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

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

摘要

一种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零部件加工,b、放样、划线、切割和制孔,c、零部件的矫正,d、钢柱组装,e、钢结构焊接和f、钢结构涂装。本发明的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具有制作步骤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工程质量安全可靠和降低工程成本的优点。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46560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5-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五冶集团上海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547624.7

  • 发明设计人 陈和平;陈小东;徐桂兰;冯娜;

    申请日2010-11-17

  • 分类号E04G21/00;B23K9/095;B23K9/16;B23K9/18;

  • 代理机构上海天协和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张荣义

  • 地址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铁力路250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5:08:35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9-02

    授权

    授权

  • 2013-09-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E04G21/00 申请日:2010111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5-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结构制作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苯加氢装置的工艺较特殊,其系统复杂,设备多,系统本身压力、温度较高,泵设备不允许空转。苯加氢工程主要分为中心控制室及变电所、精制装置、给排水工程、空压站、储运设施(罐区及泵房)、全厂供电及全厂照明、火炬和工程的附属设施,在这些设施的安装中有防雷、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其中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制作是整个电气(安装)系统中的重要环节。目前国内已建或在建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制作尚处于不规范阶段,存在着很多不科学、不合理的地方,制作过程繁杂、制作费用高。

因此已知的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存在着上述种种不便和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品质优良、安全可靠的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零部件加工,利用三维模型和其他电脑软件进行尺寸的精确放样,充分根据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焊接接头形式和零件的规格、尺寸进行合理的余量预留,配料应遵循先主件,后附件,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料,充分合理利用材料,根据施工图纸及梁的跨度、自重要求,在梁的腹板上设置预起拱,预起拱采取弧线起拱,以保证最终梁拱度的验收要求;

b、放样、划线、切割和制孔,号料前核对钢材规格、材质,并复查钢材表面质量,如发现钢材不平,有锈蚀、油漆等污物,矫正清理后再号料,号料要留有切割余量,切割前将钢材切割区表面的污物清除干净,切割后清除熔渣和飞溅物,钢板放平垫稳,割缝下面留有空隙,直条板下料上多头直条机切割,圆弧板下料上数控切割机,横隔板及其内孔采用数控火焰切割机切割,以保证切割精度,切割时防止缺口,主要受力构件的零件边缘不允许有缺口,一般构件的零件边缘缺口不大于2mm,超标缺陷进行补焊及打磨光滑,否则不准流入下道工序;钢柱与梁连接孔和吊车梁与自动板连接孔由三维数控钻床制孔,吊车梁端头板和连接板孔由数控平面钻床制孔,制成的螺栓孔为正圆柱形,并垂直于所在位置的钢材表面,倾斜度小于1/20,其孔周边无毛刺,破裂,喇叭口或凹凸的痕迹,切屑清除干净;接料坡口的度数控制在规定值的±5°范围内;

c、零部件的矫正,对剪切或火焰切割后的扭曲、弯曲的零件和前道弯曲变形会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零件采用机械矫正即冷矫正和火焰矫正即热矫正;机械矫正前清理钢材表面的熔渣等附着物,剪切的反口修平,防止在机械积压时陷入钢材内,形成麻坑,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超过900℃,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前,不得锤击钢料和用水急冷,冷矫时缓慢加力,室温不宜低于-5℃,冷矫总变形率不得大于2%时冲击值不满足要求的拉力杆件不得冷矫,矫正后的钢材表面没有明显的凹痕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且不大于钢板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d、钢柱组装,钢柱在测平的钢模架上组装,柱底面到平台牛腿支撑面的距离预留焊接收缩余量,钢柱组装的基准面以柱身轴线和平台牛腿支撑上平面为准,斜支撑以交汇线为准,钢柱平台牛腿较长时施焊前做好加固措施,防止焊接变形,牛腿与钢柱焊接时,上翼缘焊缝属于受拉区,焊缝焊透,并作超声波探伤,连接面平直,板边,孔边无毛刺以保证摩擦面密贴接触,摩擦面不得有氧化铁,油漆,油污及泥土;

e、钢结构焊接,其中: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Ar-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参数:

 f、钢结构涂装,钢柱、吊车梁、屋面梁钢结构件涂装,其中:钢结构底漆使用水性无机锌涂料,涂装两道,其干膜厚度100μm;过渡层漆使用环氧连接漆,干膜厚度25μm;中间漆使用环氧云铁中涂料,干膜厚度30μm;面漆使用可复涂聚氨酯面漆,涂装两道,其干膜厚度30μm;涂装采用高压无气喷涂;边角处的预涂和局部修补可采用刷涂法和滚涂法;所有构件在出厂前均喷涂底漆,喷砂除锈完成后至底漆喷涂时间间隔不得大于3小时。

