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其包括传输单元、铺网单元以及固结单元。该铺网单元用于在该传输单元上形成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至少由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与该亲水性纤维层上下层叠而成。该传输单元用于按照预定传输方向输送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该固结单元用于提供至少一束脉冲热气流,该至少一束脉冲热气流用于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喷射冲击,以使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的热熔性纤维软化,并将软化后的热熔性纤维带入该亲水性纤维层内形成固结点。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制备工艺以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53501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金红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38110.2

  • 申请日2011-12-23

  • 分类号D04H1/559(20120101);D04H1/70(20120101);D04H1/42(20120101);

  • 代理机构44269 深圳市维邦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王昌花

  • 地址 215126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胜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43:0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9-03

    授权

    授权

  • 2012-09-0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D04H1/559 申请日:201112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7-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背景技术

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大都具有热熔性,即加热到一定温度后会软化熔融,变成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粘流体,冷却后又重新固化,变成固体。热粘合非织造工艺就是利用热熔性高分子聚合物材料的这一特性,使纤维网受热后部分纤维或热熔粉末软化熔融,纤维间产生粘连,冷却后纤维网得到加固而成为热粘合非织造材料。目前广泛使用的热粘合工艺主要包括热熔粘合法、热轧粘合法和超声波粘合法,其中以热熔粘合和热轧粘合法的应用最为广泛。

热熔粘合法一般采用热风穿透式的烘箱干燥的方式,其工艺过程是在纤维开松混合过程前将热熔纤维或聚合物粉末掺杂在主体纤维中,使其与主体纤维一同经过开松、混合和梳理而均匀分布在纤网中,然后利用热风加热以使纤网中的热熔纤维或聚合物粉末受热熔融,熔体发生流动并凝结在纤维交叉点上,达到粘合主体纤网的目的。热轧粘合法也是利用热熔性聚合物的受热熔融、流动和凝结来达到粘合纤网的目的。其与热熔法不同的是,它以热轧辊的形式取代热熔粘合法的烘箱来实现对非织造布纤网的热粘合。该工艺过程是将疏松的纤网输送到一对加热的轧辊之间,随着纤网从轧点中通过,使纤维受到来自轧辊的热和压力作用,发生熔融并在纤维间的交叉点处形成熔接,从而实现对纤网的固结而成布。

在现有生产工艺中,无论采用上述的热熔方式或者热压方式来生产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在加工过程中都很容易出现熔融后的热熔性纤维彼此之间发生粘连成片或成条的现象,从而在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热熔区域或者热压区域形成硬块,这些硬块不但影响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手感,而且形成的硬块区域会大大影响到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柔软性能以及吸水性能,从而导致制得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使用性能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实为必要。

一种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其包括:传输单元,其包括托持网帘;铺网单元,其包括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以及亲水性纤维铺网机,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用于输出第一热熔性纤维流以形成第一热熔性纤维层,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用于输出亲水性纤维流以形成亲水性纤维层,该铺网单元用于在该托持网帘上形成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至少由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与该亲水性纤维层上下层叠而成,该托持网帘用于按照预定传输方向输送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固结单元,其用于提供至少一束脉冲热气流,该至少一束脉冲热气流用于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喷射冲击,以使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的热熔性纤维软化,并将软化后的热熔性纤维带入该亲水性纤维层内形成固结点。

一种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制备工艺,其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多束纤维流,该多数纤维流包括第一热熔性纤维流以及亲水性纤维流,该第一热熔性纤维流用于形成第一热熔纤维层,该亲水性纤维流用于形成亲水性纤维层,利用该多束纤维流在托持网帘上形成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至少由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与该亲水性纤维层上下层叠而成;提供一固结单元,所述固结单元用于喷射至少一束脉冲热气流,利用该至少一束脉冲热气流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喷射,以使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表层的热熔性纤维软化发粘,并在该至少一束脉冲热气流的带动下沿着该脉冲热气流的喷射方向弯曲转向并进入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的内部形成固结点。

