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株具有水稻促生功能的根瘤菌及其用途

一株具有水稻促生功能的根瘤菌及其用途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功能的根瘤菌及其用途。该根瘤菌是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保藏号为CGMCC No.5171。本发明所提供的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分泌IAA的能力可达到98.65μg每毫升OD600值为1的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发酵液;固氮酶活性为12.18nmol·mg-1·h-1;浸种处理后水稻植株其地上部鲜重质量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增加133.36%;干重质量相对未接种阴性对照组增加150%;植株高度相对未接种阴性对照组增加30.27%。这表明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菌株对水稻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有利于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4376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01394.0

  • 申请日2011-10-08

  • 分类号C12N1/20(20060101);A01N63/00(20060101);A01P21/00(20060101);C05F11/08(20060101);C12N9/02(20060101);C12P17/10(20060101);C12R1/41(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5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关畅;任凤华

  • 地址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24:3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10-23

    授权

    授权

  • 2012-10-10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12N1/20 申请日:201110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促进植物生长功能的根瘤菌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植物内生菌是指能够定殖在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的细胞间或细胞内、并与植物建 立和谐联合关系的一类微生物,包括真菌和细菌。一部分植物内生细菌可通过分泌生 长素,富集根际土壤中的铁离子和固氮作用等不同机制,对植物发挥抗生促生作用, 为我们提供了一类新的微生物资源。近年来,有关植物内生细菌的论著数量日趋增加, 随着植物内生细菌研究的深入,不同学者从不同植物中不仅分离鉴定出多种细菌新种, 还获得了一大批具有防病、促生或固氮等生物学功能的内生细菌,显示出了良好的研 究和应用前景,已成为植物学、微生物学、植物保护学及植物育种学等多学科的研究 热点。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自然条件下,根瘤菌作为多种非豆科植物的内生菌广泛存 在,如棉花、玉米、小麦、油菜、甘蔗、胡萝卜、水稻等植物。从不同地区不同品种 的水稻中,已报道的内生根瘤菌主要包括如下:Rhizobium leguminosarum、R.loti、 R.oryza、Bradyrhizobium elkanii、B.japonicum、Azorhizobium caμLinodans、Ensifer (Sinorhizobium)meliloti、Mesorhizobium hukuii以及Agrobacterium属不同种的菌株 等,同时还从在水稻根部分离到可与菜豆结瘤的Burkholderia cepacia菌株,根瘤菌能 够定殖在植株根、茎、叶组织但并不形成真正的根瘤。目前的许多试验已经证明,根 瘤菌对水稻的生长有着促进作用。在埃及,将水稻和埃及车轴草进行轮作系统已经有 几个世纪的历史,这种轮作系统好像是R.leguminosarum bv.trifolii的生物库。从水稻 根内分离到的R.leguminosarum bv.trifolii接种水稻的田间试验表明,根瘤菌可以显著 地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氮利用率(Nitrogen-use efficiency,NUE),并增加产量的30%或者 更高,尤其是施肥量在推荐水平的三分之一的情况下增产更加明显。然而,进一步研 究表明,产量的增加并不是因为生物固氮作用,而是归功于根的结构变化,通过根瘤 菌分泌的植物生长素IAA和GA7刺激根的结构发生改变,加强了对氮和土壤中其他 营养物地摄取,从而促进作物的增长,增加作物产量及氮利用率。Biswa等用六种不 同的根瘤菌接种水稻也得到上述相似的结果,可分别提高水稻产量的8%-22%和秸秆 产量4%-19%,N、P、K的吸收增长10%-28%,Fe的吸收增长10%-64%。利用N15 同位素研究同样发现,氮吸收的增加并非是因为生物固氮,而是产生IAA及根的结构 变化。Singh等分离自无菌水稻根部、可与扁豆结瘤固氮的三株菌,其中两株属于 Burkholderia cepacia,另一株为R.leguminosarum bv.phaseoli,在温室条件下,可显著 促进水稻产量和植物量。还有研究发现,接种根瘤菌对水稻植株的光合作用产生影响, 并提高水稻产量。也有报道根瘤菌在水稻植株中具有固氮功能。在非洲,Chaintreuil 等从敏感和萌(Aeschynomene sensitiva,一种豆科植物)生长的湿地中采集的野生稻根部 分离到20株慢生根瘤菌菌株,在温室条件下接种水稻,用乙烯还原法可以测得固氮酶 活性,并可以提高水稻产量20%。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促进植物生长,有效固氮的细菌。

