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电池模块和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在该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隔板;壳体,具有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开口;盖组件,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盖板;和电极端子,该电极端子被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且穿过所述盖板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电极端子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下端子板;覆盖所述下端子板的上部的上端子板;和端子紧固件,所述端子紧固件被容纳在所述下端子板和所述上端子板之间的空间中且穿过所述上端子板的上表面伸出。所述电池模块包括多个上述可再充电电池和汇流条。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76931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3-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SB锂摩托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15204.3

  • 发明设计人 金成培;

    申请日2011-07-25

  • 分类号H01M2/3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周艳玲;罗正云

  • 地址 韩国京畿道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38:40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03-25

    授权

    授权

  • 2013-03-13

    专利申请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H01M2/30 变更前: 变更后: 登记生效日:20130204 申请日:20110725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2-04-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M2/30 申请日:201107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3-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再充电电池、一种电池模块和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 

背景技术

不同于一次电池,可再充电电池被设计为通过将外部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形式并储存该化学能的充电过程进行再充电,并通过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形式以使用该电能的放电过程进行放电。 

可再充电电池的典型示例包括镍氢电池、镍镉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

一般而言,可再充电电池包括: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隔板的电极组件;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的壳体;和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用作通到壳体外部的电通路的电极端子。通过连接多个可再充电电池而形成大容量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能够被需要大量电力的设备使用,例如能够被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使用。这样,当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使用可再充电电池时,考虑到电导率和电化学腐蚀性,习惯上使用铝、铜等形成电极端子。另外,由于这些考虑,习惯上电极端子的尺寸被限制于预定尺寸。 

为了由可再充电电池形成电池模块,相邻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使用汇流条连接。当电极端子利用铝或铜形成时,在紧固汇流条和电极端子时,由于电极端子的低强度,汇流条和电极端子不能利用大转矩被紧固。 

从而,在存在很多振动和冲击的环境下,例如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当可再充电电池被形成为电池模块时,汇流条和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汇流条和电极端子利用低转矩被紧固)可能松脱,从而导致电池模块 的结构不稳定。 

公开在本背景技术部分中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增强对发明的背景的理解,因此上述信息可能包含不构成本国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方面致力于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具有改进的电极端子结构,从而允许在形成电池模块时将电极端子附接到汇流条时的增大的紧固力。该增大的紧固力减少由于外部振动和冲击导致的失效。另外,该增大的紧固力增加汇流条与电极端子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接触电阻。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方面致力于一种可再充电电池,其包括:电极组件,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介于该正电极和负电极之间的隔板;壳体,该壳体在一侧具有开口以容纳所述电极组件;盖组件,该盖组件包括覆盖所述壳体的所述开口的盖板;和电极端子,该电极端子被电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且通过穿过所述盖板伸出到所述壳体的外部。所述电极端子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极组件的第一端子板;覆盖所述第一端子板的一部分的第二端子板;和端子紧固件,所述端子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之间并穿过所述第二端子板伸出。所述端子紧固件的紧固部分可具有螺纹。 

所述端子紧固件可由与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的第二材料不同的第一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材料的强度大于所述第二材料的强度。所述第一材料的电导率可低于所述第二材料的电导率。所述第一材料可为不锈钢,并且所述第二材料可为铝或铜。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包括穿过所述盖板中的开口从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到所述壳体的外部的端子连接构件。所述端子连接构件可将所述第一端子板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并将所述第一端子板固定到所述盖板。所述电极端子可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盖板和所述第一端子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端子连接构件穿过所述连接板中的开口和所述第一端子板中的开口伸出。所述连接板可将所述第 一端子板电连接到所述盖板。所述电池还可包括在所述端子连接构件和所述盖板之间的衬垫,以将所述端子连接构件与所述盖板电隔离。 

