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使用了质谱分析技术的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系统

使用了质谱分析技术的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系统

摘要

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可以消除免疫法的交叉反应性、解决质谱分析法的成分定量问题的免疫分析系统。将患者血清等试样(101)通过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实施前处理,然后通过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进行测光。接着,通过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105)进行前处理,通过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进行质谱分析。在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中,将上清液中所包含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从获得的色谱图求出各成分的信号强度、峰面积,基于该相对比率,计算各成分的采用免疫法测得的定量值的明细。由此,关于免疫法中受到了交叉反应性等的影响的测定对象成分的定量值,可求出接近于真值的定量值,并且也可以定量地求出作为交叉反应性的主要原因的结构类似物质的明细。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308215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2-01-0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申请/专利号CN201080007256.5

  • 发明设计人 神田胜弘;野上真;和气泉;

    申请日2010-02-09

  • 分类号G01N33/543;G01N1/28;G01N27/62;

  • 代理机构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钟晶

  • 地址 日本东京都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4:08: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1-31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G01N33/543 专利号:ZL2010800072565 申请日:20100209 授权公告日:201406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4-06-25

    授权

    授权

  • 2012-02-22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G01N33/543 申请日:20100209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2-01-0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临床检查中使用的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检查中普及的检查方法之一有免疫法。在免疫法中,应用特异性识别 测定对象成分的抗体,采用抗体(一抗)捕捉例如检体中的测定对象成分之后, 利用进一步选择性捕捉该一抗的二抗,进行检测。关于此时的检测,为了实现 高灵敏度化,在二抗中附加标记。标记有时是例如荧光物质,有时是酶化学发 光所需要的物质等。由于免疫法是可以简便地高灵敏度检测的测定技术,因此 适于检体中的微量成分的定量测定。

另一方面,在免疫法中存在交叉反应性的问题。交叉反应性是下述现象: 一抗不仅捕捉本来要识别的测定对象成分,而且也捕捉例如测定对象成分的代 谢物那样具有类似结构的分子。这意味着定量结果比真值高,不能准确地定量 测定对象成分。

特别是,在低分子化合物等情况下,交叉反应性有变显著的倾向,原因之 一是,由于在抗体制作时需要通过将载体蛋白质附加在测定对象成分上来进行 高分子化,因此只有除了该附加位置以外的部位可以变成表位,从而不能根据 位置来识别与代谢物之间的结构差异。为了抑制该交叉反应性,要求制作可以 识别各种类似结构分子的差异的一抗,但由于制作困难,并且花费成本和劳力, 因此是低效的。

相对于免疫法,由于质谱分析法是基于测定对象成分的质量进行测定的, 因此是可以识别例如代谢物等类似结构分子的测定技术。特别是,MS/MS分 析、MSn分析的方法是可以通过将测定对象成分碎片离子化来实现类似结构 成分之间的高精度识别的技术。此外,在质谱分析法中,由于不需要制作抗体 那样的特殊试剂,因此可以减少成本和劳力。

有在利用质谱分析进行样品分析之前组合其它分析方法、处理的公知例。 在质谱分析之前可实施例如蛋白质印迹法(参照专利文献1)、通过磁珠回收靶 细菌(参照专利文献2)、Pull-down测定法(参照专利文献3)、有机薄膜上的靶 物质的回收(参照专利文献4)、凝胶电泳法(参照专利文献5)。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26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05-52439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5-09883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5-291823号公报

专利文献5:WO 2004-0317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质谱分析法在成分的识别检测中是优异的,另一方面,在进行该成分的定 量的情况下,需要准备内标物质等。

此外,在质谱分析法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将成分离子化,其离子化效率决 定定量精度,因此在内标物质的选定时需要特别留意。