本发明所提供的细菌为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该菌株已于 2011年08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 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5171。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菌剂,它的活性成分为所述的祁阳根瘤菌 (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

该菌剂除包含作为活性成分的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外,还可包括辅料,如草炭、动物的粪便、各类作物的秸秆、松壳、 稻草、花生皮等。

该菌剂可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用于固氮、用于产生固氮酶、用于产生吲哚乙酸 (IAA)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具体为水稻。

所述的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在制备下述 1)-4)中任一的菌剂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用于促进植物生长的菌剂;

2)用于固氮的菌剂;

3)产生固氮酶的菌剂;

4)产生吲哚乙酸(IAA)的菌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具体为水稻。

所述的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或所述菌剂 在促进植物生长、生产固氮酶、及生产生物有机肥中的应用也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植物具体为水稻。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有机肥,所述生物有机肥含有所述的祁阳根 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或所述的菌剂。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培养所述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将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在用于培养根瘤菌的培养基中培养的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菌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 的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作为活性成分,得到 所述菌剂。

本发明经分泌植物生长素性能及固氮酶活性促生功能测定及大试管和盆栽实验发 现,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对水稻有较强促生作 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每毫升OD600值为1的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 ZYY136CGMCC No.5171发酵液分泌IAA量达98.65μg;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的固氮酶活性为12.18nmol·mg-1·h-1;祁阳根瘤 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菌株浸种处理,水稻植株地上部 鲜重质量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增加133.36%;干重质量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 增加150%;植株高度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增加30.27%。这表明祁阳根瘤菌 (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能够分泌植物生长素IAA,又具有 较高固氮酶活性,可在其生长过程中为植物体输送必要的氮素营养,盆栽结果更加直 观的显示其对水稻具有较强的促生作用,有利于其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灭菌土盆栽的水稻幼苗。其中CK表示以无菌水代替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菌液的阴性对照。

保藏说明

菌种名称:祁阳根瘤菌

拉丁名:(Rhizobium qiyangensis)

菌株编号:ZYY136

保藏机构: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机构简称:CGMCC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保藏日期:2011年08月19日

保藏中心登记入册编号:CGMCC No.5171

具体实施方式

本研究采用多相分类方法确定水稻根内生细菌ZYY136菌株的分类地位,对其分 泌生长素和固氮酶活性进行研究,并利用盆栽试验等检测其促生功能。下面结合具体 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 发明的范围。

下述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R2A固体培养基的配方:0.5g酵母浸粉,0.5g胰蛋白胨,0.5g酪蛋白氨基酸, 0.5g葡萄糖,0.5g可溶性淀粉,0.3g丙酮酸钠,0.3g K2HPO4,0.05g MgSO4·7H2O, 琼脂20g,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为7.2±0.2。

R2A液体培养基的配方:0.5g酵母浸粉,0.5g胰蛋白胨,0.5g酪蛋白氨基酸, 0.5g葡萄糖,0.5g可溶性淀粉,0.3g丙酮酸钠,0.3g K2HPO4,0.05g MgSO4·7H2O, 0.2g L-色氨酸,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为7.2±0.2。

改良YMA固氮培养基的配方:10g甘露醇,1g酵母膏,0.5g K2HPO4,0.2g MgSO4·7H2O,0.1g NaCl,0.05g(NH4)28O4,0.00121g Na2MoO4·2H2O,5g蔗糖,20g琼 脂,去离子水定容至1000mL,pH为6.8-7.0。