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第一端子板可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侧壁,所述至少两个侧壁从所述底板伸出以将所述端子紧固件保持在所述至少两个侧壁之间。所述底板可具有槽部,并且所述端子紧固件可具有与所述槽部接合的突起。所述至少两个侧壁可包括沿所述底板的周界形成的四个侧壁。所述第一端子板的所述至少两个侧壁中的每一个可具有位于远离所述底板的端部的槽,并且所述第二端子板可包括位于侧部且用于接合所述槽的伸出部分。所述第二端子板可被焊接到所述第一端子板的所述至少两个侧壁。 

所述电极组件可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隔板。所述第一电极可被电联接到所述盖板。所述可再充电电池可进一步包括电联接到所述第二电极且与所述盖板电隔离的另外的电极端子。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致力于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多个上述可再充电电池;和将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第一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电联接到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第二可再充电电池的所述电极端子的汇流条。 

所述汇流条可通过汇流条紧固构件被固定到所述多个可再充电电池中的所述第一可再充电电池和所述第二可再充电电池中的每一个的所述第二端子板。 

所述紧固部分可具有螺纹,并且所述汇流条紧固构件可包括接合所述具有螺纹的紧固部分的螺母。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致力于一种用于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组件,所述电极端子组件包括:第一端子板,所述第一端子板被配置为被电联接到所述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组件;第二端子板,所述第二端子板被配置为通过所述第一端子板被电联接到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第二端子板具有穿过所述第二端子板的开口;和端子紧固件,所述端子紧固件位于所述第一端子板和所述第二端子板之间并包括穿过所述第二端子板中的所述开口伸出的紧固部分。 

附图说明

附图与说明书一起例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 

图2为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图3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4为例示出沿图1的线IV-IV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剖视图。 

图5为例示出沿图1的线V-V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剖视图。 

图6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紧固到相邻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汇流条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变型的紧固到相邻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汇流条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局部分解透视图。 

图9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使得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概念。然而,本发明可以以各种不同方式被实施,而不限于下面的示例性实施例。相似的附图标记在整个说明书中指代相似的组成元件。 

在整个本说明书以及随后的权利要求中,当描述元件被“联接”到另一 元件时,该元件可被“直接联接”到另一元件,或者该元件可通过第三元件被“电联接”到所述另一元件。 

图1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透视图,图2为沿图1的线II-II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包括电极组件10、容纳电极组件10的壳体20以及覆盖壳体20的开口的盖组件30。 

电极组件10包括正电极11、负电极12和隔板13。隔板13为介于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之间的绝缘体。电极组件10通过将正电极11、负电极12和隔板13一起卷绕而被形成为胶卷形状。然而,电极组件10不限于此,并可被形成为堆叠结构,在该堆叠结构中,形成为片的多个正电极、隔板和负电极被堆叠。 

正电极11和负电极12包括涂覆部分和未涂覆部分11a和12a,涂覆部分为活性物质被涂覆在用作集流体的薄板上的区域,未涂覆部分11a和12a为没有涂覆活性物质的区域。正电极11的未涂覆部分11a沿正电极11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形成在正电极11的一个侧端,负电极12的未涂覆部分12a沿负电极12的长度方向(y轴方向)形成在与正电极11的所述一个侧端相对的负电极12的另一个侧端。 

壳体20被形成为具有敞开的中心(即,内部空间)的近似矩形的平行六面体形状,该内部空间为容纳电极组件10的空间。壳体20还具有在该壳体20的一侧的开口。 

盖组件30包括盖板35,该盖板35为适于覆盖所述开口的薄板。盖板35包括适于允许将电解质溶液注入到壳体20的内部空间的电解质溶液注入端口31a,以及用于排放在壳体20内产生的气体的排气孔32a。盖组件30包括密封塞31和排气板32。密封塞31被安装在电解质溶液注入端口31a中以密封该端口。排气板32被安装在排气孔32a中并适于在电池内产生过度压力和/或温度时被打开以排放气体。例如,排气板32可具有槽口,当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升高到预定(或设定)压力时该槽口破裂打开。根据 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盖组件30还包括可变形板33和用于使电池短路的短路接线片34,因此减小由于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的增大而导致的爆炸或着火的风险。 

