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新型四氢吡喃化合物以及制备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

新型四氢吡喃化合物以及制备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

摘要

提供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613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理光;

    申请/专利号CN201180005278.2

  • 发明设计人 田中裕二;

    申请日2011-06-14

  • 分类号C07D309/12;

  • 代理机构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蓉民

  • 地址 日本东京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7: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6-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7D 309/12 专利号:ZL2011800052782 申请日:20110614 授权公告日:20150107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01-07

    授权

    授权

  • 2012-11-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7D309/12 申请日:201106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0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用于有机光电导材料的新型四氢吡喃化合物,以及 制备该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也涉及可用作有机电荷传输材料、光电导材料等的新型四 氢吡喃化合物,以及制备该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使用新型四氢吡喃化合物作为有机半导体材料 的电子元件和电子组件,其实例包括有机电子照相光电导体、有机EL 装置、有机TFT和有机太阳能电池。

具体地,该新型四氢吡喃化合物在它的分子中包括四氢吡喃基团 和具有电荷传输功能(空穴传输性能)的结构单元,并且该新型四氢吡喃 化合物与聚合物材料如聚碳酸酯和其它单体有优异的相容性并能够展 示出有利的电荷传输性能。

背景技术

具有电荷传输功能的有机半导体材料作为用于有机装置如有机电 子照相光电导体、有机EL装置、有机TFT或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半导 体膜形成材料是有用的。

作为使树脂具有电荷传输功能的方法,有将电荷传输材料分散于 用作形成功能膜等的粘合剂的树脂中的典型方法。例如,该方法被广 泛用于电子照相光电导体。

近年来,由于电子照相设备尺寸的减小或电子照相设备速度的增 加,光电导体尺寸的减小成为必要,所以确保光电导体的快速响应性 和稳定性已经是非常重要的目标。

商业上可得的电荷传输材料的实例包括1,1-二(对二乙氨基苯 基)-4,4-二苯基-1,3-丁二烯(参照PTL 1)、5-[4-(N,N-二对甲苯氨基)亚苄 基]-5H-二苯并[a,d]环庚烯(参照PTL 2)、9-甲基咔唑-3-醛1,1-二苯腙、 芘-1-醛1,1-二苯腙(参照PTL 3)、4’-二(4-甲基苯基)氨基-α-苯茋、N,N’- 二苯基-N,N’-二(3-甲基苯基)-[1,1’-联苯]-4,4’-二胺和9,9-二甲基-2-(二 对甲苯氨基)芴。

一般的电荷传输层是厚度为大约10μm至大约30μm的固溶体 膜,其通过将任意这种低分子的电荷传输材料分散在粘结剂用树脂中 获得。

作为粘结剂用树脂,双酚聚碳酸酯树脂、多芳基化合物树脂或由 这种树脂和其它树脂组成的共聚物被用在大多数电子照相光电导体 中。但是,这些电荷传输材料不具有可充分适应不久预期的较高处理 速度的响应性。

NPL 1显示了关于这种电荷传输材料的快速响应性(高的迁移率) 的分子设计方面的指导。具体地,NPL 1陈述,苯胺基团(>N-苯基)用 作官能团,在官能团数量和迁移率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迁移率随 着分子中官能团数量的增加而增长;通过包括大量官能团实现快速响 应性的本发明化合物在该点上遵循NPL 1中所报告的。

同时,已经报道了以下内容:四氢吡喃基团的使用产生了优异的 在溶剂中溶解度以及优异的与粘结剂用树脂如聚碳酸酯树脂的相容 性;并且电荷传输材料本身的低结晶度产生了优异的涂布膜和涂布液 稳定性(参照PTL 4)。但是,在包括四氢吡喃基团并采用不对称分子结 构的情况中,容易产生低粘度液体物质。该低粘度液体物质的涂布稳 定性优异但与粘结剂用树脂如聚碳酸酯树脂具有差的相容性,并且当 存储长时间段时耐指纹性容易下降。而且,该低粘度液体物质的极化 率(chargeability)容易下降。

