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一种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摘要

一种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淀粉的制备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西米淀粉剪切能力和耐酸能力差、冷水不可溶解问题。具体步骤如下:(1)、将50g黄原胶投入到6000g纯水中,快速搅拌10-15min后形成均匀体系。(2)、将5000g西米淀粉加入到上述黄原胶均匀分散体系中,搅拌溶解。(3)、将上述溶液进行预糊化工序,预糊化条件为淀粉浓度14-14.5波美、管道压力6.5-7.0kg、转速600r/m、粉碎、筛分得到成品。采用本发明方法生产的西米变性淀粉,冷水溶解、耐剪切、耐酸性等性质。本发明应用于食品、医药及化妆品领域。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2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8G81/00 授权公告日:20130807 终止日期:20180530 申请日:20120530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8-07

    授权

    授权

  • 2012-11-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8G81/00 申请日:20120530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9-1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淀粉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的工业应用变性淀粉原料以马铃薯淀粉、玉米淀粉、蜡质玉米淀粉、木薯淀粉为主, 目前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淀粉原料制约着变性淀粉的发展。马铃薯淀粉性质优良,但是价 格很高,木薯淀粉价格要低一些,但是木薯淀粉有透明性差,粘度低的缺陷。因此,需求新 的变性淀粉原料可以拓宽变性淀粉的应用领域,推动变性淀粉的发展。西米淀粉产自印尼等 亚热带地区,其具备类似于马铃薯淀粉的性质,将西米淀粉作为变性淀粉的应用原料,可以 弥补木薯淀粉的缺陷。黄原胶作为国家允许食品添加的胶体原料之一,目前还没有相关研究 报道,以黄原胶与西米淀粉进行变性淀粉的加工,解决现有西米淀粉剪切能力和耐酸能力差、 冷水不可溶解问题,制备出符合食品工业应用的新型变性淀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西米淀粉剪切能力和耐酸能力差、冷水不可溶解问题,而 提供一种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一种西米黄原胶变性淀粉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将黄原胶与 纯水按质量体积比为1g:10~15mL的比例混合,搅拌10~15min后,即得黄原胶溶液;二、 将西米淀粉与步骤一得到的黄原胶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为1g:1~2mL的比例混合均匀后,得混 合溶液;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预糊化,然后粉碎,筛分过40目筛,即得黄原胶 改性西米淀粉。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制得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具有在常温水中完全溶解、耐剪切、耐酸性的特点, 改善了西米淀粉耐剪切、耐酸等特性,更能满足西米淀粉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 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产品能快速溶解在水中,质地好,溶解的淀粉颗粒成膜性好,并且容易 破碎。目前,同性质的变性淀粉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甚至加热才能使淀粉完全溶解,而且 成膜性能差,不容易破碎。

附图说明

图1为试验1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粘度曲线图;其中,1为西米原淀粉粘度曲线,2为 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粘度曲线,3为布拉班德程序设定温度曲线;

图2为试验2的西米黄原胶变性淀粉粘度曲线图;其中,1为西米原淀粉粘度曲线,2为 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粘度曲线,3为布拉班德程序设定温度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间的任意组 合。

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的一种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 行的:一、将黄原胶与纯水按质量体积比为1g:10~15mL的比例混合,搅拌10~15min后, 即得黄原胶溶液;二、将西米淀粉与步骤一得到的黄原胶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为1g:1~2mL的 比例混合均匀后,得混合溶液;三、将步骤二得到的混合溶液进行预糊化,然后粉碎,筛分 过40目筛,即得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

本实施方式制得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具有在常温水中完全溶解、耐剪切、耐酸性的特 点,改善了西米淀粉耐剪切、耐酸等特性,更能满足西米淀粉在食品工业的应用。本实施方 式制备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产品能快速溶解在水中,质地好,溶解的淀粉颗粒成膜性好, 并且容易破碎。目前,同性质的变性淀粉在水中的溶解速度慢,甚至加热才能使淀粉完全溶 解,而且成膜性能差,不容易破碎。