最优选的是稳定同位素标记后的测定对象成分本身,但不仅存在其合成要 花费成本,而且存在对于不能合成的成分不能制作稳定同位素标记物的问题。

因此,如果可以提供消除上述的免疫法的交叉反应性、并且可以解决质谱 分析法的成分定量问题的装置和方法,则可以实现史无前例的高精度临床检查 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可以消除免疫法的交叉反应性、可以解决质谱分析法 的成分定量的问题的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系统。

用于解决本发明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构成如下。

在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系统中,通过利用免疫分析法进行的前处理, 使用抗体捕捉试样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从捕捉到的测定对象物中回收测定对 象成分,通过质谱分析法对回收到的测定对象成分进行质谱分析,从而进行测 定对象物的成分的分析。

优选地,在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系统中,通过利用免疫分析法进行的 前处理,使用抗体捕捉试样溶液中的测定对象物,进行捕捉到的测定对象物的 定量,从进行了测定对象物的定量后的废液中回收上述测定对象物,通过质谱 分析法对回收到的测定对象物进行质谱分析,对通过上述免疫法进行了处理后 的测定对象物的成分进行测定。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可以实现消除免疫法的交叉反应性、可以解决质谱分析法的成分定 量的问题的免疫分析方法和免疫分析系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1中的试样免疫分析系统整体构成的示意图,为用 于显示测定流程的图。

图2为免疫法的说明图。

图3为免疫法的废液处理的说明图。

图4为显示他克莫司(tacrolimus)的交叉反应性和药效的图。

图5为显示与患者检体的测定对象相关的数据的图。

图6为显示图1所示试样免疫分析系统的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7为显示图1所示试样免疫分析系统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8为显示图1所示试样免疫分析系统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9为显示图1所示试样免疫分析系统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试样免疫分析系统整体构成的示意图,为 用于显示测定流程的图。

图11为用于免疫法的前处理中的应用的说明图。

图12为用于免疫法的从前处理产物中回收测定对象成分的说明图。

图13为显示图10所示试样免疫分析系统的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14为显示图10所示试样免疫分析系统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15为免疫反应处理和固相萃取处理流程。

图16为涉及固相萃取处理的系统构成(俯视图)。

图17为涉及固相萃取处理的系统构成(侧视图)。

图18为免疫反应处理和固相萃取处理的时序。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关于本发明的实施例1,对通过质谱分析法对免疫法得到的测光测定后的 废液进行成分检测的例子进行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免疫分析系统102整体构成的示意图,为用于显示测定 流程的图。

将患者血清等试样101通过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实施前处理,然后利 用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进行测光。接着,通过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 105进行前处理,通过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进行质谱分析。这些试样分析系 统102、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质谱分析法 用前处理装置105、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通过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用个人计 算机107进行工作控制,分析结果108通过个人计算机107的显示器来显示。

对于来源于生物体的试样(例如,全血、血浆、血清、尿等)中的测定对象 成分,首先根据免疫自动分析法,采用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进行前处理, 通过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通过特异性识别测定对象成分的抗体选择性 捕捉。预先通过例如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结合等使抗体成为对磁性粒子结合 的状态。如图2所示,关于通过磁性体210的磁力收集介由抗体202、203、 204、206捕捉到测定对象成分205的磁性粒子201,将周围的杂质等洗掉后, 通过标记后的抗免疫球蛋白抗体进行夹心测定,从而通过检测器211进行测定 对象成分的检测和定量。

在该定量值中,由于不仅包含测定对象成分引起的值而且包含例如以来源 于该成分的代谢物为主的结构类似物质等的交叉反应性引起的值,因此倾向于 显示比本来要求出的测定对象成分的定量真值高的值。

因此,通过将由免疫法捕捉到的试样或由免疫法得到的测定后的废液进行 再利用,通过质谱分析法求出其中包含的显示交叉反应性的物质等成分明细 (相对比率),从而从由免疫法求出的定量值,以接近于真值的值分别计算出被 捕捉到的成分的定量值。