引用目录

专利文献

PTL 1  日本专利申请特许公开(JP-A)号62-30255

PTL 2  JP-A号63-225660

PTL 3  JP-A号58-159536

PTL 4  JP-A号2008-203640

非专利文献

NPL 1 Denshi Shashin Gakkaishi(Electrophotography),25(3),16 (1986)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根据上述相关技术设计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四氢吡喃化 合物,其与聚合物材料如聚碳酸酯和其它单体的相容性是优异的并且 能够展现出有利的电荷传输性能,而且在它的分子中包括四氢吡喃基 团和具有电荷传输功能(空穴传输性能)的结构单元;以及生产该四氢吡 喃化合物的方法。

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为进行认真研究的结果,本发明人已经发现,能够解决上述问 题的四氢吡喃化合物可通过将四氢吡喃基团引入具有电荷传输功能的 化合物获得,该化合物在它的分子中具有其中两个三苯胺结构通过特 定的连接基团连接起来的主链结构。

已经发现,因为本发明的化合物包括四氢吡喃基团并且具有完全 对称的分子结构,所以该化合物容易地变成无定形或高粘性液体物质。 因此,该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与粘结剂用树脂的相容性以及涂 布膜和涂布液的稳定性方面优异,因而具有卓越的性能。

本发明基于本发明人的上述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下。

<1>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

通式(1)

其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原子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 基中的任一种,R1、R2、R3、R4、R5和R6每一个表示氢原子、甲基和 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2>制备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由以下通式(2)表示的羟甲基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3)表示的3,4-二氢 -2H-吡喃一起反应:

通式(2)

其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原子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 基中的任一种,R1、R2、R3、R4、R5和R6每一个表示氢原子、甲基和 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通式(3)

通式(1)

其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原子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 基中的任一种,R1、R2、R3、R4、R5和R6每一个表示氢原子、甲基和 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3>制备由以下通式(1)表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由以下通式(4)表示的胺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5)表示的溴代化合物一 起反应:

通式(4)

其中X表示-O-、-CH2-、-CH2CH2-、-C(CH3)2-Ph-C(CH3)2-和 -C(CH3)2-中的任一种,R7和R8每一个表示氢原子、甲基和乙基中的 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通式(5)

其中R9表示氢原子、甲基和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 的整数,

通式(1)

其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原子和取代或未取代的芳烃 基中的任一种,R1、R2、R3、R4、R5和R6每一个表示氢原子、甲基和 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4>根据<1>所述的四氢吡喃化合物,其中所述通式(1)由以下通式(6) 表示:

通式(6)

其中X表示-O-、-CH2-、-CH2CH2-、-C(CH3)2-Ph-C(CH3)2-和 -C(CH3)2-中的任一种。

<5>生产由以下通式(6)表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由以下通式(7)表示的羟甲基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3)表示的3,4-二氢 -2H-吡喃一起反应:

通式(7)

其中X表示-O-、-CH2-、-CH2CH2-、-C(CH3)2-Ph-C(CH3)2-和 -C(CH3)2-中的任一种,

通式(3)

通式(6)

其中X表示-O-、-CH2-、-CH2CH2-、-C(CH3)2-Ph-C(CH3)2-和 -C(CH3)2-中的任一种。

<6>制备由以下通式(6)表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使由以下通式(8)表示的胺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9)表示的溴代化合物一 起反应:

通式(8)

其中X表示-O-、-CH2-、-CH2CH2-、-C(CH3)2-Ph-C(CH3)2-和 -C(CH3)2-中的任一种,

通式(9)

通式(6)

其中X表示-O-、-CH2-、-CH2CH2-、-C(CH3)2-Ph-C(CH3)2-和 -C(CH3)2-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的有利效果

由通式(1)或(6)表示的本发明的新型四氢吡喃化合物包括四氢吡喃 基团和电荷传输位点,并且在成膜性能以及与聚合物材料如聚碳酸酯 和其它单体的相容性方面优异。

也产生了以下卓越的效果:可通过将可用作制备本发明四氢吡喃 化合物的原料的由以上通式(3)表示的3,4-二氢-2H-吡喃和由以上通式 (2)或(7)表示的羟甲基化合物一起反应容易地合成期望的四氢吡喃化合 物;进一步地,可通过将作为制备本发明四氢吡喃化合物的原料的由 以上通式(4)或(8)表示的胺化合物和由以上通式(5)或(9)表示的溴代化 合物一起反应容易地合成期望的四氢吡喃化合物。

