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事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法

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事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事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法。所述事件中心包括: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中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主题化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主题化模式,对采集模块获得的标准化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得到主题事件;处理决策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事件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分发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本发明通过事件中心采用总线结构方式采集处理事件,使得业务逻辑变得集中,并且服务易于扩展和维护。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4049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2-0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010238851.1

  • 发明设计人 应展伟;陈建聪;唐文波;

    申请日2010-07-26

  • 分类号H04L29/06(20060101);H04L12/56(20060101);H04L12/40(20060101);

  • 代理机构11243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许静

  • 地址 5101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南路208号全球通大厦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30:08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15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4L29/06 专利号:ZL2010102388511 申请日:20100726 授权公告日:20140903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9-03

    授权

    授权

  • 2012-03-2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29/06 申请日:20100726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0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信网络中的业务支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撑跨系统业 务联动的事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现跨系统的业务联动时,目前比较多的是采用系统间的接口进行点对 点的对接来实现的。接口的实现技术五花八门,主要包括:套接字(SOCKET) 方式,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方式以及消息 队列(MQ,Message Queue)方式等等。其中,MQ方式在业务支撑系统的接 口实现中被广泛应用,比如,IBM MQ中间件。IBM MQ中间件是一个通用的 产品,中间传输的可以是接口指令、可以是数据文件,是一种通用的消息中间 件。然而,各个系统的接口都是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的,各个系统的接口的规 范和标准以及实现技术都不一样,因此,在支撑跨系统的业务联动时,业务联 动受限于各个系统的接口能力,而且由于各个系统的处理逻辑是紧耦合的,业 务联动的灵活性很差,随着业务联动需求的增加,逐渐形成网状互联,形成蛛 网困境,后续维护困难。事件中心(EC,Event Center)的方案和点对点的接 口对接方式不同,采用类似于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中的企业服务总线(ESB,Enterprise Service Bus)对服务的管理 方式.事件中心是基于事件驱动架构(EDA,Event-Driven Architecture)实现的, 对所有系统保持中立,和企业服务总线一样,采用总线结构。

现有技术中的跨系统业务联动支撑方案采用接口进行点对点对接方式实 现,形成了网状结构,这种方案存在如下问题:

1、数据交换和应用调用是点对点的直接连接,这种紧密耦合方式造成了 系统间的网状互联,形成蛛网结构,不利于扩展和维护,难以快速响应市场需 求,支撑市场的快速行动。

2、系统间直连造成业务逻辑分散,没有统一的业务视图和整体流程的自 动化(局部可能有自动化流程),不利于后续的业务管理和服务支撑。

3、没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业务逻辑分散,导致质量管理和业务监控实 现非常困难,业务运行质量难以管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事件中心 及其事件处理方法,通过事件中心采用总线结构方式采集处理事件,使得业务 逻辑变得集中,并且服务易于扩展和维护。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方案如下:

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事件中心,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中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 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

主题化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主题化模式,对采集模块获得的标准化 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得到主题事件;

处理决策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事件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 策略;

分发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

优选地,上述事件中心中,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注册单元,用于注册事件采集器以及事件采集器的事件采集能力;

订阅单元,用于根据事件响应处理器对主题事件的订阅申请,确定主题事 件对应的相关原始事件,并向所述相关原始事件对应的各个事件采集器订阅所 述相关原始事件;

采集网关,用于被动接收与所述事件中心存在订阅关系的事件采集器主动 上报的原始事件,以及根据主题化处理的需求,通过主动查询相关事件采集器, 获得所述相关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基于各个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 事件,生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

优选地,上述事件中心中,所述主题化模块包括处理单元和规则引擎单元;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激发模式单元,用于从一个源事件激发得到一个新的事件;

合并模式单元,用于将至少两个源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形成一个新的事件;

拆分模式单元,用于将一个源事件进行拆分处理,形成至少两个新的事件;

过滤模式单元,用于对源事件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掉不需要进行主题化处 理的事件;

心跳模式单元,用于在源事件未周期性地激发出一个新的事件时,产生一 用于标识业务情况异常的异常事件,如,系统状态监控为该类型事件;

组合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激发模式单元、合并模式单元、拆分模式单元、 过滤模式单元和心跳模式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单元,对源事件进行处理,得到新 的事件;

所述规则引擎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针对标准化事件的主题化模式, 调用所述处理单元对标准化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得到主题事件。

优选地,上述事件中心中,

所述处理决策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预定的事件响应设置、事件流量设置 和事件响应处理器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所述响应策略包括是否立 即响应和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式,其中,所述事件流转模式包括发布订 阅模式和定向路由模式;

所述分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式,将所 述主题事件分发至对应的事件响应处理器进行处理。

