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

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

摘要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特别涉及“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15-40份,预混合物B5-20份,预混合物C30-40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15-50份,甜菜碱500-20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45-100份,磷酸酯维生素C5-70份,左旋咪唑5-20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10-20%的半胱胺10-15份,类黄酮15-50份;高效投入产出比的社会效益,本发明所涉及的“新陈代谢双向调控”机理指导研发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能使畜、禽、水产动物提高增重率20%以上,抗病力提高40%以上。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880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郭军;王维林;

    申请/专利号CN201110418746.0

  • 发明设计人 郭军;王维林;

    申请日2011-12-14

  • 分类号A23K1/16;

  • 代理机构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赵荣之

  • 地址 402460 重庆市荣昌县畜牧兽医局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25:47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12-07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23K1/16 授权公告日:20130424 终止日期:20171214 申请日:20111214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4-24

    授权

    授权

  • 2012-07-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23K1/16 申请日:201112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6-1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畜牧领域,特别涉及饲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近年来,畜牧业的发展受到越来越多因素制约:1人畜争地矛盾突出,养殖用地更加紧缺;2人口增加和工业用粮增加,人畜争粮矛盾突出,饲料缺额巨大;3)快速促生长养殖,导致畜产品品质下降;4)生态环保标准的递增制约养殖业的规模发展。上述不可逆的转变已成不争的事实。大力推行城乡一体化的中国不可能只顾走工商业高速发展,而弱化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不平衡之路。畜牧业路在何方?现在已到了重新审视畜牧业资源禀赋,着力以创新技术调整畜牧业结构的时候了。控制养殖规模,走节粮低碳,无害高效现代养殖业之路是畜牧业发展必然之势。

    节粮低碳,无害高效,非仅靠饲料消化率、吸收率的提高。机体摄入的营养中,仅有20%-40%被机体吸收,其余均通过代谢排出体外。营养转换成畜产品的比值与“营养转化率”呈正相关。所以,如何提高动物机体的 “营养转化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动物生长是由遗传、营养和激素综合调控。在固定的遗传、营养模式下,动物机体的生长激素(GH)、胰岛素I(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GF)、甲状腺素(T3、T4)等,及类固醇水平对生长速度具有非常高的相关性。为此,上世纪80~90年代对外源激素、类固醇、肾上腺受体激动剂、精神药品等,在饲料中使用达到高潮。对人体安全出现危害取缔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业及个人,均致力研发能取代违禁品的新技术、新产品。虽然畜产品残留和人体危害问题可以降低,但畜、禽促生长效果次于外源激素。

在内分泌系统对动物生长的调控中,鲜有将提升促进性因子和耗竭抑制性因子联合运用制备成提升“营养转化率”的产品,即使存在,其促生长效果始终难以达到外源性激素水平。

    下丘脑在分泌“促进性因子”同时,伴生着“抑制性因子”的分泌。生长激素(GH)的释放量和维持时间取决于(GHRH)和(SS)这两种肽类激素的兴奋和抑制程度的双向调控。GHRH是脉冲释放调控GH分泌的脉冲释放峰值,SS控制着GH的基线分泌水平。如仅提升促进性因子GHRH的分泌,同时不耗竭抑制性因SS,其结果是生长激素的分泌量和维持时间提升空间有限,促生长强化作用不是很强。然而外源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进入细胞,直接发挥强化作用,不受SS的基线水平制约,内、外源激素的促生长效果当然无法比拟。

    单相调控新陈代谢,使内源激素达到外源激素的促生长效果,从机理到实践都是不可能的。只有用提升性因子促进“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多分泌和延长维持时间,同时用耗竭性因子抑制“生长抑素(SS)”的分泌量及维持时间,在“提升”性和“耗竭”性因子“一增一减”的双向调控下,内源激素的分泌量和维持时间才可能与外源激素更为接近γ氨基丁酸和类黄酮的配用,能提高整体免疫系统功能,可抑制消化道中抑制素的分泌,而使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增加,升高母源蛋白水平,大大活跃T淋巴细胞的活动,调节呼吸频率,提高抗缺氧能力,有效提高抗应激能力,改善睡眠质量,使机体抗病能力大幅提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其通过提升促进性因子和耗竭抑制性因子两者结合实现动物的生长,其促生长效果明显,抗病能力极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 15-40份,预混合物B 5-20份,预混合物C 30-40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15-50份,甜菜碱500-20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45-100份,磷酸酯维生素C 5-70份,左旋咪唑5-20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10-20%的半胱胺10-15份,类黄酮15-50份。