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黄原胶与纯 水按质量体积比为1g:12m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不同的是:步骤二中所述的西米淀 粉与黄原胶溶液按质量体积比为1g:1.2mL。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所述的预 糊化条件为:淀粉浓度14~14.5Be、管道压力6.5~7.0kg、转速600r/min。其它与具体实施方 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通过以下试验验证本发明的效果:

试验1

本试验的一种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将50g黄原胶 投入到6000g纯水中,搅拌15min后,得黄原胶溶液;二、将5000g西米淀粉加入到步骤一 得到的黄原胶溶液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溶液;三、将步骤二的得到的混合溶液在预糊化设 备(预糊化设备购买自江苏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上进行预糊化,预糊化条件为:淀 粉浓度为14Be、管道压力6.5kg、转速600r/min,粉碎、筛分过40目,得到黄原胶改性西米 淀粉。

本试验的黄原胶购买自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西米淀粉购买自(西米淀粉 购买自马来西亚NEE SENG NGENG&SONS SAGO INDUSTRIES公司)。

对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进行以下测试:

1)对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进行粘度测定:

具体操作为:一、配制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净重含量为6%的淀粉乳,二、然后将步骤一 的淀粉乳放入到微型布拉班德分析仪中,将布拉班德分析仪从50℃以5.0℃/min的速率加热 到92℃,然后保温20min,再以5.0℃/min的速率冷却至50℃,保温10min。

同时,以西米淀粉(购买自马来西亚NEE SENG NGENG&SONS SAGO INDUSTRIES 公司)净重含量为6%的淀粉乳为对照,进行相同的粘度测定试验。

结果如图1和表1所示,从图1的布拉班德图谱中可以得出与西米淀粉相比,本试验的 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粘度更高。在92℃和50℃保温阶段,淀粉粘度值变化趋势不明显,符 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2)对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进行糊化度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为:

一、将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与西米淀粉分别过60目筛,磨碎,然后称取净 重为1.00g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和西米淀粉,分别置于二个100mL的三角瓶中,分别标记 A1、A2,A1为完全糊化试样,将A1置于水浴锅中煮沸保持20min,然后迅速冷却到20℃, A2为待测试样,另取一个100mL的三角瓶,不加试验样品作为空白,标记为B,向这三个 瓶中各加蒸馏水50mL;

二、把A1置于水浴锅中煮沸保持20min,然后将A1三角瓶迅速冷却到20℃(夏天高温 时应将三个三角瓶一起迅速冷却到20℃);

三、向A1、A2、B三角瓶中各加入浓度为3%的Taka淀粉酶(购自sigma公司)液5mL, 在37~38℃水浴上保温2h,每15min搅拌一次,然后在A1、A2、B三个三角瓶中迅速加入 2mL的浓度为1mol/L的盐酸,并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后作检定液用;

四、取步骤三的检定液10mL,分别置于三个100mL具塞磨砂口三角瓶中,然后分别加 入20mL的浓度为0.1mol/L碘液,18mL的浓度为0.1mol/L氢氧化钠,摇匀后加塞静置15min;

五、待步骤四静置完成后,在A1、A2、B三个三角瓶中各加2mL的浓度为10%硫酸, 用浓度为0.1mol/L硫代硫酸钠进行滴定,待试样颜色变为淡黄色时加入浓度为1%淀粉指示 剂,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时相对应试样的检定液其滴定值分别为P1、P2和q。

六、按下述公式计算糊化度:

q—空白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P1—完全糊化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P2—待测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糊化度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糊化度为98%较。

表1西米淀粉与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微型布拉班德曲线图

注:A-开始糊化时的粘度、B-峰值粘度、C-恒温阶段开始粘度、D-冷却阶段开始粘度、

E-冷却阶段结束时粘度、F-最终恒温阶段结束时粘度。

2)对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进行耐酸性和耐剪切强度测定

耐酸性试验:分别称取净重6g的本试验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和西米预糊化淀粉,水净 重94g,配成6%淀粉乳,加入稀盐酸调节pH值至1.50,用搅拌器在转速为280r/min下进行 搅拌,直至淀粉乳粘度明显变稀为止,记录搅拌时间,其中,西米预糊化淀粉(购买自马来 西亚NEE SENG NGENG&SONS SAGO INDUSTRIES公司)为对照。

