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滇石栎退化灌丛的恢复与改造方法

滇石栎退化灌丛的恢复与改造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云南滇中地区滇石栎灌丛的恢复与改造方法。本发明依据生境条件、群落结构特征和发育规律,将滇石栎灌丛划分为4种退化状态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特征及演替规律采取不同的恢复与改造措施:对近裸地及滇石栎散生灌丛类型,通过滇石栎播种造林促进灌丛更新恢复,为引入云南松创造条件;对滇石栎疏灌丛类型,通过挖穴整地和云南松人工造林,加速滇石栎灌丛的演替更新;对滇石栎单优灌丛类型,通过对萌生丛疏伐和补植云南松幼苗,促进云南松的更新演替;对滇石栎与云南松共优群落类型,通过对毗邻滇石栎萌生丛的抚育来促进云南松生长发育。本发明恢复改造措施针对性强,效果好,适宜在我国滇中地区广泛应用。

著录项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4-10-22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01G17/00 授权公告日:20121114 终止日期:20130825 申请日:201008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2-11-14

    授权

    授权

  • 2012-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01G17/00 申请日:2010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2-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退化植被的人工恢复与改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滇石栎 退化灌丛的恢复与改造方法。

背景技术

滇石栎灌丛是滇中地区地带性植被受到长期人为干扰后所形成的一种严 重退化的植被类型,在滇中地区分布面积较广。由于滇石栎灌丛林地土壤侵 蚀严重、地表岩层裸露,土壤养分和水分缺乏,制约了林地上滇石栎及其他 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被的更新演替,因此,滇石栎灌丛的恢复及改造极为困 难,表现在严重退化状态的滇石栎灌丛极为稀疏,天然恢复极为缓慢,需要 二十年以上的封育才能逐渐形成盖度较高的滇石栎密灌丛类型,而滇石栎灌 丛通过天然更新演替为云南松林同样受到云南松种子缺乏、水分、养分不足 以及滇石栎个体的竞争抑制作用的影响极为缓慢,且更新过程受云南松种源 质量低的影响,导致天然更新形成的云南松林质量低下。在滇石栎退化灌丛 人工恢复和改造方面,以往曾开展的一些工作,包括滇石栎稀疏灌丛的直接 造林或滇石栎密灌丛全面皆伐后造林,都由于缺乏对滇石栎灌丛各退化状态 类型和演替规律的深入了解、缺乏科学合理的恢复改造措施,导致恢复改造 投入成本高,恢复改造效果不理想、过程漫长。滇石栎稀疏灌丛的直接造林 因为林地立地条件不能满足云南松幼苗幼树对水分、养分和部分遮光需求而 失败,全面皆伐后造林由于引发严重土壤侵蚀及环境条件不适也导致造林失 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滇石栎退化灌丛的快速恢复与改造方法,该方 法依据滇石栎灌丛的群落结构特征、演替规律和林地环境条件,将滇石栎灌 丛划分为不同的退化状态类型,依据不同退化状态类型采取不同的恢复改造 措施,加速了滇石栎灌丛的快速恢复及向云南松林的改造进程,解决了以往 滇石栎灌丛恢复改造过程中恢复改造方法单一,不能依据退化类型采取相应 措施,来解决不同退化状态下影响植被恢复改造的关键问题,提高了恢复与 改造效果。

本发明所说的滇石栎退化灌丛的恢复与改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滇石栎灌丛退化状态类型的划分

根据滇石栎灌丛的群落结构特征、演替规律和林地环境条件,将滇石栎 灌丛划分为近裸地、滇石栎散生灌丛、滇石栎疏灌丛和滇石栎密灌丛4种退 化状态类型,其中滇石栎密灌丛类型根据灌丛中主要物种组成,进一步细分 为滇石栎单优灌丛类型和滇石栎与云南松共优群落亚类型;滇石栎灌丛退化 状态类型的划分见表1。

表1  滇石栎灌丛退化状态类型划分

(2)针对不同的滇石栎灌丛退化状态类型,采取不同的恢复改造措施, 所采取的措施分别是:

①对近裸地及滇石栎散生灌丛退化类型,选择滇石栎作为植被恢复的先 锋树种,以促进滇石栎更新恢复和增加灌丛盖度、改善林地生境条件,恢复 措施为首先在林地中进行挖穴整地,然后点播滇石栎种子进行直播造林,挖 穴规格为15cm×15cm×10cm(长×宽×深),穴距1.5m,每穴点播3粒种 子,整地选择7月份雨季之前进行,造林时间在7月份雨季进行,造林后对 林地进行管护,禁止人畜破坏;

②对滇石栎疏灌丛退化类型,通过在灌丛空地挖穴整地并进行云南松人 工造林的恢复改造措施,加速滇石栎灌丛植被的更新演替,整地在7月份雨 季之前进行,造林时间在7月份雨季进行,造林苗木采用当年春季培育的优 质云南松营养袋苗,苗穴规格为40cm×40cm×40cm(长×宽×深),株行距 1m×1.5m,造林后对林地进行管护,禁止人畜破坏;

③对滇石栎密灌丛类型中滇石栎单优灌丛亚类型,通过对滇石栎萌生丛 进行疏伐,然后在灌丛空地上挖穴整地和云南松人工造林的恢复改造措施, 来促进云南松的更新演替,疏伐对象根据苗穴密度及苗穴均匀分布需要,可 完全伐除某个滇石栎萌生丛或伐除其部分萌生枝条,然后在林地空隙中进行 挖穴整地,苗穴密度为1600个/公顷,苗穴规格为40cm×40cm×40cm(长× 宽×深),疏伐和整地在7月份雨季来临前完成,7月份雨季来临后进行云南 松造林,造林密度为1600株/公顷,造林苗木采用当年春季培育的优质云南 松营养袋苗,造林后每年根据云南松幼苗生长需要对周围滇石栎灌丛进行伐 枝抚育和林地管护,禁止人畜破坏;

