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方法

一种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方法,涉及CDMA移动通信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用于1X-DO业务的载波互转区和载波非互转区之间设置隔离区;当终端在所述隔离区与载波非互转区的边界区域发起呼叫建立业务连接时,基站判断所述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所承载的业务是否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务;当基站判断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所承载的业务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务时,基站指示终端进行载频切换操作,以便尽可能地将其1X业务建立在非互转载频上;当基站判断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承载的业务未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务时,基站不指示终端进行载频切换操作。本发明解决了边界区域的1X业务的切换掉话问题。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1210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79378.6

  • 发明设计人 冯珺;

    申请日2012-03-23

  • 分类号H04W36/30(20090101);H04W48/06(20090101);

  • 代理机构11308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秦力军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1:5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9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W36/30 申请日:201203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解决1X-DO载波 互转边界区域切换掉话问题的方法。

背景技术

语音ARPU(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每用户平均收入)值已降到2美 金上下,而数据ARPU值仍保持在10美金左右。印度无线数据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因此,运营商在大力推进无线数据网络的规模部署,提升网络覆盖、性能和服务 等方面的竞争力。

对受限于载波频点的运营商,迫切需要频谱效率提升方面的技术演进和解决 方案。因此提出了1X-DO载波互换这类可通过现网软升级、现网终端不需要更换 和升级的解决方案。所述1X-DO载波互换是指载波承载的业务可以在1X和DO 之间转换。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CDMA网络覆盖区的区域划分示意图,如图1所示, CDMA网络覆盖区包括载波互转区A区和载波非互转区。其中,所述载波互转 区A区具有承载1X业务的载频F1、承载1X业务或DO业务的互转载频F2、 承载DO业务的载频F3;所述载波非互转区具有承载1X业务的载频F1、承载 1X业务的载频F2、承载DO业务的载频F3。

当载波互转区A区的互转载频F2所承载的业务从1X转换为DO后,1X业 务从载波非互转区向载波互转区移动时,对于建立在F2上的业务会因为无法进 行切换而导致掉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方法,能 更好地解决边界区域1X业务的切换掉话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 方法,包括:

在用于1X-DO业务互转的载波互转区和载波非互转区之间设置隔离区;

当终端在所述隔离区与载波非互转区的边界区域发起呼叫建立业务连接时, 基站判断所述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F2所承载的业务是否从1X业务转换为DO 业务;

当基站判断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F2所承载的业务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 务时,基站指示终端进行载频切换操作,以便尽可能地将其1X业务建立在非互 转载频上;

当基站判断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F2承载的业务未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 务时,基站不指示终端进行载频切换操作。

优选地,所述隔离区配置有载频F2。

优选地,当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所承载的业务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务时, 将隔离区的载频F2关断。

优选地,基站在确定位于边界区域的终端在边界载频F2上建立呼叫后,判 断终端是否满足换频条件,并在满足换频条件时,指示终端从边界载频F2切换 到指定的承载1X业务的非互转载频上。

优选地,基站根据终端上报的导频测量报告域消息,判断终端是否满足换频 条件。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站根据边界区域的边界载频F2的负载控制接入门限、负载指派门限和过 载门限,确定终端在边界区域呼叫建立的频点。

优选地,当边界区域的非互转载频的负荷小于所述负载控制接入门限时,基 站将所述非互转载频确定为终端呼叫建立的频点。

优选地,当边界区域的非互转载频的负荷不小于所述负载控制接入门限时, 基站判断所述非互转载频与边界载频F2的负荷差值是否小于负载指派门限,若 判断结果为负荷差值小于负载指派门限,则基站将所述非互转载频确定为终端呼 叫建立的频点,否则,将所述边界载频F2确定为终端呼叫建立的频点。

优选地,当非互转载频超过过载门限,且边界载频F2不过载时,基站将所 述边界载频F2确定为终端呼叫建立的频点。

优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F2所承载的业务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务时,基 站将不携带边界载频F2的开销消息下发至位于边界区域的终端,使终端不会待 机在所述边界载频F2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解决了边界区域1X业 务的切换掉话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CDMA网络覆盖区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方法流程 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DMA网络覆盖区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边界区域负载均衡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 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避免1X-DO载波互转边界区切换掉话的方法流程 图,如图2所示,步骤包括:

步骤S201、在用于1X-DO业务互转的载波互转区和载波非互转区之间设置 隔离区。

在载波互转区外增加一个特定的隔离带,用于减少载波非互转区的承载1X 业务的载频F2对于载波互转区承载DO业务的互转载频F2的干扰,同时协助1X 业务从载波非互转区向载波互转区的切换。

