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

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以下构建步骤:包括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和水的循环;所述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由进水泵、循环泵、循环沟、挡水板、虾蟹养殖池和水草组成;循环沟内设有非对称的第一挡水板,虾蟹养殖池内设置第二挡水板,虾蟹养殖池的一端与循环沟相连,循水沟和虾蟹养殖池内种植水草;水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水草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和自然曝气后得到湿地净化水流入池塘用于虾蟹养殖。本发明可使养殖废水在循环过程中得到净化,且所需湿地面积小,投资成本和运行能耗低,养成的虾蟹规格大,经济效益显著。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5676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85276.5

  • 发明设计人 周鑫;赵朝阳;徐增洪;水燕;

    申请日2011-09-23

  • 分类号A01K61/00(20060101);

  • 代理机构32104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殷红梅

  • 地址 214081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滨湖街道山水东路9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25:5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4-11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A01K61/00 专利号:ZL2011102852765 变更事项:专利权人 变更前:江苏帅丰特种水产苗种科技有限公司 变更后:江苏帅丰水产良种有限公司 变更事项:地址 变更前:2113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区古檀大道3号 变更后:211300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经济开发区古檀大道3号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6-02-17

    专利权的转移 IPC(主分类):A01K61/00 登记生效日:2016012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923

    专利申请权、专利权的转移

  • 2013-04-17

    授权

    授权

  • 2012-04-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K61/00 申请日:20110923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22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处理方法,尤其是一种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利用循环水养殖虾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河蟹(Eriocheir Sinensis)、日本沼虾(Marcrobrachium nipponense)和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是我国主要的淡水养殖品种,目前已形成了产业化的生产体系。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密度的提高,饲料投喂量也随之成倍增加,对水质的污染也日益加重,目前除了用生态养殖技术调控水域生态以外,大量更换水已成为改善池塘水质重要的技术措施,而排出的废水不但加重了水源水的污染,而且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已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限制排污,并限定重要水源的周边地区在2020年之前要实现养殖废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以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为实现这一目标,推广效率高、投资少和适用性好的养殖废水处理方法已成当务之急。

为解决养殖废水达标排放或循环利用的问题,目前常见的处理方法有:①消毒;②利用水生植物吸收氮磷;③泼洒生物制剂;④投放螺蛳清理池底有机质和残饵;⑤多级湿地净化。前4种方法大多存在成本高,效率低或适用性差的问题,多级湿地净化效果虽然好,但在养殖区大面积配备湿地缺乏可操作性,且多级湿地净化耗能高,也不经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该方法可以净化淡水池塘虾蟹养殖废水;利用虾蟹养殖池边的水沟构建湿地,并通过溢流管或溢流槽与池塘组合成水体微循环系统,沟内和池塘中的挡水板可以延长水的流程,防止进水与出水发生短路,以提高水处理效果,同时养殖废水在循环过程中可以经由湿地而得到净化。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以下构建步骤:

(1)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

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由进水泵、循环泵、循环沟、挡水板、虾蟹养殖池和水草组成;进水泵用于抽取外河水,其功率为1.1-5.0千瓦/台,循环水泵用作水沟和池塘间水循环的动力,其功率为0.5-3.0千瓦/台;循环沟内设有非对称的第一挡水板,虾蟹养殖池池内设置第二挡水板,虾蟹养殖池的一端与循环沟相连,循水沟和虾蟹养殖池内种植水草;水草的覆盖率为60%-80%;

(2)水的循环:

由进水泵从外河提水向循环沟和虾蟹养殖池注水,待水位达到0.2-2.0米时关闭进水泵1;由循环水泵从循环沟的末端向池塘提水,水流从池塘的一端顺着第二挡水板隔成的通道流向另一端,水在池塘中循环后通过第一溢水管或溢水槽、第二溢水管或溢水槽、第三溢水管或溢水槽、第四溢水管或溢水槽回流到循环沟,在循环沟内顺着第一挡水板隔成的通道流向循环水泵;水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水草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和自然曝气后得到湿地净化水流入池塘用于虾蟹养殖。

所述循环沟为长条形,宽为5.0-20米,长为30-1000米。

所述第一挡水板长度是沟宽的3/5-2/3,高度为1.5-2.5米,第一挡水板的间隔为10-60米。

所述虾蟹养殖池为长方形。所述第二挡水板长度是虾蟹养殖池宽的3/5-2/3,高度为1.5-2.5米,第二挡水板的间隔为20-80米。

所述第一挡水板或第二挡水板用聚丙烯编织布、玻璃钢瓦、塑料板、塑料薄膜或铝箔材料制成,所述第一挡水板或第二挡水板底端埋入泥中20-30厘米,顶端比最高水位高出10-20厘米,第一挡水板或第二挡水板由竹桩固定,桩距为2-5米。

