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石墨烯/铂纳米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石墨烯/铂纳米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摘要

本发明属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石墨烯/铂纳米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静电自组装方法,将吸附有聚电解质的导电基底,依次浸于石墨烯悬浮液、聚电解质溶液和氯铂酸溶液,由于静电吸引的作用,在导电基底表面形成具有聚电解质/石墨烯/聚电解质/氯铂酸结构的自组装超薄膜;经过烧结,转化成“石墨烯/铂纳米粒子”超薄膜。该薄膜可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的对电极材料。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对电极的铂负载量极低,大大降低了对电极乃至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成本,可应用于流水线作业的大规模生产。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24319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18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申请/专利号CN201110193459.4

  • 发明设计人 王忠胜;宫峰;

    申请日2011-07-12

  • 分类号H01G9/042;H01G9/20;H01M14/00;H01L51/44;B82Y30/00;B82Y40/00;

  • 代理机构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陆飞

  • 地址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邯郸路220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12:59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6-08-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H01G9/042 授权公告日:20130227 终止日期:20150712 申请日:201107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02-27

    授权

    授权

  • 2012-07-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H01G9/042 申请日:20110712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18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的石墨烯/铂纳米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1991年M. Gr?tzel教授将纳米多孔的概念引入染料敏化宽禁带TiO2半导体研究中,获得能量转换效率7.1 %的染料敏化太阳电池(dye-sensitized solar cells,DSSCs) 以来(Nature, 1991, 353, 737),DSSCs以其低成本、相对简单的制作工艺、较高的光电转化效率等特点,迅速得到国际上的学术界以及工业界广泛关注。

DSSCs主要由染料敏化的多孔半导体纳米晶薄膜、电解质和对电极组成。染料分子受到光照后激发,电子注入半导体薄膜的导带,电子经外电路回到对电极;I-离子扩散到半导体薄膜上还原氧化态染料,使染料再生,I-离子被氧化成I3- 离子,后者在对电极上得到电子生成I-离子,如此循环,从而实现光电转换。在此过程中,减小由于上述还原反应在对电极上的能量消耗是十分必要的。因此,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极的催化性能对DSSCs的光电转化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铂对电极通常采用磁控溅射(Electrochimi. Acta., 2001, 46, 3457)、以及氯铂酸热分解(J. Electrochem. Soc., 1997, 144, 876)的方法制得,虽然有较好的催化表现和综合性能,但由于铂是贵金属,用这些方法若用于大规模生产及应用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因此降低铂负载量,并保持对电极的催化活性及光伏性能是一个研究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铂负载量低、利用率高的用于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石墨烯/铂纳米粒子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石墨烯/铂纳米对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将清洗干净的导电基底浸于聚电解质溶液中0.1-5 h ,取出后用溶剂冲洗、吹干;

(2)再浸入石墨烯悬浮液或氯铂酸溶液中0.1-5 h ;

(3)重复上述步骤(1)、(2),进行层层自组装,在导电基底表面形成(聚电解质/石墨烯)m或(聚电解质/氯铂酸)n或(聚电解质/石墨烯)m/(聚电解质/氯铂酸)n等不同结构、不同层数的自组装超薄膜。m、n分别为重复次数。一般m、n不超过 50 ;

(4)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烧结,温度为100-600℃,时间为0.1-5 h,使其转化成(石墨烯 )m或(铂纳米粒子)n或(石墨烯 )m / (铂纳米粒子)n等结构的超薄膜。所谓超薄膜,一般其厚度< 5nm 。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的导电基底为导电玻璃、导电聚合物膜等材料。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聚电解质溶液中,聚电解质为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聚乙烯亚胺等阳离子聚电解质,其溶剂为水、无水乙醇、乙醚或丙酮,或其中几种的混合溶剂,聚电解质的质量分数为0.001-10 %,pH值为6-13。优选:聚电解质的质量分数为 0.1%--2 %,pH值为8--10。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石墨烯悬浮液的溶剂为水、无水乙醇、N,N-二甲基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或其中几种的混合溶剂,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001-5 %,pH值为6-13。优选:石墨烯的质量分数为0.1%--1%,pH值为9--10。

上述制备方法中,所述氯铂酸溶液的溶剂为水、无水乙醇、异丙醇或丙酮,或其中几种的混合溶剂,氯铂酸的质量分数为0.001 %--20 %。优选的氯铂酸的质量分数为0.1 %—2 %。

上述制备方法中,超薄膜在空气中烧结,优选温度为 400--600 ℃,时间为0.5 --3h。

由上述方法所制备的具有(石墨烯) m、(铂纳米粒子)n或(石墨烯) m / (铂纳米粒子)n等结构的超薄膜可作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用的对电极材料。 

