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

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由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之后将所述信号与所述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的情况下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备(100)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92277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0980155207.3

  • 发明设计人 鲁卡斯·芬斯奇;

    申请日2009-12-11

  • 分类号B66B1/46;

  •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汤雄军

  • 地址 瑞士赫尔基斯威尔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0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09-03

    授权

    授权

  • 2012-02-08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B66B1/46 申请日:20091211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2-21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具有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 的电梯设备的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梯设备。

背景技术

具有电梯轿厢的电梯设备在建筑物的楼层之间运送使用者是公知的。 此外在楼层上和/或在电梯轿厢中设置呼叫输入设备,使用者可以在其上进 行呼叫输入。电梯控制装置根据呼叫输入控制电梯轿厢的电梯驱动装置以 及电梯轿厢的门驱动装置,使得使用者可以登入电梯轿厢并且由电梯轿厢 在建筑物的楼层之间运送。

在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享受同等待遇的框架下,欧洲标准81-70针 对呼叫输入规定了针对残疾人的按钮。通过按压针对残疾人的按钮将电梯 设备置入特殊的运行模式中。在该特殊的运行模式中楼层上的和/或电梯轿 厢的电梯门缓慢地打开和/或关闭并且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通过可视的 和/或可听到的信号获得呼叫输入的反馈。

专利文献EP1598298A1展示了一种具有在电梯轿厢中的呼叫输入设 备的电梯设备。该呼叫输入设备具有按键屏,该按键屏不符合EN81-70, 因为其不具有针对残疾人的按钮。作为符合EN81-70的解决方案 EP1598298A1教导了将针对残疾人的按钮安在按键屏上。针对残疾人的按 钮的顶面通过具有至少0.8mm的凸起高度的盲文字符为视力残疾人所识 别。通过以2.5N至5.0N的压力按压针对残疾人的按钮操作针对残疾人的按钮下 方按键屏区域且产生轿厢呼叫。

专利文献US2002/0191819A1展示了一种具有电视摄像机和图像识别 设备的电梯设备,该电视摄像机拍摄在楼层上等候的使用者的图像,其中, 图像识别装置在拍摄到的图像中进行使用者面部识别以及轮椅推测并且 从这些信息中确认存在坐轮椅的使用者。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的确认是 自动地实施,使用者无须接触操作元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其中 电梯设备可在尽可能避免接触操作元件的情况下被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 式中并且在尽可能避免接触操作元件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呼叫输入。此外要提出 一种对应的电梯设备。

为了实现该目的,在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中,根据本发明 与权利要求1一致地设置成,由至少一个传感器探测使用者的至少一个位置变化 作为至少一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将该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 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并且电梯设备针对产 生的参考状态变换至少部分地被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涉及如下认知,即使用者仅通过改变其位置就可以互动地 以及无接触地产生信号状态变换,该信号状态变换将电梯设备从正常模式带入针 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使用者的“位置变化”被理解为使用者移动和/或保持 静止的每种方式,该移动和/或保持静止可作为信号和参考信号被传感器探测到。 移动和/或保持静止的程度可以在预设的空间上和/或时间上的界限的范围中变 化。因此获取使用者的信号和参考信号并且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可以因此表达 其愿望,以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由电梯设备运送;并且其因此可以简单 地参与社会生活、参与社会交际、进行进修和培训以及开始就业。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有利改进在该方法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有利的是,在时间上在该信号之间或之后探测该参考信号。有利的是,如果 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则满足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有利的是,如果探测 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则满足预定义的比较结果。

其优点在于,通过单义(eindeutig)的信号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在每个 时间单元探测一个信号或参考信号。此外存在多种可能性。比如由传感器以正信 号探测使用者;将探测到的正信号与探测到的负信号作为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 这两个先后探测到的信号不相符的情况下,产生信号状态变换。但也可以探测在 传感器前针对一定的时间段保持静止的使用者作为负信号的信号串。在这种情况 下将探测到的负信号的信号串与之前探测到的负信号的信号串作为参考信号进 行比较,并且在这些信号的结果相符时产生信号状态变换。这具有其它的优点, 仅使用者的这种位置变化作为信号和参考信号的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来使用,该位 置变化反映出使用者的实际愿望。使用者的这种位置变化是广泛理解的且是可直 观了解的。

有利的是将信号和参考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装置上,该装置是目的地呼叫控 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和/或呼叫输入设备;由该装置比较,是否信号和参考 信号相符;如果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则产生信号状态变换,或者如果信号与参 考信号不相符,则产生信号状态变换。

其优点在于,信号比较和信号状态变换的产生可在电梯设备的多个位置上实 施或通过电梯设备的不同装置实施,这实现了在方法转换上的较大的灵活性。

有利的是,电梯设备由装置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预设的时间段被至少 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有利的是,电梯设备由装置针对产生的 信号状态变换在预设的时间段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直 至至少一个使用者呼叫被完全服务。有利的是,电梯设备由装置针对产生的信号 状态变换在预设的时间段被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至 少一个使用者呼叫被完全服务。

其优点在于,在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之后,具有不利条 件的使用者可以产生呼叫,该呼叫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服 务。电梯设备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可以部分地实现,即仅电梯设备的 一部分被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这样可以将仅呼叫输入设备和/或仅将 电梯轿厢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也可以将电梯设备的不同部分在不同 的时间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这样可以首先将呼叫输入设备且之后将 电梯轿厢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比如将呼叫输入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 件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输入呼叫且将分配给该呼叫的电梯轿厢置入针对不利条件 的运行模式中,直至该呼叫被完全服务。也可以将电梯设备的不同部分仅在确定 的时间段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比如将电梯轿厢仅有针对性地在轿厢 门关闭期间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并且在乘客登入电梯轿厢之后以特 别大的延迟关闭和/或特别缓慢地关闭电梯门;在乘客行驶的剩余时间段中电梯轿 厢不处于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 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 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 或辨别方向;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轮椅和/或滚轮病床和/或拐杖和/或助听器 和/或视力辅助器和/或盲人拐杖和/或导盲犬和/或陪同人员等等。

