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

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

摘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23322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齐齐哈尔医学院;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28889.8

  • 申请日2011-05-18

  • 分类号G01N27/48;G01N27/403;

  • 代理机构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果浯溪

  • 地址 161000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卜奎大街333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21:3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5-03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27/48 授权公告日:20130626 终止日期:20180518 申请日:20110518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6-26

    授权

    授权

  • 2012-03-1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27/48 申请日:20110518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属于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血铅样品的检测,要求在分析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均需要采取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Meyer-Baron等对 Meta分析进行总结,发现当血铅浓度>400μg/L时,机体即有明显的神经行为损伤。Navas-Acien 等分析了前人的研究结果,总结出血铅是反映近期铅接触的敏感指标,血铅浓度与铅中毒的程度密切相关。目前,测定血铅的方法有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微分电位溶出法。由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普及率高,因此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最广泛,也是当前测定血铅的标准方法。但其仪器成本较高,操作较为复杂,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难于普及。而原子吸收光谱对于基体的组成非常敏感,会造成严重的基体效应,影响测量的精度。目前,公知的伏安法测定血铅的过程中血样峰高与空白峰高的差异太小,检出限较高,不利于准确测量。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上的不足,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该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微量、准确的测定血液中铅的含量,而且成本较低,操作便捷。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由大面积的薄层玻碳电解池与小面积的玻碳电解池以串联方式连接组合制成,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与小面积薄层玻碳电极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池体内,其中,两个电极之间设有薄层通道。

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的操控、连接结构是:

注射泵通过缓冲管连接多通道选择阀中心,多通道选择阀0号位通过导管连接血液抗凝剂瓶中,1号位通过导管连接被测液瓶中,2号位通过导管连接到铅标准溶液瓶中,3号位通过液体导管连接薄层通道中。聚四氟乙烯池中的饱和甘汞电极通过导线连接主控板,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上的预富集导线连接主控板;对电极上的对电极导线连接主控板;参比电极上的参比电极导线连接主控板;聚四氟乙烯池右端的废液流出管连接到废液瓶中;主控板与微型计算机连接。

聚四氟乙烯池的具体结构是:

其左端设有液体导管连接到薄层通道中;其右端上侧设有废液流出管连接到薄层通道中;其右端中端设有小面积薄层玻碳电极连接二次富集导线;聚四氟乙烯池上端安有上盖;上盖的右侧设有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中的预富集导线;聚四氟乙烯池中部上端设有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中部下端设有参比电极;聚四氟乙烯池中部上下端电极之间设有薄层通道。聚四氟乙烯池的下端设有工艺孔;下端右侧依次设有参比电极上的参比电极导线,设有对电极上的对电极导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分步预富集过程,提升了测量时铅离子的浓度,降低了检测限,解决了以往测量检测限过高的难题,达到了微量、准确、低成本、便利的检测血铅含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整体连接操控图。

图2是本发明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聚四氟乙烯池结构图。

图中1、 饱和甘汞电极,2、 盐桥,3、废液流出管,4、小面积薄层玻碳电极,5、二次富集导线,6、二次富集通道管,7、对电极,8、对电极导线,9、参比电极导线,10、工艺孔,11、参比电极,12、薄层通道,13、聚四氟乙烯池,14、液体导管,15、上盖,16、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17、预富集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由大面积的薄层玻碳电解池与小面积的玻碳电解池以串联方式连接组合制成,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与小面积薄层玻碳电极固定在聚四氟乙烯池体内,其中,两个电极之间设有薄层通道。

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的操控、连接结构是:

注射泵通过缓冲管连接多通道选择阀中心,多通道选择阀0号位通过导管连接血液抗凝剂瓶中,1号位通过导管连接被测液瓶中,2号位通过导管连接到铅标准溶液瓶中,3号位通过液体导管14连接薄层通道12中。聚四氟乙烯池13中的饱和甘汞电极1通过导线连接主控板,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16上的预富集导线17连接主控板;对电极7上的对电极导线8连接主控板;参比电极11上的参比电极导线9连接主控板;聚四氟乙烯池13右端的废液流出管3连接到废液瓶中;主控板与微型计算机连接。

聚四氟乙烯池13的具体结构是:

其左端设有液体导管14连接到薄层通道12中;其右端上侧设有废液流出管3连接到薄层通道12中;其右端中端设有小面积薄层玻碳电极4连接二次富集导线5;聚四氟乙烯池13上端安有上盖15;上盖15的右侧设有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16中的预富集导线17;聚四氟乙烯池13中部上端设有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16;中部下端设有参比电极11;聚四氟乙烯池13中部上下端电极之间设有薄层通道12。聚四氟乙烯池13的下端设有工艺孔10;下端右侧依次设有参比电极11上的参比电极导线9,设有对电极7上的对电极导线8。

图中1、 饱和甘汞电极,2、 盐桥,3、废液流出管,4、小面积薄层玻碳电极,5、二次富集导线,6、二次富集通道管,7、对电极,8、对电极导线,9、参比电极导线,10、工艺孔,11、参比电极,12、薄层通道,13、聚四氟乙烯池,14、液体导管,15、上盖,16、大面积薄层玻碳电极,17、预富集导线。

串联电解池溶出分析血铅测量装置的具体使用步骤:

(1)用移液器吸取200μL血液抗凝剂加入至1mL塑料离心管中,采集20、0μL末稍血,加入至1mL塑料离心管中,混合,防止血凝,放在阀的1号位。点击软件中的测量按钮。

(2)LGCE与SGCE置0V,此时电极处于净化状态。

(3)阀置0号位,泵吸取血液抗凝剂800μL,流速3000μL/min,占用16秒。此时为泵的初始状态。

(4)阀置分别置0、2、1号位(如果阀置0号位测量空白溶液,如果阀置2号位测量标准溶液,如果阀置1号位测量样品溶液),吸液180μL,泵吸液流速1200μL/min,占用9秒,吸取样液。

(5)阀置2号位,推液100μL,流速1200μL/min,占用5秒。此时阀与薄层池内充满检测溶液。

(6)LGCE与SGCE置-1、2V,开始富集。

(7)推液120μL,流速360μL/min,占用20秒。富集,更新富集溶液。

(8)LGCE与LGCRE之间置短路状态,LGCE开始溶出。

(9)推液60μL,流速360μL/min,占用10秒。小面积电极富集高浓度铅的时间段。

(10)SGCE置-0.80V电位。降低氢波。

(11)推液200μL,流速2400μL/min,占用5秒。净化电解池。

(12)停泵。保持2秒。此时溶液静止。

(13)对SGCE进行电位扫描,扫描速度300mV/s,记录一阶导数阳极溶出伏安曲线。

(14)LGCE与SGCE置0V,电极处于净化状态。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