附图简述

图1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1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2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2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3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3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4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4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5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5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6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6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7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7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8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8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图9是显示在合成实施例9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其中水平轴表示波数(cm-1),并且垂直轴表示透射比(%)。

实施方式描述

本发明的四氢吡喃化合物由以下通式(1)表示。

通式(1)

在通式(1)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原子和取代或未取 代的芳烃基中的任一种,R1、R2、R3、R4、R5和R6每一个表示氢原子、 甲基和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X优选表示-O-、-CH2-、-CH2CH2-、-C(CH3)2-Ph-C(CH3)2-和 -C(CH3)2-中的任一种。

由以上通式(1)表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优选为由以下通式(6)表示的 化合物。

通式(6)

在通式(6)中,X表示-O-、-CH2-、-CH2CH2-、 -C(CH3)2-Ph-C(CH3)2-和-C(CH3)2-中的任一种。

以下显示了由以上通式(1)表示的本发明四氢吡喃化合物的具体实 例;注意本发明不限于作为实例显示的化合物。

化合物1

化合物2

化合物3

化合物4

化合物5

化合物6

化合物7

化合物8

化合物9

化合物10

化合物11

化合物12

化合物13

化合物14

化合物15

由以上通式(1)或(6)表示的本发明四氢吡喃化合物是新物质,并可 通过将由以下通式(2)或(7)表示的羟甲基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3)表示 的3,4-二氢-2H-吡喃一起反应合成。

通式(2)

在通式(2)中,X表示取代或未取代的烷基、氧原子和取代或未取 代的芳烃基中的任一种,R1、R2、R3、R4、R5和R6每一个表示氢原子、 甲基和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通式(7)

在通式(7)中,X表示-O-、-CH2-、-CH2CH2-、 -C(CH3)2-Ph-C(CH3)2-和-C(CH3)2-中的任一种。

通式(3)

同样,可通过由以下通式(4)或(8)表示的胺化合物和由以下通式(5) 或(9)表示的溴代化合物一起反应合成四氢吡喃化合物。

通式(4)

在通式(4)中,X表示-O-、-CH2-、-CH2CH2-、 -C(CH3)2-Ph-C(CH3)2-和-C(CH3)2-中的任一种,R7和R8每一个表示 氢原子、甲基和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示1至4的整数。

通式(8)

在通式(8)中,X表示-O-、-CH2-、-CH2CH2-、 -C(CH3)2-Ph-C(CH3)2-和-C(CH3)2-中的任一种。

通式(5)

在通式(5)中,R9表示氢原子、甲基和乙基中的任一种,并且n表 示1至4的整数。

通式(9)

例如,可如下容易地合成用于本发明的羟甲基化合物:根据如下 说明的过程合成醛化合物,将所获醛化合物用还原剂如硼氢化钠进行 还原反应以合成羟甲基化合物,并将所获羟甲基化合物与3,4-二氢-2H- 吡喃反应。

胺化合物的实例包括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9,9’-二(4-氨基苯基) 芴、9,9’-二(4-氨基-3-甲基苯基)芴、9,9’-二(3-氨基-4-羟苯基)芴、9,9’- 二(4-氨基-3-氟苯基)芴、9,9’-二(4-氨基-3-氯苯基)芴、1,1-二(4-氨基苯 基)环己烷、4,4’-亚甲基二(2-乙基-6-甲基苯胺)、α,α’-二(4-氨基苯 基)-1,4-二异丙基苯、4,4‘-亚甲基二(2,6-二乙基苯胺)、4,4’-二氨基-3,3’- 二甲基联苯基甲烷、2,2-二(3-氨基苯基)六氟丙烷、4,4’-亚乙基联苯胺 (4,4′-ethylenedianiline)、二盐酸4,4’-二氨基茋、二(4-氨基-2,3-二氯苯基) 甲烷、4,4‘-二氨基-2,2’-二甲基联苄、4,4’-二氨基二苯甲酮、4,4’-二氨 基二苯醚、1,4-二(4-氨基苯氧基)苯、1,3-二(4-氨基苯氧基)苯和1,3-二(3- 氨基苯氧基)苯。