优选地,上述事件中心中,还包括:

事件存储模块,用于按照业务优先级信息,确定所述采集模块获得的标准 化事件的级别,并存储到具有对应优先级的事件存储队列中;以及根据事件存 储队列的优先级和事件存储队列中的事件数量,确定事件存储队列对应的分发 调度线程的数量,所述分发调度线程用于调度所述事件存储队列中的标准化事 件至所述主题化模块进行主题化处理。

优选地,上述事件中心中,还包括:

事件归档模块,用于对所述响应策略剔除后的主题事件或响应策略处理后 的结果进行归档管理;

质量管理模块,用于对与所述事件中心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健康度进行评估 管理;

跟踪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事件中心中的其它模块进行跟踪,记录所述其 它模块的工作状态。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事件中心的事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网络中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成具有统一格 式的标准化事件;

按照预先设定的主题化模式,对采集模块获得的标准化事件进行主题化处 理,得到主题事件;

按照预先设定的事件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

根据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

优选地,上述的事件处理方法中,

在所述获取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 事件之前,还包括:注册事件采集器以及事件采集器的事件采集能力;根据事 件响应处理器对主题事件的订阅申请,确定主题事件对应的相关原始事件,并 向所述相关原始事件对应的各个事件采集器订阅所述相关原始事件;

所述获取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 件,包括:被动接收与所述事件中心存在订阅关系的事件采集器主动上报的原 始事件,以及根据主题化处理的需求,通过主动查询相关事件采集器,获得所 述相关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基于各个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 生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

优选地,上述的事件处理方法中,

所述主题化处理包括:

激发处理,从一个源事件激发得到一个新的事件;

合并处理,将至少两个源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形成一个新的事件;

拆分处理,将一个源事件进行拆分处理,形成至少两个新的事件;

过滤处理,对源事件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掉不需要进行主题化处理的事件;

心跳处理,在源事件未周期性地激发出一个新的事件时,产生一用于标识 业务情况异常的异常事件;以及,

组合处理,用于利用所述激发处理、合并处理、拆分处理、过滤处理和心 跳处理中的至少两种处理方式,对源事件进行处理,得到新的事件。

优选地,上述的事件处理方法中,

所述按照预先设定的事件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包括:根 据预定的事件响应设置、事件流量设置和事件响应处理器设置,确定主题事件 的响应策略,所述响应策略包括是否立即响应和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 式,其中,所述事件流转模式包括发布订阅模式和定向路由模式;

所述根据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包括:根据所 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式,将所述主题事件分发至对应的事件响应处理器进 行处理。

优选地,上述的事件处理方法中,还包括:

在所述获取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 事件后,进一步按照业务优先级信息,确定所述采集模块获得的标准化事件的 级别,并存储到具有对应优先级的事件存储队列中;以及根据事件存储队列的 优先级和事件存储队列中的事件数量,确定事件存储队列对应的分发调度线程 的数量,所述分发调度线程用于调度所述事件存储队列中的标准化事件进行主 题化处理。

优选地,上述的事件处理方法中,还包括:

对所述响应策略剔除后的主题事件或响应策略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归档管 理;

对与所述事件中心关联的各个系统的健康度进行评估管理;以及

对所述事件中心中的其它模块进行跟踪,记录所述其它模块的工作状态。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事件中心 及其事件处理方法,通过中间件的模式,整合相关的异构系统,并采集事件数 据,并对采集的原始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然后进行发布订阅,或是事件流转, 最终通过处理协议服务于第三方系统。本实施例的事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 法,通过事件中心采用总线结构方式采集处理事件,最终形成服务接口的解耦, 事件的深度挖掘,统一的服务标准接口,使得业务逻辑变得集中,易于服务的 扩展和维护,加快了服务的响应速度,标准化了服务接口,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并且,事件中心采用的是总线结构,独立于各个系统,是松耦合结构,跨系统 的业务联动只需要在事件中心中进行相关的开发和设置即可,在业务需求发生 变化时,也只需要在事件中心范围内修改设置和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事件中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事件中心的事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事件中心在网络中的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事件中心的总体功能框架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标准化事件的参数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布订阅模式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定向路由模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事件中心的采集模块的采集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事件中心的事件存储模块的存储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线程分发调度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主题化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决策模块的处理决策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主题事件分发控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事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法,由 网络中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向事件中心上报事件,事件中心集中对事件进行 采集和处理,使得业务逻辑变得集中,服务易于扩展和维护,并且加快了服务 的响应速度,标准化了服务接口,提高了质量和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通过 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首先,请参照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事件中心10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获取网络中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 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

主题化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主题化模式,对采集模块获得的标准化 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得到主题事件;