进一步,所述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 25份;预混合物B 10份;预混合物C 30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30份,甜菜碱10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60份,磷酸酯维生素C 15份,左旋咪唑10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10-20%的半胱胺15份;类黄酮25份。

进一步,所述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 20份,预混合物B 10份,预混合物C 33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30份,甜菜碱,12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50份,磷酸酯维生素C ,20份,左旋咪唑10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10-20%的半胱胺10份,类黄酮20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饲料,其具有提升促进性因子和耗竭抑制性因子双重功能,其促生长效果明显,抗病能力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含有所述的饲料添加剂的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饲料中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0.05-4%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高效投入产出比的社会效益,本发明所涉的“新陈代谢双向调控”机理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能使畜、禽、水产动物提高增重率20%以上,以猪为例,每头每天可多增重50~300克,全期投入成本80元,出栏时可多获纯利170元。在不多占土地、不扩大养殖规模、不与人争粮、不增加固定资产投入的前提下,出栏一头商品猪,相当于未采用本技术产品饲养1.5~2头商品猪的纯利润。国家统计局发布2010年全国出栏商品猪6.7亿头,2006年至2011年连续6年出栏商品猪和仔猪平均单价:商品猪单价12.72元/公斤,仔猪单价12.88元/公斤。用本技术产品,全国养猪业每年可多获纯收益1140亿元左右,加上禽、草食动物、水产动物、特色养殖等产业,全国养殖业每年可多增加纯收益4000亿元左右。本发明能提高抗病力40%以上,在饲料中可少添或不添“抗生素”,能有效减少或彻底解决畜产品抗生素残留。本技术产品打破了传统设计理念,充分挖掘出了畜禽遗传赋予的“抗病潜力”和“生长潜力”,对饲料添加剂的理解将重新定义。此项技术开发运用,将突破传统养殖业制约瓶颈,跨越式进入节粮低碳、无害高效现代养殖业之路,对于养殖业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添加剂的制备

1 配方一

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 15份,预混合物B 5份,预混合物C 30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15份,甜菜碱5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45份,磷酸酯维生素C 5份,左旋咪唑5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10%的半胱胺10份,类黄酮15份。

2 配方二

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 40份,预混合物B 20份,预混合物C 40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50份,甜菜碱20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100份,磷酸酯维生素C 70份,左旋咪唑20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20%的半胱胺15份,类黄酮50份。

3 配方三

所述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 25份;预混合物B 10份;预混合物C 30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30份,甜菜碱10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60份,磷酸酯维生素C 15份,左旋咪唑10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10%的半胱胺15份;类黄酮25份。

4 配方四

所述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预混合物A 20份,预混合物B 10份,预混合物C 33份;其中,所述预混合物A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人参皂甙30份,甜菜碱1200份;所述预混合物B按重量份计由以下组分组成:γ-氨基丁酸50份,磷酸酯维生素C20份,左旋咪唑10份;所述预混合物C由质量分数为20%的半胱胺10份,类黄酮20份。

实施例2 含有所述饲料添加剂的饲料

1 饲料一

将实施例1中的“配方一”A、B、C预混合物加载体,得“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 本添加剂在全价饲料中配比为0.1%。

 2 饲料二

将实施例1中的“配方二”A、B、C预混合物加载体,得“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本添加剂在全价饲料中配比为0.15%。

3 饲料三

将实施例1中的“配方三”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得含有饲料添加剂的饲料,所述饲料中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0.15%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的饲料添加剂。

 4 饲料四

将实施例1中的“配方四”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得含有饲料添加剂的饲料,所述饲料中含有按重量百分比计0.2%的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的饲料添加剂。

上述饲料的制备均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将配方量各组分充分混匀后进行调制并制粒。

实施例3含有所述饲料添加剂的饲料的应用

1、猪新陈代谢单向、双向调控试验

(1)时间2011年8月11日开始至9月11日结束,养殖场在重庆市荣昌县学学猪场。

   (2)材料与方法:

    A、试验猪品种:荣约杂交一代,每头平均25公斤左右生长猪,40头,分为4组,每组10头。

    B、试验设计: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试剂,试验1组仅添加实施例1中“配方一”中的预混合物A作添加剂。试验2组仅添加实施例1中“配方一”中的预混合物C作添加剂。试验3组以“配方一”作饲料添加剂。