其优点在于,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可以说明,其只有利用针对残疾人的辅 助措施才能在建筑物中且因此才能在电梯设备中移动和/或辨别方向。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 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针对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 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至少一个电梯门以特别大的延迟关闭和/或特别缓慢地关闭。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具有足够的时间登入和/或离开电梯轿厢。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 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针对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 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电梯轿厢以特别高的准确性停靠在楼层中。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可以在平坦的路途中登入和/或离开电梯轿厢。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 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或辨别方向;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 措施的使用者被分配给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中的特别大的位置。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具有用于其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较大位置。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 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带有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 由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从呼叫输入楼层被运送到目的地楼层。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 和/或辨别方向的使用者被直接从呼叫输入楼层运送且因此无须去往出发楼层的 额外路程。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 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 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该针对人员 保护的辅助措施是空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护卫。

其优点在于,即使是在建筑物中用电梯轿厢运送特别需要保护的乘客(即具 有潜在的安全风险的乘客)时也可以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不会受到第三者的攻 击。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 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带有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 用者被分配给在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中的特别大的位置。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 动的使用者可以具有用于其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较大位置。

有利的是,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 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带有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 用者被至少一个电梯轿厢从呼叫输入楼层直接运送到目的地楼层。

其优点在于,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 动的使用者可以直接地且因此迅速地被运送到所需的目的地楼层。

有利的是,当使用者定位在传感器的至少一个探测区域中时,探测使用者的 位置变化。有利的是,当使用者离开传感器的至少一个探测区域时,探测使用者 的位置变化。有利的是,当使用者定位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附近时,探测使 用者的位置变化。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必须定位在传感器的探测区域中。他可以定位在传感器 的探测区域的内部或外部并且实施位置变化。在其上将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信 号探测的位置的界限导致在传递使用者需求时的另一个更高的明确度,用以由电 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在呼叫输入设备附近在本发明的意义 上也表示使用者定位在远离呼叫输入设备小于大约10米、优选小于1米、优选 几个厘米的位置。

有利的是,由传感器自动地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

其优点在于,当使用者能够由传感器探测到,则可自动地探测信号。使用者 可以无接触地、仅通过位置变化触发传感器探测。

有利的是,传感器的探测区域小于大约10米,优选小于1米。

其优点在于,能够利用传感器以极大减小的探测区域毫无疑义地探测使用者 的需求,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传感器是移动传感器和/或载荷传感器和/或无线电传感器。有利 的是,移动传感器是摄像机和/或光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或红外线传感器和/ 或麦克风和/或噪音水平传感器。有利的是,载荷传感器是称重1元。有利的是, 无线电传感器是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的发送和/或接收1元。

其优点在于,可使用大量已知和已被证实的传感器,用以探测使用者的需求, 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

有利的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信号由至少一个移动传感器探测;将探测 到的信号与时间上之前探测到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 号不相符,产生信号状态变换。有利的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信号由至少一 个载荷传感器探测;将探测到的信号与时间上之前探测到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 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产生信号状态变换。有利的是,使用者的 位置变化作为信号由至少一个无线电传感器探测;将探测到的信号与时间上之前 探测到的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如果探测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产生信号状态 变换。

其优点在于,由于不同传感器的不同的工作方式也产生不同的信号状态变 换,用以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激活至少一个在无线电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在无线电场的确定的探 测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单元之间的数据通讯;由使用者携 带的移动通讯单元的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信号由无线电传感器探测。有利的 是,激活至少一个在无线电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在无线电场的确定的探测区域内的 至少一个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1元之间的数据通讯;由移动通讯1元将至少 一个代码发送到无线电传感器上;且该代码作为至少一个信号由无线电传感器探 测。有利的是,作为移动通讯单元采用移动电话和/或RFID卡。有利的是,作为 无线电场采用无线电近场;无线电近场的探测区域为小于大约10米、优选小于1 米。

其优点在于,已经可以探测作为使用者需求的日常使用的移动通讯单元的位 置变化,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意料不到的是,已经可以 使用移动通讯单元的位置变化,用以以较高的安全性探测使用者需求,将电梯设 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激活至少一个在无线电传感器与至少一个在无线电场的确定的探 测区域内的至少一个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通讯单元之间的数据通讯;由移动通讯 1元将至少一个代码发送到无线电传感器上;且该代码作为至少一个信号由无线 电传感器探测;该信号由无线电传感器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 装置上;由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针对传递到的信号确定至少一 个呼叫分配。

其优点在于,利用由无线电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也将用于呼叫分配的代码传 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上。

有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有利的 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备位 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 入/输出单元上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 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 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上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 利的是,传感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 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 个输入/输出单元上以至少一个预设的时间顺序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传感 器将探测到的信号传递到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上,该呼叫输入设备位于其位置 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且在呼叫输入设备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 元上以至少一个预设的顺序输出多个功能标志。

其优点在于,针对探测到的且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上的信号在无须使用者动 作的情况下自动地为使用者将一个或多个功能标志输出到输入和/或输出单元上。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只有在 使用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在建筑物中移动和/或辨别方向。有利的 是,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轮椅和/或滚轮病床和/或拐杖和/或助听器和/或视力 辅助器和/或盲人拐杖和/或导盲犬和/或陪同人员等等。

其优点在于,具有残疾的使用者可以说明,其打算利用哪种针对残疾人的辅 助措施在建筑物中且因此也在电梯设备中移动和/或辨别方向。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只有在使用针对人 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有利的是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空间 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护卫。

