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网关、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一种网关、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信领域,提供了一种网关,包括,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群组成员信息及群组设置进行加载;在用户发起群组会话时,将各个成员的会话内容转换后发送至协议转换模块。至少一个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成员发送的会话内容后,将所述会话内容转换为对应社区支持的格式后显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系统及方法。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用户可以在其通讯录上建立持久的跨社区联系人群组,并且实现群组成员之间的即时聊天,从而提高用户的沟通体验。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47916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2-0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340020.X

  • 发明设计人 苟定勇;

    申请日2011-11-01

  • 分类号H04L12/58(20060101);H04L12/18(20060101);H04L12/66(20060101);

  • 代理机构44292 深圳市爱派知识产权事务所;

  • 代理人罗水江

  • 地址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科技南路中兴通讯大厦法务部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21: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7-12-19

    授权

    授权

  • 2014-10-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4L12/58 申请日:201111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2-0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时通信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网关、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 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也称为即时通讯或者即时通信,英文简称 为IM,是当前主流的互联网业务,属于TCP/UDP/IP传输层面的业务,有 别于传统的电信业务。最近十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即时消息业务发展 迅速,形成了成百上千的即时消息社区。在这些社区中,用户数较多、影响 力较大的社区也有十多个,其中业界影响力最大的产品当属微软MSN和腾 讯QQ,其次包括Yahoo Messenger、AIM、Gtalk等产品。

群组聊天是一种点对多点的消息发送,但在跨域的情况下,用户和其他 各个成员的消息实际是在各个点对点通道上传输。由于社区众多,用户的联 系人/朋友分布在不同的社区,互联互通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目前的 技术能够通过Transport机制(实际就是社区通信协议转换插件),实现群 组内的连接,用户可以和这些社区上的联系人进行点对点的即时通信。但 是,群组通常局限于同一个社区内,无法跨越多个社区形成群组。如图1所 示,是目前跨社区联系人点对点消息传输示意图,用户在社区A上有一个 账号,用户通过该账号和联系人甲建立了朋友关系,在网络拓扑上,联系人 甲和用户之间是点对点的沟通关系。同样,用户在社区B和社区C上分别 有一个账号,联系人乙、联系人丙和用户也都是点对点的沟通关系。联系人 甲看不到联系人乙和联系人丙,各个联系人只能看到他们共同的朋友——用 户,因为这三个社区的联系人彼此并没有加为朋友。因此,这种情况下,用 户、联系人甲、联系人乙、联系人丙形不成跨社区的群组。

在现实生活的社交圈中,比如用户想建立一个羽毛球兴趣组,其中的成 员可能来自于不同的环境,沟通方式上存在多样性。例如,有的成员可能来 自于社区A、而另一部分成员可能来自于社区B,还有的成员可能来自于社 区C。在互联网领域,各个社区之间的协议不一致,如何在主流社区之间实 现直接的互联互通成为一个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网关、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系统及 方法,以解决用户无法实现跨社区沟通交流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关,包括,

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群组成员信息及群组设置进行加载;在用户 发起群组会话时,将各个成员的会话内容转换后发送至协议转换模块。

至少一个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成员发送的会话内容后,将所述会话 内容转换为对应社区支持的格式后显示。

上述的网关,其中,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 群组会话初始化命令消息,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成功后通知客户端初始化 成功。

上述的网关,其中,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各个成员的会话内 容转换后发送至协议转换模块具体为,

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收到会话消息后,检查会话消息的目的地址 并进行解析,将群组消息变成点对点消息,根据用户在各个社区的ID修改 发送者字段,将所述点对点消息发送给协议转换模块;或

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收到会话消息后,会话消息的目的地址为 会话地址ID,根据已经记载的群组成员信息确认消息接收方,将所述会话 消息转发至协议转换模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群组创建模块,用于用户建立虚拟群组,并通过客户端菜单发起群组会 话,以及客户端向网关发送群组会话初始化命令消息以及群组成员信息;

网关,包括,

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群组成员信息及群组设置进行加载;在用户 发起群组会话时,将各个成员的会话内容转化后发送至协议转换模块。

至少一个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成员发送的会话内容后,将所述会话 内容转换为对应社区支持的格式后显示。

上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群组创建模块,用于用户建立虚拟群组具体 为,

用于用户根据需要进行删除群组、群组改名、添加成员、删除成员操 作。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用户建立虚拟群组,并通过客户端菜单发起群组会话;

