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黄芪10~60份、白术5~15份、山药10~30份、当归5~10份、冬虫夏草或蛤蚧2~10份、鹿茸3~10份、山茱萸5~15份、灵芝6~12份、猪苓6~12份、茯苓8~15份、桂枝3~10份、蒲黄3~10份、丹参5~15份、大黄3~10份。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健脾养血、益肾填精、利尿降浊、化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肾衰微、浊毒内蕴所致的恶心、呕吐、小便短少,并能有效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减轻水肿与肾性贫血,明显改善肾功等作用。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5717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潘根起;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22891.9

  • 发明设计人 潘根起;

    申请日2011-10-21

  • 分类号

  • 代理机构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王聚才

  • 地址 457400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老十字街南150米路西中医院内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2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5-12-09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8945 授权公告日:20130619 终止日期:20141021 申请日:20111021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6-19

    授权

    授权

  • 2012-04-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8945 申请日:2011102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了一种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慢性肾功能不全属祖国医学“关格”范畴。关格一词始见于《内经》,但其所论均非关格病。今所论关格即以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正式将关格作为病名提出,认为:“关则不得小便,格则吐逆”。其病机为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反复发作或迁延日久积渐致损、肾气衰惫、气化无能、致湿浊毒邪内蕴、损脾伤胃。故本病脾肾虚为本,湿浊毒邪为标。病机表现为本虚标实。临床表现为: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特征的一种危重病证。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恶化,除各种病因性肾脏疾病特异性病理生理改变外,尚存在因大量肾单位丧失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进展的共同机制。即使病因性肾脏疾病已经停止活动,但这种共同的损伤机制,单纯应用西医各种对症治疗手段包括血液透析(也是姑息疗法)都无法阻止肾脏病理损伤持续进行,导致肾单位的逐渐减少,最终发展为不可逆转的终末期肾衰竭,直至尿毒症。几乎所有病人均丧失劳动能力,死亡率之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重负。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健脾益肾、化瘀泄浊的功效,适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早期治疗,对促进肾功能的改善与恢复、减轻或延缓病程的进展和相应并发症的出现,均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中药组合物,由下述重量份数的各原料药制成:黄芪10~60份、白术5~15份、山药10~30份、当归5~10份、冬虫夏草或蛤蚧2~10份、鹿茸3~10份、山茱萸5~15份、灵芝6~12份、猪苓6~12份、茯苓8~15份、桂枝3~10份、蒲黄3~10份、丹参5~15份、大黄3~10份。

进一步地,所述各原料药的重量份数优选为:黄芪30份、白术15份、山药30份、当归10份、冬虫夏草或蛤蚧6份、鹿茸6份、山茱萸15份、灵芝6份、猪苓12份、茯苓10份、桂枝10份、蒲黄10份、丹参15份、大黄5份。

较好地,白术为炒白术,山药为炒山药,大黄为酒制大黄。

按常规方法制成任何一种临床上可接受的制剂,比如可为煎剂、丸剂、胶囊剂、颗粒剂或浓缩丸剂。可根据不同制剂的需要,选取添加相应的常规辅料。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疾病进展期:①以重量/体积比计,称取黄芪10~60g、白术5~15g、山药10~30g、当归5~10g、冬虫夏草或蛤蚧2~10g、鹿茸3~10g、山茱萸5~15g、灵芝6~12g、猪苓6~12g、茯苓8~15g、桂枝3~10g、蒲黄3~10g、丹参5~15g、大黄3~10g,然后将这14味原料药放入砂锅内,第一煎加水600ml浸泡30分钟,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30分钟,取药液约350ml;第二煎加水500ml,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25分钟,取药液约350ml;把两煎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服,早、晚各服一次,温服。或,②将本发明14味原料药利用现有技术制成颗粒剂,分装入袋,每袋10g,每次服1袋,每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

疾病稳定期:按重量配比,称取黄芪10~60g、白术5~15g、山药10~30g、当归5~10g、冬虫夏草或蛤蚧2~10g、鹿茸3~10g、山茱萸5~15g、灵芝6~12g、猪苓6~12g、茯苓8~15g、桂枝3~10g、蒲黄3~10g、丹参5~15g、大黄3~10g,然后将这14味中药粉碎后过120目筛,制成极细药粉后:①将药粉和蜜按1:1.5质量比制成蜜丸,每丸3g,每次服6g,每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或,②将药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3g、每次服6粒,每日三次,温开水冲服;或,③将本发明14味原料药利用现有技术制成浓缩丸,每次服6g,每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