步骤S202、当终端在所述隔离区与载波非互转区的边界区域发起呼叫建立 业务连接时,基站判断所述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F2所承载的业务是否从1X 业务转换为DO业务。

步骤S203、当基站判断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F2所承载的业务从1X业务 转换为DO业务时,基站指示终端进行载频切换操作,以便尽可能地将其1X业务 建立在非互转载频上。

步骤S204、当基站判断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F2承载的业务未从1X业务 转换为DO业务时,基站不指示终端进行载频切换操作。

在载波互转区和载波非互转区的边界,1X业务要尽可能建立在非互转载频 上,用于减少换频切换的几率并最大限度保证非互转区载频之间的负荷均衡。

进一步地,在载波互转区和载波非互转区的边界,当1X业务建立在F2上时, 基站主动发起换频切换流程,指示终端切换到载波互转区和载波非互转区共有的 承载1X业务的频点上。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CDMA网络覆盖区的区域划分示意图,如图3 所示。

一、边界区域的划分

CDMA网络覆盖区包括载波互转区A区、隔离区B区和载波非互转区(正 常区)C区,即在A区外增加一个B区。所述B区由多个小区组成,这些小区的 位置要能够将A区包裹在中间,将A区和C区分割开来。

本实施例中,A区具有承载1X业务的非互转载频F1、承载1X业务或DO 业务的互转载频F2、承载DO业务的非互转载频F3;B区具有承载1X业务的 F1、承载1X业务的F2、承载DO业务的F3;C区具有承载1X业务的F1、承 载1X业务的F2、承载DO业务的F3。

进一步地,所述B区的配置必须保证:配置有互转载频和配置在互转区的至 少一个承载1X业务的非互转载频,即本实施例的F2和F1。

进一步地,在A区的互转载频F2承载1X业务时,B区的载频F2正常工作。 在A区的互转载频F2所承载的业务由1X转换为DO时,将B区的载频F2关断。

B区的区域大小跟C区承载1X业务的载频F2的功率作用范围相关,为保证 A区不受C区的载频F2的干扰,当C区的载频F2的功率范围影响较广时,B区 的范围就要增加,反之,B区的范围可以减小。例如,C区的承载1X业务的载频 F2的功率影响范围是1公里,如果A区的承载DO业务的互转载频F2在这个1 公里的范围内,因为频点一致,A区承载DO业务的互转载频F2就会受到C区承 载1X业务的载频F2的功率干扰,导致呼叫掉话。在A区和C区之间增加B区后, 当A区的互转载频F2在承载DO业务时,将B区的载频F2同时关断(关断后这 个载频是没有功率的),只要B区的影响范围有1公里,那么C区承载1X业务的 载频F2的功率就影响不到A区的互转载频F2承载的DO业务。

B区的存在,减少了C区的承载1X业务的载频F2的功率对于互转区A区的 承载DO业务的互转载频F2的影响,同时,可以辅助承载1X业务的载频F2从C 区切换到A区。

同样地,B区的区域大小还可以根据A区的互转载频F2转换为承载DO业务 后的功率作用范围确定,保证C区不受A区互转载频F2的干扰,如果互转载频 F2的功率范围影响较广,则B区的范围就要增加,反之减小。

二、边界区域的呼叫接入

在划分B区后,在C区和B区的边界,1X业务要尽可能建立在非互转载频 F1上,用于减少换频切换的几率,并最大限度保证非互转区载频之间的负荷均 衡。

为便于说明,以下使用“边界区域”代指C区和B区的交界处属于C区的区 域,使用“边界载频”代指C区和B区交界处属于C区的承载1X业务的F2。

为了实现上述要求,有下述三种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

方式一:边界区域发起小区内换频切换。

1、终端发起呼叫建立业务连接或终端发生一次切换。

2、基站判断A区是否发生了承载1X业务的互转载频F2转换为承载DO业务。

3、如果A区发生互转,基站判断终端发起呼叫或切换的区域是否为边界区 域,并且呼叫是否建立在边界载频F2上。

如果基站判断终端发起呼叫或切换的区域是边界区域,并且呼叫建立在边界 载频F2上,则基站指示终端在当前小区内做换频切换,切换到小区下的另一个 载频上,即切换到非互转载频F1上。