客户端向网关发送群组会话初始化命令消息以及群组成员信息;

网关收到群组会话初始化命令消息后,进行初始化,将群组成员信息及 群组设置进行加载;

用户客户端将会话消息发送给网关;

网关收到会话消息后进行转换,分别发送给相关的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一联系人发送回应消息,网关收到该回应消息,将该回应消息转变成 点对点回应消息;

网关将点对点回应消息转化后分别发送给用户以及相应联系人。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会话结束时,用户关闭群组会话,用户客户端发出群组会话的结束命令 消息;

网关收到所述结束命令消息时,执行清理操作;

清理完毕后,网关向用户客户端发送群组会话已关闭的确认消息,群组 会话结束。

上述方法中,其中,网关收到会话消息后进行转换具体为,

网关收到会话消息后,检查会话消息的目的地址并进行解析,将群组消 息变成点对点消息,根据用户在各个社区的ID修改发送者字段,将所述点 对点消息进行转发。

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网关初始化完成后,通知客户端初始化成功,将会话地址ID发送给客 户端。

上述方法中,其中,网关收到会话消息后进行转换具体为,

网关收到会话消息后,会话消息的目的地址为会话地址ID,网关根据 已经记载的群组成员信息确认消息接收方,将所述会话消息转发至消息接收 方。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使得用户可以在其通讯录上建立持久的跨社区 联系人群组,并且实现群组成员之间的即时聊天,从而提高用户的沟通体 验。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 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 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目前跨社区联系人点对点消息传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流程图;

图4是用户发送消息及对端的呈现示意图;

图5是联系人发送消息及对端的呈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 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 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2所示,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结构图,提供了一种网关,具体包 括,

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群组成员信息及群组设置进行加载;在用户 发起群组会话时,将各个成员的会话内容转化后发送至协议转换模块。

至少一个协议转换模块,用于接收成员发送的会话内容后,将所述会话 内容转换为对应社区支持的格式后显示。

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还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群组会话初始化命令 消息,进行初始化,在初始化成功后通知客户端初始化成功。

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将各个成员的会话内容转换后发送至协议 转换模块具体为,

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收到会话消息后,检查会话消息的目的地址 并进行解析,将群组消息变成点对点消息,根据用户在各个社区的ID修改 发送者字段,将所述点对点消息发送给协议转换模块;或

所述群组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收到会话消息后,会话消息的目的地址为 会话地址ID,根据已经记载的群组成员信息确认消息接收方,将所述会话 消息转发至协议转换模块。

该网关可以部署在一个单独的物理设备上,也可以作为用户终端软件中 的一个模块而存在。协议转换模块作为实现社区互通的必要装置,可以借用 已有的实现模式。本发明虽然重点描述的是互联网即时消息,但是由于协议 转换模块的存在,互联网即时消息和普通的SMS短消息是可以实现互通 的,因此本发明同样适用于SMS消息。本发明不要求对已有的IM社区联 系人和通信协议进行任何改动,群组信息处理功能是在这些社区之外完成 的。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跨社区群组信息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网 关,还包括,

群组创建模块,用于用户建立虚拟群组,并通过客户端菜单发起群组会 话,以及客户端向网关发送群组会话初始化命令消息以及群组成员信息。

各个社区的联系人都是指和用户相关的联系人,也就是用户在对应社区 上的“朋友”。这些联系人之间彼此可能认识,也可能并不认识。由于群组 成员来自于不同的社区,在非聊天状态他们只能看到用户,看不到群组中的 其他成员,只有用户能够看到所有成员,所以本发明称这种群组为“虚拟群 组”,只对创建该群组的人有效,对其他人来说是临时性的关系。用户是该 群组的拥有者,也是管理员。

虚拟群组是用户在自己的通讯录中创建的一个群组,群组成员可以来自 于不同的社区,由用户自行设置。所述社区包括但不限于即时消息、社交网 络、微博等互联网社区,还可以包括传统的电信社区(提供传统的电话、短 消息、彩信等沟通手段)。虚拟群组由用户创建,仅对用户可见,群组内其 他成员并不知道。用户是该群组的管理员,随时可以进行删除群组、群组改 名、添加成员、删除成员等操作。虚拟群组可以存储在用户的本地设备的通 讯录上,也可以存在于网络服务器的通讯录上,具有持久性。虚拟群组反映 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圈子,圈子内的成员具有各式各样的联系方式。每个 社区代表的是一种联系方式,该联系人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也可以是 互联网空间中的朋友。

