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牛黄上清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一种牛黄上清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牛黄上清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与传统工艺相比主要区别在于混匀方法不同,本发明挥发油先采用小部分药粉或少量的吸附剂吸附,再采用多步混合法将人工牛黄、冰片细粉、挥发油与药粉混匀。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牛黄上清胶囊质量稳定、均一,且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适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提供的质量检测方法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红素含量,有助于对混匀工艺进行控制。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2765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江西天施康中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35659.6

  • 发明设计人 吴朝阳;吴安明;严建良;吴孔松;

    申请日2012-07-10

  • 分类号A61K36/804(20060101);A61K9/48(20060101);G01N30/88(20060101);A61K35/413(20060101);A61K33/06(20060101);A61K31/045(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335000 江西省鹰潭市工业园区工业五路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57:2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2-11

    授权

    授权

  • 2012-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04 申请日:201207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7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牛黄上清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的牛黄上清胶囊,是申请人在牛黄上清丸的基础上开发的新药,它改变了传统丸剂全部以生药粉入药的方式,去除了大量杂质,口服吸收快,疗效确切,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工作,该产品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该产品生产工艺存在主要技术难点在于:(1)人工牛黄、冰片细粉尤其是人工牛黄细粉量少,采用传统工艺,很难混合均匀,而人工牛黄又是处方中的君药,势必影响到产品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2)挥发油采用乙醇溶解喷入,采用传统工艺,对操作人员操作技术要求高,容易出现混合不均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为科学、合理的牛黄上清胶囊的制备方法,提高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产品临床疗效的稳定。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2)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

(3)将步骤(2)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栀子、黄芩、赤芍、地黄、甘草、桔梗、黄连、黄柏、石膏等九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与步骤(2)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粉,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4)将步骤(2)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占步骤(3)中药粉总重量的1/4~1/3量的药粉中,再与步骤(1)中的冰片、人工牛黄细粉密闭混合30 ~45分钟,然后再加入占步骤(3)中药粉总重量的1/4~1/3量的药粉密闭混合30 ~45分钟,最后再加入步骤(3)中剩余的药粉密闭混合30 ~45分钟,过筛,灌入胶囊,即得。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2)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连翘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

(3)将步骤(2)蒸馏提取挥发油后的药渣与栀子、黄芩、赤芍、地黄、甘草、桔梗、黄连、黄柏、石膏等九味药材加水煎煮二次,合并煎液,滤过,与步骤(2)滤液合并,浓缩成稠膏,加入大黄粉,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

(4)将步骤(2)挥发油用占步骤(3)中药粉总重量的2%~3%量的吸附剂吸附,再加入步骤(1)中的冰片、人工牛黄细粉和占步骤(3)中药粉总重量的1/4~1/3量的药粉密闭混合30 ~45分钟,然后再加入占步骤(3)中药粉总重量的1/4~1/3量的药粉密闭混合30 ~45分钟,最后再加入步骤(3)中剩余的药粉密闭混合30 ~45分钟,过筛,灌入胶囊,即得。

所述各原料重量配比为:人工牛黄2.9份、薄荷44.1份、菊花58.8份、荆芥穗23.5份、白芷23.5份、川芎23.5份、栀子73.5份、黄连23.5份、黄柏14.7份、黄芩73.5份、大黄117.7份、连翘73.5份、赤芍23.5份、当归73.5份、地黄94.1份、桔梗23.5份、甘草14.7份、石膏117.7份、冰片14.7份。

所述吸附剂为白陶土或微粉硅胶。

本发明提供的牛黄上清胶囊的质量检测方法为采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胆红素的含量,方法如下: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体积比为6:6:7的二甲基亚砜—乙腈—用冰醋酸调pH值为5.3的0.5mol/L醋酸铵缓冲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2nm;理论板数按胆红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至恒重的胆红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体积比为7:3的二甲基亚砜—乙腈混合溶液制成每1ml含10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装量差异检查项下的内容物,混匀,取约2.0g,精密称定,置25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体积比为7:3的二甲基亚砜—乙腈混合溶液20ml,称定重量,37±0.5℃水浴中超声处理10分钟冰浴中冷却,称定重量,用体积比为7:3的二甲基亚砜—乙腈混合溶液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即得。