实施例1、内生细菌ZYY136的分离与鉴定

一、内生细菌ZYY136的分离

取采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中国湖南省祁阳县官山坪村)的长期稻- 稻-紫云英轮作(高菊生,徐明岗,秦道珠.长期稻-稻-紫云英轮作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 的影响.湖南农业科学.2008,(6):25-27.)的健康水稻根部,水稻根表面采用乙醇-次氯 酸钠联合灭菌(孙磊,宋未.非培养方法和培养方法对水稻内生细菌和根结合细菌的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按照参考文献(朱凤,陈夕军,童蕴慧,等.水稻内生 菌的分离及其拮抗性与潜在致病性测定.中国生物防治,2007,23(1):68-72.)所述梯度稀 释的方法,在R2A固体培养基上涂布分离,28℃培养48h,挑取平板上单菌落划线纯 化,得到纯化菌株,接斜面置于4℃冰箱内保存。将其中一株分离纯化所得的内生细 菌命名为ZYY136。

二、内生细菌ZYY136的鉴定

从以下几个方面鉴定步骤一分离并纯化得到的内生细菌ZYY136。

1、形态学鉴定

一方面,将处于对数生长期,且菌落大小稳定,上述步骤一分离并纯化得到的内 生细菌ZYY136进行单菌落状态描述,主要包括菌落的大小、颜色、透明度、湿润度、 菌落表面状态(是否平坦、突起、褶皱、凹陷等)、菌落边缘状态(是否整齐、不规则、 放射状等)。另一方面,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所述内生细菌ZYY136,经涂片染色后采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体的形态。

分离并纯化得到的内生细菌ZYY136的单菌落偏小,圆形,直径1mm-2mm,呈 乳白色,不透明,较湿润,菌落表面凸起,菌落边缘整齐。对处于对数生长期的所述 内生细菌ZYY136,经涂片染色后采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菌体为革兰氏染色阴性,细 杆状,无芽孢。

2、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

采用菌落PCR方法扩增步骤一所得的内生细菌ZYY136的16S rDNA片段,相关 试剂由全式金公司提供。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在1.5mL离心管中加入50μL无菌水, 用灭菌牙签挑取少量菌体于水中制成菌悬液,开水煮沸10min,迅速放入冰中5min, 4℃12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作为PCR模板。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27F (5’-AGAGTTTGATCCTGGCTCAG-3’)和1492R(5’-GGTTACCTTGTTACGACTT-3’) 对内生细菌ZYY136的16S rDNA部分片段进行扩增。反应体系(50μL):10×buffer (5μL)、dNTP(2.5m mol/L)4μL、引物27F(10m mol/L)2μL、引物1492R(10m mol/L) 2μL、Taq酶(5U/L)0.25μL、5μL上清液作为模板、ddH2O补足至50μL。PCR反应 程序:94℃5min;94℃1min,52℃1min,72℃1min,30个循环;72℃10min。将扩 增片段克隆到载体PEASY-T1(天根公司),用蓝白斑筛选的方法选取阳性克隆,委托 北京宝瑞通公司以T7和SP6作为测序引物双向测序。相关序列通过Eztaxon server 2.1 (http://147.47.212.35:8080/)进行序列分析。

通过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并克隆测序,获得长度为1442bp片段,其序列 详见序列表中序列1。将该基因序列在Eztaxon网站进行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菌株 ZYY136的16s rDNA序列与Rhizobium alkalisoli的相似性最高为96.174%,低于97%, 可初步确定该菌株为Rhizobium属中的新种。

3、C/N源利用的测定

利用C/N源培养基测定其对唯一碳源和唯一氮源的利用。测定结果见表1。其碳 源利用结果表明:ZYY136可以较好的利用D-阿拉伯糖、果糖、D(+)-半乳糖、肌 醇、乳糖、苹果酸钙、麦芽糖、松三糖、蜜二糖、丙酮酸盐、鼠李糖、乙酸钠、琥珀 酸钠、蔗糖、酒石酸钠、海藻糖、木糖、L-甲硫氨酸为唯一碳源提供能量;对糊精、 D-甘露醇、D-葡萄糖酸钠、D-山梨糖醇、DL-天冬氨酸、L-苏氨酸利用能力很弱;不 能利用葡萄糖、菊糖、淀粉、甘氨酸。氮源利用结果表明:ZYY136可以较好利用L- 精氨酸、L-胱氨酸、D-谷氨酸、L-赖氨酸、L-苯丙氨酸、甘氨酸、L-甲硫氨酸为唯一 氮源提供能量;对DL-丙氨酸、D-苏氨酸、D-缬氨酸利用能力很弱、不能利用L-苏氨 酸。