所述第二挡水板当循环水泵的功率小于0.75千瓦时,虾蟹养殖池内减少第二挡水板数量或不设第二挡水板。

所述溢水管或溢水槽是连接循环水沟与虾蟹养殖池、虾蟹养殖池与虾蟹养殖池之间水流循环的通道。

所述水草主要有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马来眼子菜、菹草、水花生、水葫芦或浮萍,或由上述几种水草混合种植,冬春季以耐低温的伊乐藻为主,夏季以耐高温的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

所述虾蟹养殖是指河蟹、日本沼虾或克氏原螯虾的养殖;所述循环水沟内放养日本沼虾。以增加养殖收益。利用微流水可以刺激虾蟹蜕壳,加快其生长速度,从而使养成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

所述水位在冬春季或水草生长初期以浅水位为宜,在夏季或水草生长旺期以深水位为宜。

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如下优点:1、将与虾蟹养殖池配套的水沟改作循环沟,不需另建湿地,有利于提高土地和水面和利用率,降低投资成本;2、利用一台水泵就可以实现虾蟹养殖池与循环沟的水流循环并自成体系,能耗低;3、利用挡水板构建的水流通道可以防止进水与出水短路并延长水的流程,使循环沟可以达到大面积湿地同样的净水效果;4、由于挡水板的阻隔,可以防止对水流十分敏感的虾蟹逆水上行后造成局部水体密度过高的问题;5、利用微流水刺激虾蟹蜕壳,有利于养成大规格商品虾蟹和提高养殖产量。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五大优点,因此,应用本发明进行虾蟹养殖具有养殖成规格大、产量高和经济效益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发明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包括进水泵1、循环水泵2,第一溢水管或溢水槽3、第二溢水管或溢水槽4、第三溢水管或溢水槽5、第四溢水管或溢水槽6、循环沟7、第一挡水板8、虾蟹养殖池9、湿地净化水流入池塘10、池塘养殖废水流进湿地11、第二挡水板12。

实施例一

本发明的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以下构建步骤:

(1)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

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由水泵、循环沟7、第一挡水板8、虾蟹养殖池9和水草组成。水泵分为进水泵1和循环泵2两种,进水泵1用于抽取外河水,其功率为2.2千瓦/台,循环水泵2用作水沟和池塘间水循环的动力,其功率为1.1千瓦/台。循环沟7为长条形,宽为8.0米,长为100米,循环沟7内有非对称的第一挡水板8,第一挡水板8长度4.8米,高度为1.7米,挡水板的间隔为30米。虾蟹养殖池9为长方形,池内设置第二挡水板12,第二挡水板12长度是池塘宽的2/3,高度为1.7米,第二挡水板12的间隔为40米。虾蟹养殖池9的一端与循环沟7相连,循水沟7和虾蟹养殖池9内种植水草,水草的覆盖率为60%-80%。

(2)水的循环:

由进水泵1从外河提水向循环沟和池塘注水,待水位达到1.5米时关闭进水泵1。由循环水泵2从循环沟的末端向池塘提水,水流从池塘的一端顺着第二挡水板隔成的通道流向另一端,水在池塘中循环后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溢水管3、4、5、6回流到循环沟7,在循环沟7内顺着第一挡水板隔成的通道流向循环水泵2。水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水草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和自然曝气后得到净化,湿地净化水流入池塘10,池塘养殖废水流进湿地11。

第一挡水板8、第二挡水板12由聚丙烯编织布制成,底端埋入泥中25厘米,顶端比最高水位高出20厘米。聚丙烯编织布由竹桩固定,桩距为3米。

循环沟和池塘中种植的水草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水葫芦和浮萍等品种,或由上述几种水草混合种植,冬春季以耐低温的伊乐藻为主,夏季以耐高温的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

冬春季或水草生长初期水位为0.3-1.0米,在夏季或水草生长旺期水位为1.5-2.0米。在循环水沟内可以放养日本沼虾,以增加养殖收益。利用微流水可以刺激虾蟹蜕壳和加快其生长速度,从而使养成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

实施例二

本发明的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以下构建工艺步骤: 

(1)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

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由水泵、循环沟7、第一挡水板8、虾蟹养殖池9和水草组成。水泵分为进水泵1和循环泵2两种,进水泵1用于抽取外河水,其功率为3.0千瓦/台,水泵2用作水沟和池塘间水循环的动力,其功率为2.2千瓦/台。循环沟7为长条形,宽为10.0米,长为200米,沟内有非对称的第一挡水板8,第一挡水板8长度6.6米,高度为2.0米,第一挡水板的间隔为40米。虾蟹养殖池9为长方形,池内设置第二挡水板12,第二挡水板长度是池塘宽的2/3,高度为2.0米,第二挡水板的间隔为60米。虾蟹养殖池9的一端与循环沟7相连,水沟和池塘内种植水草,水草的覆盖率为60%-80%。

(2)水的循环:

