大路由深度为7级,而且CFDA为MESH网络,有多条 路由可以实现,但为了考虑时效性,以三条路由为一组,进行超时的计算时 间。具体的超时时间的计算公式(1):

T=(传输字节数*T1+T2)*7*2*3    (1)

其中,T1可为一个字节的传输时间;T2可为传输过程中的前导码时间。

参照图6,提出本发明一种集中器的一实施例。该集中器20可包括:准 备组网模块201、场强收集模块202以及配置模块203;该准备组网模块201, 用于接收主站发送的采集器30的ID映射表后,进入准备组网阶段;该场强 收集模块202,用于在发送组网信标后,进入场强收集阶段;该配置模块203, 用于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建立路由阶段。

上述准备组网模块201具体用于:接收ID映射表后,确定所述ID映射 表是为批量或者增量;当为增量时,根据所述ID映射表判断是否有相应的主 动加入记录;如有,则发送场强收集指令;否则,作为批量处理;当为批量 时,根据所述ID映射表计算并确定信道,并发送组网信标进行组网。

上述准备组网模块201接收到采集器30的ID映射表后,根据该ID映射 表可确定新加入网络的采集器30的数量,当新加入网络的采集器30数量较 多时,可确认为批量;当新加入网络的采集器30数量较少时,可确认为增量。 上述批量与增量的判定,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数值进行。该数值根据实际情况 而定。

当为批量时,上述准备组网模块201针对该ID映射表中的采集器30进 行组网,计算并确定传输信道并发送组网信标。

当为增量时,上述准备组网模块201再进一步根据该ID映射表判断上述 采集器30是否有主动加入网络的记录;如有,则可通过场强收集模块202直 接发送场强收集指令,收集该采集器30的场强信息,使其加入网络。否则, 可将没有主动加入网络记录的采集器30作为批量处理。

上述场强收集模块202具体用于:在指定频道组进行扫描;在接收信号 帧后,判断所述信号帧是否合法;在所述信号帧合法时,记录所述信号帧中 包含的场强信息。上述场强收集包括:发送组网信标后的场强收集以及发送 场强收集指令后的场强收集。

该发送组网信标后的场强收集是指,当上述准备组网模块201发送完组 网信标后,上述采集器30需对该组网信标分级进行转发,且先收到组网信标 的采集器30可对外发送场强信息;该场强收集模块202可指定频道组内扫描, 接收其附近的(比如第一层等)采集器30发出的场强信息;接收后,进行帧 的合法性验证,可先判断该接收的实际信道(号)是否为指定信道(号),再 判断中心网络ID(集中器ID)是否正确,在该实际信道为指定信道且中心网 络ID正确时,则确定为合法帧;则可存储该帧并记录场强信息;此时,采集 器30对组网信标的转发周期还未结束,该场强收集模块202也还未发出场强 收集指令。

上述场强收集模块202可在该组网信标的转发周期结束后,发送场强收 集指令,进行场强收集。该组网信标的转发周期,可根据采集器30进行组网 信标转发的圈(层)数进行计算。

上述场强收集模块202在发送场强收集后,可通过在指定频道组进行扫 描,收集采集器30返回的场强信息;并对收集的帧进行合法性判断,确定为 合法帧后,可记录相应的场强信息。

上述场强收集模块202还可根据对采集器30的场强信息收集情况,判断 场强是否收集完成。如未完成,则可继续发送场强收集指令,进行场强收集; 否则,则可进行场强运算,进入入网配置阶段。

上述配置模块203具体用于:进行场强运算,给每个采集器配置多条路 径并形成配置表;将所述配置表发送至采集器;接收采集器的反馈信息。

上述配置模块203可在场强收集完成后,对收集的采集器30场强进行场 强运算,计算通信路径,并为每一采集器30配置3条通信路径,并建立配置 表进行存储;然后将配置表发送至采集器30,再接收采集器30的反馈信息, 以判断配置是否成功;在上述ID映射表所有的采集器30都配置成功后,则 组网结束。由此,可建立高效率、高稳定性的网络,进行数据采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 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 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