处理决策模块,用于按照预先设定的事件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 策略;

分发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

本实施例还相应地提供了一种事件处理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事件中 心,如图2所示,该事件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获取网络中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转换成具 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

步骤22,按照预先设定的主题化模式,对采集模块获得的原始事件进行 主题化处理,得到主题事件;

步骤23,按照预先设定的事件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

步骤24,根据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

上述步骤22中,所述主题化模式定义了标准化事件的主题化处理过程, 所述主题化处理具体包括:

激发处理,从一个源事件激发得到一个新的事件;

合并处理,将至少两个源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形成一个新的事件;

拆分处理,将一个源事件进行拆分处理,形成至少两个新的事件;

过滤处理,对源事件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掉不需要进行主题化处理的事件;

心跳处理,在源事件未周期性地激发出一个新的事件时,产生一用于标识 业务情况异常的异常事件;以及,

组合处理,用于利用所述激发处理、合并处理、拆分处理、过滤处理和心 跳处理中的至少两种处理方式,对源事件进行处理,得到新的事件。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由于现有技术在有跨系统业务联动的需求时,就需 要在各个系统之间进行点对点开发接口。并且由于这种点对点接口是紧耦合 的,也就是说如果联动需求发生变化,就需要重新开发接口,所以,现有技术 会导致系统间接口日趋复杂,形成蛛网式结构。而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事件中心 采用的是总线结构(集中处理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事件并),独立于 各个系统,其与其它系统之间是松耦合结构,因此跨系统的业务联动只需要在 事件中心中进行相关的开发和设置即可,在业务需求发生变化时,也只需要在 事件中心范围内修改设置和开发,因而使得业务逻辑变得集中,易于服务的扩 展和维护,加快了服务的响应速度,标准化了服务接口,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以下将进一步对上述事件中心及其各个功能模块以及事件处理方法的各 个步骤做更为详细的说明。

(一)事件中心总体介绍

本实施例中,事件中心是一种支撑跨系统业务联动的新型中间件,是基于 软件实现的运营一体化信息技术(IT)支撑架构-EDA/SOA架构的核心基础 支撑设施(事件中心、动态数据交换中心、企业服务总线)之一。事件中心在 网络中的位置具体如图3所示。

图3中,RE表示原始事件(Raw Event),TE表示主题事件(Topic Event), RC表示响应调用(Response Callback)。从图3可以看出,事件中心接收各个 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例如省/市挖掘模型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 报的模型分析类事件,市场/数业/集团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工单/订单事 件,一线客服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客户接触事件,网维系统的事件采集器 上报的小区监控事件,ITC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系统监控事件等待。事件 中心对这些原始事件进行格式转换,生成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当然,如果 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就是标准化事件,则无需进行格式转换);然后对 标准化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得到主题事件;再根据主题事件的决策响应策略, 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通过企业服务总线将主题事件分发到相应的事件消 费者(事件响应处理器),如图3所示的核心处理引擎、核心响应业务系统、 外围响应业务系统和关键业务分析系统中的事件响应处理器。

在本实施例中,事件是指客户(内外)状态的变化,客户状态的变化是客 户业务需求变化的外在表现,即,事件是用于指示客户业务需求变化的数据。 本实施例在事件中心的基础上,可以实现基于事件的主动服务营销、基于事件 的客户洞察和渠道联动,实现运营一体化和服务营销自动化。

事件中心的总体功能框架如图4所示,包括事件采集、事件存储、事件主 题化、主题事件管理、事件分发控制、处理引擎管理、质量管理和事件监控等 功能。下文中将分别介绍这些功能。

本实施例中事件中心对网络中各个系统的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进 行格式转换,生成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以下说明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标准化 事件的定义,需要说明的是,以下介绍的具体格式并不对本发明构成限制。本 发明可以采用自定义的统一格式,只要这种统一格式能够对事件属性进行完整 的定义即可。

(二)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标准化事件的格式描述

本实施例中,标准化事件的描述,主要遵循“5W+1R”原则,具体如图5 所示。可以看出,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包括以下六种参数的至少一种:

1、事件所反映的对象的信息,如图5中who一项中定义的客户手机号码、 系统或模块号码等;

2、事件的来源信息,如图5中where一项中定义的事件来源系统编号、 终端标识等;

3、事件的时间信息,如图5中when一项中定义的事件发生时间、有效 时间、处理时间等;

4、事件的类型信息,如图5中what一项中定义的事件类型编码、场景编 码、扩展参数等;

5、事件的个性化属性信息,如图5中how一项中定义的事件的构造方式、 紧急程度、安全级别、重要程度、冲击级别、外部指令、流转模式标识等;

6、事件的状态信息和处理结果信息。

可以看出,具有上述统一格式描述的标准化事件,能够从不同的维度定义 事件的属性,并以“叙事”的方式描述完整的处理过程,包括:

1、对这个事件有没有特殊的要求(如优先级、重要程度、风险等),是不 是需要给出附件数据供参考或者处理;

2、这个事件应该交给谁去处理(什么地点、什么人、在多长时间内必须 完成);

3、执行这个时间主要完成哪些任务?