如图3所示,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流程图,提供了一种跨社区群组信息 处理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S301,用户建立虚拟群组,并通过客户端菜单发起群组会话;

用户建立虚拟群组具体为,用户登录到网关,网关作为用户的代理,登 录到各个社区;各联系人均正常登录各自的社区,即用户和各社区的联系人 可以进行点对点的沟通;用户设置虚拟群组,并向群组中添加了一些社区的 联系人作为成员。

步骤S302,客户端向网关发送群组会话初始化命令消息,并将群组成 员的信息发送到网关;

成员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成员所属社区、账号ID、用户设置的隐私权限 等。

步骤S303,网关收到客户端发送的初始化消息后,进行初始化,将群 组成员的信息及群组设置加载到内存中;

步骤S304,网关完成初始化后,通知用户客户端初始化成功;

步骤S305,用户发送消息A,用户客户端将消息A发送给网关;

步骤S306,网关收到消息后进行转换;

具体地,网关收到消息A后,检查消息的目的地址并进行消息转发; 由于这是群组会话,因此网关收到的报文目的地址将是多个接收方,网关将 这些地址逐一分解,将群组消息变成若干点对点消息;同时,需要修改发送 者字段,因为用户在各个社区的ID并不相同。

另外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是用户客户端发出的消息A,其目的地址为会 话地址ID,代表群组会话。因为群组成员信息已经上载到网关,所以网关 已经知道消息接收方是那些成员;会话地址ID可以由步骤S304实现,即 发送网关初始化完成时,将会话地址ID发送给用户客户端。

步骤S307,网关将消息A单独发送给联系人甲,将消息A单独发送给 联系人乙;

由于是用户发往各个联系人的消息,因此网关修改消息的源地址和目的 地址字段,而不修改消息内容;用户发出的是消息A,网关发出去的仍旧是 消息A。

步骤S308,如果社区A的联系人甲发送了回应消息B,网关将收到该 消息;

步骤S309,网关对收到的消息B进行处理,消息B本来是联系人甲发 送给用户的点对点消息,网关需要将该消息转变成多个点对点消息;

步骤S310,网关将消息B转发给用户,将消息B修改后发送给联系人 乙;

步骤S311,聊天的中间消息交互过程重复S305到S310的步骤,重复 次数不限;聊天结束时,用户主动关闭群组会话,用户客户端发出群组会话 的结束命令消息;

步骤S312,网关收到关闭群组会话的消息时,执行清理操作,清理完 毕后,网关向用户客户端发送群组会话已关闭的确认消息,群组会话结束。

具体地,执行清理操作比如关闭网络连接句柄、释放内存等。

如图4和图5所示,图4是用户发送消息及对端的呈现示意图,图5是 联系人发送消息及对端的呈现示意图,具体如下。

假定用户同时拥有社区A、社区B、社区C的账号,并且分别和联系 人甲、联系人乙、联系人丙建立了朋友关系。由于社区A、社区B、社区C 没有直接互联互通,联系人甲、联系人乙、联系人丙之间不能直接建立朋友 关系。用户现在创建了“羽毛球兴趣组”的虚拟群组,加入了联系人甲、联 系人乙、联系人丙作为群组成员。虚拟群组聊天过程中,用户发出一条消 息,参见附图4,报文如下:

由于这是从用户发出的群发消息,而实际各个社区的通道是点对点的, 所以,群组聊天处理模块修改接收者字段信息和发送者字段信息,以避免被 对方社区判断为垃圾消息予以屏蔽。协议转化模块对所述群发信息进行转换 后发送给联系人甲的消息报文如下(其余类似):

在界面上,各个接收方可以将消息显示为“用户:明天下午羽毛球比 赛”,表示这句消息是用户发的。由于用户在各个社区的ID和昵称设置可 能并不相同,所以在各个联系人客户端的界面上显示的联系人昵称可能不 同,这里举例时忽略该差别。

如附图5所示,联系人甲回复:几点开始?点对点消息报文如下:

群组聊天处理模块转发用户的消息报文如下:

群组聊天处理模块发给联系人丙的消息,出于兼容性和隐私性考虑,修 改消息源和目的地,以及Body部分,形成点对点消息报文,通过协议转换 模块发送,分别如下:

如果点对点消息通道对消息报文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不做检查,且用户 允许显示各社区好友的昵称,则修改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后的报文示例如下: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 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 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 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 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 范围内。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