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的栽培新方法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的栽培新方法

摘要

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的栽培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常规工艺步骤:备料、原料处理、选择菇房并对菇房进行消毒、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并进行第二次发酵、分床并播种、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采收成品菇,其特征是: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步骤时,是使用漂白粉代替福尔马林作为消毒材料,所述漂白粉消毒材料的用量是每平方米菇床使用1.25-1.75公斤。本发明采用漂白粉取代福尔马林作为食用菌覆土材料的消毒剂用,能实现减少甚至避免福尔马林的农残问题,以及解决覆土后易出现大面积的霉菌和胡桃内状菌等杂菌的感染造成减产或绝收的问题,且该方法操作容易无污染,消毒用料成本轻,有利环保及有利高品质食用菌的丰产栽培效果。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04 授权公告日:20141126 终止日期:20180109 申请日:20120109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11-26

    授权

    授权

  • 2012-09-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04 申请日:201201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1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技术,特别是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的 栽培新方法(为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材料的灭菌消毒方法)。

二、背景技术

长久以来,在栽培双孢蘑菇、巴西蘑菇(又名姬松茸)等食用菌时,栽培方法通常包括 以下方法步骤:一是菌种制作和备料,并将各原料即培养料堆积进行第一次发酵(即前发 酵);二是选择菇房,并对菇房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后备用;三是将上述按照规定配比量 制成的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后进行第二次发酵;四是在二次发酵结束后分床并播种(即接 种);五是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即培养料接种后进行培养,待菌丝走透后进行覆 土管理和其他管理;六是采收成品菇:即在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成)且菌膜未破前,采收 成品菇。

但蘑菇和姬松茸等食用菌的生产栽培,由于其工艺步骤十分复杂,常常会因为某一管 理环节的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产生管理措施不到位或管理方式方法不科学,都会时不时造 成菌丝生长缓慢,或使菌丝不粗壮,出菇不整齐,转潮慢等问题,使产量偏低,达不到稳 产高产。例如,仅灭菌消毒一项,就包括三个阶段的食用菌菌种制作过程(包括:第一 个阶段的生产母种,第二个阶段的生产原种,第三个阶段的生产栽培种)的灭菌消毒, 以及培养料的灭菌消毒、菇房的灭菌消毒等,特别是在培养料接种后的菌丝培养过程中 (待菌丝走透后)进行覆土管理阶段中(即:在进行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步骤时), 需要对于覆土材料进行消毒的这个管理环节上,目前的消毒方法还不够科学,具体表现 在:通常都使用福尔马林作为消毒材料,由于近年来,人们对食品农药残留的严格限制, 福尔马林的农残问题(即农药残留)备受关注,另使用福尔马林作为消毒材料还仍经常存 在覆土后易出现霉菌和胡桃内状菌等杂菌感染,造成减产或绝收的弊端,这些可能与覆土 材料(指所用原料)的用料情况有关,如目前常用的覆土用原材料一般是采用田底土、泥 炭土或人造土(取河泥、塘泥并加入牛粪粉和石灰粉进行堆沤制成),故容易产生杂菌感染。

鉴于以上原因,需要摸索探讨使用一种新型消毒材料替代福尔马林作为覆土材料的灭 菌消毒用料的可行性,以实现减少甚至避免福尔马林的农残问题,以及解决覆土后易出现 霉菌和胡桃内状菌等杂菌的感染问题,从而实现有利环保及有利高品质的丰产栽培方法, 也就成了一件十分紧迫的任务和具有现实的意义。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的栽培新方法(为一种 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材料的灭菌消毒方法),使得能实现减少甚至避免福尔马林的农残 问题,以及解决覆土后易出现霉菌和胡桃内状菌等杂菌的感染问题造成食用菌减产或绝收 的弊端,且该方法操作容易无污染,消毒用料成本轻,从而实现有利环保及有利高品质食 用菌的丰产栽培效果。