在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105中,从免疫法所使用的试样(废液)中回收 测定对象成分。例如,将免疫测定后的废液通过酸处理、碱处理、离子强度处 理等,使抗原抗体反应解离,使抗原(测定对象成分)从抗体游离。进而,如图 3所示,再次通过磁性粒子301的磁力收集磁珠,回收上清液,在溶剂置换后 供给至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

可以根据测定对象成分的性状,根据需要通过尺寸分级等色谱方法将上清 液中包含的成分分离,或利用酶消化等进行片段化。

进而,在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中,将上清液中包含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 从获得的色谱图求出各成分的信号强度、峰面积,基于该相对比率计算各成分 的由免疫法测得的定量值的明细。而且,将由免疫法计算出的定量值乘以上述 成分比率,对各成分的定量值进行校正。

由此,关于在免疫法中受到了交叉反应性等的影响的测定对象成分的定量 值,可以求出接近于真值的定量值,且定量地求出作为交叉反应性的主要原因 的结构类似物质的明细。

特别是,作为结构类似物质的代表例,可列举测定对象成分的代谢物。例 如,在测定对象成分为治疗药的情况下,对测定对象药剂和其代谢物的比率(分 布)、定量值进行把握在给药管理上是重要的,可以通过本发明计算出由现有 免疫法求不出的代谢物的浓度。

例如,在作为免疫抑制剂之一的他克莫司的情况下,如图4所示,作为代 谢物,已知M-I(13-o-去甲基型)、M-II(31-o-去甲基型)、M-III(15-o-去甲基型)、 M-IV(12-o-羟基型)、M-V(15,31-o-去二甲基型)、M-VI(13,31-o-去二甲基型)、 M-VII、M-VIII(K.Iwasaki,Drug Metab.Pharmacokinet.,22(5),328-335,2007)。 关于这些代谢物,由于在评价所使用的采用单克隆抗体进行的酶免疫分析法 中,其交叉反应性分别为0%、109%、90.5%、8.8%、92.2%、0%、0%、0%, 因此例如,关于使用该抗体向脏器移植后的患者进行了给药的他克莫司,在通 过免疫法测定血液中的他克莫司浓度的情况下,对于定量值,存在不仅包含他 克莫司而且包含M-II、M-III、M-IV、M-V的各代谢物进行测定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关于M-I~VIII所示的8种代谢物的免疫抑制效果,也在M-I、 M-II、M-IV、M-VI、M-VIII中被确认。如果考虑上述交叉反应性,则确认了 M-II和M-IV具有交叉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效果这两种性质。如上所述,在 Iwasaki使用实验所采用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他克莫司的免疫法测定的情况下, 将M-II和M-IV的血中浓度和作为测定对象药剂的他克莫司一起把握在给药 管理上是必须的。

显示引用上述文献而求出他克莫司、M-II、M-IV的各定量值的模型(图5)。 另外,在该模型中,免疫法得到的测定值(10ng/ml)和MS测定时的各成分的峰 面积相对比率(他克莫司100%、M-II20%、M-IV10%)是为了说明原理而假定的 值。

图5显示到MS测定得到的捕捉成分的校正定量值计算出为止的过程。显 示将由免疫法定量患者检体中的他克莫司时的测定值假定为10ng/ml、将此时 的色谱图中的相当于他克莫司的峰面积作为100%时的相当于M-II和M-IV的 峰面积相对值分别假定为20%和10%时的他克莫司、M-II、M-IV的浓度明细 的计算法。在该情况下,关于由免疫法捕捉到的3种成分(他克莫司、M-II、 M-IV)的明细,他克莫司为76.9%、M-II为15.4%、M-IV为7.7%。因此,如 果将免疫法得到的定量值10ng/ml用明细比率进行换算,则他克莫司为 7.7ng/ml、M-II为1.5ng/ml、M-IV为0.8ng/ml,暗示出检体内的他克莫司浓度 不是免疫法的测定值10ng/ml,更准确地说,为除去了交叉反应成分的推定值 而得的7.7ng/ml。

