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

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构成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是:党参75-85份、苍术75-85份、黄芪55-65份、金银花55-65份、鱼腥草95-105份、茯苓45-55份、当归55-65份、益母草45-55份、川芎35-45份、赤芍55-65份、熟地55-65份、砂仁75-85份、枣仁35-45份、茯神35-45份、远志25-35份、炒茴香45-55份、木香45-55份、神曲95-105份、白术45-55份、厚朴55-65份、枳壳45-55份、甘草45-55份。本发明涉及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简单,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病牛在服药后症状讯速减轻、很快康复、疗效显著,使用该中药治疗奶牛酮病58例,治愈率达86%。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102247570A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格特生物制药(天津)有限公司;

    申请/专利号CN201110245114.9

  • 发明设计人 刘志辉;裴毅;王洪杰;苏永鹏;

    申请日2011-08-25

  • 分类号A61K36/9064;A61P3/00;

  • 代理机构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王来佳

  • 地址 300402 天津市北辰区津围公路北辰科技园区景远路1号

  • 入库时间 2023-12-18 03:47:24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19-08-16

    未缴年费专利权终止 IPC(主分类):A61K36/9064 授权公告日:20120725 终止日期:20180825 申请日:20110825

    专利权的终止

  • 2013-11-06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4 合同备案号:2013120000046 让与人:格特生物制药(天津)有限公司 受让人:天农大(天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名称: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 申请公布日:20111123 授权公告日:20120725 许可种类:独占许可 备案日期:20130910 申请日:20110825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备案的生效、变更及注销

  • 2012-07-25

    授权

    授权

  • 2012-01-04

    实质审查的生效 IPC(主分类):A61K36/9064 申请日:20110825

    实质审查的生效

  • 2011-11-23

    公开

    公开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兽药领域,尤其是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酮病是奶牛泌乳第一个月最常见的代谢性疾病。

奶牛酮病的的病因病机主要为:

①消耗性、饥饿性因素

主因饲料供应较少,品质低劣单一,日粮处于低蛋白、低能量的水平下,致使母畜不能摄取必须营养物质;

②自发性酮病

在正常饲喂条件下,日粮长期处于高能量、高蛋白质的条件下,致使高产奶牛发生酮病。常见于分娩后1~8周内的高产母牛。其发病与机体消化代谢机能障碍有关,使摄入充足的碳水化合物不能转变为葡萄糖所致;

③继发性因素

奶牛由于前胃弛缓、瘤胃臌气、创伤性网胃炎、真胃移位、胃肠卡他、子宫炎、乳房炎及其他产后疾病,往往引起母牛食欲减退或废绝,不能摄入足够的食物,机体得不到必须的营养所致;

④食物性或生酮性因素

青贮饲料和干草是奶牛的常用饲料,干草含生酮物质(丁酸)比青贮饲料量少,而由多汁饲料制成的青贮料含生酮物质高于其它青贮料,当饲料中乙酸含量过高,经吸收后可转成β-羟丁酸,在β-羟丁酸脱氧酶的作用下转变成乙酰乙酸,乙酰乙酸脱羧后可变为丙酮。因此,引起奶牛发生酮病。

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①消化型

病初食欲减退,产乳量下降,拒食精料,采食少量干草,继而食欲废绝,异食,喜饮污水,尿液,舐食污物或泥土,反刍无力;瘤胃弛缓,蠕动微弱;粪便干而硬,量少;有的伴有瘤胃臌胀,体重明显减轻,皮肤弹性降低,精神沉郁,反应迟钝,不愿走动。体温、脉搏、呼吸正常;随病程延长,体温下降,心跳增数,心音模糊,第一、第二心音界线不清,脉细而微弱。重症患畜全身出汗,似水洒身,尿量减少呈淡黄色、易形成泡、有特异的丙酮气味,轻症者乳量呈持续性下降;重症者,乳量突然骤减或无乳,并有特异的丙酮气味(苹果味)。一但乳量下降后,虽经治愈,但乳量多不能完全恢复到病前水平。

