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高精密回转工作台

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高精密回转工作台

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高精密回转工作台,包括回转台体,回转台体上固定有内壳、涨紧套和轴承法兰,涨紧套安装在回转套内,内壳和回转台体之间设有力矩电机,内壳上端固定有读数头支架,内壳上固定有下分油轴,下分油轴下端与接油盘相连,接油盘上装有回油管;下分油轴和上分油轴相连,上分油轴固定在回转体上,回转体固定在回转套上,回转体下端装有角度编码器,回转体上端装有随行夹紧器、定位环和上盖板,定位环套设在随行夹紧器外;回转台体与力矩电机的定子相连,回转套与力矩电机的转子相连,回转套和回转体之间设有轴承,轴承外圈通过轴承法兰与回转台体相连。本发明结构简单、精度高、转数高、制动效果好。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3-06-26

    授权

    授权

  • 2012-06-13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23Q1/26 申请日:2010091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4-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精密回转工作台,具体涉及一种由内装式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高精、高速回转工作台,属于机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现有的回转工作台,一般采用传统的齿轮、涡轮蜗杆或端齿盘等传动机构,其机械结构复杂、冗长、故障多;且传动间隙无法消除、精度低、动态响应慢、噪音大、能耗高,无法满足高速、高精机床的需求。

由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回转工作台,传动结构简单、平稳、精度高、响应快,但其转数低、制动效果不明显,且回转工作台在切削加工时也会产生振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动机构驱动的回转工作台结构复杂、精度低、而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回转工作台转数低、制动效果不好,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精度高、转数高、制动效果好的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高精密回转工作台。

一种力矩电机直接驱动的高精密回转工作台,包括回转台体,回转台体上固定有内壳、涨紧套和轴承法兰,涨紧套安装在回转套内,内壳和回转台体之间设有力矩电机,内壳上端固定有读数头支架,内壳上固定有下分油轴,下分油轴下端与接油盘相连,接油盘上装有回油管;下分油轴和上分油轴相连,上分油轴固定在回转体上,回转体固定在回转套上,回转体下端装有角度编码器,回转体上端装有随行夹紧器、定位环和上盖板,定位环套设在随行夹紧器外;回转台体与力矩电机的定子相连,回转套与力矩电机的转子相连,回转套和回转体之间设有轴承,轴承外圈通过轴承法兰与回转台体相连。

内壳外圈开设有密封槽,内壳与涨紧套通过O型圈Ⅰ密封。

内壳侧壁上开设有进油管。

上分油轴与下分油轴中心开设有油路及气路。

回转体与上分油轴之间通过O型圈Ⅱ密封。

轴承为角接触球轴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力矩电机代替传统的机械传动,使传动链缩短,消除了反向间隙,其传动精度及稳定性有效提高;而回转套与内壳之间的制动装置,结构简单、与回转套接触面积大,能达到快速可靠制动的效果;油路和气路整合在回转工作台中心,结构简单,便于维护。

工作台采用液压涨套锁紧,定位精确,锁紧可靠;高转速、大扭矩电机的采用,使得回转工作台能实现高速运转,且承载大惯性冲击的能力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区域的仰视示意图。

图3为轴承润滑油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回转台体8,回转台体8上固定有内壳7、涨紧套9和轴承法兰13,涨紧套9通过间隙配合安装在回转套11内,内壳7和回转台体8之间设有力矩电机10,内壳7上端固定有读数头支架2, 

A、内壳7上固定有下分油轴4,下分油轴4下端与接油盘5相连,接油盘5上装有回油管12;下分油轴4和上分油轴15相连,上分油轴15固定在回转体1上,回转体1固定在回转套11上,回转体1下端装有角度编码器14,回转体1上端装有随行夹紧器18、定位环17和上盖板16,定位环17套设在随行夹紧器18外;

B、回转台体8与力矩电机10的定子相连,回转套11与力矩电机10的转子相连,回转套11和回转体1之间设有轴承3,轴承3外圈通过轴承法兰13与回转台体8相连。

内壳7外圈开设两个密封槽,内壳7与涨紧套9通过O型圈Ⅰ19密封。

内壳7侧壁上开设有进油管6。

如图2所示,上分油轴15与下分油轴4中心开设有油路21及气路20。

回转体1与上分油轴15之间通过O型圈Ⅱ22密封。

轴承3为角接触球轴承。

本发明中回转台体8与力矩电机10的定子连成一体,回转套11与力矩电机10的转子连成一体,回转体1固定在回转套11的端部,回转体1与回转套11通过轴承3连接成一个组件,轴承3外圈通过轴承法兰13与回转台体8相连;固定在回转套11上的力矩电机10的转子旋转,带动回转体1转动。

回转体1上装有用于工作台定位的随行夹紧器18与定位环17,通过气压检查工作台是否安装到位。

内壳7侧壁开设有进油管6;高压油通过进油管6进入封闭型腔,使涨紧套9发生弹性变形,挤压回转套11,通过涨紧套9与回转套11之间的摩擦力达到制动效果。

所述的上分油轴15和下分油轴4之间配合连接;接油盘5与下分油轴4相连接,回油管12焊接在接油盘5上。

如图2所示,下分油轴4内部开设有油路21及气路20,分别为定位夹紧油路、吹屑气路、定位检测气路、轴承润滑油路,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夹紧、润滑用油及吹屑、定位检测用气,经下分油轴4内部管路到达内部配油、配气槽,通过上分油轴15内部管路,到达上分油轴15和回转体1的结合面间的配油、配气槽,在经回转体1的内部通道,到达随行夹紧器18和轴承3处,下分油轴4和上分油轴15之间配油、配气槽的泄漏,经配油、配气槽两侧的回油、回气槽收集,通过内部通道,集中收集到接油盘5处,由回油管12排出。将多油路机构整合在回转工作台中部,把从液压和气压系统传过来的管道与工作台上附加装置相连。

所述的轴承3为角接触球轴承,转数高,工作中能够实现自动润滑。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