电极端子60和70穿过盖板35,并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0,以形成电极组件10和电池外部之间的电通路。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正极端子60包括上端子板62(例如,第二端子板)、下端子板63(例如,第一端子板)、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和正极端子紧固件61,负极端子70包括上端子板72、下端子板73、负极端子连接构件75和负极端子紧固件71。 

电极组件10的正极未涂覆部分11a和负极未涂覆部分12a被分别连接到正极引线接线片41和负极引线接线片42。正极引线接线片41和负极引线接线片42被分别连接到正极端子60和负极端子70。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穿过盖板35以连接正极引线接线片41和正极端子60的下端子板63。负极端子连接构件75穿过盖板35以连接负极引线接线片42和负极端子70的下端子板73。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可分别将下端子板63和73固定到盖板35。正极端子60的下端子板63被连接到正极端子60的上端子板62。负极端子70的下端子板73被连接到负极端子70的上端子板72。电极端子60和70在下面更详细地进行描述。 

下绝缘构件51和52被提供为将连接到电池组件10的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以及引线接线片41和42与壳体20和盖板35绝缘。下绝缘构件51和52位于正、负极引线接线片41和42与盖板35之间,正、负极引线接线片41和42的周界接触或者可选地被分别部分地嵌入下绝缘构件51和52中。进一步,正、负极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的周界接触或者可选地被分别部分地嵌入下绝缘构件51和52中。利用这种构造,引线接线片41和42以及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可由绝缘构件51和52支撑,并且相应的引线接线片41和42与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之间的连接可是稳固的,另外,引线接线片41和42以及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可与壳体20和盖板35绝缘。 

衬垫53和54被安装在盖板35与相应的正、负极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 之间,并密封相应的正、负极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与盖板35之间的空间。衬垫53和54可由绝缘材料形成,因此可将正、负极端子连接构件65和75中的每一个与盖板35电绝缘。 

在正极端子60侧,连接板64被安装在下端子板63与盖板35之间。一通孔(例如,孔)在连接板64中,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延伸通过该孔且被连接到下端子板63,并且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的顶部具有铆钉形状,从而允许其作为铆钉被联接到下端子板63。尽管示出和描述了铆钉形状,但任何合适的装置和/或方法可被用于联接这些部件。连接板64可由具有良好电导率的材料(例如铝或铜)形成。连接板64紧密接触盖板35,将正极端子60和盖板35电连接。 

如上所述,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盖组件30包括可变形板33和短路接线片34。可变形板33被安装在形成在盖板35中的短路孔33a中。可变形板33被电连接到盖板35,该盖板35被电连接到正极端子60。短路接线片34覆盖短路孔33a,并被电连接到负极端子70。上绝缘构件55位于短路接线片34和盖板35之间,以将短路接线片34与盖板35电绝缘。 

可变形板33在电池的正常工作期间朝向壳体20的内部空间弯曲。然而,如果可再充电电池100的内部压力(例如,由于过充电)升高到设定压力以上时,可变形板33朝向电池的外部变形,并电接触短路接线片34。因此,当内部压力升高到设定压力以上时,可变形板33和短路接线片34彼此电连接,从而导致短路,由此防止或减少由于内部压力的增大而导致的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爆炸和/或着火。尽管在短路时产生的热,可变形板33具有足够的厚度以维持短路状态。 

下文中,将参照图3至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结构。 

图3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4为例示出沿图1的线IV-IV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剖视图。图5为例示出沿图1的线V-V截取的可再充电电池的 电极端子的剖视图。图3至图5仅例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正极端子60。然而,负极端子70可具有与正极端子60的结构类似的结构。因此,下文将描述正极端子60,并将简要描述负极端子70的可与正极端子60不同的部分。 