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发明的这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阶段消毒管理 的栽培新方法,该方法仍包括以下工艺步骤:一是备料(包括原料准备和菌种制作等); 二是原料处理,即将培养料堆积进行第一次发酵(即前发酵)处理;三是选择菇房,并对 菇房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后备用;四是将经过第一次发酵处理后的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并进 行第二次发酵;五是在二次发酵结束后分床并播种(即接种);六是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 土管理:即培养料接种后进行培养,待菌丝走透后进行覆土管理(和其他管理);七是采 收成品菇:即在原基形成(子实体形成)且菌膜未破前,采收成品菇,其中在进行培养料 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步骤中,常用的覆土(原)材料是采用田底土、泥炭土或人造土(取 河泥、塘泥并加入牛粪粉和石灰粉进行堆沤制成),其特征是:在待菌丝走透后进行覆土 管理步骤时,是使用漂白粉代替福尔马林作为消毒材料,当覆土材料覆盖厚度为2~3厘 米时,所述漂白粉消毒材料的用量是每平方米菇床使用1.25-1.75公斤。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其上述方法特征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1、所述使用漂白粉消毒材料的具体消毒方法是指:在覆土材料制作过程中,在对覆 土材料使用石灰进行调节酸碱度时,即在将石灰加入覆土材料中混合均匀之后,再将漂白 粉加入覆土材料中并调节含水量和混合均匀之后,用塑料薄膜盖紧进行灭菌消毒处理 1-2天后即可。

2、所述覆土材料的含水量:应该在覆土前一天将覆土材料的含水量调节为70~75%。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是;漂白粉作为一种通用的消毒剂(漂白粉亦经常作为 自来水的灭菌消毒剂用途),本发明采用其作为食用菌覆土材料的消毒剂用,完全可以取 代福尔马林,其效果比使用福尔马林更好,能实现减少甚至避免福尔马林的农残问题,以 及解决了覆土后易出现大面积的霉菌和大面积的胡桃内状菌等杂菌的感染造成食用菌减 产或绝收的问题,且该方法操作容易无污染,消毒用料成本轻,从而容易实现有利环保及 有利高品质食用菌的丰产栽培效果。

(四)、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本发明的这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 阶段消毒管理的栽培新方法(或为一种用于食用菌生产的覆土材料的灭菌消毒方法),该方 法仍包括以下常规工艺步骤:一是备料(包括原料准备和菌种制作等);二是原料处理; 三是选择菇房,并对菇房按常规方法进行消毒后备用;四是培养料进菇房上床并进行第二 次发酵;五是分床并播种(即接种);六是培养料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即培养料接种后 进行培养,待菌丝走透后进行覆土管理和其他管理;七是采收成品菇。其中在进行培养料 菌丝培养及覆土管理步骤中,常用的覆土材料的用料是采用田底土、泥炭土或人造土(取 河泥、塘泥并加入牛粪粉和石灰粉进行堆沤制成),其特征是:在待菌丝走透后进行覆土 管理步骤时,是使用漂白粉代替福尔马林作为消毒材料,当覆±材料覆盖厚度为2~3厘 米时,所述漂白粉消毒材料的用量是每平方米菇床使用1.25-1 75公斤(如3斤左右)。

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时,其上述方法特征可以进一步具体为:

1、所述使用漂白粉消毒材料的具体消毒方法是指:在覆土材料制作过程中,在对覆 土材料使用石灰进行调节酸碱度时,即在将石灰加入(混入)覆土材料中混合均匀之后(可 用拖拉机耕均匀),再将漂白粉加入(混入)覆土材料中并调节含水量和混合均匀之后(仍 可用拖拉机耕均匀),用塑料薄膜盖紧进行灭菌消毒处理1-2天(如一天)后即可。

2、所述覆土材料的含水量:应该在覆土前一天将覆土材料的含水量调节为70~75%。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