④对滇石栎密灌丛类型中滇石栎与云南松共优群落亚类型,采取定期抚 育来促进云南松幼苗幼树生长,加速滇石栎灌丛的演替,抚育选择地上空间 影响云南松幼苗幼树生长的相邻滇石栎灌丛,通过伐除其部分萌枝,以促进 云南松的生长,加速林分转变,抚育间隔期2-3年,抚育期间对林地进行管 护,禁止人畜破坏。

本发明取得的积极效果在于:通过滇石栎灌丛退化状态类型的划分,依 据不同退化状态其群落结构、林地环境和群落演替规律不同而采取相宜的恢 复改造措施,能够为群落向下一个阶段的演替创造条件,加速滇石栎灌丛植 被的恢复及向云南松林的演替进程。具体表现在:

在近裸地及滇石栎散生灌丛退化类型阶段,由于林地植被覆盖低下,地 表多为出露母岩或被大粒径沙砾所覆盖,干燥、坚硬、贫瘠,植物生长困 难,植被天然恢复困难,通过人工播种和植苗方式进行云南松造林由于立地 条件过于严酷,云南松幼苗因缺乏生长发育所需的庇荫条件和水分、养分条 件而难以成活,而滇石栎能够在此条件下萌发生长,所以采用人工播种滇石 栎,能够增加灌丛的盖度并改善林地环境,为下一步云南松的引入创造了条 件;

在滇石栎疏灌丛阶段,受疏灌丛土壤条件差和云南松种源不足的影响, 天然恢复的速度极为缓慢,所以通过人工造林方式引入云南松。由于云南松 具有速生、耐旱和较高的经济用途,又是滇石栎灌丛演替的更新树种,因此 云南松成为滇石栎疏灌丛改造的首选造林树种。采用优质云南松种营养袋苗 造林方式能够改善云南松幼苗的微生境,提高云南松幼苗成活率、加快生长 速度,造林效果好,造林后植被盖度增加明显;

在滇石栎密灌丛的滇石栎单优灌丛亚类型阶段,由于滇石栎萌生丛的萌 枝数量多,灌丛冠幅直径大,平均高度高,对云南松幼苗的更新及生长极为 不利。因此,通过对滇石栎萌生丛的疏伐和补植云南松幼苗,一方面增加了 云南松个体数量,解决了天然更新种源不足的缺点,同时,保证了滇石栎为 云南松幼苗生长所需的侧方遮荫,改善了云南松幼苗生长的光照条件,减弱 了滇石栎的竞争强度,有利于云南松幼苗的生长。经过几年后,云南松不仅 在数量上,而且在高度和盖度上逐渐超过滇石栎,取得空间竞争优势,逐渐 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种,群落由滇石栎灌丛向云南松乔木林方向演替迅速、明 显。

在滇石栎密灌丛的滇石栎与云南松共优群落亚类型阶段,由于滇石栎和 云南松在空间和养分上竞争激烈,影响了云南松的生长发育,通过定期林分 抚育措施,将群落中影响云南松幼苗幼树生长的毗邻滇石栎萌枝进行部分砍 伐清理,能够减少对云南松幼苗幼树的光照和空间的争夺,明显促进了云南 松幼苗幼树的生长和滇石栎灌丛的演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1)根据表1中林地土壤状况和群落结构特征指标,确定滇石栎灌丛退 化状态类型;

(2)根据滇石栎灌丛的退化状态类型,选择相应的恢复改造措施:

①对近裸地及滇石栎散生灌丛退化类型,首先在7月雨季来临前进行挖 穴整地,挖穴规格为15cm×15cm×10cm(长×宽×深),穴距1.5m,呈品 字形分布,在7月雨季来临时点播滇石栎种子进行直播造林,每穴点播3粒 种子,造林后对林地进行管护,禁止人畜破坏;

②对滇石栎疏灌丛退化类型,首先在7月雨季来临前在滇石栎灌丛空地 上进行挖穴整地,苗穴规格为40cm×40cm×40cm(长×宽×深),株行距1 m×1.5m,然后在雨季来临时进行云南松人工造林,造林苗木采用当年春季 大田培育的营养袋苗,造林后对林地进行管护,禁止人畜破坏;

③对滇石栎密灌丛类型的滇石栎单优灌丛亚类型,首先在7月雨季来临前进 行疏伐和挖穴整地,疏伐可根据苗穴密度及苗穴均匀分布需要,完全伐除某 个滇石栎萌生丛或伐除其部分萌生枝条,然后在萌生丛之间的空隙中挖穴, 苗穴密度为1600个/公顷,苗穴规格为40cm×40cm×40cm(长×宽×深);7 月份雨季来临后在苗穴中进行云南松人工造林,造林苗木采用云南松优良 种源在当年春季大田培育的营养袋苗,造林密度为1600株/公顷,造林后每 年根据云南松幼苗生长需要对周围滇石栎灌丛进行伐枝抚育,造林后对林地 进行管护,禁止人畜破坏;

④对滇石栎密灌丛类型的滇石栎与云南松共优群落亚类型,选择林地空 间影响云南松幼苗幼树生长的滇石栎灌丛,伐除其部分萌枝,以促进云南松 的生长,抚育间隔期2-3年,抚育期间对林地进行管护,禁止人畜破坏。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