这样,基于免疫法得到的测定值,由MS测定得到的捕捉成分的存在比率 计算出各捕捉成分的定量值,这不仅可以消除由免疫法中成为问题的交叉反应 性所导致的只能测定多个成分的总和,而且不需要采用MS法进行的定量测定 所需要的内标物质,通过MS测定求出由免疫法捕捉到的各成分的存在比率, 从而可以对免疫法测定值的明细进行换算,求出各成分的定量值。

此外,由于不仅可以求出由免疫法捕捉到的各成分的定量值,而且也可以 基于各成分的分布(存在比率的图),从与例如以患者状态为基准的分布(例如, 平均的该疾病特有的分布、该患者的过去的分布等)之间的偏离,作为正常或 异常等的判断指标应用。

如上所述,通过对不仅包含测定对象物质而且包含具有作为药的效果的那 样的代谢物等的血中浓度进行识别并把握,是进行更安全且有效的给药设计的 技术。

例如,在将本方法自动处理的系统中,考虑搭载下述软件,所述软件通过 选择药剂名、药剂组或疾病等来进行必要的测定,统一地自动计算该信息。

图6为显示图1所示的试样免疫分析系统102的装置构成例的图。

在图6所示的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中,收容于检体架1033的试样1032 通过分注机构1031被分注至配置于反应台1035的反应管1034中。此外,收 容于免疫法用试剂盒(Reagent Cartridge)1036的试剂也被分注至反应管1034 中。反应管1034通过管移动机构1037从反应管架1038被移动至反应台1035。

此外,在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中,从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被供 给的样品通过具备磁体1041的吸收池1042,照射来自光源1043的光,利用 测光器1044进行测光,从而检测出定量数据。

然后,来自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的废液被供给至质谱分析法用前处 理装置105中。

在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105中,来自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的废 液与通过分注机构1046分注的抗原游离试剂混合,通过磁体1045的作用,获 得游离抗原溶液,通过缓冲液置换试剂被置换后的样品被供给至质谱分析检测 系统106中。

质谱分析系统106具备离子源1061、质量分析部1062和真空泵1063。进 而通过该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进行质谱分析,从而获得光谱数据108。

图7为显示图1所示的免疫分析系统102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7所示例与图6所示例相比,虽然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质谱分析 法用前处理装置105和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的构成是同等的,但免疫法用测 光检测系统104的构成不同。

在图7所示的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中,与配置于反应台1035的带 有吸收池的反应管1047接近地配置磁体1048,向带有吸收池的反应管1047 内的试剂和试样照射来自光源1043的光,通过测光器1044测定定量数据。

进而,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的废液被供给至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 置105中。

图8为显示图1所示的免疫分析系统102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8所示例与图6所示例相比,虽然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和质谱分析 检测系统106的构成是同等的,但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和质谱分析法用 前处理装置105的构成不同。

在图8所示的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中,来自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 103的反应后的试样通过分注机构1046与抗原游离试剂一起被供给至配置有 磁体1041的吸收池1042中。

试样在吸收池1042中被来自光源1043的光照射,通过测光器1044进行 测光,检测定量数据。

进而,将来自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的废液在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 置105中通过缓冲液置换试剂被置换,供给至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中。

图9为显示图1所示的免疫分析系统102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图9所示例与图6所示例相比,虽然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的构成是同等 的,但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和质谱分析法用 前处理装置105的构成不同。

在图9所示的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103、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104和质 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105中,保持于检体架1033的试样通过分注机构1031 被分注至配置于反应台1035的带有吸收池的反应管1047中。在反应管1047 中也分注免疫法用试剂盒1036的试剂。反应管1047通过管移动机构1037从 反应管架1038被移动至反应台1035。