耐剪切试验:分别称取净重6g的本试验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和西米预糊化淀粉,水净 重94g,配成6%淀粉乳用搅拌器在转速为280r/min下进行搅拌,直至淀粉乳粘度明显变稀为 止,记录搅拌时间,其中,西米预糊化淀粉对照。

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结果显示为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耐酸性与耐剪切性明显 强于西米预糊化淀粉。

表2.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与西米预糊化淀粉比较

试验2

本试验的一种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制备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将25g黄原 胶投入到6000g纯水中,搅拌15min后,得黄原胶溶液;二、将5000g西米淀粉加入到步骤 一得到的黄原胶溶液中,搅拌均匀,得混合溶液;三、将上述溶液进行预糊化工序,预糊化 条件为淀粉浓度14Be、管道压力6.5kg、转速600r/min,粉碎粉碎、筛分过60目筛,得到黄 原胶改性西米淀粉。

本试验的黄原胶购买自北京北方霞光食品添加剂有限公司,西米淀粉购买自(马来西亚 西米淀粉NEE SENG NGENG&SONS SAGO INDUSTRIES公司)。

对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进行以下测试:

1)对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进行粘度测定:

具体操作为:一、配制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净重含量为6%的淀粉乳,二、然后将步骤一 的淀粉乳放入到微型布拉班德分析仪中,将布拉班德分析仪从50℃以5.0℃/min的速率加热 到92℃,然后保温20min,再以5.0℃/min的速率冷却至50℃,保温10min。

同时,以西米淀粉(购买自马来西亚NEE SENG NGENG&SONS SAGO INDUSTRIES 公司)净重含量为6%的淀粉乳为对照,进行相同的粘度测定试验。

结果如图2和表3所示,从图1的布拉班德图谱中可以得出与普通西米原淀粉相比,本 试验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起始粘度更高。在92℃和50℃保温阶段,淀粉粘度值变化趋势 不明显,符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2)对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进行糊化度测定

具体操作步骤为:

一、将本试验得到的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过60目筛,磨碎,然后称取净重为1.00g的黄 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分别置于二个100mL的三角瓶中,分别标记A1、A2,将A1置于水浴 锅中煮沸保持20min,然后迅速冷却到20℃后作为完全糊化试样,A2为待测试样,另取一个 100mL的三角瓶,不加试验样品作为空白,标记为B,向这三个瓶中各加蒸馏水50mL;

二、向A1、A2和B三角瓶中各加入浓度为3%的Taka淀粉酶(购自sigma公司)液5mL, 在37~38℃水浴上保温2h,每15min搅拌一次,然后在A1、A2和B三个三角瓶中迅速加入 2mL的浓度为1mol/L的盐酸,并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过滤后作检定液用;

三、取步骤二的检定液10mL,分别置于三个100mL具塞磨砂口三角瓶中,然后分别加 入20mL的浓度为0.1mol/L碘液,18mL的浓度为0.1mol/L氢氧化钠,摇匀后加塞静置15min;

四、待步骤三静置完成后,在A1、A2和B三个三角瓶中各加2mL的浓度为10%硫酸, 用浓度为0.1mol/L硫代硫酸钠进行滴定,待试样颜色变为淡黄色时加入浓度为1%淀粉指示 剂,滴定至蓝色消失,此时相对应试样的检定液其滴定值分别为P1、P2和q。

五、按下述公式计算糊化度:

q—空白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P1—完全糊化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P2—待测试样所消耗的硫代硫酸钠的毫升数

糊化度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的糊化度为97%。

表3西米淀粉与黄原胶改性西米淀粉微型布拉班德曲线图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