其优点在于,具有潜在安全风险的使用者可以说明,其打算利用哪种针对人 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由电梯设备运送。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至少一个针对 使用者的通讯语言,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种通讯语言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说明其优选的通讯语言。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至少一个用于 使用电梯设备的互动帮助,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帮助中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获得在使用电梯设备时互动的帮助。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操作至少一个 目的地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确认且具有行走残疾的使用 者比如选择其可以尽可能容易离开的目的地楼层。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操作至少一个 楼层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出发楼层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不必非要从呼叫输入楼层出发开始其行驶,而是可以选 择其适合的出发楼层。比如具有行走残疾的使用者选择尽可能容易达到的出发楼 层。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操作至少一个 轿厢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在电梯轿厢中操作其选择的轿厢呼叫。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向使用者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该功能标志说明,使用者希望至少一个针对 使用者的电梯轿厢,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电梯轿厢之间选择。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可能的电梯轿厢之间确认,用以达到其目的 地楼层。比如使用者希望具有较好视野的观景轿厢或用于尽可能迅速行驶的特快 轿厢。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探测至少 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另外的信号;对其进行比较,是否该另外的信号与上一 次探测到的信号相符,其中,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是信号或参考信号;在满足至 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并且由呼叫输入 设备针对产生的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标记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有利的是, 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由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另外的 信号以及另外的参考信号;对其进行比较,是否该另外的信号与另外的参考信号 相符;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 且由呼叫输入设备针对产生的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标记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 志。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通过简单的位置变化可以无接触地标记多个输出的功能 标志中的一个。这种标记是卫生的,因为使用者无须接触呼叫输入设备且因此不 会传递疾病和/或病原体。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上输出多个功能标志。有利的是,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状态中由传感器探测至少 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又一个的信号;对其进行比较,是否该又一个的信号与 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相符,其中,上一次探测到的信号是信号或参考信号或另一 个信号或另一个参考信号;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再 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并且由呼叫输入设备针对产生的又一个的信号状态变换确 认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有利的是,在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由传感器探 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再另外的信号以及再另外的参考信号;对其进行 比较,是否该又一个的信号与又一个的参考信号相符;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 比较结果时产生至少一个再另外的信号状态变换;且由呼叫输入设备针对产生的 又一个的信号状态变换确认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通过简单的位置变化可以无接触地确认输出的功能标 志。这种确认是卫生的,因为使用者无须接触呼叫输入设备且因此不会传递疾病 和/或病原体。

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向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该呼叫输入 设备位于其位置变化作为信号被探测到的使用者附近)的至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 输出多个功能标志;且通过操作输入/输出单元的至少一个区域标记至少一个输出 的功能标志。有利的是,针对产生的信号状态变换向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的至 少一个输入/输出单元输出多个功能标志;且通过操作输入/输出单元的至少一个 区域确认至少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

其优点在于,可替换的是,使用者也可以在输入/输出单元上操作输出的功能 标志,用以标记和/或确认功能标志。

有利的是,标记的和/或确认的功能标志由呼叫输入设备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 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上;且使用者由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 置针对传递到的功能标志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

其优点在于,使用者能够完全无接触地、仅通过位置变化将电梯设备置入针 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且之后由电梯设备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运送。

此外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建议一种用于实施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 法的电梯设备。为此至少一个传感器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个 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电梯设备将信号和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 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电梯设备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且电梯设备针对产 生的信号状态变换至少部分地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其优点在于,通过由于使用者的位置变化而由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和参考信 号启用电梯设备,从正常模式更换到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此外为了实现前述目的建议一种用于改装具有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控制装 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的电梯设备的方法,以实施用于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 的方法。为此安装至少一个传感器用于探测至少一个使用者位置变化作为至少一 个信号和至少一个参考信号;在传感器与电梯设备之间安装至少一个信号导线和 /或无线电场用于传递由传感器探测到的信号和参考信号。将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 -方法(Computerprogramm-Mittel)加载到电梯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该计算 机程序-方法将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满足至少一个预定义的比较结果时计 算机程序-方法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且由计算机程序-方法针对产生的信 号状态变换激昂电梯设备至少部分地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其优点在于,现有的电梯设备可以仅通过安装传感器以及至目的地呼叫控制 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的信号导线和/或无线电场进行改造,用以在加载计算机 程序-方法之后在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电梯控制装置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实 现仅通过使用者位置变化产生信号状态变换且将电梯设备置入根据不利条件的 运行模式中。

有利的是,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其适用于如下实 现针对不利条件使用电梯设备的方法,即如果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至少一个呼 叫输入设备和/或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和/或 至少一个传感器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中,实施至少一个方法步骤。有利的是,可由 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包括这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其优点在于,通过加载计算机程序-方法启用电梯设备,针对由传感器探测到 的传递的信号(该信号与参考信号相比导致产生信号状态变换)将电梯设备置入 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部分示意性示出:

图1为具有根据图3至13中的任一附图所示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电 梯设备的第一实施例;

图2为具有根据图3至13中的任一附图所示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电 梯设备的第二实施例;

图3为无线电传感器和移动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一实施例以及呼叫输 入设备的第一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图4为移动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二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 设备的第二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图5为无线电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三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三 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将电梯设备更换到针对不利条 件的运行模式中;

图6为根据图5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 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标记功能标志;

图7为根据图5或6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其 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确认功能标志;

图8为移动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四实施例以及呼叫输入设备的第四实 施例的部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将电梯设备更换到针对不利条 件的运行模式中;

图9为根据图8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标记功能标志;

图10为根据图8或9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四实施例的部分 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确认功能标志;