参照图3至图5,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的正极端子60包括上端子板(即,第二端子板)62、下端子板(即,第一端子板)63、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和正极端子紧固件61。 

如上所述,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穿过盖板35和连接板64中的孔(例如,通孔)延伸到盖组件30的外部。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例如通过具有铆钉形状被联接到下端子板63。下端子板63包括形成在两侧的一对侧壁63b。正极端子紧固件61被容纳(即,放置)在侧壁63b之间的空间内。上端子板62被联接到下端子板63,因此,正极端子紧固件61位于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之间,从而固定正极端子紧固件61以使其不动。 

正极端子60的下端子板63包括底板63a、在底板63a中的通孔和彼此相对且沿盖板35的宽度方向(x轴方向)关于所述孔对称的一对侧壁63b。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的一部分在底板63a的通孔中。底板63a通过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的铆钉形状的部分联接到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从而将连接板64连接到底板63a和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一对侧壁63b具有在它们之间的空间,并且正极端子紧固件61坐落在该空间中。 

第一槽部形成在底板63a的两侧(没有形成侧壁63b的侧部),并且形成在正极端子紧固件61上的突起被插入该第一槽部中。进一步,第二槽部(或槽)形成在每个侧壁63的顶部,并且上端子板62的边缘部分被插入该第二槽部中。通过形成这些槽部,正极端子紧固件61、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可被容易地组装,并且在它们被组装之后,正极端子紧固件61和上端子板62的旋转和移动受到抑制。 

形成在底板63a和侧壁63b中的槽部的位置和尺寸不限于例示的示例,并且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负极端子70的下端子板(即,第二端子板)73具有与正极端子60的下 端子板(即,第二端子板)63类似的结构。然而,短路接线片34和上绝缘构件55代替连接板64被安装在下端子板73和盖板35之间。另外,如上所述,在短路接线片34和上绝缘构件55的每一个中形成有孔。负极端子连接构件75和下端子板73通过负极端子连接构件75的延伸通过所述通孔的铆钉形状的部分(或任何其它合适的联接部件的方法和/或装置)联接在一起。 

正极端子紧固件61包括容纳(即,坐落)在下端子板63之中和/或之上的插入部分61b和从插入部分61b的一侧伸出的紧固部分61a。插入部分61b具有与下端子板63的一对侧壁63b之间的距离近似相同的宽度。插入部分61b包括被形成为与下端子板63的底板63a的第一槽部对应的突起。参照图4,插入部分61b的突起被插入下端子板63的底板63a的第一槽部中,以防止正极端子紧固件61横向运动,即,沿x轴或y轴方向旋转。 

紧固部分61a向外延伸到与下端子板63接触的一侧的相对侧。螺纹在正极端子紧固件61的紧固部分61a上。当多个可再充电电池100被组成为电池模块时,相邻的可再充电电池被汇流条连接。通过将汇流条紧固和固定到相应的电池的端子紧固件上,相邻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60和70可被稳定地连接。 

在图3至图5中,上端子板62为平坦的板,或者至少上端子板62的顶表面为平坦的。一孔在上端子板62中,从而正极端子紧固件61的紧固部分61a可延伸通过该孔。上端子板62具有伸出部分(例如,边缘部分),该伸出部分伸出到(都沿x轴方向)上端子板62的相对侧并对应于在下端子板63的每个侧壁63b的顶部的第二槽部。参照图4和图5,上端子板62覆盖正极端子紧固件61的插入部分61b,然后在上端子板62的相对侧的伸出部分(例如,通过激光)被焊接到在下端子板63的每个侧壁63b中的第二槽部。以此方式,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通过焊接它们的接触部分而被连接,并且因此上端子板62沿x轴和y轴方向的旋转和移动受到抑制。因此,在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被电连接的同时,容纳在下端子板63中(或坐落在下端子板63上)的正极端子紧固件61被稳定地固定。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可由具有高电导率的材料(例如铝或铜)制成。正极端子紧固件61可由具有高强度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 

