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三层共挤出、流延冷却成型、电晕处理、切边收卷、时效定型、分切等工艺制得的。本发明以PP为基材,利用高分子共混改性原理及多层共挤流延技术,选用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体系改性CPP薄膜,以提高CPP薄膜低温韧性,同时保证挺度和强度基本不下降;确定相对应的加工工艺条件,通过三层共挤生产出透明度高、低温韧性好、强度和挺度高的CPP薄膜,克服普通CPP薄膜耐低温性差的缺点,推动了包装材料的进步。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615908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

    申请/专利号CN201210090967.4

  • 发明设计人 林渊智;陈文韬;

    申请日2012-03-31

  • 分类号B32B27/32(20060101);B32B27/18(20060101);B29C47/06(20060101);B29C47/92(20060101);

  • 代理机构35100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蔡学俊

  • 地址 350300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6:17:12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著录事项变更 IPC(主分类):B32B27/32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331

    著录事项变更

  • 2018-01-05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B32B27/32 登记生效日:20171215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20331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5-01-21

    授权

    授权

  • 2012-09-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32B27/32 申请日:2012033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8-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聚丙烯流延薄膜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刚开始由国外引进单层流延设备,宽只有1-1.5m,年生产能力约1000-1500吨/台,进入90年代,从奥地利兰精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德国Reifenhauser、W&H、意大利Colines、Dolci、美国Battenfeld等引进了多层共挤流延膜生产线,宽2-2.5 m,年生产能力3000-4000吨/台,2000年以来更是突飞猛进,引进了更为先进的生产线,宽4-4.5 m,年生产能力5000-6000吨/台的多层共挤流延膜生产线。同时,国产设备也得到快速度发展,2011年国产5.0米生产线也已面市。至2011年底流延薄膜已有近110万吨的生产能力,市场需求接近90万吨。CPP薄膜已发展成为最主要的包装薄膜之一。

CPP薄膜使用均聚聚丙烯和二元、三元共聚聚丙烯生产,由于聚丙烯的耐低温性能差,普通CPP薄膜不耐低温,冬天在北方地区应用受到限制。有用POE进行增韧改性,耐低温性提高了,但挺度和强度下降了。因此如何改进CPP薄膜的耐低温性能,同时保证挺度和强度是非常重要的课题,也必将有广大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PP为基材,利用高分子共混改性原理及多层共挤流延技术,选用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体系改性CPP薄膜,以提高CPP薄膜低温韧性,同时保证挺度和强度基本不下降;确定相对应的加工工艺条件,通过三层共挤生产出透明度高、低温韧性好、强度和挺度高的CPP薄膜,克服普通CPP薄膜耐低温性差的缺点,推动了包装材料的进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由3层树脂薄膜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A层、B层和C层,其中A层是不含加工助剂的PP树脂薄膜;B层是含有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的PP树脂薄膜;C层是含有滑爽剂的共聚PP树脂薄膜;其中A层18-22wt%,B层56-64wt%,C层18-22wt%。

所述的B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丙烯基弹性体5-25wt%,mPE5-20wt%,纳米二氧化硅1-5wt%,PP树脂50-89wt%。

所述的C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滑爽剂0.5-2.0wt%,共聚PP树脂98.0-99.5wt%。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B、C三层原料按配方比例计量并混合均匀;

(2)三种混合好的原料分别加入A、B、C三台挤出机,并挤出塑化;

(3)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料进入分配器,再经过模头、流延冷却成型、自动测厚、电晕处理、切边收卷、时效定型、分切等工序,得到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熔融状态的熔体温度控制在240-255℃,冷却辊温度控制在22-30℃。

本发明的显著优点在于:茂金属聚乙烯mPE可以改善聚丙烯的低温韧性,但相容性不好,透明度较差,丙烯基弹性体与聚丙烯有相似的结构,与mPE和PP相容性都很好,共混可以达到低温增韧,而且整个共混体系透明度好;纳米二氧化硅对聚丙烯有增强的作用,与丙烯基弹性体复合共同改性聚丙烯有协调效应,呈现的并不是二者独立增韧作用的简单加和,纳米无机粒子对复合体系有增强作用,并大大减缓了因丙烯基弹性体和mPE的加入而导致的复合体系强度的降低。利用高分子共混改性原理及三层共挤流延技术,选用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复合体系改性CPP薄膜,以提高CPP薄膜低温韧性,同时保证挺度和强度基本不下降;确定相对应的加工工艺条件,通过三层共挤生产出透明度高、低温韧性好、强度和挺度高的CPP薄膜,克服普通CPP薄膜耐低温性差的缺点,推动了包装材料的进步。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由3层树脂薄膜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A层、B层和C层,其中A层是不含加工助剂的PP树脂薄膜;B层是含有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的PP树脂薄膜;C层是含有滑爽剂的共聚PP树脂薄膜;其中A层18-22wt%,B层56-64wt%,C层18-22wt%。