图11为移动电传感器和载荷传感器形式的传感器的第五实施例以及呼叫 输入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视图,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将电梯设备更换到 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图12为根据图11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部分视 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标记功能标志;以及

图13为根据图11或12的传感器和呼叫输入设备的第五实施例的部 分视图,其中,使用者实施位置变化用于确认功能标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2展示了建筑物中的电梯设备100的两个实施例。该建筑物具有较大 数量的楼层S1至S3,它们由至少一个电梯轿厢6、6′服务。在每个楼层S1至 S3上使用者可以通过至少一个电梯门11、11′、12、12′登入和/或离开电梯轿厢 6、6′。在至少一个电梯竖井S4、S4′中电梯轿厢6、6′通过至少一个承载装置8、 8′与至少一个对重7、7′连接。为了使电梯轿厢6、6′和对重7、7′行驶将承载装 置8、8′由至少一个电梯驱动装置10、10′以摩擦配合置于运动中。通常有至少 一个门驱动装置9、9′设置在电梯轿厢6、6′上且操作电梯门11、11′、12、12′。 对于电梯门11、11′、12、12′来说,设置在每个楼层S1至S3上的楼层门11、11′ 与电梯轿厢6、6′的轿厢门12、12′是不同的。在楼层停靠期间,轿厢门12、12′ 与楼层门11、11′可通过机械耦接被置于有效连接中,其方式为,轿厢门12、12′ 与楼层门11、11′的打开和关闭是同时进行的。根据图1在两个电梯竖井S4、S4′ 中设置两个电梯轿厢6、6′。根据图2在一个电梯竖井S4中设置一个电梯轿厢6。 在本发明的认知范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具有多于3个被服务的楼层S1 至S3和/或具有在每个电梯竖井S4、S4′中多于一个电梯轿厢6、6′和/或具有液压 驱动装置和/或具有在电梯轿厢上和/或在对重上的电梯驱动装置的电梯设备以及 当然还能够实现无对重的电梯设备。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5、5′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 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 (Computerprogramm-Mittel)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加载到处理器中且 在此处执行。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电梯驱动装置10、10′和门驱动装置9、9′。 在至少一个电梯控制装置5、5′的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 的适配器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信号导线3、3′的适配器以及至少一个供电 设备。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1′设置在楼层门11、11′附近和/ 或电梯轿厢6中。图1至13展示了呼叫输入设备1、1′的多个实施例。呼叫输入 设备1、1′安装在楼层门区域中的建筑物壁上或单独竖立在楼层S1至S3的楼层 门区域中。在至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设置至少一个用于信号导线2 的适配器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的适配器、至少一个以按键屏 13′和/或按键区13″形式的输入/输出单元13、至少一个发音器15以及至少一个 供电设备。输入/输出单元13包括矩形的或具有圆形对称的直径的按键屏13′。按 键屏13′具有比如5cm的直径以及2至10mm的厚度。显示器比如由玻璃或抗击 打的塑料如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等等制成。按键屏13′的正面可由使用者较 好地看到且比如由玻璃或抗击打的塑料如聚氨酯、聚丙烯、聚乙烯制成。公知有 多种按键屏13′的工作原理,比如电阻按键屏13′、电容按键屏13′、光学按键屏 13′等等,其中,在接触时改变电磁场或光辐射。代替按键屏输入/输出单元13还 可以具有简单的屏幕和/或发光显示器。按键区13″具有多个机械按键,该按键持 久地设计有电梯功能。该按键区13″比如是用于输入楼层标志如“5”或“16” 的数字键盘。发音器15比如是用于输出说出的字母数字的字符串和/或说出的句 子的扬声器。发音器15的声压可在30dB至120dB的范围中调节,频段范围从 10Hz至25Hz。呼叫输入设备1、1′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 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计算机程序-方法 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处理器中可加载多个计 算机程序-方法,其相互独立地和/或相互间共同地工作。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适 配器和/或输入/输出单元13和/或发音器15。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传感器17、18、19探测建筑物的至少一个区域。 传感器17、18、19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附近。根据图1第一传感器17设 置在第一呼叫输入设备1的壳体中,而另一个传感器17设置在另一个呼叫输入 设备1′的上方。根据图2传感器17侧面地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附近。根据图3 两个传感器17和19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根据图4第一传感器 18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前面,而另一个传感器17设置在楼层门11、11′上 方。根据图5至7第一传感器19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根据图8 至10第一传感器17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上方。根据图11至13第一传感 器17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而另一个传感器18设置在呼叫输入 设备1、1′前面。传感器17、18、19是移动传感器17和/或载荷传感器18和/或 无线电传感器19。移动传感器17是照相机和/或光传感器和/或超声波传感器和/ 或红外线传感器和/或麦克风和/或噪音水平传感器。载荷传感器18是称重单元。 无线电传感器19是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的发送/接收单元。传感器17、18、 19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至少一个用于 信号导线2的适配器和/或至少一个用于至少一个无线电场21的适配器和至少一 个供电设备。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加 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传感器17、18、19与至 少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1′和/或目的地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的通 讯。下面举例说明传感器17、18、19的实施方式:

-照相机具有至少一个光学镜头和至少一个数码图像传感器。数码图像传感 器比如是电荷耦合元件(CCD)传感器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传感 器。照相机在可见光的光谱中探测图像。照相机可以以每秒0至30个图像的频 率探测静止图像或运动图像。从照相机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 个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照相机的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计算机程序-方法控 制照相机的驱动、存储以及加载标准图像、将标准图像相互比较且可以作为比较 结果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该照相机具有比如2百万像素的分辨率以及比 如2Lux的敏感度。该照相机具有电机驱动的变焦镜头并且可以自主地或远程控 制地改变镜头的焦距。因此可以以不同的详细的图像分段在不同的距离中探测物 体。照相机具有电机操作的三脚架,以便自动地或远程控制地改变镜头的定位。 比如摆动或转动照相机。照相机具有闪光装置且因此可以在弱光环境或黑暗中照 明需探测的物体。