由进水泵1从外河提水向循环沟和池塘注水,待水位达到1.8米时关闭进水泵1。由循环水泵2从循环沟的末端向池塘提水,水流从池塘的一端顺着第二挡水板12隔成的通道流向另一端,水在池塘中循环后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溢水槽3、4、5、6回流到循环沟7,在循环沟7内顺着第一挡水板8隔成的通道流向循环水泵2。水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水草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和自然曝气后得到净化。

第一、第二挡水板8、12由聚丙烯编织布制成,底端埋入泥中25厘米,顶端比最高水位高出20厘米。聚丙烯编织布由竹桩固定,桩距为4米。

循环沟和池塘中种植的水草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水葫芦和浮萍等品种,冬春季以伊乐藻为主,夏季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

冬春季或水草生长初期水位为0.3-1.0米,在夏季或水草生长旺期水位为1.5-2.0米。在循环水沟内可以放养日本沼虾,以增加养殖收益。利用微流水可以刺激虾蟹蜕壳和加快其生长速度,从而使养成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

实施例三

本发明的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以下构建工艺步骤: 

(1)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

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由水泵、循环沟7、第一挡水板8、虾蟹养殖池9和水草组成。水泵分为进水泵1和循环泵2两种,进水泵1用于抽取外河水,其功率为2.2千瓦/台,循环水泵2用作水沟和池塘间水循环的动力,其功率为1.1千瓦/台。循环沟7为长条形,宽为12米,长为80米,沟内有非对称的第一挡水板8,第一挡水板长度8.0米,高度为1.7米,第一挡水板的间隔为60米。虾蟹养殖池9为长方形,池内设置第二挡水板12,第二挡水板长度是池塘宽的2/3,高度为1.7米,第二挡水板的间隔为60米。虾蟹养殖池9的一端与循环沟7相连,水沟和池塘内种植水草,水草的覆盖率为60%-80%。

(2)水的循环:

由进水泵1从外河提水向循环沟和池塘注水,待水位达到1.5米时关闭进水泵1。由循环水泵2从循环沟的末端向池塘提水,水流从池塘的一端顺着第二挡水板12隔成的通道流向另一端,水在池塘中循环后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溢水管3、4、5、6回流到循环沟7,在循环沟7内顺着第一挡水板8隔成的通道流向循环水泵2。水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水草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和自然曝气后得到净化。

第一、第二挡水板8、12由聚丙烯编织布制成,底端埋入泥中25厘米,顶端比最高水位高出20厘米。聚丙烯编织布由竹桩固定,桩距为3米。

循环沟和池塘中种植的水草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水葫芦和浮萍等品种,冬春季以伊乐藻为主,夏季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

冬春季或水草生长初期水位为0.3-1.0米,在夏季或水草生长旺期水位为1.5-2.0米。在循环水沟内可以放养日本沼虾,以增加养殖收益。利用微流水可以刺激虾蟹蜕壳,以加快其生长速度,从而使养成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

实施例四

本发明一种虾蟹池塘养殖循环水系统的构建方法,采用以下构建工艺步骤: 

(1)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构建:

虾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由水泵、循环沟7、第一挡水板8、虾蟹养殖池9和水草组成。水泵分为进水泵1和循环泵2两种,进水泵1用于抽取外河水,其功率为3.0千瓦/台,循环水泵2用作水沟和池塘间水循环的动力,其功率为1.1千瓦/台。循环沟7为长条形,宽为10米,长为100米,沟内有非对称的第一挡水板8,第一挡水板8长度6.6米,高度为1.8米,第一挡水板的间隔为40米。虾蟹养殖池9为长方形,池内设置第二挡水板12,第二挡水板12长度是池塘宽的2/3,高度为1.8米,第二挡水板12的间隔为50米。虾蟹养殖池9的一端与循环沟7相连,水沟和池塘内种植水草,水草的覆盖率为60%-80%。

(2)水的循环:

由进水泵1从外河提水向循环沟和池塘注水,待水位达到1.6米时关闭进水泵1。由循环水泵2从循环沟的末端向池塘提水,水流从池塘的一端顺着第二挡水板12隔成的通道流向另一端,水在池塘中循环后通过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溢水管3、4、5、6或溢水槽回流到循环沟7,在循环沟内顺着第一挡水板8隔成的通道流向循环水泵2。水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水草的吸收、微生物的分解和自然曝气后得到净化。

第一、二挡水板8、12由聚丙烯编织布制成,底端埋入泥中25厘米,顶端比最高水位高出20厘米。聚丙烯编织布由竹桩固定,桩距为2.5米。

循环沟和池塘中种植的水草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苦草、水花生、水葫芦和浮萍等品种,冬春季以伊乐藻为主,夏季以轮叶黑藻和苦草为主。

冬春季或水草生长初期水位为0.3-1.0米,在夏季或水草生长旺期水位为1.5-2.0米。在循环水沟内可以放养日本沼虾,以增加养殖收益。利用微流水可以刺激虾蟹蜕壳,以加快其生长速度,从而使养成规格和产量得到提高。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