本发明药理: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具有补脾肺气、利水消肿、补血活血等功效。本品有良好的补脾益气之功,又兼能利尿消肿,故亦为气虚水肿之要药。用于治脾虚水湿失运之浮肿尿少者。本品既能补脾益气以治本,又能利尿消肿以治标。《医门法律·关格论》:“治吐逆之格,由中而渐透于上;治不溲之关,由中而渐透于下;治格而且关,由中而渐透于上下。”本发明组合物,用黄芪配伍白术、茯苓、山药,健脾以助运化,并配伍桂枝,治格而由中渐透于上。配伍大黄,治关而由中渐透于下。近年药理研究证实:本品能保护肾免受有害毒物的损伤,扩张冠状动脉和外周血管,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小板粘附力,抗血栓形成,抗衰老、抗氧化、抗缺氧等作用。另有研究还证明:黄芪不仅能补气以生血,而且具有良好的补血、活血之功。故配伍当归治疗肾性贫血疗效更佳。黄芪对大鼠、家兔急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可调节肾病综合症大鼠的肾代谢紊乱,能明显改善顺铂所致小鼠血尿素氮、血肌酐的增高。对肾综合征患者,肾小管有保护作用,对肾小球疾病的物质代谢紊乱有调节作用,可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肌肉蛋白的贮备,提供必要氨基酸,改善肾小球疾病蛋白质代谢紊乱,其持久地降脂效应能有效地防治肾小球硬化。

白术:味甘、苦,性温,入脾、胃经,具有补气健脾,燥湿利尿等功效,可用于中阳不振或脾虚失运所致的水肿。近年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具有利尿、降血糖、抗血凝、延缓肾衰竭等作用。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气益阴、补脾肺肾等功效。本品既补肾气又养肾阴,其补肾之力虽平和,但对肾脾俱虚者,可补后天,以助养先天。故凡属肾虚者均可用本品。近年药理研究证明:本品具有促进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之功能和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

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活血等功能。本品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若气血两虚者,多与黄芪配伍。实验研究证明:当归,含当归多糖,多种氨基酸、维生素A、B12、E,及为人体必须的多种元素等。当归多糖能增加外周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有免疫促进作用,并能促进脾脏和骨髓造血功能。

鹿茸:味甘咸,性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等功效。本品甘温补阳,甘咸滋肾,禀纯阳之性,具生发之气、能峻补肾阳、益精养血,为补肾阳、益精血之要药。实验研究证明:鹿茸有强壮作用,能促进生长发育,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能改善蛋白质代谢障碍和改善能量代谢,增强肾脏利尿机能,还能增强损伤组织的再生过程。

冬虫夏草:味甘、性平,归肺、肾经,具有益肾壮阳、补肺平喘、止血化痰之功。本品有补肾助阳益精之效。实验研究证明:冬虫夏草可明显改善肾衰患者的肾功能状态和提高细胞免疫功能。从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及病理学几方面证明:对大鼠肾炎有效。另外有报道:本品有治疗肾小球功能损害的报道。

因冬虫夏草价格昂贵,而蛤蚧与本品功用基本相同,可作代用品。蛤蚧,味甘咸、性平,入肾、肺经,具有补肾阳、益肾精等功效。本品入肾经,既能补肾阳又能益肾精,有补肾助阳、固本培元之功。

山茱萸:味酸、甘,性微温,入肝、肾经,具有补肾气、益肾精等功效。本品甘温质润,既能补肾气又能益肾精。山茱萸分别与补阴药、补阳药配伍,用于治疗肾阴虚及肾阳虚症。

灵芝:味甘性平,入心、肺、肝、肾经,具有补气安神等功能。近年实验研究证明,薄盖灵芝注射液能有效地减轻家兔实验性膜性肾小球肾炎基膜的损伤,减少渗出,阻抑新月体的形成,从而使蛋白尿减少,改善肾功能而使病变减轻,其疗效显著。

猪苓:味甘、淡、性平,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消肿之功效。本品甘淡渗泄,利尿作用较强,用于水湿停滞的各种水肿。能降低肾性高血钾,促进肌酐、尿素氮的排泄。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脾、肾、心经,具有渗湿利水、健脾等功效。本品既能渗湿利水以祛邪,又能健脾以扶正,药性平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常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水肿。实验研究证明:本品有改善肾功能的效果。

桂枝:味辛、甘、性温,入肺、肾、心脾经,具有温助阳气、温通经脉等功效。本品甘温,可助心、肾、脾之阳气,唯其性温煦而力缓和,常用于心、肾、脾之脏的阳虚症。因气化不行之小便不利、水肿等,以收温阳化气、行水利尿之效。