4、事件的处理结果怎么样,什么时候处理的,是超时不需要处理,还是 处理失败。

以下给出本实施例采用的标准化事件的一种文件操作语言(FML,File  Manipulation Language)描述:

<FML>

<事件>

    <WHO>

  <客户手机号码></客户手机号码>

  <系统编号></系统编号>

  <模块编号></模块编号>

</WHO>

<WHERE>

  <来源系统编号></来源系统编码>

  <终端标识></终端标识>

</WHERE>

<WHEN>

  <事件发生时间></事件发生时间>

  <事件有效时间></事件有效时间>

  <事件处理时间></事件处理时间>

</WHEN>

<WHAT>

  <业务类型编号></业务类型编码>

  <扩展参数></扩展参数>

</WHAT>

<HOW>

  <构造方式></构造方式>

  <紧急程度></紧急程度>

  <安全级别></安全级别>

  <重要程度></重要程度>

  <冲击级别></冲击级别>

  <外部指令></外部指令>

  <事件流转模式></事件流转模式>

</HOW>

<RESULT>

                <事件状态></事件状态>

      <结果描述></结果描述>

  </RESULT>

    </事件>

</FML>

(三)事件流转模式

本实施例中事件流转模式包括发布订阅模式和定向路由模式。图1中的所 述处理决策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预定的事件响应设置、事件流量设置和事件 响应处理器对事件的处理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所述响应策略 包括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式;所述分发控制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 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式,将所述主题事件分发至对应的事件响应处理器进行 处理。以下介绍这两种事件流转模式。

1、发布订阅模式

发布订阅模式是事件中心将主题事件发送至该主题事件的订阅者。

发布订阅模式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系统A中的事件采集器向事件中心 注册原始事件,事件中心将该原始事件进行主题化后发布到各个事件的消费 者,比如系统B中的事件响应处理器中;当系统B需要获取某个主题事件时, 就向事件中心进行订阅;然后,事件中心向该主题事件涉及的原始事件的事件 采集器进行订阅;然后,系统A中的事件采集器向事件中心上报原始事件, 事件中心进行格式转换以及主题化处理后得到主题事件后,向该主题事件的订 阅者,如系统B,发送该主题事件;系统B拿到主题事件后根据自己的处理流 程进行事件响应处理,并把处理结果反馈给事件中心。这就是事件订阅模式的 流程。

2、定向路由模式

定向路由模式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

定向路由模式,是在进行事件采集的时候,就已经定向指定了原始事件经 过事件中心处理后要交给的事件响应处理器。这样一个系统A就可以根据自 己的需要,通过系统B对其系统内的原始事件进行处理,而事件中心在其中 只是起到一个定向路由的作用。

(四)事件中心功能模块详述

1.事件采集功能

事件采集功能由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的所述采集模块实现,是为了收集各 种原始事件而在事件中心设定的功能,其功能包括事件注册管理、事件订阅管 理、事件路由管理、事件采集服务等。

本实施例的采集模块,在整个事件的处理流程中,通过对事件的采集处理, 形成统一的事件服务接口,实现了对数据交换接口的解耦;同时可以形成一致 的业务视图和整体流程的自动化;最终形成标准的接口规范,加快相应速度, 提升服务质量。

图8所示为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中的采集模块的采集流程示意图。如图8 所示,所述采集模块具体包括:

注册单元,用于注册事件采集器以及事件采集器的事件采集能力。

注册包括采集器注册和事件注册。采集器注册是各个系统的采集器要向事 件中心提供事件采集服务前,必须向事件中心的采集器注册中心进行注册,注 册的内容主要包括:采集器编号、采集器名称、协议类型、网络参数等内容。 事件注册是事件采集器新增某个原始事件的采集能力是,需要向事件中心的事 件注册中心进行某个原始事件采集能力的注册,注册的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标 识、采集器标号、事件类型、事件状态、时间、事件描述、创建人、创建时间、 审批状态、审批人、审批时间、备注,只有发起注册,并通过审批的事件采集 能力才能向事件中心供应该原始事件。