一种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其包括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以及亲水性纤维层,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与该亲水性纤维层上下层叠设置,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表面具有沿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厚度方向延伸的微孔,在该微孔处,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的热熔性纤维沿该微孔延伸进入该亲水性纤维层内与该亲水性纤维层形成热粘固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其通过采用脉冲热空气射流来对包含有热熔性纤维材料的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固结,使该热熔性纤维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冲击下先软化发粘,然后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带动下向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的厚度方向发生弯曲转向,并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带动下进入到下层的纤维层中并与下层纤维层中的纤维粘接固结。并且由于本发明所使用的热空气射流是以脉冲的形式对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冲击固结,因此,在无纺布纤维复合体的前进方向上不会形成连续的热熔区域,避免了热熔性纤维粘连成片或成条的现象,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喷射口的分布密度、分布方式以及热空气射流的脉冲频率,来控制无纺布纤维复合体中的固结点的密度及分布,以此来控制所制得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柔软度以及蓬松性能。另外,在该复合无纺布固结设备的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冲击下,在无纺布纤维复合体的被冲击区域,沿其厚度方向会形成细微的冲击孔洞,并且热熔性纤维的转向还会导致该被冲击孔洞附近的纤维沿厚度方向的纤维排布密度高于其它区域,沿长度方向的纤维排布密度低于其它区域,这样的纤维结构可以很好的提高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吸水速率。更进一步的,在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热空气射流冲击固结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节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的固结单元所喷射的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冲击强度以及脉冲热空气射流的直径来控制热熔性纤维层中被软化的热熔纤维进入到亲水性纤维层内的深度以及冲击孔洞的直径,以使制得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铺网单元以及固结单元。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中的铺网单元的第一种变形方式。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中的铺网单元的第二种变形方式。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中的铺网单元的第三种变形方式。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中的铺网单元的第四种变形方式。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中的铺网单元的第五种变形方式。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中的固结单元的变形方式,其中该固结单元中包括气体源以及壳体。

图8是图7所示的气体源与壳体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气体源与壳体的配合关系截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100传输单元10托持网帘11铺网单元20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第一热熔性纤维流211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亲水性纤维流221亲水性纤维层222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第二热熔性纤维流231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固结单元30热气源31气体发生装置311脉冲阀门312喷射口32,321抽真空设备33,330脉冲热空气射流34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40A,40B气体源310侧壁313气体出口314壳体320热空气射流322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见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100,其包括传输单元10、铺网单元20以及固结单元30。

该传输单元10包括托持网帘11,该传输单元10用于将形成在该托持网帘11上的纤维复合体传送到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100的各个工段,以对该纤维复合体进行加工处理。

该铺网单元20用于在该托持网帘11上铺设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铺网单元20包括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以及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其中,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用于输出第一热熔性纤维流211以形成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用于输出亲水性纤维流221以形成亲水性纤维层222,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与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相互配合以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A,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A由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与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上下层叠而成。

优选的,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为热熔性纤维熔喷装置,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为成纤机。

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与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的配合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进行设计,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与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可以沿着该传输单元10的传输方向前后设置,这样,工作时,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会先在该托持网帘11上铺设亲水性纤维层222,然后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在该托持网帘11的带动下沿着该传输单元10的传输方向前进,当该亲水性纤维层222来到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的下方时,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在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上层叠铺设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以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A。

可以理解的,如图2所示,在该铺网单元20的第一种变形方式中,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相对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可以呈一定倾角设置,以使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输出的第一热熔性纤维流211与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输出的亲水性纤维流221在到达该托持网帘11之前形成合流,从而直接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A。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与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变形,只要能够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A即可。

更进一步的,该铺网单元20还可以包括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其用于输出第二热熔性纤维流231以形成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该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与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以及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相互配合以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以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为中间层、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分别叠设在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两侧的具有三层夹心结构的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