如果基站判断终端发起呼叫或切换的区域不是边界区域,和/或呼叫未建立 在边界载频F2上,则基站不需要特殊处理。

4、如果A区没有发生互转,则基站不需要特殊处理。

方式二:边界区域的多载频负荷均衡算法

1、终端在边界区域发起呼叫建立业务连接。

2、基站判断A区是否发生了承载1X业务的互转载频F2转换为承载DO业务。

3、如果A区发生互转,基站根据边界载频F2的“负载控制接入门限”和“负 载指派门限”确定呼叫最终建立的频点。这两个门限可以配置在BSS级别,也可 以配置在小区级别,该负载门限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配置为功率负载门限或用户数 负载门限,如图4所示。

a)如果非互转载频F1负荷小于“负载控制接入门限”,则呼叫建立在非互转 载频F1上。

b)如果非互转载频F1的负荷不小于“负载控制接入门限”,则在非互转载频 F1与边界载频F2的负荷差值小于“负载指派门限”时,将呼叫建立在非互转载 频F1上,在非互转载频F1与边界载频F2的负荷差值不小于“负载指派门限” 时,将呼叫指派到边界载频F2上建立。

c)当非互转载频F1超过过载门限,只要边界载频F2不过载,呼叫均建立在 边界载频F2上。

d)随着非互转载频F1上用户的减少,非互转载频F1从过载中恢复时,依然 根据a)和b)确定呼叫建立的频点。

4、如果A区没有发生互转,则基站不需要特殊处理。

方式三:边界区域在开销消息中不携带边界载频

1、基站判断A区是否发生了承载1X业务的互转载频F2转换为承载DO业务。

2、如果A区发生互转,则基站更新信道列表,使边界载频F2不包含在信道 列表中,基站给终端下发的开销消息不携带边界载频F2。此时,终端不会待机 在边界频点F2上,但是当非互转载频F1负荷提升或发生拥塞后,呼叫依然可以 指派到边界载频F2上建立。

3.、如果A区没有发生互转,则基站不需要特殊处理。

三、边界区域的切换。

1、终端在边界区域发起呼叫建立业务连接或终端发生一次切换。

2、基站判断A区是否发生了承载1X业务的载频F2转换为承载DO业务。

3、如果A区发生互转,基站判断当前呼叫是否建立在边界载频F2上。

如果判断结果为呼叫建立在边界载频F2上,则基站指示终端上报导频测量 报告域消息,并在收到终端回复的导频测量报告域消息后,判断当前呼叫是否满 足换频条件。当满足换频条件时,基站通过已有的换频切换算法指示终端从边界 载频F2切换到指定载频上。当不满足切换条件时,呼叫维持在当前载频上。

如果判断结果为呼叫建立在非边界载频F1上,则基站不做特殊处理。

所述导频测量报告域消息是CDMA协议中定义的,这个消息携带当前激活集 的信息和邻区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激活集指的是当前呼叫建立的导频集和,所 诉邻区指的是呼叫可能切换到的小区,这个跟配置的邻区和该邻区的强度有关。

所述已有的换频切换算法包括盲切换频和移动台辅助换频。

4、如果A区没有发生载频互转,则基站不需要特殊处理。

本发明基于现网,尤其是城区1x话务量和DO话务量间存在时间上的交错, 即白天1X语音话务量高、晚上DO数据话务量高的话务量特点,通过时间换空间 的方式,在现有频点限制条件下,实现DO数据用户容量和性能的提升,从而增 加收益。A区进行互转操作是由后台的配置的1X业务和DO业务的工作时间来触 发的,这个工作时间需要跟实际的话务量需求来确定。当发生“1X载频F2向DO 载频转换”后,即互转载频F2从承载1X业务转换为承载DO业务后,F2就只能 承载DO业务了,直到再次发生互转。例如,配置7:00~17:00为1X载频的工作 时间,17:15~6:45为DO载频的工作时间,那么在A区,17:00就会发生“1X 载频F2向DO载频转换”,即互转载频F2从承载1X业务转换为承载DO业务,转 换后,F2只能承载DO业务;到了6:45就会发生“DO载频F2向1X载频转换”, 即互转载频F2从承载DO业务转换为承载1X业务,转换后,F2只能承载1X业 务。当载波互转区的1X载频F2向DO载频转换后,为防止1X业务在载波互转区 和载波非互转区的边界区域切换掉话,1X业务尽可能不要建立在载频F2上,以 减少换频切换的几率。一旦1X业务建立在载频F2上,基站主动发起换频切换流 程,指示终端切换到载波互转区和载波非互转区共有的承载1X业务的其它载频 上。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边界区域的1X业务建立在非互转载频上,解决了边界区域 1X业务的切换掉话问题。

2、本发明在载波互转区的互转载频所承载的业务从1X业务转换为DO业务 时,通过关断隔离区的载频F2,避免了载波非互转区F2的功率对载波互转区F2 所承载的DO业务造成干扰。

尽管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技术 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的原理进行各种修改。因此,凡按照本发明原理所作的修改, 都应当理解为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