本发明的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钢柱组装的连接面平直中,由轧制型钢制作的钢平台的柱梁对接时选择相近端面高度,以免控制错边。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钢柱组装的连接面平直中,钢平台的盖板在组装前在校平机上校平以消除应力,减少焊接后的应力集中造成变形。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d钢柱组装的连接面平直中,对钢平台表面局部平面度成品校正时,以烤梅花点的形式进行火焰校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制作步骤设计合理、操作简单;

2、工程质量安全可靠;

3、降低工程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的苯加氢工程苯加氢主装置钢结构框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零部件加工,利用三维模型和其他电脑软件进行尺寸的精确放样,充分根据焊接方法、焊接顺序、焊接接头形式和零件的规格、尺寸进行合理的余量预留,配料应遵循先主件,后附件,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料,充分合理利用材料,根据施工图纸及梁的跨度、自重要求,在梁的腹板上设置预起拱,预起拱采取弧线起拱,以保证最终梁拱度的验收要求;

b、放样、划线、切割和制孔,号料前核对钢材规格、材质,并复查钢材表面质量,如发现钢材不平,有锈蚀、油漆等污物,矫正清理后再号料,号料要留有切割余量,切割前将钢材切割区表面的污物清除干净,切割后清除熔渣和飞溅物,钢板放平垫稳,割缝下面留有空隙,直条板下料上多头直条机切割,圆弧板下料上数控切割机,横隔板及其内孔采用数控火焰切割机切割,以保证切割精度,切割时防止缺口,主要受力构件的零件边缘不允许有缺口,一般构件的零件边缘缺口不大于2mm,超标缺陷进行补焊及打磨光滑,否则不准流入下道工序;钢柱与梁连接孔和吊车梁与自动板连接孔由三维数控钻床制孔,吊车梁端头板和连接板孔由数控平面钻床制孔,制成的螺栓孔为正圆柱形,并垂直于所在位置的钢材表面,倾斜度小于1/20,其孔周边无毛刺,破裂,喇叭口或凹凸的痕迹,切屑清除干净;接料坡口的度数控制在规定值的±5°范围内;

c、零部件的矫正,对剪切或火焰切割后的扭曲、弯曲的零件和前道弯曲变形会影响下道工序质量的零件采用机械矫正即冷矫正和火焰矫正即热矫正;机械矫正前清理钢材表面的熔渣等附着物,剪切的反口修平,防止在机械积压时陷入钢材内,形成麻坑,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热矫正时,加热温度不超过900℃,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自然冷却,降至室温前,不得锤击钢料和用水急冷,冷矫时缓慢加力,室温不宜低于-5℃,冷矫总变形率不得大于2%时冲击值不满足要求的拉力杆件不得冷矫,矫正后的钢材表面没有明显的凹痕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大于0.5mm,且不大于钢板厚度负允许偏差的1/2;

d、钢柱组装,钢柱在测平的钢模架上组装,柱底面到平台牛腿支撑面的距离预留焊接收缩余量,钢柱组装的基准面以柱身轴线和平台牛腿支撑上平面为准,斜支撑以交汇线为准,钢柱平台牛腿较长时施焊前做好加固措施,防止焊接变形,牛腿与钢柱焊接时,上翼缘焊缝属于受拉区,焊缝焊透,并作超声波探伤,连接面平直,板边,孔边无毛刺以保证摩擦面密贴接触,摩擦面不得有氧化铁,油漆,油污及泥土;所述钢平台的柱梁是轧制型钢,而轧制型钢的端面高度往往有正负偏差,其对接时要选择相近端面高度,以免控制错边;钢平台的盖板在组装前在校平机上校平以消除应力,减少焊接后的应力集中造成变形;对钢平台表面局部平面度成品校正时,以烤梅花点的形式进行火焰校正。

e、钢结构焊接,其中:

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见表1;

表1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见表2;

表2埋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Ar-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参数见表3;

表3Ar-CO2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参数

f、钢结构涂装,钢柱、吊车梁、屋面梁钢结构件涂装,其中:钢结构底漆使用水性无机锌涂料,涂装两道,其干膜厚度100μm;过渡层漆使用环氧连接漆,干膜厚度25μm;中间漆使用环氧云铁中涂料,干膜厚度30μm;面漆使用可复涂聚氨酯面漆,涂装两道,其干膜厚度30μm;涂装采用高压无气喷涂;边角处的预涂和局部修补可采用刷涂法和滚涂法;所有构件在出厂前均喷涂底漆,喷砂除锈完成后至底漆喷涂时间间隔不得大于3小时。

以上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发明之用,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发明的范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