当然,该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与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以及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的配合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工艺进行设计,如图3所示,在该铺网单元20的第二种变形方式中,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沿着该传输单元10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工作时,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先在该托持网帘11上铺设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然后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在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上层叠铺设亲水性纤维层222,接着该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再在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上层叠铺设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从而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

可以理解的,如图4所示,在该铺网单元20的第三种变形方式中,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与该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对称的位于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的两侧,并分别相对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呈一定倾角设置,以使该第一热熔性纤维流211、亲水性纤维流221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流231在到达该托持网帘11之前形成以该亲水性纤维流221为中间层的三层夹心结构的合流,从而直接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三者的相对位置还可以进行其他形式的变形,如图5所示,在该铺网单元20的第四种变形方式中,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的相对位置在图4所示的基础上,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与该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在垂直于该托持网帘11的方向上交错设置,以使该第一热熔性纤维流211先与该亲水性纤维流221形成两层结构的合流,然后使该第二热熔性纤维流231再与该两层合流在到达该托持网帘11前形成以该亲水性纤维流221为中间层的三层夹心结构的合流,最终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的相对位置可以在图5所示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变形,如图6所示,在该铺网单元20的第五种变形方式中,使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相对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呈一定倾角设置,以使该第一热熔性纤维流211与该亲水性纤维流221在到达该托持网帘11之前形成两层结构的合流,然后在该两层合流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与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层叠的两层结构后,再设置该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使该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形成在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上,从而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

可以理解的,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三者的相对位置关系还可以有其它形式的变形,只要能够在该托持网帘11上形成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即可。

优选的,该第一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1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铺网机23铺网所使用的纤维为热熔性长纤维,该亲水性纤维铺网机22铺网所使用的纤维为亲水性短纤维,其中该热熔性长纤维选自聚烯烃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氨酯纤维等熔喷纤维及其混合,该亲水性短纤维选自绒毛浆、棉、木棉、椰壳纤维、甲壳质纤维、海藻纤维、苎麻、黄麻、亚麻、羊毛、丝等天然纤维及其混合以及粘胶纤维等具有亲水性的人造纤维及其混合。

优选的,该亲水性纤维层222的纤维密度小于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的纤维密度。

可以理解的,构成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与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的纤维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该固结单元30包括热气源31、多个喷射口32以及抽真空设备33,该固结单元30用于对由该铺网单元20所铺设的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进行脉冲热空气射流冲击固结以形成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在此,以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中具有两层结构的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A为例来介绍该固结单元30各个部件的作用。

该热气源31用于提供能够使热熔性纤维软化发粘的脉冲热气流。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热气源31包括气体发生装置311以及脉冲阀门312。其中,该气体发生装置311用于产生能够使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内的热熔性纤维软化发粘的热气体,该脉冲阀门312用于控制释放该气体发生装置311所产生的热气体,以发出能够使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内的热熔性纤维软化发粘的脉冲热气流。

在本发明中,该热气源31所喷射出来的热空气的温度并不局限于某一温度范围,其取决于需要进行固结的热熔性纤维材料的软化熔融温度,一般来讲,该热气源31所喷射出来的热空气的温度大致在70~350℃范围内时,可以满足使大多数热熔性纤维软化发粘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在本发明中,只要能够产生使热熔性纤维软化发粘的脉冲热气流的气源装置都可以适用于本发明。

该多个喷射口32与该热气源31相连通,用于供该热气源31所发出的脉冲热气流通过以形成多束微细的脉冲热空气射流34。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多个喷射口32设置在托持网帘11的上方并垂直朝向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以使由该喷射口32喷射出的脉冲热空气射流34能够对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进行垂直冲击。当然,该喷射口32也可以不垂直朝向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设置。