订阅单元,用于根据事件响应处理器对主题事件的订阅申请,确定主题事 件对应的相关原始事件,并向所述相关原始事件对应的各个事件采集器订阅所 述相关原始事件。

事件订阅主要是指事件中心接到主题事件消费者发起的订阅申请后,该主 题事件涉及的原始事件需要事件中心向各个相应的事件采集器进行订阅,订阅 的内容包括:订阅方、事件标识、时效性、订阅状态、状态时间、创建人、采 集器编号。事件采集器只有收到事件中心的订阅指令后才会向事件中心供应被 订阅的原始事件,其它的没被订阅的原始事件不需要向进行采集。

采集网关,用于被动接收与所述事件中心存在订阅关系的事件采集器主动 上报的原始事件,以及根据主题化处理的需求,通过主动查询相关事件采集器, 获得所述相关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并基于各个事件采集器上报的原始 事件,生成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

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各种接口、代理单元、服务接口以及事件路由(上行、 下行路由)单元。

事件采集的模式分为如下几类:

主动汇报:当事件中心和事件源内置的事件采集器发生订阅关系后,事件 源内置事件采集器主动把数据汇报到事件中心的采集网关,采集网关进行被动 的事件收集工作,并把收集结果反馈给事件源。

查询确认:不管事件中心和事件源内置的事件采集器有没有发生订阅关 系,事件中心因主题化处理需要,通过采集网关主动向事件源内置事件采集器 发起查询,询问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事件,事件源内置事件采集器根据情况反 馈事件数据到采集网关。

代理汇报:当事件中心和事件源外置(通过外挂监听)的事件采集器发生 订阅关系后,事件源外置事件采集器主动把数据汇报到事件中心的采集网关, 采集网关进行被动的事件收集工作,并把收集结果反馈给事件源。

代理查询:不管事件中心和事件源外置的事件采集器有没有发生订阅关 系,事件中心因主题化处理需要,通过采集网关主动向事件源外置事件采集器 发起查询,询问是否存在满足条件的事件,事件源外置事件采集器根据情况反 馈事件数据到采集网关。

本实施例中,采集网关作为事件中心的核心部分,其涉及到如下三类协议 和一种标准文件格式(即本实施例标准化事件所采用的统一格式)。如果事件 采集器上报的原始事件是利用下面的第①~③采集协议描述的,则采集网关需 要解析该原始事件并进行格式转换,得到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下面对这几 种协议进行说明。

①CBossIntPkg采集协议

事件采集器输入的是CBossIntPkg协议包,采集网关对该协议包进行格式 转换,输出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对象。

处理要点:

解析CBossIntPkg数据包,按照如下对应关系设置到标准化事件对象中即 可。

char strIntID[ID_LEN+1];->事件来源系统标识

char strIntCmd[ID_LEN+1];+char strIntSubCmd->原始事件标识(中 间用“:”分割)

char strTelnum[ID_LEN+1];->客户手机号码

char strRegion[SHORTID_LEN+1];->地区编码

char strOperator[ID_LEN+1];->触发事件的操作员

char strUniContact[ID_LEN+1]->终端标识;

事件发生时间采用系统时间即可(因为这类事件是CRM系统主动 推送的,处理是非常及时的)

②XML格式采集协议

定义XML格式,包含如下内容:地区编码、原始事件编码、事件名称、 客户手机号码、事件来源系统标识、终端标识、触发事件的操作员、事件发生 时间、事件失效时间(可选)、附加参数等。

事件采集器输入的是XML格式协议包,采集网关对该协议包进行格式转 换,输出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对象。

处理要点:解析XML数据包,把相关数据设置到标准化事件对象的相应 属性即可。

③字符分割组合协议

各个属性之间使用特殊的字符进行分割,并组成一个新的字符串,作为输 入参数进行处理。

事件采集器输入的是组合字符串和属性分割符(可以不指定,默认为“~”), 采集网关进行格式转换,输出具有统一格式的标准化事件对象。

处理要点:解析组合字符串,分解出所有必须得事件属性(与上述协议相 同),并设置到标准化事件对象的相应属性中即可。

④标准文件格式采集

该文件的数据按照“标准的事件对象”的结构进行存储,采集程序只需要 进行数据还原即可。

主要用于事件队列溢出或者数据库异常时进行文件备份,然后再进行数据 还原。

2.事件存储功能

运营一体化的事件中心中,事件数据经过最初的注册订阅、路由的处理后, 最终会得到大量的客户事件数据。为了把这些大量的事件数据合理的管理起 来,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中还包括一事件存储模块,用于按照业务优先级信息, 确定所述采集模块获得的标准化事件的级别,并存储到具有对应优先级的事件 存储队列中;以及根据事件存储队列的优先级和事件存储队列中的事件数量, 确定事件存储队列对应的分发调度线程的数量,所述分发调度线程用于调度所 述事件存储队列中的标准化事件至所述主题化模块进行主题化处理。