蒲黄:味甘性平,入肝、心包经,具有止血、化瘀、利尿之功。本品甘平,长于收敛止血,兼有活血行瘀的作用且瘀祛新生。为止血行瘀之良药,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多用于尿血等体内、外各种出血病症,且无论属寒属热,有无瘀滞皆宜。实验研究表明:蒲黄对急性缺血--再灌注损伤肾脏有保护作用,且能降低血肌酐、使肌酐清除率增加,减少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大黄: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等,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之功。本品有较强的泻下通便,荡涤肠胃积滞的作用,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神农本草经》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中国工程院吴咸中院士总结出大黄五种作用:①调整胃肠运动;②改善血液循环;③清洁肠道,减少毒素吸收;④保护肠屏障;⑤调整免疫,保护器官[中国医药报.2003.10.20.4版]。尿毒症患者,每日可经肠道排泄70g尿素,2.5g肌酐,2.5g尿酸和2g磷。用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以促进尿毒症性毒物经肠道排泄。但因本品苦寒,易伤脾败胃,故必须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巧用大黄,恰到妙处。

以上诸药配伍,共奏健脾养血、益肾填精、利尿降浊、化瘀生新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肾衰微、浊毒内蕴所致的恶心、呕吐、小便短少,并能有效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减轻水肿与肾性贫血,明显改善肾功等作用。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促进血肌酐、尿素氮的排泄,改善肾功,消除临床症状,减轻或延缓尿毒症及相应并发症的出现,弥补了现代医学只能对症治疗或血液透析姑息疗法,难以阻止肾脏损伤和病情进展,恶化较快的弊端。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本发明组合物用于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即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氮质血症期)的辅助治疗,效果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黄芪10g、炒白术5g、炒山药10g、当归5g、冬虫夏草或蛤蚧2g、鹿茸3g、山茱萸5g、灵芝12g、猪苓6g、茯苓8g、桂枝3g、蒲黄3g、丹参5g、酒制大黄3g。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疾病进展期:①将上述14味原料药放入砂锅内,第一煎加水600ml浸泡30分钟,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30分钟,取药液约350ml;第二煎加水500ml,先用武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煎25分钟,取药液约350ml;把两煎药液混合后分两次服,早、晚各服一次,温服。或,②将上述14味原料药利用现有技术制成颗粒剂,分装入袋,每袋10g,每次服1袋,每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

疾病稳定期:将上述14味中药粉碎后过120目筛,制成极细药粉后:①将药粉和蜜按1:1.5质量比制成蜜丸,每丸3g,每次服6g、每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或,②将药粉装入空心胶囊,每粒0.3g、每次服6粒,每日三次,温开水冲服;或,③将本发明14味原料药利用现有技术制成浓缩丸,每次服6g,每日服三次,温开水冲服。

实施例2

黄芪30g、炒白术15g、炒山药30g、当归10g、冬虫夏草或蛤蚧6g、鹿茸6g、山茱萸15g、灵芝6g、猪苓12g、茯苓10g、桂枝10g、蒲黄10g、丹参15g、酒制大黄5g。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黄芪60g、炒白术10g、炒山药15g、当归10g、冬虫夏草或蛤蚧6g、鹿茸6g、山茱萸15g、灵芝6g、猪苓10g、茯苓10g、桂枝10g、蒲黄10g、丹参5g、酒制大黄5g。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

黄芪20g、炒白术15g、炒山药30g、当归7.5g、冬虫夏草或蛤蚧10g、鹿茸10g、山茱萸10g、灵芝9g、猪苓12g、茯苓15g、桂枝7.5g、蒲黄6.5g、丹参15g、酒制大黄10g。

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同实施例1。

临床试验

1.1  一般资料  

自2002年元月至2011年8月,筛选收治早期慢性肾功不全患者共118例。全部病例均经体检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且无严重肾衰竭及多系统严重并发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其中:男32例,女27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7岁;对照组59例,其中男31例,女28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8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1.2  诊断标准

①有慢性肾脏病史;②小便量少或不通与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面色萎黄;③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微细或结代;④实验室检查:(i)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在133~177μmol/L,血尿素氮在7.1~9mmol/L;(ii)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血肌酐在178~442μmol/L,血尿素氮在9~20mmol/L;(iii)肾衰竭期:血肌酐在443~707μmol/L,血尿素氮在20~28.6mmol/L;(iv)肾衰竭终末期:有严重肾功能衰竭症状,血肌酐在>707μmol/L,血尿素氮在>28.6mmol/L;以上标准参照三版内科学及卫生部2010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的相关标准制定。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常规治疗方法:如纠正贫血用叶酸、维生素B12或维铁缓释片,控制血压用硝苯地平或缬沙坦等其它对症治疗措施。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用西药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本发明实施例2药方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两组分别治疗8周后进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实验室检查:观察血肌酐、血尿素氮的改变情况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价

显效:食欲增加,恶心呕吐消失,实验室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转为正常或接近正常,潜血与尿蛋白质基本消失。

有效: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实验室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下降率在70%以上。

