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回波处理方法

一种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回波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回波处理方法,涉及m序列编码超宽带雷达技术,包括,m序列编码超宽带雷达结合后处理方法的信号发射方案;m序列编码超宽带雷达回波处理方法。本发明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m序列编码信号脉冲压缩后旁瓣较高的问题,同时有效地引入了快速哈达码变换,提高了对回波处理速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72195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申请/专利号CN201110076513.7

  • 发明设计人 王伟;张群英;方广有;

    申请日2011-03-29

  • 分类号G01S7/41;G01S7/32;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周国城

  • 地址 100190 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47:36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6-25

    授权

    授权

  • 2012-12-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S7/41 申请日:2011032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10-10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回波处理方法, 是一种将m序列编码调制超宽带雷达信号回波脉冲压缩后的主副旁 瓣比提高的处理方法,它可以提高雷达对弱目标信号的分辨能力。

背景技术

m序列是一种由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LFSR)产生的伪随机序列。 m序列拥有良好的周期自相关特性和非周期自相关特性,其非周期自 相关函数的主副旁瓣比约为而其周期自相关函数 主副旁瓣比为20log10N。m序列的编码长度灵活可变,n阶的LFSR产 生的m序列长度为N=2n-1,选用不同的n就可以得到不同长度的m 序列。m序列越来越多的被用作雷达探测信号。

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信号用作雷达信号时,回波信号需要进行脉 冲压缩处理,才能得到目标信息。脉冲压缩后的信号会存在旁瓣,较 强信号的旁瓣有可能会淹没较弱信号的主瓣,从而丢失弱目标信息, 所以在使用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信号时,其脉冲压缩后的主副旁瓣比 越大越好。

目前在实际的应用中,m序列编码脉冲信号以两种方式发射出去: 第一种是连续发射,m序列编码脉冲信号被重复连续发射出去,这种 方法的缺点是要求发射机连续工作,一方面增加了系统功耗,另一方 面,当该系统应用于较深层探测时,较大功率信号的连续发射会让接 收机一直处于饱和而无法工作,其优点是回波信号可以进行快速哈达 码变换,计算速度较快,其处理结果的主副旁瓣比为m序列周期自相 关函数的主副旁瓣比20log10N;第二种是m序列编码脉冲信号以任意 大于码长的脉冲重复周期发射出去,发射的脉冲信号在时间上不连续, 其优点是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脉冲重复周期(PRF),降低系统功耗,但 是目前其回波处理较之第一种发射方式要慢,其处理结果为m序列非 周期自相关函数主副旁瓣比

如何结合目前这两种方法的优点,即既要降低系统功耗又要提高 脉冲压缩主副旁瓣比,同时兼顾运算速度是本发明的主要讨论内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合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 信号非连续发射方法和回波处理方法方法,在降低系统功耗同时,提 高压缩脉冲主副旁瓣比,同时提高运算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回波处理方法,其包括:

步骤A)信号发射方式,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采用以 任意大于码长的脉冲重复周期发射m序列编码信号,发射的m序列编 码信号在时间上不连续;

步骤B)回波脉冲压缩,使用原始的发射信号作为参考信号,与 回波信号进行脉冲压缩运算。

所述的雷达回波处理方法,其所述步骤B)回波脉冲压缩,包括:

步骤B1:使用参考信号生成脉冲压缩矩阵A;

步骤B2:对回波信号长度补零至2倍参考信号长度,得到的向 量为y;

步骤B3:用步骤B1和B2得到的A和y进行快速哈达码变换运算, 得到脉冲压缩结果。

所述的雷达回波处理方法,其所述步骤B1中的脉冲压缩矩阵A, A是由两个参考信号形成的循环矩阵A1组成,即A=[A1|A1]。

所述的雷达回波处理方法,其所述步骤B2中得到了向量为y后, 再将y切分成两个等长的向量,即

所述的雷达回波处理方法,其所述步骤B3中对A和y进行快速 运算,即得到再分别对A1Y1和A1Y2进行 快速哈达码变换,然后求和得出R向量。

所述的雷达回波处理方法,其所述步骤B3中求和计算所得的向 量R,对R向量的除第一位元素外的其他元素进行倒序,最终得到所 要求的结果。

本发明的效果是:在对非连续发射的m序列超宽带雷达回波信号 进行处理时,引入m序列周期自相关函数的优良特性,使得压缩脉冲 的主副旁瓣比提高到20log10N;运用哈达码变换运算速度得到提高, 运算量由原来的(M-1)N>2n(2n-1)个加法降低到2n2n+2n-1个加法,当 n越大时,节省的运算时间越明显;同时,m序列编码信号以实际系 统中需要的脉冲重复周期发射出去,发射机不需要持续工作,降低了 系统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m序列编码脉冲调制超宽带雷达回波处理 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a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归一化结果曲线图;

图2b为没有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归一化结果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一种针对非连续发射m序列超宽带雷达信号回波信号 处理方法。令发射的m序列长度为N,采样时窗长度为MΔt(N,M均 为自然数,Δt为发射信号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由于超宽带雷达的 穿透深度有限,可以保证选取的N满足N<M<2N。

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1:将采样的回波数据补零至长度2N,设为

y=[y1y2y3…y2N]T,然后将y分为两个N×1的向量:修改为 y=[Y1T|Y2T]T.

