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铜红釉及其生产方法和用其制成陶瓷产品的方法

一种铜红釉及其生产方法和用其制成陶瓷产品的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红釉及其生产方法和用其制成陶瓷产品的方法。本发明的铜红釉,由基础釉、着色剂和稳定剂制成,其中:基础釉由以下组分制成:石英26~32重量份,长石24~30重量份,石灰石10~14重量份,碳酸钡12~16重量份,粘土4~8重量份,氧化锌0~4重量份,硼砂0~4重量份;着色剂为氧化铜、氧化亚铜、碳酸铜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加入量为1~4重量份;稳定剂为二氧化锡、三氧化二铁、氧化铅、碳化硅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加入量为3~6重量份。本发明的铜红釉呈鲜艳的深红色,制成的陶瓷制品成品率高,成本低,可用于制作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产品。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76294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广东长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02845.5

  • 发明设计人 邱伟志;刘乐群;蔡廷祥;陈伟雄;

    申请日2011-07-15

  • 分类号C04B41/86(20060101);

  • 代理机构

  • 代理人

  • 地址 521031 广东省潮州市枫溪区蔡陇大道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51:41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3-07-28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C04B41/86 专利号:ZL2011102028455 申请日:20110715 授权公告日:20121212

    专利权的终止

  • 2017-08-2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IPC(主分类):C04B41/86 变更前: 变更后: 申请日:20110715

    专利权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的变更

  • 2012-12-12

    授权

    授权

  • 2012-02-01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C04B41/86 申请日:2011071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2-14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陶瓷领域,具体是一种铜红釉及其生产方法和用其制 成陶瓷产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铜红釉是以含铜物质为着色剂,经还原焰烧成的红色釉。从考古 资料看,我国唐代已开始利用铜烧出红色,宋代河南禹县钧窑已大量 烧制铜红斑钧釉瓷;元末明初景德镇始烧一色红釉器,其中以明初永 乐、宣德的鲜红(又称“霁红”、“祭红”)最著名。明中期铜红釉 曾一度失传,清康熙朝得以恢复,烧成郎窑红,豇豆红等名贵品种。 自古以来,这种鲜艳红色烧成者极稀,为世所珍。铜在釉中的着色, 除和呈色离子的价态有关外,还受釉的组成、铜的含量、烧成制度所 影响。只要略有偏失,如还原不完全或部分氧化,都可能造成发灰、 发绿、发黑;如还原过度,则可能出现吸烟、针孔缺陷;由于氧化铜 在高温下易挥发、如烧成温度过高,则可能出现烧失等现象。因此产 品成品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红釉及其生产方法和用其制成陶瓷 产品的方法。

本发明的铜红釉,其特征在于,由基础釉、着色剂和稳定剂制成, 其中:

所述基础釉由以下组分制成:石英26~32重量份,长石24~30 重量份,石灰石10~14重量份,碳酸钡12~16重量份,粘土4~8 重量份,氧化锌0~4重量份,硼砂0~4重量份;

所述着色剂为氧化铜、氧化亚铜、碳酸铜的一种或多种混合物, 加入量为1~4重量份;

所述稳定剂为二氧化锡、三氧化二铁、氧化铅、碳化硅的一种或 多种混合物,加入量为3~6重量份。

本发明的铜红釉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生产步骤:

(1)将上述基础釉组分按比例混合,加水球磨,形成固体颗粒 细度为通过200目筛(筛孔尺寸:0.0750mm)的釉浆;

(2)将着色剂和稳定剂用小型球磨机,加水球磨,形成固体颗 粒细度为通过325目筛(筛孔尺寸:0.0450mm)的料浆;

(3)按干料重量份的比例,将釉浆和料浆混合均匀,制成铜红 釉釉浆。

用本发明的铜红釉制成陶瓷产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 生产步骤:

(1)将上述釉浆施于陶瓷生坯或素烧坯上,釉层厚度控制在 1.2~1.6mm;