在本发明中,通过控制该喷射口32相对于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分布密度以及排布方式,可以控制固结处理后的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中固结点的密度以及固结点在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中的分布方式,以此来控制复合无纺布吸收体产品的柔软度以及蓬松性能。

在工作时,该多个喷射口32所喷射出来的脉冲热空气射流34在对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热熔性纤维进行冲击的过程中,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热熔性纤维,尤其是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表层纤维,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作用下会软化发粘,并且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软化发粘的表层纤维会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冲击下,顺着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冲击方向发生弯曲转向,并由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带入到下层的亲水性纤维层222中,冷却后,进入到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内的纤维就会与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产生粘接点,从而将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与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固结在一起。并且,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冲击下,在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的被冲击区域沿其厚度方向会形成细微的冲击孔洞,由于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纤维在冲击下发生弯曲转向,所以该区域附近的纤维沿厚度方向的纤维排布密度高于其它区域,沿长度方向的纤维排布密度低于其它区域,这样的纤维结构可以很好的提高由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所制成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吸水速率。

当使用该固结单元30对以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为中间层、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以及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分别叠设在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两侧的三层夹心结构的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进行固结时,可以将该喷射口32设置在该托持网帘11的两侧,以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的两面都进行热空气冲击固结,从而可以形成具有良好吸水性能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可以用作一次性吸水性卫生用品的基材,如湿巾、尿布等。

更进一步的,在该固结单元30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进行热空气射流冲击固结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节该固结单元30所喷射的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冲击强度来控制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及/或该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中被软化的热熔纤维进入到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内的深度,以使制得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200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当然,当所制备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200具有外观要求时,为了避免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在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中所造成的冲击孔洞在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的表面留下明显的热加工痕迹,可以通过控制该喷射口32的内径来控制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直径,优选的,该喷射口32的内径小于1mm。

该抽真空设备33位于该托持网帘11的下方并与该多个喷射口32相对设置。该抽真空设备33用于对该多个喷射口32喷射出来的脉冲热空气射流34进行导向,以提高该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方向性以及冲击强度。

可以理解的,当该多个喷射口32所喷射出来的脉冲热空气射流34的射出速度以及冲击强度能够满足工艺要求时,该抽真空设备33也可以省略。

请参见图7至图9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该固结单元30的另一种结构,其包括气体源310以及壳体320。

该气体源310大致呈圆柱状,其具有侧壁313,在该侧壁313上开设有沿该气体源310的轴向呈条状延伸的气体出口314,该气体源310通过该气体出口314向外界输出热气体。

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该气体出口314还可以是多个,并且在该侧壁313上沿该气体源310的轴向间隔分布。

该壳体320为中空的圆柱状,其套设在该气体源310的侧壁313上并可相对该气体源310转动。

该壳体320上开设有与该气体出口314相互对应的喷射口321,在该壳体320相对该气体源310转动到某一位置时,该喷射口321与该气体出口314可以相重合,此时由该气体出口314输出的热气体经由该喷射口321射向外部以形成热空气射流322。

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壳体320相对静止,该气体源310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在该壳体320内转动,通过设定该气体源310的转动速度来设定该喷射口321与该气体出口314重合的间隔时间,以使得该热空气射流322呈脉冲形式向外喷射。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使该气体源310相对静止,并使其气体出口314朝向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然后设置使该壳体320转动,通过设置该壳体320的转动速度来设定该喷射口321与该气体出口314重合的间隔时间,以使得该热空气射流322呈脉冲形式向外喷射。

可以理解的是,还可以使该气体源310与该壳体320分别具有不同的转动速度,只要分别控制该气体源310与该壳体320的旋转速度,以使该气体出口314在朝向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时,正好与该喷射口321相重合以向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发射该热空气射流322即可。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该壳体320的喷射口321与该气体源310的气体出口314处于相重合的状态时,该壳体320与该气体源310之间也可以相对静止,只需要控制该气体源310按照一定的频率发射脉冲热气流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壳体320与该气体源310之间可以通过密封圈、润滑油等机械领域常用的密封形式进行密封,以保证当该气体源310的气体出口314在与该喷射口321不相重合时,该气体源310所提供的热气体不会由该壳体320与该气体源310的配合间隙中泄露。