表1 ZYY136菌株及近缘菌碳源、氮源利用比较

注:数据均来源于本实验;“+”表示阳性或可利用;“(+)”表示弱阳性;“-”表示阴性或 不可利用。

4、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参照Sasser M法提取总脂。将提取的总脂进行皂化、甲基化处理后,萃取上层有 机相,用具有气相色谱(GC)分析功能的MIDI微生物鉴定系统对ZYY136及其近缘 菌株IAM 14140(Rhizobium rubi)和LMG 11875(Rhizobium undicola)进行脂肪酸组成分 析。具体操作按照仪器使用说明进行。

按MIDI微生物鉴定系统分析结果见表2,菌株ZYY136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C16:0, C18:0,C16:03-OH,环-C19:0ω8c,C18:0ω9c,C18:02-OH和第八特征类型(C18:1ω7c和/或 C18:1ω6c)。结果表明,ZYY136同近缘菌IAM 14140(Rhizobium rubi)和LMG 11875 (Rhizobium undicola)脂肪酸组成成分基本相同,但含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

表2 ZYY136菌株及近缘菌脂肪酸的组成比较(>1%)

注:数据均来源于本实验,且表中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结果的平均值;“-”表示未检测。 第二特征类型*包括12:0醛C14:03OH/反C16:1I和/或未知10.928;第八特征类型* 包括C18:1ω7c和/或C18:1ω6c;第三特征类型*包括C16:1ω6c和/或C16:1ω7c;

5、ZYY136菌株持家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对编码膜蛋白ATP合成酶β亚基的基因(atpD)、编码recA蛋白的重组基因(recA)、 RNA多聚酶的β亚基(rpoB)、编码促旋酶(gyrase)β亚单位的基因(gyrB)等持家基 因进行扩增并测序,其中所有试剂由全式金公司提供。

测定及分析ZYY136菌株持家基因序列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先在1.5mL离心管 中加入50μL无菌水,用灭菌牙签挑取少量菌体于水中制成菌悬液,开水煮沸10min, 迅速放入冰中5min,4℃12000r/min离心5min,上清液作为PCR模板。用表3中相应 引物进行扩增。反应体系(50μL):10×buffer(5μL)、dNTP(2.5mmol/L)4μL、上游 引物(F)和下游引物(R)(浓度均为10m mol/L)2μL、Taq酶(5U/L)0.25μL、3μL 上清液作为模板、ddH2O补足至50μL。各PCR反应程序如下:(1)recA和atpD的PCR 反应程序均为:95℃5min;94℃45s,60℃1min,72℃1.5min,30个循环;72℃6min。 (2)gyrB的PCR反应程序:95℃5min,94℃2min,58℃1min,72℃1min,5个循 环;94℃30s,58℃1min,72℃1min,28个循环;72℃5min。(3)rpoB的PCR反 应程序:95℃5min,94℃2min,58℃1min,72℃1min,3个循环;94℃30s,58℃ 1min,72℃1min,30个循环;72℃5min。PCR产物委托北京宝瑞通公司以T7和SP6 作为测序引物双向测序。相关序列通过NCBI网站与Genbank数据库中相关序列进行 比对分析。

表3 持家基因扩增引物及序列

atpD基因的测序结果如序列表中序列2所示,recA基因的测序结果如序列表中序 列3所示,rpoB基因的测序结果如序列表中序列4所示,gyrB基因的测序结果如序列 表中序列5所示。基因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在已公布的相关序列中,上述持家基因与 已知序列的相似性均小于90%,从而可进一步确定该菌种代表着Rhizobium属的新种 类。

上述5个方面对内生菌ZYY136的鉴定结果显示:根据同源性比对,系统发育树 的构建,结合形态学、C/N源利用及脂肪酸成分分析,菌株ZYY136为Rhizobium属 的一员。又因其与已知菌相似性低于97%,表明ZYY136为该属中的一个新种。该内 生菌ZYY136已于2011年08月19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 物中心(简称CGMCC,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建议的分类命 名为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保藏编号为CGMCC No.5171。

实施例2、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分泌生长 素的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