(2)干燥后,放入可控制气氛的窑炉中,按每小时150~200℃ 的升温速度进行釉烧;初期采用氧化气氛,升至920℃时采用强还原 气氛(窑内气体的CO体积含量为3~4%);1200℃时转为弱还原气氛 (窑内气体的CO体积含量为0.8~1.2%),并一直保持到终点温度 1260~1300℃;到达终点温度后保温25~30分钟;停火让其降温冷 却,制得陶瓷制品。

本发明制成的陶瓷产品呈鲜艳的深红色,高温烧成过程具有合适 的粘度,避免了因高温流动性过大而造成流釉、粘足缺陷,与长石质 陶瓷坯体结合良好,制成的陶瓷制品成品率高,成本低,可用于制作 日用陶瓷、陈设艺术陶瓷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按比例准备以下组分:石英26重量份,长石30重量 份,石灰石12重量份,碳酸钡14重量份,粘土6重量份,氧化锌3 重量份,硼砂3重量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加水球磨,形成固体颗粒 细度为通过200目筛的釉浆;

按比例准备以下组分:氧化铜1.2重量份,三氧化二铁0.8重量 份、二氧化锡2重量份、氧化铅2重量份;用小型球磨机,加水球磨, 形成固体颗粒细度为通过325目筛的料浆;

将釉浆和料浆混合均匀,制成铜红釉釉浆。

取一批陶瓷花瓶生坯,清理干净后,将上述釉浆采用浸釉方式施 于陶瓷坯体上,釉层厚度控制在1.2mm;

干燥后,放入可控制气氛的窑炉中,按每小时200℃的升温速度 进行釉烧;初期采用氧化气氛,升至920℃时采用强还原气氛(窑内 气体的CO含量为3.5%);1200℃时转为弱还原气氛(窑内气体的CO 含量为1%),并一直保持到终点温度1260℃;到达终点温度后保温 25分钟;停火让其降温冷却,制得深红色陶瓷花瓶。

成品率可达到80%。

实施例2:按比例准备以下组分:石英30重量份,长石26重量 份,石灰石12重量份,碳酸钡14重量份,粘土8重量份,氧化锌2 重量份,硼砂2重量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加水球磨,形成固体颗粒 细度为通过200目筛的釉浆;

按比例准备以下组分:碳酸铜2重量份,三氧化二铁0.8重量份、 二氧化锡1.2重量份、氧化铅2重量份;用小型球磨机,加水球磨, 形成固体颗粒细度为通过325目筛的料浆;

将釉浆和料浆混合均匀,制成铜红釉釉浆。

取一批陶瓷人物雕塑素烧坯,清理干净后,将上述釉浆涂刷于需 要装饰的部位上,釉层厚度控制在1.6mm;

干燥后,放入可控制气氛的窑炉中,按每小时150℃的升温速度 进行釉烧;初期采用氧化气氛,升至920℃时采用强还原气氛(窑内 气体的CO含量为3%);1200℃时转为弱还原气氛(窑内气体的CO 含量为0.9%),并一直保持到终点温度1280℃;到达终点温度后保 温25分钟;停火让其降温冷却,制得铜红釉装饰陶瓷雕塑。

成品率可达到90%。

实施例3:将比例准备以下组分:石英32重量份,长石28重量 份,石灰石12重量份,碳酸钡14重量份,粘土8重量份,氧化锌2 重量份;将上述组分混合,加水球磨,形成固体颗粒细度为通过300 目筛的釉浆;

按比例准备以下组分:氧化铜1.6重量份,三氧化二铁0.8重量 份、二氧化锡2.2重量份;用小型球磨机,加水球磨,形成固体颗粒 细度为通过325目筛的料浆;

将釉浆和料浆混合均匀,制成铜红釉釉浆。

取一批陶瓷盘生坯,清理干净后,将上述釉浆采用淋釉方式施于 陶瓷盘坯体上,釉层厚度控制在1.4mm;

干燥后,放入可控制气氛的窑炉中,按每小时160℃的升温速度 进行釉烧;初期采用氧化气氛,升至920℃时采用强还原气氛(窑内 气体的CO含量为4%);1200℃时转为弱还原气氛(窑内气体的CO 含量为0.8%),并一直保持到终点温度1300℃;到达终点温度后保 温30分钟;停火让其降温冷却,制得深红色陶瓷盘。

成品率可达到80%。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