因为不锈钢的电导率低于铝或铜的电导率,因此流过电极组件10、引线接线片41和正极端子连接构件65的电流通常不流过正极端子紧固件61,而是通过下端子板63被传递到上端子板62。 

因为不锈钢的强度相对大于铝或铜的强度,因此,即使在(使用汇流条紧固构件,例如螺母)将汇流条连接到正极端子紧固件61时施加相对大的转矩量,不锈钢紧固部分的变形或损坏的风险可被减小。 

不容易将由具有相对高强度和相对低电导率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的正极端子紧固件61直接(即,通过焊接)连接到由铝或铜制成的部件,例如下端子板63、连接板64、短路接线片34或盖板35。然而,如上所述,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正极端子60包括上端子板(例如,第二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例如,第一端子板)63,并且通过焊接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并利用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之间的正极端子紧固件61稳固地连接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正极端子紧固件61可被固定在上端子板62和下端子板63之间。 

图6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到两个相邻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汇流条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6,当通过将可再充电电池排成一行来形成电池模块时,汇流条80通常被用于连接相邻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60和70。本示例性实施例例示出通过汇流条80连接的两个相邻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60和70。 

汇流条80被形成为条形状,并具有一对端子孔,电极端子60和70的端子紧固件的紧固部分被分别插入所述一对端子孔中。如图6所示,在相邻可再充电电池的正极端子60和负极端子70被插入汇流条80的端子孔中之后,正极端子60和负极端子70通过汇流条紧固构件85被紧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在电极端子60和70的端子紧固件的紧固部分上存在螺纹。为了 将汇流条80紧固到所述螺纹,汇流条紧固构件85为在它的内表面中具有匹配螺纹的螺母。 

如上所述,电极端子60和70的端子紧固件由具有高强度的材料(例如不锈钢)制成,因此当将汇流条紧固构件85紧固到端子紧固件时,能够施加大转矩量。例如,如果端子紧固件用铝形成,则在使用大转矩量紧固汇流条紧固构件时,端子紧固件可因为铝的低强度而变形或损坏。然而,当端子紧固件由不锈钢制成时,与端子紧固件由诸如铝等较软的材料制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施加约两倍以上的转矩量。 

以此方式,通过用诸如不锈钢等具有高强度的材料来形成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端子60和70的端子紧固件,当通过将相邻的可再充电电池连接到汇流条80来形成电池模块时,大转矩量可被施加到汇流条紧固构件85。因此,由与下端子板和上端子板不同的材料制成的端子紧固件可被固定在下端子板和上端子板之间,并且电通路可形成在下端子板和上端子板之间,从而绕开端子紧固件。因此,即使在频繁发生振动和冲击的环境中使用电池模块,例如在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电动车辆中使用电池模块,可再充电电池之间的连接相对稳固,并且该结构防止或减少电池将与模块断开的可能性。 

由于用作电通路的上端子板62的上表面是平坦的,因此汇流条80与电极端子60和70之间的接触面积可增加。因此,汇流条80与电极端子60和70之间的接触电阻可减小,从而减少电能损失。 

图7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固定到四个相邻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汇流条的局部放大图。参照图7,当通过将可再充电电池排成一行来形成电池模块时,四个可再充电电池可使用一个汇流条80’连接。也就是,两个可再充电电池被布置为使得相邻的电极端子具有相同的极性,例如正极端子60,并且另外两个可再充电电池被布置为使得相邻的电极端子具有相同的极性,例如,负极端子70。第一组的两个电池与第二组的两个电池相邻,使得彼此相邻的第一组电池和第二组电池的端子具有不同的极性。以此方式,四个电极端子可通过一个汇流条连接。 