在带有吸收池的反应管1047的附近配置磁体1048,向反应管1047内的 试样照射来自光源1043的光,通过测光器1044获得定量数据。

反应台1035中配置有通过管移动机构1037从置换用管架1049移动来的 置换用管1039。向带有吸收池的反应管1047的试样中供给抗原游离试剂,游 离抗原溶液从反应管1047被供给至置换用管1039中,通过缓冲液置换试剂被 置换的溶液被供给至质谱分析检测系统106中。

图6~图9所示的试样免疫分析系统102都可以获得上述的本发明的效 果。

实施例2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实施例2为将用于免疫法的测光测定的试样应用于质谱分析法 的成分检测的事例。该方法不是利用免疫法进行的使用了二抗的夹心测定法, 而是采用质谱分析法对一抗捕捉到的测定对象物质和显示交叉反应性的代谢 物等类似结构物质进行定量的方法。

图10为本发明的实施例2中的试样免疫分析系统502整体构成的示意图, 为用于显示测定流程的图。试样分析系统502整体的工作通过系统控制和数据 处理用个人计算机506进行控制。

在图10、图11中,对于来源于生物体的试样501(例如,全血、血浆、血 清、尿等)中的测定对象成分,首先通过免疫法前处理装置503根据免疫自动 分析法进行前处理,通过特异性识别测定对象成分605的抗体604进行选择性 捕捉。预先通过例如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结合(602-603)等使抗体成为对磁性 粒子等结合的状态。关于通过磁性体606的磁力收集介由抗体604捕捉到测定 对象成分后的磁性粒子601,洗掉周围的杂质等。

由于捕捉到的成分中不仅包含测定对象成分而且包含例如以来源于该成 分的代谢物为主的结构类似物质等引起交叉反应性的成分,因此抗体不仅限于 本来要识别的单一成分。因此,采用质谱分析法求出捕捉成分中的成分明细(相 对比率)。

如图12所示,采用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504来回收通过抗原抗体反 应捕捉到的成分305。例如,将抗原抗体反应产物通过酸处理、碱处理、离子 强度处理等,使抗原抗体反应解离,使抗原(测定对象成分305)从抗体304游 离。再次通过磁力收集磁珠301,回收上清液,溶剂置换后被供给至质谱分析 检测系统505中。

可以根据测定对象成分的性状,根据需要采用尺寸分级等色谱方法将上清 液中包含的成分分离,或通过酶消化等进行片段化。

采用质谱分析检测系统505将上清液中包含的成分进行质谱分析。由获得 的色谱图求出各成分的信号强度、峰面积,求出其相对比率。另外,可以使用 内标物质,计算出各成分的定量值。

如上所述,对不仅包含测定对象物质而且包含具有作为药的效果的那样的 代谢物等的血中浓度进行识别并把握,是进行更安全且有效的给药设计的技 术。

例如,在将本方法自动处理的系统中,考虑搭载下述软件,所述软件通过 选择药剂名、药剂组或疾病等进行必要的测定,统一地自动计算该信息。

图13为显示图10所示的试样分析系统502的装置构成例的图。

在图13所示的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503中,收容于检体架5033的试样 5032通过分注机构5031被分注至配置于反应台5035的反应管5034中。此外, 收容于免疫法用试剂盒5036的试剂也被分注至反应管5034中。反应管5034 通过管移动机构5037从反应管架5038被移动至反应台5035。

此外,在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504中,将从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503 被供给的免疫反应后的溶液与通过分注机构5046分注的抗原游离试剂混合, 通过磁体5045的作用,获得游离抗原溶液,通过缓冲液置换试剂被置换后的 样品被供给至质谱分析检测系统505中。

质谱分析系统505具备离子源5061、质量分析部5062和真空泵5063。进 而通过该质谱分析检测系统505进行质谱分析,获得光谱数据507。

图14为显示图10所示的分析系统502的其它装置构成例的图。

在图14所示的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503和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504 中,保持于检体架5033的试样通过分注机构5031被分注至配置于反应台5035 的反应管5034中。在反应管5034中也分注免疫法用试剂盒5036的试剂。反 应管5034通过管移动机构5037从反应管架5038被移动至反应台5035。