<醛化合物的合成>

可使用常规已知方法(例如Vilsmeier反应),如由以下反应式显示 的,通过甲酰化作为原料的三苯胺化合物合成醛化合物。

作为甲酰化的具体方法,使用氯化锌、磷酰氯和二甲基甲醛的方 法是有效的;注意,用于获得作为本发明中间体的醛化合物(用于四氢 吡喃化合物的原料)的合成方法不限于前述方法。具体的合成实例将随 后在实施例中陈述。

<羟甲基化合物的合成>

可使用醛化合物作为生产的原料,如由以下反应式显示的,通过 常规已知还原方法合成羟甲基化合物。

具体地,作为还原方法,使用硼氢化钠的方法是有效的;注意, 用于获得作为本发明中间体的羟甲基化合物(用于四氢吡喃化合物的原 料)的合成方法不限于前述方法。具体的合成实例将随后在实施例中陈 述。

因为由以上通式(1)或(6)表示的本发明的四氢吡喃化合物在它的分 子中具有其中两个三苯胺结构通过特定的连接基团连接的主链结构, 所以四氢吡喃化合物具有电荷传输功能,以这种方式,四氢吡喃化合 物的结晶度低并且与聚合物材料如聚碳酸酯和其它单体的相容性优 异。

实施例

以下进一步详细解释了本发明,参照合成实施例和实施例;注意, 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下文中,术语“份”表示“按质量计的份”。

[合成实施例1(合成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1的中间体的醛化 合物(原料))]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19.83g 4,4’-二氨基二苯基甲烷、69.08g溴苯、 2.24g乙酸钯、46.13g叔丁醇钠和250mL邻二甲苯。

在氩气氛中,在室温下搅拌以上组分。

逐滴加入8.09g三叔丁基膦。

在80℃持续搅拌1小时并处于回流状态1小时。

用甲苯稀释组分,随后加入硫酸镁、活性粘土和硅胶,然后进行 搅拌。

将组分过滤、清洗并浓缩以获得结晶物质。

将结晶物质分散在甲醇中,随后过滤、清洗和干燥,从而获得预 期产物(产量:45.73g,淡黄色粉末)。

在图1中显示合成实施例1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

[合成实施例2(合成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1的中间体的羟甲 基化合物(原料)]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30.16g中间体原料、71.36g N-甲基甲酰苯胺 和400mL邻二氯苯。

在氩气氛中,在室温下搅拌以上组分。

逐滴加入82.01g磷酰氯。将温度增加至80℃,并搅拌组分。

逐滴加入32.71g氯化锌。

在80℃搅拌组分大约10小时,然后在120℃持续搅拌大约3小 时。

加入氢氧化钾水溶液以便实现水解反应。

用二氯甲烷进行萃取过程、用硫酸镁进行脱水过程和用活性粘土 进行吸附过程。

将组分过滤、清洗并浓缩以获得结晶物质。

用硅胶进行柱提纯(column cleanup)(甲苯/乙酸乙酯=8/2)以便实现 分离。

用甲醇和乙酸乙酯重结晶所获的结晶物质以获得预期产物(产量: 27.80g,黄色粉末)。

在图2中显示合成实施例2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

[合成实施例3(用于制备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1的原料羟甲 基化合物的合成)]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作为中间体的12.30g醛化合物和150mL乙 醇。

在室温下搅拌组分,倒入3.63g硼氢化钠,并持续搅拌4小时。

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过程、用硫酸镁进行脱水过程以及用活性粘 土和硅胶进行吸附过程。

通过将组分过滤、清洗和浓缩,获得无定形物质。

将无定形物质分散在正己烷中,随后过滤、清洗和干燥,从而获 得预期产物(产量:12.0g,浅淡黄白色无定形产物)。

在图3中显示合成实施例3中获得的羟甲基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 图(KBr片法)。

(实施例1)

[合成实施例4(实施例1: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1的合成)]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6.4g作为中间体的羟甲基化合物、6.915g 3,4- 二氢-2H-吡喃和100mL四氢呋喃。

在5℃搅拌组分,并倒入78mg对甲苯磺酸。在室温下持续搅拌5 小时。

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过程、用硫酸镁进行脱水过程以及用活性粘 土和硅胶进行吸附过程。