所述的B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丙烯基弹性体5-25wt%,mPE5-20wt%,纳米二氧化硅1-5wt%,PP树脂50-89wt%。

所述的C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滑爽剂0.5-2.0wt%,共聚PP树脂98.0-99.5wt%。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B、C三层原料按配方比例计量并混合均匀;

(2)三种混合好的原料分别加入A、B、C三台挤出机,并挤出塑化;

(3)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料进入分配器,再经过模头、流延冷却成型、自动测厚、电晕处理、切边收卷、时效定型、分切等工序,得到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熔融状态的熔体温度控制在240-255℃,冷却辊温度控制在22-30℃。

1)主要材料

均聚PP,上海石化公司;

三元共聚PP,韩国湖南石化公司;

滑爽剂,成都科辉有限公司;

茂金属PE,日本三井公司;

纳米二氧化硅,杭州万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丙烯基弹性体,美国艾克森公司。

2)主要设备与仪器

三层共挤流延机,2.2m,美国BATTENFELD;

分切机,2.5m,德国康普公司;

透光率雾度测定仪,WGT-S,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智能拉力试验机,XLW(PC),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落镖冲击试验机,580g,意大利;

摩擦系数测定仪,HST-H3,济南兰光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实施例1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由3层树脂薄膜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A层、B层和C层,其中A层是不含加工助剂的PP树脂薄膜;B层是含有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的PP树脂薄膜;C层是含有滑爽剂的共聚PP树脂薄膜;其中A层18wt%,B层64wt%,C层18wt%。

所述的B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丙烯基弹性体5wt%,mPE5wt%,纳米二氧化硅1wt%,PP树脂89wt%。

所述的C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滑爽剂0.5wt%,共聚PP树脂99.5wt%。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B、C三层原料按配方比例计量并混合均匀;

(2)三种混合好的原料分别加入A、B、C三台挤出机,并挤出塑化;

(3)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料进入分配器,再经过模头、流延冷却成型、自动测厚、电晕处理、切边收卷、时效定型、分切等工序,得到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熔融状态的熔体温度控制在240℃,冷却辊温度控制在22℃。

实施例2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由3层树脂薄膜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A层、B层和C层,其中A层是不含加工助剂的PP树脂薄膜;B层是含有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的PP树脂薄膜;C层是含有滑爽剂的共聚PP树脂薄膜;其中A层22wt%,B层56wt%,C层22wt%。

所述的B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丙烯基弹性体25wt%,mPE20wt%,纳米二氧化硅5wt%,PP树脂50wt%。

所述的C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滑爽剂2.0wt%,共聚PP树脂98.0wt%。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B、C三层原料按配方比例计量并混合均匀;

(2)三种混合好的原料分别加入A、B、C三台挤出机,并挤出塑化;

(3)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料进入分配器,再经过模头、流延冷却成型、自动测厚、电晕处理、切边收卷、时效定型、分切等工序,得到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熔融状态的熔体温度控制在255℃,冷却辊温度控制在30℃。

实施例3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由3层树脂薄膜组成,自上而下依次为A层、B层和C层,其中A层是不含加工助剂的PP树脂薄膜;B层是含有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的PP树脂薄膜;C层是含有滑爽剂的共聚PP树脂薄膜;其中A层20wt%,B层60wt%,C层20wt%。

所述的B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丙烯基弹性体15wt%,mPE12wt%,纳米二氧化硅3wt%,PP树脂70wt%。

所述的C层中各组分的比例为滑爽剂1.2wt%,共聚PP树脂98.8wt%。

一种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B、C三层原料按配方比例计量并混合均匀;

(2)三种混合好的原料分别加入A、B、C三台挤出机,并挤出塑化;