利用与上面类似的方法使用一个汇流条连接四个或更多个电极端子的构造可被使用。当利用这种构造连接可再充电电池时,通过将串联连接和并联连接混合来连接多个可再充电电池,能够形成高容量的电池模块。 

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当描述该示例性实施例时,与之前描述的那些实施例相同的构造和部件的说明可省略。 

图8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电极端子的局部分解透视图。图8例示出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正极端子160,且负极端子可具有与正极端子160类似的结构,因此负极端子的说明将被省略。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可再充电电池200的除了电极端子之外的其它元件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那些元件相同。也就是,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200包括:包括正电极、负电极和隔板的电极组件;容纳该电极组件的壳体;和包括覆盖壳体的开口的盖板的盖组件。然而,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电极端子的结构不同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极端子的结构。 

参照图8,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正极端子160包括上端子板(例如,第二端子板)162、下端子板(例如,第一端子板)163、正极端子连接构件165和正极端子紧固件161。正极端子连接构件165延伸通过盖板和连接板164的每一个中的孔,并伸出到盖组件的外部。正极端子连接构件165例如使用铆钉形状的部分被联接到下端子板163。下端子板163包括底板163a和侧壁163b。正极端子紧固件161具有插入部分161b。正极端子紧固件161的插入部分161b被容纳或坐落在被侧壁163b围住的空间内。 

上端子板162利用正极端子紧固件161的在上端子板162和下端子板163之间的插入部分161b被联接到下端子板163。槽部形成在下端子板163的侧壁163b的每一个的顶部处。上端子板162的边缘部分被插入到槽部中且联接到槽部。通过在边缘部分与槽部联接的地方执行激光焊接,上端子板162和下端子板163被固定。正极端子紧固件161的紧固部分161a穿过上端子板162伸出到与接触下端子板163的一侧相对的一侧。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侧壁163b沿底板163a的周界形成。因此,正极 端子紧固件161被容纳或坐落在由侧壁163b形成的空间内,并且上端子板162被联接和固定到下端子板163。因此,在下端子板163的底板163a中没有形成槽部的情况下,正极端子紧固件161能够被稳定地固定。 

图9为例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的剖视图。参照图9,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300具有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可再充电电池100的结构相似的结构。也就是,可再充电电池300包括:包括正电极11、负电极12和隔板13的电极组件10;容纳电极组件10的壳体20;包括覆盖壳体20的开口的盖板35的盖组件30;和延伸通过盖板35的电极端子260和270。进一步,电极端子260和270分别包括上端子板(例如,第二端子板)262和272、下端子板(例如,第一端子板)263和273、端子连接构件265和275以及电极端子紧固件261和271。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的盖组件30中,不包括如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可变形板。因此,不包括将正极端子260电连接到盖板35的连接板,并且在负极端子270中不包括短路接线片和上绝缘构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衬垫253和254(包括下衬垫253a和254a以及上衬垫253b和254b)包括绝缘材料,由此将端子连接构件265和275与盖板35绝缘,并将下端子板263和273与盖板35绝缘。由于省略了可变形板结构,相邻连接的电极端子之间的紧固力能够得到提高。 

尽管已经结合当前被认为实用的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应该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例,而是相反,旨在覆盖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等同设置。 

附图标记说明 

100、200、300:可再充电电池 

10:电极组件        11:正电极 

12:负电极          13:隔板 

20:壳体            30:盖组件 

31:密封塞            32:排气板 

33:可变形板          34:短路接线片 

35:盖板              41、42:引线接线片 

51、52:下绝缘构件    53、54、253、254:衬垫 

55:上绝缘构件        60、70、160、260、270:电极端子 

61、71、161、261、271:端子紧固件 

62、72、162、262、272:上端子板(例如,第二端子板) 

63、73、163、263、273:下端子板(例如,第一端子板) 

64、164:连接板 

65、75、165、265、275:端子连接构件 

80:汇流条            85:汇流条紧固构件 。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