该事件存储模块一方面方便了事件数据的管理,另一方面为事件中心提供 最初的原始事件库。图9所示为该事件存储模块的存储流程示意图,该事件存 储模块按业务优先级等信息,将事件存储队列进行分级处理,具体优先级描述 如下:

1)紧急队列:指从时间紧急度来权衡事件处理的第一级优先级别。

2)重要队列:指从事件的重要程度来权衡事件处理的第二级优先级别。

3)高容量队列:从整体事件源数据的多少来权衡事件处理的第三级优先 级别。

4)一般队列:从事件的正常重要程度来权衡事件处理的第四级优先级别。

5)低优先级队列:上述优先级以外的事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权衡事件 处理。

将不同优先级的标准化事件存储在对应的事件存储队列中,然后根据事件 存储队列中存储的事件数进行分级,来决定起启用不同级别的线程分发调度来 处理事件存储,并通过不同线程分发调度将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图10给出 了一个线程分发调度100的示意图,可以看出,事件数越多,用于分发调度的 线程数也越多。下表中还示出了一种根据事件存储队列中事件容量级别和事件 存储队列的优先级,来决定线程分发数的具体示例。

  事件容量级别   容量数   优先级   线程分发数(可设置)   备注   高级   80%~99%   优   3000以上   中级   50%-80%   良   2000-3000   低级   1%-50%   差   1000-2000

综上所述,分发调度是根据队列中事件容量数和队列优先级,设置线程数 以达到系统自适应事件主题化处理的目的。

事件存储是对事件数据的合理存储处理。包括事件存储、事件查询、事件 队列管理三个部分。

其中,事件存储包含字段有:事件名称、来源、时效性、状态、类别、创 建时间、创建人,采集器ID。事件存储队列的具体信息又包括:名称、类型、 状态、长度、描述、创建时间、创建人。同时,事件存储还可以包括有事件响 应处理器的信息,如处理器的编号、名称、网络参数、协议类型、时效性、状 态、创建人等。事件存储的方式具体包括:文件方式、数据库方式、文件+数 据库方式等。

事件存储模块还进行队列的管理,具体包括存储容量、队列长度、队列结 构、队列信息、事件优先级等管理。队列的管理方式包括文件方式和内存方式。 其中,文件方式是以文件的方式来进行队列的增删改操作;内存方式是以内存 的方式来进行队列的增删改管理。

存储队列结构可以采取顺序存储结构,和链表存储结构,对于经常进行插 入、删除的事件队列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对于只是顺序插入,和末尾删除的事 件队列采取顺序的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的队列结构:

1)和顺序表一样,顺序队列用一个向量空间来存放当前队列中的元素。

2)由于队列的队头和队尾的位置是变化的,设置两个指针front和rear 分别指示队头元素和队尾元素在向量空间中的位置,它们的初值在队列初始化 时均应置为0。

链表队列结构具体包括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在此不再赘述。

3.事件主题化功能

事件主题化是事件中心的核心部分,由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的所述主题化 模块实现,其功能简单理解为对采集中心的采集到的标准化事件数据进行闭环 的主题化处理,形成新的主题事件库。

请参照图11,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的所述主题化模块包括处理单元和规 则引擎单元。其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激发模式单元,用于从一个源事件激发得到一个新的事件;

合并模式单元,用于将至少两个源事件进行合并处理,形成一个新的事件;

拆分模式单元,用于将一个源事件进行拆分处理,形成至少两个新的事件;

过滤模式单元,用于对源事件进行过滤处理,过滤掉不需要进行主题化处 理的事件;

心跳模式单元,用于在源事件未周期性地激发出一个新的事件时,产生一 用于标识业务情况异常的异常事件,如,系统状态监控为该类型事件;

组合单元,用于利用所述激发模式单元、合并模式单元、拆分模式单元、 过滤模式单元和心跳模式单元中的至少两个单元,对源事件进行处理,得到新 的事件。

这里上述的源事件可以是标准化事件,也可以是经上述主题化模块处理后 得到的中间事件,还可以是主题事件。上述新的事件,可以是主题事件,也可 以是经上述主题化模块处理后得到的中间事件。

所述规则引擎单元,用于根据预先设置的针对标准化事件的主题化模式, 调用所述处理单元对标准化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得到主题事件。主题化模式 中定义了标准化事件的主题化处理过程,即定义了所述处理单元中处理标准化 事件的具体单元,以及处理的先后顺序。

4.处理决策功能

处理决策功能由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的所述处理决策模块实现,是根据以 主题事件库中的主题事件为基础,按照预先设定的事件响应设置,确定主题事 件的响应策略,形成事件响应任务库。