-光传感器按照光电效应工作且比如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晶体三极管。光传 感器以±1%的分辨率在比如10至1500Lux的范围中测量亮度。

-超声波传感器按照回音-运行时间测量工作并且采用比如激励(angeregte) 薄膜。如果由薄膜发出的超声波遇到物体,则其被反射且探测反射到的超声波。 从发送的超声波和探测到的反射的超声波之间的运行时间中确定薄膜和物体之 间的距离。超声波传感器以比如1mm的分辨率探测移动。

-红外线传感器以±1%的分辨率在比如从-30℃至+500℃的温度测量范围中 无接触地探测热辐射。红外线传感器传递由乘客发出的热辐射的热图像。

-麦克风是声波转换器,其将空气声波转换成电压变化。麦克风的特征敏感 度为比如5mV/Pa至100mV/Pa且以比如1dB的分辨率探测从30dB至130dB的 声波压力水平。

-噪音水平传感器探测强度和噪音水平。以比如10-3μWm2至10+4μWm2的分 辨率探测强度,在比如从30dB至130dB的范围中以比如0.1dB的分辨率探测噪 音水平。

-称重单元是比如负载垫,其以千克为单位探测站立在其上的使用者的重量。 这种负载垫具有不同的尺寸。比如负载垫具有0.5平方米的矩形基面和2cm的厚 度且探测从1千克至200千克的范围中的重量。

-发送/接收单元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 器、至少一个用于信号导线2的适配器和至少一个供电设备。从可由计算机读取 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 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无线电场21中的发送/接收单元与至少一个由使用者 携带的移动通讯单元20之间的通讯。根据图3通过弯曲的三重圆弧段表示该通 讯。此外可以有多种实施方式:

+在第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通讯单元20比如是由使用者携带的射频 识别(RFID)卡,具有至少一个线圈、至少一个数据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 由发送/接收单元采用的无线电频率为比如125kHz、13.56MHz、2.45GHz等等。 移动通讯单元20通过其线圈从发送/接收单元的电磁场中接收电感能量并且在能 量上激活。一旦移动通讯单元20位于发送/接收单元的从几个厘米直至1米的电 磁场的接收范围中,则自动实施能量上的激活。一旦移动通讯单元20在能量上 被激活,则处理器读取至少一个保存在数据存储器中的代码,该代码通过线圈发 送到发送/接收单元上。能量上激活移动通讯单元20以及将代码发送到发送/接收 单元上都是无接触地实现的。

+在第二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移动通讯单元20比如是由使用者携带的移动 电话和/或计算机。移动设备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和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 数据存储器以及至少一个供电设备。从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将至少一个 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加载到处理器中且在此处执行。通讯-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 移动通讯单元20在无线电场21中的通讯。针对无线电场21中的通讯可以采用 已知的直至300米的接收范围的局域无线电网络,比如具有频率比如为 800/900MHz或2.46GHz的蓝牙(IEEE802.15.1)、紫蜂(IEEE802.15.4)或 无线局域网(IEEE802.11)。无线电场21允许按照公知的和实践过的网络 协议如传输控制协议/网络之间的协议(TCP/IP)或互联网分组交换协议 (IPX)的双向通讯。一旦移动通讯单元20位于无线电场21中,处理器 读取保存在数据存储器中的代码,该代码发送到发送/接收单元。

电梯设备100的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具有至少一个处理器、 至少一个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至少一个用于信号导线2的适配器和至 少一个供电设备。根据图1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是在至少一个单独的壳体中的 独立的电子单元,其比如定位在楼层S3中。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还可以是以 印制电路板形式的电子插入件,该印制电路板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和/或电 梯控制装置5、5′的壳体中。

呼叫输入设备1、1′、传感器17、18、10与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 控制装置5、5′通过信号导线2如通用串行总线(USB)、局部操作网络(LON)、 Modbus总线、以太网等等双向通讯。因此信号导线2是一种总线系统。利用信 号导线2实现根据公知的协议的通讯。根据图1,每个楼层S1至S3分别有两个 呼叫输入设备1、1′和两个传感器19通过信号导线2与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通 讯连接。信号导线2根据图1通过点划线示出。代替传感器17、18、19和目的 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4之间的电缆敷设的信号导线2,本领域技 术人员当然还可以实现无线电场21如蓝牙、紫蜂或无线局域网。根据图2,每个 楼层S1至S3分别有一个呼叫输入设备1和一个传感器17通过无线电场21与电 梯控制装置5通讯连接。参与通讯的每一方都可通过信号导线2和/或无线电场 21的适配器的地址被明确识别。无线电场21根据图2通过弯曲的三重圆弧分段 示出。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电梯控制装置5、5′通过信号导线3、3′双向通 讯。根据图1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通过各一个信号导线3、3′与电梯控制装置 5、5′通讯连接。持续激活的信号导线3、3′的端部处的通讯方可被明确识别。信 号导线3、3′根据图1也通过点划线示出。在本发明的认知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 以将根据图1和2的电梯设备100的实施例相互组合,其方式比如为,呼叫输入 设备1、1′和/或传感器17、18、19通过无线电场21与多个电梯控制装置5、5′ 通讯连接和/或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通过信号导线3、3′与仅一个电梯控制装置 5、5′通讯连接。