(3)塑化好的熔融状态的料进入分配器,再经过模头、流延冷却成型、自动测厚、电晕处理、切边收卷、时效定型、分切等工序,得到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的CPP薄膜;熔融状态的熔体温度控制在250℃,冷却辊温度控制在26℃。

测试方法      

(1)透光率/雾度测定

按GB/T2410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试验方法。

(2)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测定

按GB/T1040.3试验方法进行,拉伸速度(空载)为(500±50)mm/min,试样采用                                                型(长条形);160mm(长)×15mm(宽),标距50mm。

(3)落镖冲击质量测定 

按QB/T9639.1试验方法。

(4)摩擦系数测定

按GB/T10006试验方法。

(5)始封温度和热封强度

按Q/FGTS 011-2011试验方法。

结果与讨论

(1)B层配方研究

A层为不含爽滑剂、不加其他加工助剂的均聚PP材料,层比为20%;C层为三元共聚材料及适量的滑爽剂,层比为20%;B层层比为60%,改变B层的配方。测得的30μm薄膜的各性能随配方不同而变化见表1、2、3。

表1 丙烯基弹性体用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表1配方为PP只加入丙烯基弹性体,表1表明,丙烯基弹性体的加入对薄膜透明度不影响,加入10份是对低温韧性有改善,但强度有下降。

表2 mPE用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表2配方为PP100、丙烯基弹性体10及适量mPE,mPE在添加分量较少时增韧效果不明显,当添加量达到10份时增韧效果很明显,强度略有下降。综合表1和表2,这里选用PP/丙烯基弹性体/mPE为100/10/10再加纳米二氧化硅作为改性基础配方,见表3。

表3 纳米二氧化硅对薄膜的增强作用

表3表明,采用PP/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配方为100/10/10/4时低温韧性很好,透明度没有下降,拉伸强度与没改性CPP比下降很少(纵向下降6.38%,横向2.78%)。

(2)工艺条件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1)熔体温度的影响 

A层为不含爽滑剂、不加其他加工助剂的均聚PP材料,层比为20%;C层为三元共聚材料及适量的滑爽剂,层比为20%;B层采用PP/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配方为100/10/10/4,层比为60%。测得的不同熔体温度下薄膜的各项性能,见表4。

表4 熔体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表4表明,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薄膜透明度的提高、冲击强度提高、雾度降低,当高到250℃后,温度继续增加,透明度、雾度不再变化,但薄膜的冲击强度下降得快。所以熔体温度以245-250℃为宜。

2)冷却辊温度的影响 

A层为不含爽滑剂、不加其他加工助剂的均聚PP材料,层比为20%;C层为三元共聚材料及适量的滑爽剂,层比为20%;B层采用PP/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配方为100/10/10/4,层比为60%。测得的冷却辊温度下薄膜的各项性能,见表5。

表5 冷却辊温度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表5表明,随着冷却辊温度的升高,薄膜透明度降低、冲击强度缓慢下降、雾度提高,冷却辊温度30℃时薄膜结晶度大幅提高,雾度增大,膜变脆,所以冷却辊温度应控制在26℃以下,对性能影响不明显。

3)薄膜的综合性能

A层为不含爽滑剂、不加其他加工助剂的均聚PP材料,层比为20%;C层为三元共聚材料及适量的滑爽剂,层比为20%;B层采用PP/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配方为100/10/10/4,层比为60%。熔体温度以240-250℃,冷却辊温度控制在24℃,测得的薄膜的机械性能,见表6。

表6 薄膜综合性能

表6表明,经过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改性生产的CPP薄膜,具有低温韧性好,透明度高,强度下降很少。

技术特点总结

(1)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改性聚丙烯,并用三层共挤生产的CPP薄膜,具有低温韧性好,透明度高,拉伸强度与没改性CPP比下降很少,纵向下降6.38%,横向2.78%。

(2)A层为不含爽滑剂、不加其他加工助剂的均聚PP材料,层比为20%;C层为三元共聚材料及适量的滑爽剂,层比为20%;B层采用PP/丙烯基弹性体/mPE/纳米二氧化硅共混体系,配方为100/10/10/4,层比为60%。熔体温度以240-250℃,冷却辊温度控制在24℃,通过三层共挤生产出高性能的CPP薄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