本发明制备的薄膜材料,由于金属铂纳米粒子的比表面积大,且由石墨烯负载,能够显著提高催化效果。将此超薄膜(铂负载量:0.4 μg cm-2)用于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对电极,可以获得与磁控溅射制备的铂镜对电极(铂负载量:308.9 μg cm-2)相当的能量转化效率。本发明工艺简单,所制备的对电极的铂负载量极低,大大降低了对电极乃至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成本,可应用于流水线作业的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低铂负载量的石墨烯/铂纳米粒子对电极的SEM照片。

图2为本发明与磁控溅射制备的铂镜对电极组装的DSSCs比较测试的I-V曲线图(有效面积为0.2304 cm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0.5 %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2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05 %的石墨烯水悬浮液中2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然后再浸入上述聚电解质中2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最后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05 %的氯铂酸水溶液中2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石墨烯/聚电解质/氯铂酸的自组装超薄膜。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400 ℃烧结1 h,形成结构为石墨烯/铂纳米粒子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图2曲线1所示),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707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15.20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71,能量转换效率(η)为 7.63 %。

实施例2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2 %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1 %的石墨烯乙醇悬浮液中0.5 h,取出后用乙醇冲洗、吹干,重复上述自组装过程1次,然后再浸入上述聚电解质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最后再浸入质量分数为1 %的氯铂酸水溶液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石墨烯)2 / 聚电解质/氯铂酸的自组装超薄膜。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450 ℃烧结1 h,形成结构为(石墨烯) 2 / 铂纳米粒子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713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13.93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72,能量转换效率(η)为 7.15 %。

实施例3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5 %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0.2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1 %的氯铂酸水溶液中0.2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氯铂酸的自组装超薄膜。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500 ℃烧结0.2 h,形成结构为铂纳米粒子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672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10.12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68,能量转换效率(η)为 4.62 %。

实施例4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10 %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0.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02 %的石墨烯乙醇悬浮液中1 h,取出后用乙醇冲洗、吹干,然后再浸入上述聚电解质中0.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1 %的氯铂酸水溶液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重复上述石墨烯自组装过程,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石墨烯/聚电解质/氯铂酸/聚电解质/石墨烯的自组装超薄膜。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350 ℃烧结2 h,形成结构为石墨烯/铂纳米粒子/石墨烯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677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8.29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59,能量转换效率(η)为 3.31 %。

实施例5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5 %的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水溶液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02 %的石墨烯乙醇悬浮液中0.5 h,取出后用乙醇冲洗、吹干,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石墨烯的自组装超薄膜。将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450 ℃烧结1 h,形成结构为石墨烯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709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10.64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25,能量转换效率(η)为 1.89 %。

实施例6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0.5 %的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05 %的石墨烯水悬浮液中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然后再浸入上述聚电解质中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最后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05 %的氯铂酸水溶液中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石墨烯/聚电解质/氯铂酸的自组装超薄膜。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300 ℃烧结5 h,形成结构为石墨烯/铂纳米粒子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665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9.40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63,能量转换效率(η)为 3.94 %。

实施例7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5 %的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05 %的石墨烯水悬浮液中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然后再浸入上述聚电解质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最后再浸入质量分数为2 %的氯铂酸水溶液中0.5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石墨烯/聚电解质/氯铂酸的自组装超薄膜。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500 ℃烧结1 h,形成结构为石墨烯/铂纳米粒子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695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14.74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71,能量转换效率(η)为 7.27 %。

实施例8

将清洗干净的导电玻璃浸于质量分数为15 %的聚乙烯亚胺水溶液中0.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再浸入质量分数为0.5 %的石墨烯水悬浮液中0.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然后再浸入上述聚电解质中0.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最后再浸入质量分数为5 %的氯铂酸水溶液中0.1 h,取出后用水冲洗、吹干,形成结构为聚电解质/石墨烯/聚电解质/氯铂酸的自组装超薄膜。将上述超薄膜在空气中600 ℃烧结0.5 h,形成结构为石墨烯/铂纳米粒子的超薄膜。

根据常规方法将该超薄膜作为对电极组装成DSSCs,电池面积为0.2304 cm2。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713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12.82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72,能量转换效率(η)为 6.58 %。

比较例1

作为比较,我们还在所有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采用磁控溅射法制备的铂镜对电极组装了DSSC,在AM1.5模拟太阳光下测得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流-电压(I-V)曲线(图2曲线2所示),得到开路光电压(Voc)为713 mV,短路光电流(Jsc)为 14.80 mA/cm2,填充因子(FF)为 0.76,能量转换效率(η)为 8.02 %。

按照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对电极,能量转化效率可达到与铂镜对电极相当的水平,说明其具有相当高的催化活性,但它的铂负载量仅为铂镜的近千分之一(分别为0.4 μg cm-2和308.9 μg cm-2)。本发明制作条件温和,工艺也十分简单,贵金属铂的用量得到极大的降低,从而大大降低了对电极乃至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制造成本,有望应用于流水线作业的大规模生产。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