在反应管5034的附近配置有磁体5048。在反应台5035中配置有通过管 移动机构5037从置换用管架5049移动来的置换用管5039。向反应管5034的 试样中供给抗原游离试剂,游离抗原溶液从反应管5034被供给至置换用管 5039中,通过缓冲液置换试剂被置换后的溶液被供给至质谱分析检测系统505 中。

实施例3

例如,可以通过使由免疫法捕捉到的成分从免疫法用试剂所使用的捕捉器 材(例如磁珠)游离,然后对用磁体捕捉磁珠后的上清液(反应溶液)进行固相萃 取处理,从而仅萃取测定对象成分。

固相萃取剂根据测定对象成分的物性进行选择。例如,在测定对象成分与 发光检测试剂的分子尺寸、疏水性、离子性不同的情况下,通过应用各尺寸分 级、反相分离、离子交换分离等萃取模式,从而可以将两者分离回收。为了实 施这样的固相萃取处理,根据需要,可以改变上清液(反应溶液)的组成、浓度、 pH等条件。

免疫反应和固相萃取处理工序按照图15所示的顺序进行。

为了将该工序自动处理,可以配置例如用于在转台上的各区域实施免疫反 应和固相萃取的机构(图16)。以下,对免疫反应和固相萃取在同一转台上进行 自动处理的情况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15显示免疫反应和固相萃取处理的流程。免疫反应由下述工序构成: 通过使用免疫试剂的抗原抗体反应捕捉检体中的测定对象成分的工序、杂质成 分的洗涤除去工序、测定对象成分从免疫试剂游离的工序。另一方面,固相萃 取处理由下述工序构成:使用有机溶剂和H2O调节固相萃取填充剂的工序、 试样供试至固相萃取填充剂的工序、非特异吸附于固相萃取填充剂的杂质的洗 涤除去工序、特异性吸附于固相萃取填充剂的目标成分的溶出回收工序。可以 通过将获得的萃取物供试至例如质谱分析装置等来对其所包含的成分进行鉴 别或定量,从而用于临床检查。

在同一转台上进行上述免疫反应和固相萃取处理的情况下,需要在免疫反 应处理中并行实施固相萃取剂的调节工序,使获得应用免疫反应得到的对测定 对象成分进行了粗纯化的溶液(抗原提取溶液)的定时与固相萃取剂的调节结 束的定时一致。例如,如图18所示,在从作为最初步骤的试样1的免疫反应 处理的区域S开始的情况下,通过与到达免疫反应处理的区域U同时开始固 相萃取处理的区域A,将到达免疫反应处理的区域Z时获得的抗原提取溶液添 加至固相萃取处理的区域F,从而试样1的免疫反应结束,仅继续执行剩下的 固相萃取处理。

试样2以后也同样地处理,那些开始的定时在前一试样移行至区域T而 区域S空出的情况下执行。

因此,期望在从区域Z向区域F转移抗原提取液的情况下,兼用同一分 注机构。

在固相萃取处理中,为了使试剂或试样等对固相萃取剂通液,进行压力施 加(通过固相萃取筒上游侧的加压处理或下游侧的负压处理来实施)。对于通过 固相萃取剂而排出的溶液,仅回收由最终工序的溶出回收工序获得的溶液,进 行分析,从此外的各工序排出的溶液都作为废液进行处置。