当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A进行固结处理时,将该固结单元30设置在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上方,并使该壳体320的喷射口321朝向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启动该气体源310使其在该壳体320内转动,在该气体源310的气体出口314与该喷射口321相重合时,该喷射口321内就会喷射出热空气射流322以对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热熔性纤维进行冲击,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热熔性纤维,尤其是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的表层纤维,在该热空气射流322的作用下会软化发粘,并且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软化发粘的表层纤维会在该热空气射流322的冲击下,顺着该热空气射流322的冲击方向发生弯曲转向,并由该热空气射流322带入到下层的亲水性纤维层222中,冷却后,进入到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内的纤维就会与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产生粘接点,从而将该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与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固结在一起。

可以理解的是,该固结单元30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进行固结处理时,也可以在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的下方设置与该喷射口321相对应的抽真空设备330,通过该抽真空设备330来对由该喷射口321内喷射出来的热空气射流322进行导向,以提高该热空气射流322的方向性以及冲击强度。

当然,当固结处理的是以该亲水性纤维层222为中间层的三层夹心结构的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时,需要在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的两侧均设置该固结单元30以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B的两面都进行热空气冲击固结,从而可以形成具有良好吸水性能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同样的,可以通过调节该壳体320与该气体源310的相对转动速度来设定该热空气射流322的脉冲频率,以及调节该气体源310向外界释放热空气的速度来控制该热空气射流322的冲击强度,从而来控制第一热熔性纤维层212及或该第二热熔性纤维层232中被软化的热熔纤维进入到该亲水性纤维层222内的深度,以使制得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200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当然,同样可以通过控制该喷射口321的内径来控制该热空气射流322的直径,以避免该热空气射流322在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中所形成的冲击孔洞在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40的表面留下明显的热加工痕迹。

本发明还涉及使用上述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制备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工艺以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采用热空气射流来代表由固结单元所喷射出来的热气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本发明所提供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所喷射的热气流仅为热空气,其还可以是任何能够在加热状态下对无纺布纤维进行软化冲击的气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工艺及复合无纺布吸收体,其通过采用脉冲热空气射流来对包含有热熔性纤维材料的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固结,使该热熔性纤维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冲击下先软化发粘,然后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带动下向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的厚度方向发生弯曲转向,并在该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带动下进入到下层的纤维层中并与下层纤维层中的纤维粘接固结。并且由于本发明所使用的热空气射流是以脉冲的形式对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冲击固结,因此,在无纺布纤维复合体的前进方向上不会形成连续的热熔区域,避免了热熔性纤维粘连成片或成条的现象,并且还可以通过控制喷射口的分布密度、分布方式以及热空气射流的脉冲频率,来控制无纺布纤维复合体中的固结点的密度及分布,以此来控制所制得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柔软度以及蓬松性能。另外,在该复合无纺布固结设备的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冲击下,在无纺布纤维复合体的被冲击区域,沿其厚度方向会形成细微的冲击孔洞,并且热熔性纤维的转向还会导致该被冲击孔洞附近的纤维沿厚度方向的纤维排布密度高于其它区域,沿长度方向的纤维排布密度低于其它区域,这样的纤维结构可以很好的提高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的吸水速率。更进一步的,在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对该无纺布纤维复合体进行热空气射流冲击固结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调节该复合无纺布吸收体生产设备的固结单元所喷射的脉冲热空气射流的冲击强度以及脉冲热空气射流的直径来控制热熔性纤维层中被软化的热熔纤维进入到亲水性纤维层内的深度以及冲击孔洞的直径,以使制得的复合无纺布吸收体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发明精神内做其它变化。故,这些依据本发明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