通过将组分过滤、清洗和浓缩,获得黄色油状物质。

用硅胶进行柱提纯(甲苯/乙酸乙酯=5/1)以实现分离,从而获得预 期产物(产量:5.7g,淡黄色油状物质)。

在图4中显示合成实施例4中获得的四氢吡喃化合物的红外吸收 光谱图(KBr片法)。

[合成实施例5(合成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的中间体)]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50.43g 4-溴苄醇、45.35g 3,4-二氢-2H-吡喃 和150mL四氢呋喃。

在5℃搅拌组分,并倒入0.512g对甲苯磺酸。在室温下持续搅拌 2小时。

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过程、用硫酸镁进行脱水过程以及用活性粘 土和硅胶进行吸附过程。

通过将组分过滤、清洗和浓缩,从而获得预期产物(产量:72.50g, 无色油状物质)。

在图5中显示合成实施例5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

(实施例2)

[合成实施例6(实施例2:合成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2)]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3.0g 4,4’-二氨基二苯醚、17.896g合成实施 例5中获得的化合物、0.336g乙酸钯、13.83g叔丁氧基钠和100mL 邻二甲苯。

在氩气氛中,在室温下搅拌以上组分。

逐滴加入1.214g三叔丁基膦。

在80℃持续搅拌1小时并处于回流状态1小时。

用甲苯稀释组分,随后加入硫酸镁、活性粘土和硅胶,然后进行 搅拌。

将组分过滤、清洗并浓缩以获得黄色油状物质。

用硅胶进行柱提纯(甲苯/乙酸乙酯=7/3)以实现分离,从而获得预 期产物(产量:5.7g,淡黄色油状物质)。

在图6中显示合成实施例6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

(实施例3)

[合成实施例7(实施例3:合成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3)]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3.18g 4,4’-亚乙基联苯胺、17.896g合成实施 例5中获得的化合物、0.336g乙酸钯、13.83g叔丁氧基钠和100mL 邻二甲苯。

在氩气氛中,在室温下搅拌以上组分。

逐滴加入1.214g三叔丁基膦。

在80℃持续搅拌1小时并处于回流状态1小时。

用甲苯稀释组分,随后加入硫酸镁、活性粘土和硅胶,然后进行 搅拌。

将组分过滤、清洗并浓缩以获得黄色油状物质。

用硅胶进行柱提纯(甲苯/乙酸乙酯=4/1)以实现分离,从而获得预 期产物(产量:5.7g,淡黄色油状物质)。

在图7中显示合成实施例7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

(实施例4)

[合成实施例8(实施例4:合成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4)]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10.335g α,α’-二(4-氨基苯基)-1,4-二异丙苯、 39.05g合成实施例5中获得的化合物、0.673g乙酸钯、27.677g叔丁 氧基钠和200mL邻二甲苯。

在氩气氛中,在室温下搅拌以上组分。

逐滴加入2.43g三叔丁基膦。

在80℃持续搅拌1小时并处于回流状态2小时。

用甲苯稀释组分,随后加入硫酸镁、活性粘土和硅胶,然后进行 搅拌。

将组分过滤、清洗并浓缩以获得黄色油状物质。

用硅胶进行柱提纯(甲苯/乙酸乙酯=4/1)以实现分离,从而获得预 期产物(产量:23.5g,黄色油状物质)。

在图8中显示合成实施例8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

(实施例5)

[合成实施例9(实施例5:合成作为实例显示的四氢吡喃化合物5)]

在四颈烧瓶中,放入9.323g 1,1-二(4-氨基苯基)环己烷、45.55g 合成实施例5中获得的化合物、0.785g乙酸钯、32.289g叔丁氧基钠 和300mL邻二甲苯。

在氩气氛中,在室温下搅拌以上组分。

逐滴加入2.43g三叔丁基膦。

在80℃持续搅拌1小时并处于回流状态2小时。

用甲苯稀释组分,随后加入硫酸镁、活性粘土和硅胶,然后进行 搅拌。

将组分过滤、清洗并浓缩以获得黄色油状物质。

用硅胶进行柱提纯(甲苯/乙酸乙酯=5/1)以实现分离,从而获得预 期产物(产率:11.42g,黄色无定形产物)。

在图9中显示合成实施例9中获得的化合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KBr片法)。

发现,可通过按照由以上反应合成的以上通式(2)或(7)表示的羟甲 基化合物和由以上通式(3)表示的3,4-二氢-2H-吡喃一起反应,容易制 备由以上通式(1)或(6)表示的本发明的四氢吡喃化合物。