根据参考文献(Eric G lickm ann,Yves Dessaux.A critical exam ination of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alkowski reagent for indolic compounds produced by phytopathogentic  bacteria[J].Applied and Environ mental Microbiology,1995(2):793-796)所述的Salkowski 比色法测定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分泌植物生 长激素(IAA)性能。将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 接种于R2A液体培养基,28℃摇床,180rpm震荡培养4d。

定性检测按照如下操作:取50μL菌悬液(发酵液)与50μL Salkowski比色液(50mL 35%HClO4+1mL 0.5M FeCl3)滴于白色陶瓷板上于室温避光放置0.5h后观察,颜色 变红表示能够分泌IAA。将加入50μL 50mg/L IAA的比色液作为对照。实验设三次重 复。

定量分析按照如下操作:首先测定菌悬液(发酵液)的OD600值,再将菌液10000rpm 离心10min取上清与Salkowski比色液(成分同上)等体积混合,避光静置0.5h后在 530nm波长处比色,每个样品设3个重复,空白对照为未接菌的培养基与比色用试剂 的混合液。计算菌悬液(发酵液)的OD600值为1时,单位体积发酵液中IAA的含量。 标准曲线的绘制按照参考文献(Fry NK,Warwick S,Saunders NA.The use of 16S ribosomal RNA analyses to investigate the phylogeny of the family Legionellaceae.J Gen Microbiol,1991,137(5):1215-1222)的方法,采用分析纯的3-IAA梯度稀释制备。最终 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定性检测结果显示,在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 5171菌悬液滴加Salkowski比色液后,菌液颜色变红,表明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能够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进一步定量分 析结果表明,每毫升OD600值为1的发酵液中含有98.65μgIAA,即祁阳根瘤菌 (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分泌IAA能力达到98.65μg/ml,IAA 分泌能力较强。

实施例3、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固氮酶活 性的测定

根据参考文献(Sun JG,Zhang YC,Xu J,Hu HY(2009).Isolation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 investigation on efficient nitrogen-fixing bacilli.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42,2043-2051.(in Chinese with English abstract)所述,采用乙炔还原法测定祁阳根 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的固氮酶活性。在15mm×15mm 螺口试管中加入5mL改良YMA固氮培养基制成斜面,接种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28℃培养72h后换橡胶塞,注入乙炔气体使 终浓度为10%,继续培养72h,取100μL反应气体,用气相色谱仪测定乙烯生成量。 计算菌株固氮酶活性,固氮酶活性(nmol·mg-1·h-1)=C2H4(nmol)/[菌体蛋白量(mg)× 反应时间(h)],其中C2H4(nmol)=1000×C2H4体积(μL)×273×P/[22.4×(273+t)×760], P为气压(mm汞柱),t为反应温度(℃)。不接种的空白斜面为阴性对照。每个菌株 3次重复,取平均值为最终的测定结果。色谱柱为安捷伦GS-ALUM INUM。操作条件 为炉温60℃,进样口温度90℃,检测器温度120℃,氮气流速40mL/min,氢气为 30mL/min,空气为40mL/min。最终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结果显示,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的固氮 酶活性为12.18nmol·mg-1·h-1,这表明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具有较强固氮能力。

实施例4、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对水稻促 生作用的测定

将无病稻种30℃下催芽至露白后用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 CGMCC No.5171菌液(109cfu·mL-1)浸种30min(实验组),以无菌水作对照(对照组)。 将处理的稻种分别播种于盆钵中,于植物生长室培养并定期记录株高。在水稻4叶期 测定地上部鲜重和干重(去根植株地上部60℃烘干后质量)和植株高度(植株茎基部 至叶片顶端高度)。最终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结果的平均值。图1为灭菌土盆栽的 水稻幼苗。

通过灭菌土盆栽试验测定植株的株高、干重等指标。结果如表4所示,将数据进 行统计后发现,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菌株浸 种处理后,水稻植株地上部鲜重质量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增加133.36%,干重质 量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增加150%,植株高度相对未接种的阴性对照组增加 30.27%,这表明祁阳根瘤菌(Rhizobium qiyangensis)ZYY136CGMCC No.5171菌株具 有促进水稻生长潜力。

表4 灭菌土盆栽试验测定水稻植株的株高、鲜重和干重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