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小麦型日粮中大猪低蛋白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

一种小麦型日粮中大猪低蛋白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型日粮中大猪低蛋白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浓缩饲料技术领域,包括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豆粕40-60份,花生粕7-10份,棉粕4-6份,玉米酒精糟4-6份,玉米蛋白粉4-6份,米糠粕3-4份,豆油2-4份,石粉4-6份,磷酸氢钙2-3份,食盐1-3份,65%赖氨酸1-2份,98.5%苏氨酸0.2-0.5份,10%色氨酸0.3-0.5份,复合酶0.05-0.1份,植酸酶0.01-0.02份,氯化胆碱0.01-0.02份和预混料0.5-1份,将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包装。有益效果是经过生产工艺的改进,外源性营养素及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可以充分消除不利因素,达到玉米型日粮的效果,节粮环保意义重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2663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7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徐州长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207315.4

  • 发明设计人 沈修武;

    申请日2012-06-21

  • 分类号A23K1/18(20060101);A23K1/14(20060101);A23K1/06(20060101);A23K1/16(20060101);A23K1/175(20060101);A23K1/165(20060101);

  • 代理机构徐州支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刘新合

  • 地址 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经济开发区庙山路1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52:2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4-0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23K1/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7-23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23K1/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2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4-07-23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A23K1/18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62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3-12-04

    授权

    授权

  • 2012-12-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1/18 申请日:201206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7

    公开

    公开

查看全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麦型日粮中大猪低蛋白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属于浓缩饲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动物对蛋白质的需要,实质是对氨基酸的需要。低蛋白日粮的设计就是依照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可消化氨基酸含量为基础,以添加合成氨基酸为主来保持日粮中主要必需氨基酸的平衡,以满足动物氨基酸需要,同时满足动物对能量的需要。近年来,国内外的动物营养研究表明,动物利用游离氨基酸的效率等同于利用蛋白质中氨基酸效率,只要保持氨基酸平衡,在日粮中添加游离氨基酸并无生物学上的限制。低蛋白日粮的配制正是以此为依据,利用合成氨基酸来保证日粮的氨基酸平衡,而适当减少日粮中的蛋白用量,不影响动物正常的生产性能。

市场上的中大猪浓缩饲料,通常其粗蛋白水平为39%,推荐配方为玉米型日粮,相应的配方成本较高,造成粮食资源浪费,而且加重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近年来,国际玉米价格不断走高,而小麦价格却呈总体保持平稳,两者存在一定的差价。但是从营养学角度考虑,两者能量原料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猪营养学方面,传统的小麦型饲料要比玉米型饲料的料肉比偏高,且小麦含有高水平的可溶性阿拉伯木聚糖和少量可溶性葡聚糖,这些多糖可吸收自身10倍量的水分,在小肠中形成高黏度的溶液,从而形成过湿粪便,而且阻止营养的吸收,引起营养性下痢;小麦的淀粉结构也和玉米不同,其淀粉均为小颗粒淀粉,直径仅为玉米的1/5,且小麦的淀粉76%为支链淀粉,很难消化;此外,小麦中含有更高的粗纤维含量。但经过生产工艺的改进,外源性营养素及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可以充分消除不利因素,达到玉米型日粮的效果,节粮环保意义重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小麦型日粮中大猪低蛋白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以优化产品配方结构,降本增效。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小麦型日粮中大猪低蛋白浓缩饲料的制备方法,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各组分:豆粕40-60份,花生粕7-10份,棉粕4-6份,玉米酒精糟4-6份,玉米蛋白粉4-6份,米糠粕3-4份,豆油2-4份,石粉4-6份,磷酸氢钙2-3份,食盐1-3份,65%赖氨酸1-2份,98.5%苏氨酸0.2-0.5份,10%色氨酸0.3-0.5份,复合酶0.05-0.1份,植酸酶0.01-0.02份,氯化胆碱0.01-0.02份和预混料0.5-1份,将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包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科学合理搭配,原料优选组合,满足中大猪的营养需要,使浓缩饲料37%粗蛋白水平同样达到市场39%粗蛋白水的产品效果;采用前沿科技成果之一的“理想蛋白模式”,外源性补充氨基酸添加剂,提高蛋白在中大猪体内的周转代谢水平;实现小麦替代玉米型日粮在中大猪生产中的应用,对酶制剂进行优化组合,降低浓缩饲料产品成本2%,更进一步达到节粮效果,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养猪业对环境的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原料包括以下组分:豆粕50公斤,花生粕9公斤,棉粕6公斤,玉米酒精糟6公斤,玉米蛋白粉6公斤,米糠粕4公斤,豆油4公斤,石粉5公斤,磷酸氢钙3公斤,食盐3公斤,65%赖氨酸1.9公斤,98.5%苏氨酸0.5公斤,10%色氨酸0.5公斤,复合酶0.06公斤,植酸酶0.02公斤,氯化胆碱0.02公斤和预混料1公斤,将上述重量百分比之和为100%的各组分混合均匀,包装即可。

其中,复合酶包括外源性木聚糖酶、外源性β-葡聚糖酶及纤维素酶。

实施时,根据“理想蛋白模式”,合理选用了蛋白原料和外源性氨基酸添加剂,并在浓缩饲料中科学添加外源性木聚糖酶、外源性β-葡聚糖酶、及纤维素酶等酶制剂,补充生物素以及富含叶黄素的蛋白原料等措施。以科学合理搭配,优化产品配方结构,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