C、试验用饲料:采用双胞胎集团金苹果颗粒商品料。

D、饲养管理:疫病防控按生产群体执行,用自由落体式饲糟供饲,自由饮水器供水。

   (3)试验结果:

试验1组仅单向调控新陈代谢,比对照组提高增重率9.68%,差异显著。实验2组的“活性物质”添加组(试验2组)单向调控新陈代谢,比对照组提高增重率8.06%,差异显著。试验3组双向调控新陈代谢,比试验1组提高增重率13.9%,比试验2组提高增重率15.7%,比对照组提高增重率25%。虽然不是完全叠加效应,新陈代谢单向调控与双向调控之间的促增重效果差异是极显著的。从临床观察,试验3组对拉稀下痢病抵抗力强于试验1组和2组,明显强于对照组。

、兔新陈代谢双向调控试验

   (1)时间:2011年9月9日开始至10月8日结束,共30天,试验养殖场在重庆市荣昌县荣华兔场。

   (2)材料与方法:

    A、试验品种:比利时肉兔40只,分对照组和和试验组,每组20只,对照组起始总重17.75公斤,试验组起始总重17公斤。

    B、试验设计:实验组用饲料二喂养,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

    C、试验用饲料:基础饲料采用白信乐商品兔颗粒饲料。

    D、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按生产群体执行,用圆形饲料槽供饲,自由饮水组供水,人工供饲青饲料。

   (3)试验结果:

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增重率25.7%,球虫发病率降低34%,提示了“饲料添加剂”的使用不仅能提升25%以上增重率,明显降低常见病发病率34%。

、鹅新陈代谢双向调控试验

   (1)时间:2011年8月15日开始至10月20日,共65天,养殖场在重庆市荣昌县道君鹅场。

   (2)材料和方法:

A、1日龄四川白鹅200只,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只。

    B、试验设计:试验组用所述饲料四,对照组用基础饲料喂养。

    C、试验用饲料:基础饲料采用正大商品肉鸭颗粒饲料。

    D、饲养管理:疾病防控按生产群体执行,用长条形饲槽供饲,自由饮水器供水,人工供饲青饲料。

   (3)试验结果:

(4)生化指标测试:经西南大学、荣昌县人民医院、永荣矿务局总医院对道君鹅场试验组和对照组,四川白鹅采血测试:血清中生长(试验组比对照组含量提高30.1%,总甲状腺素含量提31.6%,胰岛素含量提17.6%,生长抑素含量下降43.2%,血液中红细胞含量提高33.33%,血清中免疫球蛋白1GA含量提高了127.9%。

    生化指标水平的变化,从机理层面诠释了“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对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促进性因子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对生长抑素(5S)抑制性因子具有显著的耗竭作用,新陈代谢“一增一减”的结果使增重率大幅提升了20%以上。

    血清中1GA和血液中红细胞含量分别提高了127.9%和33.33%,使粘膜免疫系统和红细胞免疫系统得以强力提升。饲料中不需添加“抗生素”,不仅解决了“抗生素”在畜产品中的残留问题,还提高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对细菌性、病毒性及其他微生物性传染病和常见病发病率降低40%

    提示:“代谢双调控抗病促长增效饲料添加剂”是无抗无害、节粮低碳、优质高效、充分挖掘遗传赋予畜禽的“抗病潜力”和“生长潜力”的有效技术产品保障。

另外“饲料三”的应用数据如下。其中,实验组为以饲料三喂养的动物,空白组为以基础饲料喂养的动物。

    1)四川省资中县李井镇猪场,本地母猪与长白公猪杂交一代商品猪,规模120头。实验期30天。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每天多增重215克,提高增重率26.8%,饲料报酬,对照组1:3.48,试验组1:2.93,发病率下降45%。

    2)云南省宾川县克宇猪场,DLY(洋三元)杂效商品猪,规模200头。实验期30天。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每天多增重113克,提高增重率25.7%,饲料报酬,对照组1:3.4,1:2.9,发病率下降43%。

3)重庆市荣昌县四妹猪场,荣昌母猪与约克公猪杂交一代商品猪,规格350头。实验期30天。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每天多增重103克,提高增重23.6%,饲料报酬,对照组1:3.52,发病率下降29%。

    4)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辉态贸易公司猪场,DLY(洋三元)杂交商品猪。规模1200头,试验期30天。试验组比对照组每头每天增重184克,提高增重率25.3%,饲料报酬,对照组1:3.15,试验组1:2.82,发病率下降41%。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