步骤2:建立用于回波脉冲压缩的矩阵A,具体形式如下:

其中m1,m2…mN∈(0,1)

将A分解为两块矩阵:A=[A1|A1],A1为N×N的矩阵。

步骤3:设脉冲压缩后的向量为R,所以有

R=Ay=[A1|A1]Y1Y2=A1Y1+A1Y2

步骤4:矩阵A1可分解为:A1=LS=STLT,其中L为N×n矩阵,S 为n×N矩阵。S和L矩阵产生办法如下:S矩阵为A1的前n行元素, 取S矩阵的前三列作为n×n阶的σ矩阵,有L=STσ-1

步骤5:令矩阵

(0 1 2…2n-1)

所以L和S可分别分解为:

S=QTP1,L=P2Q

其中P1、P2分别为2n×(2n-1)和(2n-1)×2n的置换矩阵。

令H=QQT,有1-2H为哈达码矩阵,将H中元素进行1-2Hij运算 于是有:

A1Y1=P2HP1Y1

A1Y2=P2HP1Y2

步骤6:使用FHT对上面两式进行计算。运算量为2Nlog2N=2n2n次加法。

步骤7:对A1Y1和A1Y2求和,这一步运算量为N-1=2n-2次加法。 再对求和后的向量除第一位元素外的其他元素进行倒序,所得新的 向量即为所要求的向量R。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方法加以详细说明,应指出的是,所 描述的实施实例仅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本发明不起任何限定 作用。

步骤1:选取3阶移位寄存器产生的m序列(0010111),其本原多 项式为f(x)=x3+x+1,所以其对应的矩阵:

A=[A1|A1]=00101110010111010111001011101011100101110001110010111001111001011100101100101110010110010111001011

回波信号假设为一个直达波序列和一个延迟4个码元时间长度 的目标回波序列的叠加:y=[1,1,-1,1,0,0,-2,1,-1,-1,-1],此时M=11。

补零到2N位后为向量

y=[y1y2y3…y14]=[1,1,-1,1,0,0,-2,1,-1,-1,-1,0,0,0]

步骤2:生成S和L矩阵。

取矩阵A1的前三行作为S矩阵,

S=001011101011101011100

令σ为3阶方块矩阵,其3列向量等于S矩阵的前3列向量,即

σ=001010101

于是有

L=STσ-1=001010101011111110100101010100=100010001110011111101

步骤3:分解L和S矩阵

L=100010001110011111101=00001000001000000100000000000010000100000000000100000100000001010011100101110111=P2Q

S=001011101011101011100=0000111100110011010101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100000000001001000000000100000100=QTP1

所以有

A1=LS=P2QQTP1=P2HP1

将H矩阵的元素Hij做1-2Hij运算,于是

H=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步骤4:P1对Y1和Y2进行行变换。

A1Y1=P2HP1Y1=P2H0y1y2y4y7y3y6y5,A1Y2=P2HP1Y2=P2H0y8y9y11y14y10y13y12

步骤5:FHT

结合FHT的蝶形运方法则,可得

A1Y1=P2H0y1y2y4y7y3y6y5=P2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

A1Y2=P2H0y8y9y11y14y10y13y12=P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

每个式子的加法运算量为24,最后共计55个加法运算,与前面 所述公式相符,而不使用哈达码变换时需要(M-1)N=70个加法运算。 当n越大时,这种差别越明显,例如n=9时,不使用快速哈达码变换 时需要(M-1)N>261121次加法,而使用快速哈达码变换时仅需9727 次加法运算。

步骤6:P2对FHT后的向量进行行变换

A1Y1=P2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y1+y2-y4-y7+y3-y6+y5

A1Y2=P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y8+y9-y11-y14+y10-y13+y12

步骤7:对A1Y1和A1Y2求和,即为所求的向量R

R=A1Y1+A1Y2=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y1+y2+y3-y4+y5-y6-y7-y8+y9+y10-y11+y12-y13-y14

=6-2-26-2-2-2T

对求和后的向量除第一位元素外的其他元素进行倒序,得新的向 量为:[6 -2 -2 -2 6 -2 -2]即为所要求的向量R。

使用本发明对该实施例的处理结果与未用本发明的处理结果对 比图如附图2所示,可见使用本发明处理的结果峰值旁瓣对比明显, 设定的目标与旁瓣对比清晰,而未使用该方法处理结果效果不理想。

于此同时,与连续发射m序列编码脉冲信号的方法相比,本处理 方法不要求m序列连续发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以任意大于码长的脉 冲重复周期发射m序列即可,减小了系统能量浪费,降低系统功耗。 在计算速度上,引入快速哈达码变换,速度亦优于以前的处理方法。 该方法在实际系统中已得到验证。

图2所示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和没有采用本发明方法进行归一化 处理的结果曲线对比示意图,其中,图2a为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归 一化结果曲线,图2b为没有采用本发明方法处理归一化结果曲线。

以上所用到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 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进行相关的修改,均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保护 的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