使用者可以通过选择输出到呼叫输入设备1、1′的输入/输出单元13上的功 能标志16、16′、16″操作呼叫。该选择可以通过简单的标记和/或通过确认所标 记的功能标志16、16′、16″完成。根据图1呼叫输入设备1、1′将操作的呼叫 作为目的地呼叫通过信号导线2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上。根据图2呼叫 输入设备1将操作的呼叫作为楼层呼叫和/或作为轿厢呼叫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 到电梯控制装置5上。使用者可以根据图3和5至10也由移动通讯单元20将代 码发送到呼叫输入设备1、1′的无线电传感器19上,该代码由无线电传感器19 接收且被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5′上。该代码可以是使用者所需的呼叫和/或使 用者识别,其中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将传递到的使用 者识别对应至少一个预定义的呼叫,该预定义的呼叫存储在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 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的可由计算机读取的数据存储器中。传递到目的地呼 叫控制装置4和/或电梯控制装置5、5′上的代码由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和/或 电梯控制装置5、5′如同操作的呼叫一样处理。

呼叫可以是楼层呼叫或轿厢呼叫或目的地呼叫。针对楼层呼叫而言根据图2 首先将电梯轿厢6行驶到操作楼层呼叫的呼叫输入设备1的楼层上,或者如果楼 层呼叫作为代码来传递,则首先将电梯轿厢6、6′行驶到接收该代码的无线电传 感器19的楼层上。该楼层被称作呼叫输入楼层。一旦呼叫输入楼层上的使用者 已经登上电梯轿厢6,则根据图2在电梯轿厢6的呼叫输入设备1上操作去往目 的地楼层的轿厢呼叫且将电梯轿厢6行驶到该目的地楼层。轿厢呼叫也可以作为 代码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5′上。电梯控制装置5、5′针对楼层呼叫以及针对 轿厢呼叫分别确定至少一个呼叫分配。针对目的地呼叫而言实施呼叫输入楼层和 使用者所需目的地楼层的标记,从而不再需要轿厢呼叫。这样目的地呼叫控制装 置4已经得知目的地楼层且因此不仅可以优化呼叫输入楼层的驶入,也可以优化 目的地楼层的驶入。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针对目的地呼叫确定至少一个呼叫分 配。该呼叫分配表示以尽可能短的等候时间和/或尽可能短的目的地时间利用至 少一个电梯轿厢6、6′从出发楼层至目的地楼层的行驶。出发楼层无须与呼叫输 入楼层一致。目的地楼层也无须与使用者根据目的地呼叫所需的目的地楼层一 致。在将呼叫分配指派给电梯轿厢6、6′时产生至少一个出发呼叫信号和至少一 个目的的呼叫信号并且通过信号导线3、3′传递到电梯轿厢6、6′的电梯控制装 置5、5′的适配器上。

通过产生至少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将电梯设备置入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 中。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将使用者通过电梯设备100无不利条件地在建 筑物中运送。不利条件可以是使用者的残疾和/或使用者潜在的安全风险。在最 简单的情况下信号状态变换二元地(binaer)说明,使用者是否有残疾和/或使 用者是否有安全风险。

利用信号状态变换可以说明残疾类型,如行走残疾、视觉残疾、听觉残疾和 /或详细说明。残疾可能是身体残疾和/或精神残疾。因此乘客只有在使用至少一 个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在建筑物中移动或辨别方向。针对残疾人 的辅助措施比如是轮椅或滚轮病床或拐杖或助听器或视力辅助器或盲人拐杖或 导盲犬等等。还可以是,严重残疾的使用者只有借助于至少一个陪同人员才能前 行。比如陪同人员推动严重残疾的使用者的轮椅,该使用者操作了针对严重残疾 的使用者的呼叫输入。

也可以是,以信号状态变换说明,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是否需要被动的人 员保护和/或主动的人员保护。这样使用者只有在使用至少一个针对人员保护的辅 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在建筑物中移动。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比如是空间上的 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护卫。比如针对具有不利条件的使用者产生在 电梯轿厢6、6′中具有尽可能少的其他使用者的空间上的保护区和/或时间上的保 护区。为此可以由电梯轿厢6、6′在提前和/或稍后的时间点运送其他使用者。也 可以是,在电梯轿厢6、6′中由至少一个护卫陪同可能具有安全风险的使用者。

这样在特殊运行模式中如下操控呼叫输入设备1、1′和/电梯门11、11′、12、 12′和/或电梯轿厢6、6′:

-针对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电梯门11、11′、12、12′以特 别大的延迟关闭且将其特别缓慢地关闭。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将电梯门11、11′、 12、12′在2秒至20秒延迟之后关闭且电梯门11、11′、12、12′为了关闭过程需 要大约2秒,针对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的延迟和关闭过程延长 10%至50%。

-针对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将电梯轿厢6、6′以特别高的准 确度停靠在楼层S1至S3中。在正常的运行模式期间电梯轿厢6、6′的地板和楼 层门11、11′的门槛之间的高度差可以大于10毫米,对于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 措施的使用者根据EN81-70规定电梯轿厢6、6′的地板和楼层门11、11′的门槛 之间的高度差为+/-10毫米。

-带有针对残疾人的和/或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在电梯轿厢6、 6′中被指派特别多的位置。在正常的运行模式期间有效载荷为450kg的电梯轿厢 6、6′可以容纳直至6个使用者,该有效载荷为450kg的电梯轿厢6、6′被指派给 带有针对残疾人的和/或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唯一一个使用者。类似地, 在正常运行模式中可以容纳直至8个使用者的有效载荷为630kg的电梯轿厢6、6 ′被指派给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以及陪同人员和/或有安全风险 的使用者以及护卫。

-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由电梯轿厢6、6′从呼叫输入楼层运 送到目的地楼层。在电梯轿厢6、6′在正常运行模式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中间停靠 站和/或换乘停靠站,而带有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从呼叫输入楼层被 运送到所需的目的地楼层,从而使其无需用于到达出发楼层的额外路程。