同样地发现,可通过由以上通式(4)或(8)表示的胺化合物和由以上 通式(5)或(9)表示的溴代化合物一起反应,容易制备由以上通式(1)或(6) 表示的本发明的四氢吡喃化合物。进一步,也可通过前述反应容易制 备作为实例显示的上述其它四氢吡喃化合物6至15。

(实施例6)

<电荷传输性能评估>

[应用实施例1]

具有以下组分的用于上层的涂布液、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涂布液和 用于电荷传输层的涂布液被按顺序地施加至铝板上并被干燥,以分别 形成上层(厚0.3μm)、电荷产生层(厚0.3μm)和电荷传输层(厚20μm)。 以这种方式,制备5个光电导体1至5。

分别使用合成实施例中合成的四氢吡喃化合物作为用于电荷传输 层的涂布液组分,制备五个光电导体;使用四氢吡喃化合物1制备光 电导体1。

<用于上层的涂布液>

聚酰胺树脂(CM-8000,由Toray Industries,Inc.制造)       2份

甲醇                                                    49份

丁醇                                                    49份

<用于电荷产生层的涂布液>

由以下结构式表示的双偶氮颜料                            2.5份

聚乙烯醇缩丁醛(XYHL,Union Carbide Corporation制造)     0.5份

环己酮                                                  200份

甲基·乙基酮                                            80份

<用于电荷传输层的涂布液>

双酚Z聚碳酸酯(PANLITE TS-2050,由Teijin Chemicals有限公司制造)

                                                        10份

电荷传输化合物(四氢吡喃化合物1)                         10份

四氢呋喃                                                80份

1%硅油的四氢呋喃溶液(KF-50-100CS,由Shin-Etsu Chemical有限责任

公司制造)                                               0.2份

(实施例7)

[应用实施例2]

除了使用四氢吡喃化合物2代替四氢吡喃化合物1,以与实施例 6(应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名称为“光电导体2”的光电导体。

(实施例8)

[应用实施例3]

除了使用四氢吡喃化合物3代替四氢吡喃化合物1,以与实施例 6(应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名称为“光电导体3”的光电导体。

(实施例9)

[应用实施例4]

除了使用四氢吡喃化合物4代替四氢吡喃化合物1,以与实施例 6(应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名称为“光电导体4”的光电导体。

(实施例10)

[应用实施例5]

除了使用四氢吡喃化合物5代替四氢吡喃化合物1,以与实施例 6(应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名称为“光电导体5”的光电导体。

[比较实施例1]

除了使用以下显示的化合物(I)代替四氢吡喃化合物1,以与实施例 6(应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名称为“光电导体6”的光电导体。

化合物(I)

[比较实施例2]

除了使用以下显示的化合物(II)代替四氢吡喃化合物1,以与实施 例6(应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式制备名称为“光电导体7”的光电导体。

化合物(II)

使用商业上可得的静电复写纸测试仪(EPA-8200,由Kawaguchi  Electric Works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根据半衰减曝光量(half decay  exposure)和残余电势评估如上述获得的光电导体1至7的电荷传输性 能。

具体地,在暗处,通过-6kV的电晕放电将每个光电导体充电至 -800V;其后,应用钨灯灯光以使在光电导体表面上的照度成为4.5 勒克斯(lux),测量直至电势变为如1/2倍大时所用的时间长度(秒),并 计算半衰减曝光量E1/2(勒克斯·秒)。

同样,在曝光后已经过去30秒时测量残余电势(-V)。注意半衰减 曝光量越小,产生的灵敏度越大,并且残余电势越小,捕获的电荷越 少。

评估结果在下表1中显示。

表1

评估结果证明含有本发明各自四氢吡喃化合物的光电导体1至5 明显不劣于含有化合物(I)(其为不含有四氢吡喃基团的已知材料)的比 较光电导体并且具有小的半衰减曝光量,有利的灵敏度,没有残余电 势并且没有捕获的电荷,因而具备有利的电荷传输性能。

同样,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电荷传输材料本身的低结晶度在用于 涂布膜的液体的稳定性方面产生优越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