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其智能钥匙的壳体上设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上设有与电源连接的电源模块、加密及存储模块、驱动无线通讯模块的驱动模块及总控模块,该无线通讯模块上设有SIM卡座;该壳体的前端外壳上设有与锁具感应的连接器;所述锁具的壳体内设有电锁、控制电路板及无线通讯模块。本发明所揭露门禁管理系统,其计算机后台、智能钥匙、锁具三者间均可双向的、多层次进行通讯及授权核准,锁具的开锁数据也会反馈至计算机后台进行保存,使用者也可通过智能钥匙对锁具进行加密,大大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能。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3218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珠海市银东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56897.8

  • 发明设计人 李虹;

    申请日2011-11-11

  • 分类号G07C9/00;

  • 代理机构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温旭

  • 地址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狮山路417号809房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30: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8-01-0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7C9/00 授权公告日:20151014 终止日期:20161111 申请日:2011111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5-10-14

    授权

    授权

  • 2012-12-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7C9/00 申请日:201111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25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门禁系统,具体的说是一种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门禁管理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口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过来的。传统的机械门锁仅仅是单纯的机械装置,无论结构设计多么合理,材料多么坚固,人们总能通过各种手段把它打开,安全性较低,而且对于其钥匙的管理十分麻烦,钥匙丢失或人员更换都要把锁具一起更换。

为解决上述问题,就出现了电子磁卡锁、电子密码锁、感应卡式门禁锁、指纹门禁锁等一系列集成电子、机械、通讯技术的新式门禁系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们对出入口通道的安全管理程度,使通道管理进入了电子时代。

其中,感应卡式门禁锁是我们生活中常见一种门禁管理系统,广泛的应用于酒店、办公室、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场所,但随着这种电子锁的不断应用,它本身的缺陷就逐渐暴露。感应卡式门禁锁中的计算机后台、感应卡、锁具三者间是单向的进行信息通讯,感应卡首先在计算机后台获得授权,取得对锁具的管理权限,在此期间感应卡可对锁具任意的进行开启,锁具的信息数据(如开锁时间、开锁次数)无法进行保存,计算机后台也无法对锁具进行管理,因此,其安全性较低。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后台、智能钥匙、锁具,所述智能钥匙包括壳体,该壳体上设输入模块,该输入模块与壳体内的电路板电性连接;该电路板上设有与电源连接的电源模块、加密及存储模块、驱动无线通讯模块的驱动模块及总控模块,该无线通讯模块上设有SIM卡座;该壳体的前端外壳上设有与锁具感应的连接器;

所述锁具包括壳体,该壳体内设有电锁、控制电路板及无线通讯模块;该壳体的一端开设有一凹槽,该凹槽内设有与智能钥匙上设置的连接器相感应的连接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钥匙的壳体上设有显示数据信息的显示屏,该显示屏与输入模块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入模块为按键盘,该按键盘上设有多个数字或字母按键、功能按键。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智能钥匙的无线通讯模块设有增强信号强度的天线,该天线设置于壳体的前端外壳上。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前端外壳上设有指示灯。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源为电池或外接电源。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具的无线通讯模块设有增强信号强度的天线,该天线外置于锁具的壳体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揭露的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其计算机后台、智能钥匙、锁具三者间均可双向的、多层次进行通讯及授权核准,管理者可通过计算机后台同时的对智能钥匙与锁具进行管理,锁具的开锁数据也会反馈至计算机后台进行保存,且在特定的场合中,使用者也可通过智能钥匙对锁具进行加密,大大提高了锁具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中的智能钥匙与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计算机后台101、智能钥匙102、锁具103、壳体(智能钥匙)104、显示屏105、输入模块106、电路板107、电源模块108、加密及存储模块109、无线通讯模块110、驱动模块111、总控模块112、SIM卡座113、前端外壳114、连接器(智能钥匙)115、工作指示灯116、电源117、壳体(锁具)118、凹槽119、天线(智能钥匙)120、天线(锁具)12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为本发明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的框架结构图。

该双向通讯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主要由计算机后台101、智能钥匙102与锁具103三部分组成,该计算机后台101为该系统的控制终端,用于授权智能钥匙102的开锁权限及管理锁具103,其结构原理与传统的电子门禁系统中的计算机后台一致,为已知技术,在此就不再进行赘述。

请参阅图2,为本发明双向通讯及多层授权核准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中的智能钥匙与锁具的结构示意图。

所述智能钥匙102包括壳体104,该壳体104上设有显示屏105与输入模块106,该显示屏105与输入模块106电性连接,用于显示各种数据信息,该输入模块106为按键盘,该按键盘上设有多个数字或字母按键、功能按键,便于使用者输入加密的密码或进行开锁操作。

该输入模块106与壳体104内的电路板107电性连接;该电路板107上设有与电源117连接的电源模块108、加密及存储模块109、驱动无线通讯模块110的驱动模块111及总控模块112,该无线通讯模块110上设有SIM卡座113,该SIM卡座113内放置SIM卡进行无线通讯,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可以采用其它无线通信技术予以替代,如CDMA通信、2.4G频段的无线通信模块等,在此就不一一列举。

在壳体104的前端外壳114上还设有与锁具103感应的连接器115及工作指示灯116。其中,所述电源117为电池或外接电源,但为了便于使用者携带智能钥匙102,采用电池(如可充的锂电池、锌锰干电池、纽扣式电池等)为较为优选方案。

所述锁具103包括壳体118,该壳体118内设有电锁、控制电路板及无线通讯模块(图未示)。该壳体118的一端开设有一放置智能钥匙102前端外壳114的凹槽119,该凹槽119内设有与智能钥匙102上设置的连接器115相感应的连接器(图未示)。

为了扩大智能钥匙102与锁具103的通讯范围,智能钥匙102的前端外壳114上设有天线120,锁具103的壳体外侧设有天线121。

在进行解锁时,使用者将智能钥匙102的前端外壳114插入锁具103的凹槽119内,锁具的连接器接收到智能钥匙102的授权码,并对该授权码进行验证,如符合授权信息,锁具103自动开启,同时,锁具103的相关数据信息(如开锁时间、开锁次数等)通过其内设的无线通讯模块发送至计算机后台101进行保存。

该系统中的智能钥匙102与锁具103均设有无线通讯模块,计算机后台101、智能钥匙102、锁具103三者间均可双向的进行通讯,在智能钥匙102丢失或发现了异常的开锁信息时,管理者可通过计算机后台101直接的对锁具103进行锁定或解除智能钥匙102的授权权限。同时,在一些特定场所,如酒店,使用者只允许自己对锁具103拥有开锁权限,那么使用者可通过智能钥匙102在锁具103内嵌入自己设定的密码,只有在拥有智能钥匙102和正确的密码时,才能开启锁具10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是依本发明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改,都被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覆盖。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