-带有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由电梯轿厢6、6′从呼叫输入楼层 直接运送到目的地楼层。在电梯轿厢6、6′在正常运行模式中设置一个或多个中 间停靠和/或换乘停靠期间,而带有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的使用者在没有中 间停靠或换乘停靠的情况下从呼叫输入楼层被运送到所需的目的地楼层。

为了实施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使用者通过输入/输出单元13和/或发 音器15输出至少一个功能标志16、16′、16″。对用使用者可见的输入/输出单 元13的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功能标志16、16′、16″。功能标志16、16′、16″是 图示或文字数字的字符串。功能标志16、16′、16″通过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如液 晶显示屏(LCD)、发光二极管(LE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等产生。 每个光学元件都可由计算机程序-方法操控且功能标志16、16′的数量、大小、颜 色和形状可自由编程。功能标志16、16′、16″还可以是“空区域”,即按键屏 13′的没有被特殊标记的均衡的(uniformer)区域。根据图3在输入/输出单元13 上设置14个功能标志16、16′。根据图5至13在输入/输出单元13上设置3个功 能标志16、16′、16″。

功能标志16、16′、16″说明至少一个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的选项,其 由电梯控制装置4和/或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5、5′实施。使用者针对传递到的功 能标志16、16′、16″以电梯设备100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行驶。此外 功能标志16、16′、16″说明下述选项中的至少一个:

-使用者只有在使用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的情况下才能移动和/辨别方向;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轮椅;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滚轮病床;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拐杖;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助听器;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视力辅助器;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盲人拐杖;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导盲犬;

-针对残疾人的辅助措施是陪同人员;

-使用者只有在使用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才能移动;

-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空间上的保护区;

-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时间上的保护区;

-针对人员保护的辅助措施是护卫;

-使用者需要至少一个针对使用者的通讯语言,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通 讯语言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至少一个用于使用电梯设备的互动的帮助,其中,使用者可以 在多个帮助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操作至少一个目的地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 层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操作至少一个楼层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出发楼层之 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操作至少一个轿厢呼叫,其中,使用者可以在多个目的地楼层 之间进行确认;

-使用者需要至少一个针对使用者的电梯轿厢6、6′,其中,使用者可以在 多个电梯轿厢6、6′之间进行确认。

在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在输入/输出单元13上视觉上输出功能标志 16、16′、16″以及通过发音器15听觉上输出功能标志16、16′、16″。比如在 针对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将在多个目的地楼层之间的选择在视觉上作为特别 大的图示和/或文字数字的字符串如“1”、“2”或“图书馆”、“迈尔办公室”以 及通过发音器15在听觉上清晰和明确地说出。

使用者可以标记和/或确认输出的标志16、16′、16″。“标记”的概念理解 为从多个功能标志16、16′、16″中选择一个。“确认”的概念理解为确认一个功 能标志16、16′、16″的选择。使用者可以以多种方式和方法实施“标记”以及 “确认”:

-通过在瞬时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的区域中接触按键屏13′,使用 者操作输入/输出单元13并且可以标记和/或确认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通过接触按键屏13′,使用者操作输入/输出单元13并且可以标记和/或确 认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

-通过探测另一个信号标记功能标志16、16′、16″。通过探测又一个确认 功能标志16、16′、16″。为此使用者实施至少一个另外的位置变化和/或至少一 个再另外的位置变化,其由传感器17、18、19作为另一个信号和/或作为又一个 信号探测且作为比较结果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和/或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

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和/或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的产生借助于图5至13举例 示出且如下描述:

-根据图5,使用者靠近发送/接收单元形式的传感器19,该发送/接收传感 器在无线电场21中与使用者右手中的移动通讯单元20通讯。发送/接收单元设 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的壳体中。一旦使用者靠近发送/接收单元使得移动通讯 单元20处于发送/接收单元的探测区域中,由移动通讯单元20向发送/接收单元 发送代码。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左的水平箭头表示。发送/接收单元探测 作为信号的发送的代码且根据图1经过信号导线2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 或根据图2将其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给电梯控制装置5。在此将传递到的信号与 至少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在相符时作为比较结果产生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 备100针对信号状态变换部分地被置入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其结果是为使 用者在按键屏13′上以矩形的形式示意性输出多个功能标志16、16′、16″。最上 面的输出的功能标识16由呼叫输入设备1、1′通过一半填充的矩形预标记。

-根据图6,使用者标记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中的一个。输出的功 能标志16、16′、16″以其输出的顺序自动地预标记,只要存在发送/接收单元和 移动通讯单元20之间的通讯。呼叫输入设备1、1′首先预标记最上面的功能标志 16,然后是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之后是第三高的功能标志16″。呼叫输入设 备1、1′由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跳到下一个上的时间间隔是可自由调 节的并且比如为2至10秒。通过抬起右手将移动通讯单元20从发送/接收单元 的探测区域中移出且中断发送/接收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之间的通讯。使用者的 位置变化通过指向上的竖直箭头表示。发送/接收单元探测与移动通讯单元20的 通讯的中断作为另一信号。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另一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 1、1′上。在此将传递到的另一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作为参考信号根据图5 采用移动通讯单元20的之前探测到的代码。在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另一信号与参 考信号不相符的情况下为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另一信号作为比较结果产生另一个 信号状态变换并且根据图6将瞬时预标记的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针对该另一个 信号状态变换完全地标记。

-根据图7,使用者操作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16′、16″。通过降低右 手将移动通讯单元20再次置入发送/接收单元的探测区域中并且再次建立发送/ 接收单元和移动通讯单元20之间的通讯。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下的竖直 箭头表示。发送/接收单元探测与移动通讯单元20的通讯的重新建立作为又一个 信号。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将传递到 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作为参考信号采用根据图5使用移动的通 讯单元20的之前探测到的代码。当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相 符时针对发送/接收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作为比较结果产生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 换并且针对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确认瞬时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第二高的 功能标志16′的确认根据图7通过完全涂满的矩形示出。