图12示出了处理决策模块的处理决策的流程,其中处理决策模块的上半 区域为对主题事件进行决策分析,判断要不要进行处理;下半区域是对主题事 件如何处理进行策略选择。

首先说明处理决策模块的决策分析的过程:

处理决策模块中预先设置了多个决策条件,如

一、事件响应设置

事件响应设置,用于设置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并可进行开关设置,包括 以下几点:

1)无匹配设置,用于设置是否对主题事件进行匹配处理,对于无匹配处 理的主题事件,将分发至相应的事件相应处理器进行处理;对于要匹配处理的 主题事件,则可以由处理决策模块进行内部处理。

2)所有事件是否关闭设置,用于设置是否对所有主题事件关闭决策处理;

3)事件类别是否关闭响应设置,用于设置某些类别的主题事件是否需要 决策处理;

4)事件是否关闭响应设置,用于设置某些主题事件是否需要决策处理;

二、事件流量设置

事件流量设置是对系统处理事件流量的监控设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设 置:

1)是否控制流量,用于设置是否需要控制事件中心的整体流量;

2)事件类型流量,用于设置某些类型的主题事件的流量;

3)事件流量,用于设置主题事件的流量;

4)是否超过流量,用于设置流量限制,如日、小时流量;

5)所有业务流量,用于设置所有业务的流量;

三、事件响应处理器设置

事件响应处理器设置,是根据事件响应处理器所属系统的健康度以及事件 中心平台本身的健康度,对事件的处理响应设置,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1、关联的系统健康度状况,即事件响应处理器所属系统的健康度;

2、事件中心平台本本身健康状况;

然后说明处理决策模块的策略选择的过程。

一、响应策略是对事件的处理方式的策略设置,包括以下各方面:

1)事件响应策略,用于设置主题事件的事件响应策略;

2)忽略,用于设置对主题事件忽略响应;

3)等待响应,用于设置对主题事件进行等待一段时间后响应;

4)立刻响应,用于设置对主题事件立即进行响应

二、优先级评定

优先级评定重点是对执行响应的优先级别的评定设置:

1)执行优先级别设定,决定执行响应的优先级别。

图1中的所述处理决策模块,可以进一步用于根据预定的事件响应设置、 事件流量设置和事件响应处理器设置,确定主题事件的响应策略,所述响应策 略包括是否立即响应和所述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式,其中,所述事件流转模 式包括发布订阅模式和定向路由模式。所述响应策略包括是否对主题时间进行 响应,以及执行响应的时间。

5、分发控制功能

分发控制功能由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的所述分发控制模块实现,是根据处 理决策模块生成的主题事件的事件流转模式(包括发布订阅和定向路由模式), 对主题事件进行分发控制,分发至对应的事件响应处理器进行处理。其中,发 布订阅模式是事件响应处理器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处理决策中发布的主题事件 进行订阅,由事件中心发布至该主题事件的订阅者。而定向路由模式,则是对 主题事件进行路由分发,交给指定的事件响应处理器。

分发控制是执行决策的处理流程,图13示出了该流程。

分发控制是事件中心的核心部分,主要采用四种处理协议,如下:

广播协议:广播协议类似于UDP协议,根据所有的渠道,进行通过广播 协议,发布事件中心的数据。

点播协议:点播协议是各个渠道或者是系统,根据自身需要,向事件中心 请求满足自己要求的数据,事件中心根据需求反馈数据结果。

多播协议:多播协议是根据已经进行订阅的渠道进行多渠道播放,把数据 同步到多个渠道。

轮询协议:轮询协议是一种按照间隔来进行渠道请求查询的一种处理协 议,其是根据间隔处理请求渠道的数据。

6.事件归档功能

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还可以包括事件归档模块,用于对所述响应策略剔除 后的主题事件或响应策略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归档管理。归档的内容包括归档配 置,事件处理单、归档处理、归档审计。

7.质量管理模块

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还可以包括质量管理模块,用于对与所述事件中心关 联的各个系统的健康度进行评估管理。本实施例中可以自定义设定评级规则, 进而进行级别评定,并根据评定的级别进行级别控制管理。以下简单进行说明。

在质量管理中,首先要对各个系统的运转情况进行评估,也就是在这里提 出的系统健康度评估管理,在这里对于评估的要素不予关注,只是关注最终的 评估结果。

(1)评级规则

对系统健康度的评估分级,其中的分数是按照不同的组成部分在系统中占 有的权重和自身的打分规则来进行的,具体如下:

(2)评定级别

由上述三个权重参数和自身的分值得出系统的健康度得分,可以分成如下 七个级别,如下表:

