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预熔渣及其制备方法

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预熔渣及其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预熔渣及其制备方法,其组成:CaO:30%~40%,Al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3-12

    授权

    授权

  • 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21C7/06 申请日:20100907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4-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炼钢精炼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合渣金间外加 电场无污染脱氧处理用的预熔渣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钢的洁净度严重地影响着钢的性能和质量,而决定钢洁净度的因素 很多,冶炼过程的脱氧操作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为了去除钢中的氧,传 统的脱氧方法主要以脱氧剂直接脱氧为主,真空脱氧起辅助作用,由于 脱氧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全部处在钢液中,因此无法彻底的避免对钢 液造成污染。随着人们对钢的洁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脱氧方法 已无法满足人们的要求。降低甚至避免脱氧产物对钢液的污染是降低钢 中全氧含量,提高产品表面和内在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解决这些 问题,就必须将钢中的氧有方向的引出熔体,于是许多冶金学家提出了 一些新的脱氧方法。

冶金工作者尝试了电化学脱氧方法来进行金属液的脱氧。其中主要 的方法集中于利用氧化锆固体电解质,通过外加电势法、混合导体法和 浓差电池短路法等将氧离子加以定向引导,使之与气体脱氧剂如氢气、 一氧化碳或金属脱氧剂反应,生成无害的水、二氧化碳或将氧化产物留 在熔体之外,达到不污染金属液的目的。这些研究思路体现在公开号为 CN1215759A、CN1187542A和CN1335413A的中国发明专利技术中, 以及公开号为CN2432220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尽管利用固体 电解质为传导介质的脱氧方法具有无污染、脱氧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也 存在设备复杂、成本较高、不易在现场推广等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针对己有工艺存在的问题,在固体电解质无污染 脱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无污染脱氧方法:渣金间外加直流电场 脱氧法,即用炉渣代替固体电解质,在渣金间施加电场来强化脱氧,通 过控制氧离子在熔渣体系中的传导方向和速度,从而实现金属液的无污 染脱氧。其研究思路体现在一些专利文献中,如公开号为CN1453371A、 CN101235430A和CN101457276A等中国发明专利。这些方法具有设备 简单、可连续作业、无需脱氧剂等优点。

对于渣金间外加电场脱氧法来讲,选择合理的熔渣体系,是整个技 术的关键之一,关系着是否能够将钢液中的氧脱到预期的水平。这就要 求熔渣具有良好的氧离子迁移能力、良好的导电性、合适的粘度、合适 的熔点、均匀稳定的化学成分等特点。这些研究思路体现在公开号为CN 101435009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案中。尽管其发明中介绍的熔渣具有熔 点低,熔化速度快,流动性好,氧离子电导率高等特点,但其熔渣对FeO 成分含量要求比较苛刻,实验及生产时不易控制,熔渣稳定性较差;同 时此合成熔渣为粉末状,在冶炼过程中损失严重,会造成粉尘污染;另 外此合成熔渣粉末表面张力大,与钢液接触需较长的熔化时间,利用率 较低,不易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合于 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用的高效无污染预熔渣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渣系设计时,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a、熔渣需具有良好的氧离子迁移能力,如果渣中氧离子在电场下的 迁移速度太慢,这种脱氧方法就没有实际应用的价值。另外氧离子在渣 中阴阳离子迁移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即氧离子的迁移数越大越好, 它关系到实验的成功与否。

b、熔渣需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选用导电能力强的渣系,则渣中离子 较多,有利于电化学反应的进行。

c、选用阳离子电解电位比较高的渣系,使外加电场的调节范围更宽。

d、考虑熔渣成分的蒸气压,在实验温度下应不易挥发或者少量挥发; 否则挥发造成渣成分的变化,影响脱氧,同时不利于实操作。

e、熔渣应具有合适的粘度,粘度太大,熔渣流动性不好,不适宜离 子迁移;粘度太小也不利于脱氧控制。

f、熔渣的成分要均匀一致,保证化学性质稳定,对钢包内衬侵蚀要 轻微。

按上述设计思路进行开发,本发明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预熔 渣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

CaO:30%~40%,Al2O3:30%~40%,MgO:10%~12%,

SiO2:<3%,FeO:1%~15%,Fe2O3:1%~10%,

其它不可避免的杂质<1%,各组分质量百分比之和为100%。

本发明预熔渣的粒度为2~40mm。

本发明预熔渣的成分均匀稳定性好,具有低熔点(1300℃~1400℃), 粘度适宜(0.5~2Pa·S),流动性好,熔化速度快,电导率高等特点。渣 中合适的CaO、Al2O3含量,致使预熔过程中生成低熔点的Ca12Al7,保 证此预熔渣具有较低的熔点和较快的熔化速度;预熔渣中10%~12%的 MgO,能够提高熔渣的电导率,并且可以适宜地增加熔渣的粘度;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在熔融渣中主要与氧离子形成硅氧根离子,这对氧离 子迁移是不利的,但少量的SiO2可以提高熔渣流动性,保证此预熔渣具 有适宜的粘度;由于Fe2O3的存在,为熔渣提供了大量电子空位,增大了 熔渣电子电导率,再加上熔渣适宜的FeO含量,从而使熔渣具有很好的 氧离子电导率;此预熔渣为块状(粒度:2~40mm),表面张力小,使用 过程中能迅速被钢液熔侵、熔化,使用过程中无粉尘污染,利用率、收 得率高,具有良好的节能和环保效果。另外使用此预熔渣,对现有工艺 改造小,成本低,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

本发明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预熔渣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组 成:

(1)配料

熔渣的配制过程是按熔渣成分将原料称重配料。本预熔渣使用的原 料为小粒白灰、铝粉、氧化铁鳞和MgO粉末。其中小粒白灰成分为CaO: 85~93%、MgO<5%、P2O5<0.05、SiO2<1%;铝粉成分为Al>99%、其 他杂质<1%;氧化铁鳞成分为FeO:60%~65%、Fe2O3:30%~35%; MgO粉末成分为MgO>99.5%、其他杂质<0.5%。

(2)混料

原料配好以后,经破碎,放入混料机内混料30min,使其充分混匀。

(3)加热熔融

将混好的原料装入加热炉内,升温至1200℃-1550℃高温下,并持 续15-30min使其完全熔融,确保炉渣成分均匀,在热态下把渣空冷至 室温,得到熔块。

(4)破碎

将熔块破碎成粒度为2~40mm的预熔渣块。

本发明预熔渣的生产方法简单,只需将原料按配比混匀、熔化、破 碎即可,无需制成粉末再与其他粉末料剂混合。使用本发明预熔渣进行 渣金间外加电场脱氧无粉尘污染,利用率、收得率高,在30min之内可 将钢液中氧含量由初始的600ppm脱至40ppm,而且操作方便,成本低廉, 特别适于在30~350吨钢包的精炼设施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预熔渣的熔点测试图。

附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预熔渣的熔速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将破碎后的小粒白灰和氧化铁鳞与铝粉及MgO粉末按一定比例配料 后,放入混料机内混料30min,然后放入加热炉将原料加热至熔化,并 保持10min以确保炉渣成分均匀,再将熔融渣空冷至室温,最后将熔块 破碎成粒度为2~40mm的预熔渣块。预熔渣成分及工艺见表1。

表1本发明实施例预熔渣的成分及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渣金间外加电场无污染脱氧预熔渣在500Kg多功能感 应炉上进行了应用试验,将实施例预熔渣投放于IF钢钢液中,在预熔渣 与钢液间施加直流电场,具体应用效果见表2。

表2本发明实施例预熔渣的应用效果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