-根据图8,使用者靠近照相机形式的传感器17。使用者的该位置变化通过 指向左的水平箭头表示。照相机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附近并且探测呼叫输 入设备1、1′前面的区域。照相机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标准图像。该标准 图像在照相机中相互进行比较。一旦使用者在多秒内不动地停留在照相机的探测 区域中,则产生信号状态变换。照相机将信号状态变换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 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上或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电梯控制装 置5上。电梯设备100针对信号状态变换被部分地置入无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 结果导致为使用者在按键屏13′上以矩形的形式示意性输出多个功能标志16、16 ′、16″。最上面的输出的功能标志16由呼叫输入设备1、1′通过一半填满的矩 形预标记。

-根据图9,使用者标记其中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输出的 功能标志16、16′、16″以其输出的顺序自动地预标记,只要使用者没有以其左 手采取位置变化。呼叫输入设备1、1′首先预标记最上面的功能际志16,,然后 是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之后是第三高的功能标志16″。呼叫输入设备1、1′ 由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跳到下一个上的时间间隔是可自由调节的并且 比如为2至10秒。使用者左手的抬起在照相机的探测区域中作为另一个信号被 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指向上的弯曲的箭头表示。探测到的标准图像在照 相机中相互比较。具有抬起的左手的标准图像与作为参考信号的标准图像进行比 较(在此使用者不动地停留在照相机的探测区域中并且其产生了之前的信号状态 变换)。该另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不相符被作为比较结果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 换。该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由照相机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或根据图2通过无 线电场21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并且根据图9针对该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 完全地标记瞬时预标记的第二高的功能标记16′。

-根据图10,使用者选择一个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16′、16″。使用者 离开照相机的探测区域,这由照相机作为又一个信号进行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 化通过指向右的水平箭头表示。探测到的标准图像在照相机中相互进行比较。作 为参考信号根据图8采用之前探测到的使用者的标准图像。当该又一个信号与参 考信号不相符时产生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由照相机根据 图1通过信号导线2或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并 且针对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操作瞬时完全标记的功能标记16′。第二高的功能 标记16′的操作根据图10通过完全填满矩形表示。

-根据图11,使用者靠近称重单元形式的传感器18。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 指向左的水平箭头表示。称重单元设置在呼叫输入设备1、1′前面。一旦使用者 踏上称重单元,称重1元就作为重量探测使用者的位置变化并且为此产生信号。 探测到的信号根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传递到目的地呼叫控制装置4或根据图2 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上。在此将传递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进 行比较。一旦使用者在多秒内停留在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中,即站立地保留在称 重1元上,产生信号状态变换。电梯设备100针对信号状态变换被部分地置入无 不利条件的运行模式中。其结果导致使用者在按键屏13′上以矩形的形式示意性 输出多个功能标志16、16′、16″。最上面的输出的功能标志16被呼叫输入设备 1、1′通过一半填满的矩形预标记。

-根据图12,使用者标记其中一个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16″。为此呼 叫输入设备1、1′具有至少一个麦克风形式的传感器17。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 ′、16″以其输出的顺序自动地预标记,只要使用者不实施位置变化。呼叫输入 设备1、1′首先预标记最上面的功能标志16,然后是第二高的功能标志16′,之 后是第三高的功能标志16″。呼叫输入设备1、1′由输出的功能标志16、16′、 16″跳到下一个上的时间间隔是可自由调节的并且比如为2至10秒。使用者说 出的命令如“是”在麦克风的探测区域中作为另一个信号被探测。麦克风探测使 用者的位置变化作为空气波。使用者的位置变化通过文字气泡表示。麦克风的该 另一个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备1、1′上。在此将传递到的信号与参考信号进 行比较。当麦克风的该另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相符时针对麦克风的该另一个信号 产生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作为比较结果并且根据图12将瞬时的预标记的第二高 的功能标志16′针对该另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完全地标记。

-根据图13,使用者选择一个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16′、16″。使用者 离开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这由称重单元作为又一个信号被探测。使用者的位置 变化通过指向右的水平箭头表示。称重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被传递到呼叫输入设 备1、1′。在此将传递到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号进行比较。作为参考信号根 据图11采用之前探测到的使用者的重量。当称重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与参考信 号不相符时针对称重单元的该又一个信号产生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作为比较结 果并且针对该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确认瞬时完全标记的功能标志16′。第二高的 功能标志16′的确认根据图13通过完全填满的矩形示出。

在本发明的认知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具有对所示方法步骤进行变型的各种各 样的可能性,该变型单单出于经济原因无法全都示出。比如确认功能标志16、16 ′、16″是实用的,但对于实施针对不利条件地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而言不 是必须的。原则上标记功能标志16、16′、16″就足够。呼叫输入设备1、1′根 据图1通过信号导线2将标记的和/或确认的功能标志16、16′、16″传递到目的 地呼叫控制装置4上或者根据图2通过无线电场21传递到电梯控制装置5上。 在此实施与功能标志16、16′、16″相结合的选项。功能标志16、16′、16″的 标记和/或确认也可以同时在一个方法步骤中实施。比如可以根据图10通过离开 照相机的探测区域或者根据图13通过离开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不仅产生另一个 信号状态变换而且还产生又一个信号状态变换。在这种情况下根据图9抬起左手 的方法步骤或者根据图12说出命令的方法步骤是不必要的。因此使用者只须在 数秒内前往照相机或称重单元的探测区域并且之后再次离开,用以实施针对不利 条件使用电梯设备100的方法。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