在图16中显示在使用了固相萃取柱与回收器件分离的单独型的固相萃取 筒的情况下的用于将固相萃取处理自动化的系统构成的俯视图的事例。为了实 现临床检查等所要求的与每个检体或检查项目对应的随机性,例如,将免疫反 应处理容器在转台的同心圆周上排列成8区域(配置在位于区域S~Z的筒保持 部971~978),将固相萃取筒在转台的同心圆周上排列成14区域(配置在位于 区域A~N的筒保持部901~914),根据图15记载的流程和图18记载的时序, 形成构成免疫反应和固相萃取处理的各工序在该圆周上并行依次实施的构造。 以下,以血中药物浓度测定为例来说明具体的操作步骤。另外,在系统中具备 用于监视处理工序的状况的监测机构(938),系统整体的控制和数据分析等运 算采用PC(937)来实施。

免疫反应处理采用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通过器材移动机构将免疫反应容器搬运到位于转台上的区域S的筒 保持部(971)。

接下来,移动至位于转台上的区域T的筒保持部(972),在免疫反应容器 中添加检体。

接下来,移动至位于转台上的区域U的筒保持部(973),添加免疫试剂。

接下来,移动至位于转台上的区域V的筒保持部(974),搅拌容器内的检 体和试剂。

接下来,移动至位于转台上的区域W的筒保持部(975),用磁体收集捕捉 到检体中的抗原的磁珠,除去反应溶液,通过洗涤液洗涤磁珠,然后除去洗涤 液。

接下来,移动至位于转台上的区域X的筒保持部(976),添加抗原游离液。

接下来,移动至位于转台上的区域Y的筒保持部(977),搅拌容器内的溶 液。

接下来,移动至位于转台上的区域Z的筒保持部(978),用磁体收集磁珠, 回收具有游离抗原的溶液,供试于位于区域F的调节过的固相萃取剂。此时, 可以根据需要将抗原提取溶液的组成(条件)进行适当调整。此外,将使用过的 免疫反应容器废弃。

固相萃取处理与免疫反应处理并行地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首先,在与免疫反应处理到达区域U的同时,固相萃取筒移动机构(941) 将固相萃取筒储存机构(931)中的1根固相萃取筒搬运至位于转台(921)上的区 域A的筒保持部(901)。将该固相萃取筒方便地暂称为C1,进行以下说明。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B的筒保持部 (902)。对于C1,调节用有机溶剂分注机构(942)分注一定量的有机溶剂(例如 100%甲醇)。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C的筒保持部 (903)。对于C1,通过用压力附加机构(943)进行加压,从而使有机溶剂通液至 固相萃取剂。废液用排液部件或废液回收容器等回收后废弃。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D的筒保持部 (904)。对于C1,调节用H2O分注机构(942)分注一定量的H2O。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E的筒保持部 (905)。对于C1,通过用压力附加机构(943)进行加压,从而使有机溶剂通液至 固相萃取剂。废液用排液部件或废液回收容器等回收后废弃。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F的筒保持部 (906)。对于C1,对在区域Z回收的抗原提取溶液进行试验。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G的筒保持部 (907)。对于C1,内标物质分注机构(942)从配置于内标物质配置机构(933)的内 标物质分注位置的内标物质容器采集一定量的内标物质进行分注。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H的筒保持部 (908)。对于C1,采用搅拌机构(944)搅拌检体和内标物质。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I的筒保持部 (909)。对于C1,通过用压力附加机构(943)进行加压,从而使检体和内标物质 的混合溶液通液至固相萃取剂。废液用排液部件或废液回收容器等回收后废 弃。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J的筒保持部 (910)。对于C1,洗涤液分注机构(942)分注一定量的洗涤液。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K的筒保持部 (911)。对于C1,通过用压力附加机构(943)进行加压,从而使洗涤液通液至固 相萃取剂。废液用排液部件或废液回收容器等回收后废弃。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L的筒保持部 (912)。对于C1,溶出液分注机构(942)分注一定量的溶出液。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M的筒保持部 (913)。对于C1,通过用压力附加机构(943)进行加压,从而使洗涤液通液至固 相萃取剂。图17显示区域M中的系统构成的侧视图。将从固相萃取筒(1001)C1 排出的溶出液通过在回收容器配置机构(934、1006)上的C1排出口紧下方的位 置待机的回收容器(1002)进行回收。此外,为了移行到质谱分析工序,回收了 溶出液的回收容器(1002)移动至回收容器设置机构(934、1006)的规定位置,然 后溶出液通过在线或离线方式被供试至质谱分析装置(936、1007),一边将溶 出液中的目标成分分离一边定量。