②神经型

突然发作,不认其槽,转圈,目光怒视,横冲直撞,四肢叉开或相互交叉,站立不稳,全身紧张,颈部肌肉强直,兴奋不安,举尾,狂奔,空嚼磨牙,流涎,舐食皮肤,吼叫,震颤。神经症状发作持续时间较短,一般1~2小时,但8~12小时仍有再次复发现象。有的牛不愿走动,呆立,低头耷耳,眼睑闭合,似入睡样,对外反应淡漠,呈沉郁状。

目前,在治疗方面,临床酮病常采用葡萄糖疗法、替代疗法和激素疗法,对原发性酮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发生脂肪肝的情况下,这些方法的效果明显下降。单纯使用激素或补充糖原或补充向量元素又疗效不全面,不能从整体上对酮病进行治疗,而且治疗效果不佳。

通过检索,尚未发现与本发明相关的专利文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制作方法简单、疗效显著、安全可靠的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实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构成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是:

党参75-85份、苍术75-85份、黄芪55-65份、金银花55-65份、鱼腥草95-105份、茯苓45-55份、当归55-65份、益母草45-55份、川芎35-45份、赤芍55-65份、熟地55-65份、砂仁75-85份、枣仁35-45份、茯神35-45份、远志25-35份、炒茴香45-55份、木香45-55份、神曲95-105份、白术45-55份、厚朴55-65份、枳壳45-55份、甘草45-55份。

而且,所述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构成组分及其重量份数是:

党参80份、苍术80份、黄芪60份、金银花60份、鱼腥草100份、茯苓50份、当归60份、益母草50份、川芎40份、赤芍60份、熟地60份、砂仁80份、枣仁40份、茯神40份、远志30份、炒茴香50份、木香50份、神曲100份、白术50份、厚朴60份、枳壳50份、甘草50份。

而且,所述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的服用方法如下:将所述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各中药组分研磨成细粉,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天。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涉及的中药组合物配伍简单,制作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安全可靠,病牛在服药后症状讯速减轻、很快康复、疗效显著,使用该中药治疗奶牛酮病358例,治愈率达100%。

2、本发明涉及的中药组合物以补气健脾、活血补血为治则,成分中的党参补中益气,健脾益肺;苍术可燥湿健脾,祛风湿;黄芪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效;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之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其成分及重量如下:

党参80克、苍术80克、黄芪60克、金银花60克、鱼腥草100克、茯苓50克、当归60克、益母草50克、川芎40克、赤芍60克、熟地60克、砂仁80克、枣仁40克、茯神40克、远志30克、炒茴香50克、木香50克、神曲100克、白术50克、厚朴60克、枳壳50克、甘草50克。

将上述治疗奶牛酮病的中药组合物各中药组分研磨成细粉,开水冲调,候温灌服,1剂/天。

临床实验:

实施例1

葛某饲养一头5岁奶牛产后16天患病就诊。

主诉:产后一切正常。三日前草料减少,奶量由日产26千克降至13千克。临床检查:体温38.2℃,心跳90次/分钟,呼吸40次/分钟,采食少量青草,不食精料,消瘦。大便正常,小便有苹果味且有泡。

采尿样5毫升,用ROSS氏法,尿酮检验阳性。

方用中药同上,水煎候温灌服,1剂/天,连服5剂。7天后,病牛草料如常,乳量日增至23千克,尿样酮体阴性。

实施例2

鲁某饲养1头4岁黑白花奶牛产后10天来诊。

主诉:不食精料,喜食青绿饲草,乳产量逐日减少。今天中午突然发病,转圈抵墙,站立不稳,项部肌肉强直,兴奋不安。检查:体温38.4℃,举尾,空嚼磨牙,感觉敏感,乱舐食皮肤,吼叫,肌肉震颤,80分钟后恢复正常。6小时后又出现神经症状,诊为酮病。

检验:血酮31毫克/1000毫升,尿酮(用ROSS氏法)阳性;乳酮39毫克/100毫升。确诊为神经性酮病。

方用中药治疗,水煎,候温灌服,1剂/天,连服3剂。5日后病牛草料正常,乳量显著上升,痊愈。于10日回访,再未复发。

实施例3

使用该中药治疗奶牛酮病58例,治愈率达86%。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