好转: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实验室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下降率在50%以上。

无效: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实验室检查:血肌酐、血尿素氮下降率小于5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结果

1.6.1  治疗前后两组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治疗组在与对照组同样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临床症状改善率(86.8%)明显优于对照组单纯用西药对症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率(56%),详见表2。 

1.6.2  两组治疗前后在各期显效、有效、好转、无效的例数及有效率比较,详见表3。

1.6.2  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9例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加重,有5例贫血进展迅速。治疗组:无不良反应。

典型病例

病例1

郭某某,男,19岁,学生,系寺庄乡岳村人,于2002年2月17日,以“肾小球肾炎后慢性肾功能不全”(关格病)来发明人处就诊。患者在半年前因受凉后,突然出现颜面及全身水肿,急到县人民医院。查常规:潜血(+++)、蛋白质(+++)、血压140/90mmHg,按肾小球肾炎治疗(用药不详),效果欠佳。继而去濮阳市人民医院门诊仍按肾小球肾炎给予:强的松、甲氨喋呤、雷公藤、缬沙坦等药物治疗,症状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为求进一步治疗,来发明人处就诊。症见:纳差、恶心呕吐、小便短少。颜面及全身水肿,面色胱白,倦怠乏力,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实验室检查:肾功:血肌酐167μmol/L,血尿素氮8.2mmol/L。尿常规:尿蛋白质(+++)、潜血(++++)。BP:150/95mmHg,T:37℃,R:24次/分,P:90次/分。

辩证分析:肾气虚衰,阳不化水致水湿之邪泛溢肌肤,故见小便短少,颜面及全身水肿。脾虚运化无力,致纳差、恶心、便溏。脾虚则生化乏源,见面色胱白、乏力、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均为肾气衰微,不能化气行水,致湿浊毒邪内蕴之症。

诊断:关格(脾肾虚衰、浊毒内蕴)

治则:健脾益肾,利尿降浊。

方药:本发明实施例2药方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西药治疗:用依那普利与硝苯地平控制血压,双氢氯噻嗪利尿,其余均对症用药,并停用甲氨喋呤,逐渐减量并停用强的松。

经过治疗2周后,食欲增加,恶心消失,小便量渐增多,水肿明显减轻,面色渐泛红润,乏力减轻。实验室检查:血肌酐136μmol/L,血尿素氮7.6mmol/L,蛋白质(+++),潜血(++)。治疗8周后,患者阳性体征基本消失,唯有尿蛋白(+),潜血(—)。治疗12周后痊愈,嘱继续治疗持续到24周,未再复发,半年后经多次随访,至今病情稳定未复发。

病例2

齐某某,女,67岁,系近德固乡退休教师,于2005年7月29日以“糖尿病肾病致慢性肾功能不全”来发明人处就诊。患者在15年前患糖尿病,曾反复发作。近2年来,水肿、恶心等症状逐渐加重,曾到县、市及上海等处治疗,效果欠佳,故转入发明人处。症见:颜面及全身水肿,恶心,食欲减退,面色晦滞,心悸、胸痛,气短,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实验室检查:血肌酐233μmol/L,血尿素氮12.6mmol/L,尿蛋白质(+++),潜血(++),BP:160/90mmHg,T:37℃,R:23次/分,P:86次/分。

辩证分析:久病及肾,肾气虚衰,水湿不化而泛溢肌肤,致颜面及全身水肿,水气上凌心肺,故见心悸、气促、胸痛。脾虚失运,致食欲减退、恶心。脾虚水湿不行,浊毒内蕴。阳气被遏不能上荣于面,故见面色晦滞。舌质淡胖,苔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脾肾衰微,湿浊毒邪内蕴之症。

诊断:关格(脾肾虚衰、浊毒内蕴)

治则:健脾益肾,利尿降浊。

方药:本发明实施例3药方及其制备方法、使用方法。

西药治疗:用硝苯地平调控血压,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解胸痛等对症治疗。

经治疗2周后,水肿有所减轻,仍有恶心,食欲不佳,心悸、胸痛减轻。查肾功:血肌酐220μmol/L,血尿素氮11mmol/L。尿常规:尿蛋白质(++),潜血(++),血糖5.6mmol/L。治疗4周后,水肿逐渐减轻,恶心基本消失,食欲增加,心悸、胸痛明显减轻。查:血肌酐205μmol/L,血尿素氮9.6mmol/L。尿常规:尿蛋白质(++),潜血(+),血糖5.0mmol/L。经治疗半年后,临床症状消失,血肌酐113μmol/L,血尿素氮3.6mmol/L,嘱继续巩固约一年余基本痊愈,经随访,5年来病情稳定未再复发,血糖5.1mmol/L控制良好,血肌酐、血尿素氮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