例如,作为通过离线方式进行的向MS的样品供试事例,可列举分注机构 吸收必要量萃取物,直接或间接(例如流动注射方式)地导入MS的离子源中。

接着,转台(921)顺时针地旋转1区域,C1移动至位于区域N的筒保持部 (914)。固相萃取筒移动机构(941)从转台(921)回收C1,在筒废弃部(935)中废弃。

以上是在转台上进行的一系列操作,接下来,如果转台(921)顺时针地旋 转1区域,则C1废弃后的空的筒保持部返回至区域A(951),固相萃取处理1 次处理结束。

代替将固相萃取处理后的回收容器废弃,可以将其通过回收臂从转台取下 进行保存。在对萃取物再测定的情况下,将保存的回收容器设置在转台的空出 的区域,例如在对回收容器进行条形码管理的情况下,对其自动识别,将该回 收容器移动到装载于MS部的位置,进行再测定。

保存中的回收容器可以根据需要在回收容器上端加盖以避免萃取物的干 燥。即使在干燥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用溶剂再溶解来进行再测定。将此时的 溶剂添加量控制为例如从固相萃取时的萃取物的液面(或容量)的监测值减去 测定所消耗的容量而得的值。

例如,在上述说明中,在C1移动到位于区域B的筒保持部902后的位于 区域A的空的筒保持部放入作为新的固相萃取筒(1001)的C2(暂称),利用C2, 第2检体的处理接着C1以慢1区域(操作)开始。由于第3检体以后也同样地 接着C2进行处理,因此在转台(921)上,与区域数相当的总计14检体的处理 依次并行进行。再检查的情况也同样地处理。

在图13、图14所示的试样分析系统502都可以获得上述的本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在免疫法得到的测定数据的高精度化中是有效的,可以广泛应用于 基础研究领域、医疗、药物开发、检查、诊断等各领域。

本发明通过互相补充解决了免疫法和质谱分析法所存在的问题,可以提供 更高精度的可靠性高的临床检查结果。

即,在利用免疫法进行的测定对象成分的定量时,通过由质谱分析法求出 的定量成分明细的相对比率来校正由交叉反应性所产生的与真值的偏离。由 此,通过换算成构成明细的各成分的定量值来分别求出免疫法中得不到的交叉 反应成分和测定对象成分的定量值。

此外,也可以合并基于与各明细成分的药效相关的相对值,求出例如包含 代谢物的准确的药效。通过将免疫法的简便且高速的测光定量与利用质谱分析 法计算出明细成分的相对值这两者有效利用,可以将两测定方法的缺点,即免 疫法的交叉反应性和质谱分析法的定量性能互相补充,实现史无前例的简便且 高精度的临床检查技术。

附图标记说明

101、501、1032为试样;

102、502为免疫分析系统;

103、503为免疫法用前处理装置;

104为免疫法用测光检测系统;

105、504为质谱分析法用前处理装置;

106、505为质谱分析检测系统;

107、506为系统控制和数据处理用个人计算机;

1031、1046、5031、5046为分注机构;

1033、5033为检体架;

1034、5034为反应管;

1035为反应台;

1036、5036为免疫法用试剂盒;

1037、5037为管移动机构;

1038、5038为反应管架;

1039、5039为置换用管;

1041、1045、1048、5045、5048为磁体;

1042为吸收池;

1043为光源;

1044为测光器;

1047为带有吸收池的反应管;

1049、5049为置换用管架;

1061、5061为离子源;

1062、5062为质量分析部;

1063、5063为真空泵。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