(3)级别控制

根据以上对系统进行打分分级处理,接下来是对各个级别如何调度处理, 详细见下表:

上表中流量调整是按照调整掉的量来进行描述的,如调整0意思就是不调 整,20%就是把总流量降低20%,100%就是将总流量降低为100%,也就是停 止。

8、跟踪监控模块

图1所示的事件中心还可以包括跟踪监控模块,用于对所述事件中心中的 其它模块进行跟踪,记录所述其它模块的工作状态。

在运营一体化事件中心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包含着各种的事件采集,事件 处理,业务编排,服务调用等等的处理过程,本实施例通过跟踪监控模块来获 得系统在进行每一步处理的时候运转情况。

跟踪监控,从字面上理解来说就是对系统中的各个处理进行跟踪,记录各 个处理的工作状态,提供给系统的管理人员,方便根据各个模块的运行状态及 时作出调整。

跟踪监控是对整个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包括事件流量分析、异常事 件监控、告警监控处理。

最后,为了进一步帮助理解本实施例,通过一个具体的应用示例,来对本 实施例的事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法进行举例说明。

业务描述:

运营商A为了应对运营商B的放号活动(假设放号号段为189号段)对 其中高端客户市场的冲击,运营商A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反制。中高 端客户保有活动是主要的市场措施,在BI系统上构建中高端客户流失预警模 型,该模型可以输出各种中高端客户流失预警事件,而此次针对放号活动的具 体事件包括:运营商B客户经理电话接触事件、189通话预警事件、中高端客 户捆绑松动事件、运营商B高层集团客户电话关怀事件、运营商B外呼接触 事件、中高端客户手机终端换机预警事件等。当这些不同事件出现时,针对具 体的客户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措施进行客户保有。

首先,中高端客户流失预警模型需要向事件中心进行事件供应者注册及其 能提供的所有原始事件注册。中高端客户保有营销活动的管理执行平台营销活 动管理平台CMP、集团CRM系统需要向事件中心注册消费者身份。然后,需 要运用事件中心主题化模块,对上述原始事件进行主题化,主题化规则需要在 规则引擎,例如ILOG,中设置一些列主题化规则。根据业务需求,需要设置 如下主题化模式:

if(客户号码in(个人VIP号码))

if((运营商B客户经理电话接触事件or运营商B外呼接触事件) and(中高端客户捆绑松动事件or中高端客户手机终端换机预警事件))

激发个人VIP高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 if((运营商B客户经理电话接触事件or运营商B外呼接触事件) or(中高端客户捆绑松动事件or中高端客户手机终端换机预警事件))

激发个人VIP中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激发个人VIP低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 if(客户号码in(集团客户))

if((运营商B客户经理电话接触事件or运营商B高层集团客户接 触事件)and(中高端客户捆绑松动事件or中高端客户手机终端换机预警事 件))

激发集团客户高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 if((运营商B客户经理电话接触事件or运营商B高层集团客户 接触事件)or(中高端客户捆绑松动事件or中高端客户手机终端换机预警事 件))

激发集团考核中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激发集团客户低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

if((运营商B客户经理电话接触事件or运营商B外呼接触事件) and(中高端客户捆绑松动事件or中高端客户手机终端换机预警事件))

激发个人VIP高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 if((运营商B客户经理电话接触事件or运营商B外呼接触事件) or(中高端客户捆绑松动事件or中高端客户手机终端换机预警事件))

激发个人VIP中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else激发个人VIP低度流失预警主题事件

营销活动管理平台CMP向事件中心订阅上述5个个人客户主题事件,集 团CRM系统向事件中心订阅上述2个集团客户主题事件;然后,事件中心根 据规则涉及的原始事件向中高端客户流失预警模型订阅原始事件;中高端客户 流失预警模型向事件中心提供原始事件,事件中心对这些原始事件进行存储管 理,然后,进行按照上述主题化模式进行主题化,然后,事件中心对7个主题 事件进行决策后,通过分发控制模块向CMP和集团CRM系统进行分发主题 事件,由CMP和集团CRM再去做具体的营销执行。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事件中心,通过中间件的模式,整合相关的异 构系统,并采集事件数据,并对采集的原始事件进行主题化处理,然后进行发 布订阅,或是事件流转,最终通过处理协议服务于第三方系统。本实施例的事 件中心及其事件处理方法,通过事件中心采用总线结构方式采集处理事件,最 终形成服务接口的解耦,事件的深度挖掘,统一的服务标准接口,使得业务逻 辑变得集中,易于服务的扩展和维护,加快了服务的响应速度,标准化了服务 接口,提高了质量和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 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 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