本发明创新之处在于:挥发油先采用小部分药粉吸附,再采用多步混合法将人工牛黄、冰片细粉与药粉混匀;或将挥发油用少量吸附剂吸附后,再采用多步混合法将人工牛黄、冰片细粉、挥发油吸附物与药粉混匀。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较传统的采用一步混合法将药粉与人工牛黄、冰片细粉混匀,再喷入挥发油的混合效果好,制备得到的牛黄上清胶囊质量稳定、均一,且生产周期短、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人工牛黄2.9g  薄荷44.1g  菊花58.8g  荆芥穗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55℃)的稠膏,加入大黄细粉,在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165g备用;称取55g药粉,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后喷入其中,加入人工牛黄、冰片细粉,密闭混合45分钟,再加入55g药粉,密闭混合30分钟,然后再加入剩余的药粉,密闭混合30分钟,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2

人工牛黄2.9g  薄荷44.1g  菊花58.8g  荆芥穗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55℃)的稠膏,加入大黄细粉,在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165g备用;称取41g药粉,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后喷入其中,加入人工牛黄、冰片细粉,密闭混合30分钟,再加入41g药粉,密闭混合30分钟,然后再加入剩余的药粉,密闭混合45分钟,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3

人工牛黄2.9g  薄荷44.1g  菊花58.8g  荆芥穗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55℃)的稠膏,加入大黄细粉,在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165g备用;上述挥发油用3g微粉硅胶吸附,加入人工牛黄、冰片细粉和55g药粉,密闭混合45分钟,再加入55g药粉,密闭混合30分钟,然后再加入剩余的药粉,密闭混合30分钟,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实施例4

人工牛黄2.9g  薄荷44.1g  菊花58.8g  荆芥穗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55℃)的稠膏,加入大黄细粉,在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得药粉165g备用;上述挥发油用5g白陶土吸附,加入人工牛黄、冰片细粉和55g药粉,密闭混合45分钟,再加入55g药粉,密闭混合30分钟,然后再加入剩余的药粉,密闭混合45分钟,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对比例1

人工牛黄2.9g  薄荷44.1g  菊花58.8g  荆芥穗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55℃)的稠膏,加入大黄细粉,在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人工牛黄、冰片,密闭混合2小时,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密闭混合2小时,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对比例2

人工牛黄2.9g  薄荷44.1g  菊花58.8g  荆芥穗23.5g   白芷 23.5g   川芎 23.5g      栀子 73.5g   黄连  23.5g   黄柏 14.7g   黄芩 73.5g   大黄 117.7g    连翘 73.5g        赤芍 23.5g   当归   73.5g   地黄  94.1g  桔梗 23.5g   甘草 14.7g   石膏 117.7g        冰片 14.7g

以上十九味,大黄、冰片、人工牛黄分别粉碎成细粉,过筛,备用;薄荷、荆芥穗、白芷、川芎、当归、菊花蒸馏提取挥发油,蒸馏后的水溶液过滤另器收集备用;药渣与其余九味药材加10倍量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与上述蒸馏后的水溶液合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1.40(55℃)的稠膏,加入大黄细粉,在80℃以下干燥,粉碎成细粉,过筛,加入人工牛黄、冰片,密闭混合3小时,挥发油用乙醇溶解喷入,密闭混合3小时,过筛,装入胶囊,制成1000粒,即得。

按照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附录检测方法进行当归的薄层鉴别和人工牛黄中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每组样品(每个实施例、对比例样品为一组)取10份样品,取样方法为灌装胶囊过程中每隔10分钟取10粒胶囊为一份样品。

其中,当归的薄层鉴别方法如下:

精密称取胶囊内容物3.0g,研细,加乙醚3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乙醚,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0.1g,加乙醚20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 下检视。

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如下:照高效液相色谱法(附录Ⅵ D)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二甲基亚砜—乙腈—0.5mol/L醋酸铵缓冲液(用冰醋酸调pH值为5.3)(6:6: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452nm。理论板数按胆红素峰计算,应不低于1000;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取经五氧化二磷干燥至恒重的胆红素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二甲基亚砜—乙腈(7:3)制成每1ml含10ug的溶液,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胶囊内容物约2.0g,精密称定,置25ml棕色量瓶中,精密加入二甲基亚砜—乙腈(7:3)20ml,称定重量,37±0.5℃水浴中超声处理10分钟冰浴中冷却,称定重量,用二甲基亚砜—乙腈(7:3)补足失重、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测定法: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按外标法计算,即得。(以上测定过程需避光操作)。

检测结果如下:

组别当归薄层鉴别胆红素含量RSD值实施例1组均检出,供试品斑点颜色较一致1.64%实施例2组均检出,供试品斑点颜色较一致1.69%实施例3组均检出,供试品斑点颜色较一致1.56%实施例4组均检出,供试品斑点颜色较一致1.60%对比例1组有一份样品未检出,其余供试品斑点颜色差异大2.83%对比例2组均检出,供试品斑点颜色差异大2.45%

由检测结果可知,实施例1-4样品混合均匀性明显好于对比例1和2样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